预防门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

预防门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

唐荔伟(通讯作者)金燕王菁秦以明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0006)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和需求越来越高,预防医学门诊工作越显重要。预防门诊医护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等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被称之为“人类的健康使者”的医护人员,职业心态不稳、心理健康欠佳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所以建设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才能保障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关键词】预防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压力调适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072-02

预防门诊工作是疾控预防控制职能中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之一。医护人员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1]。医护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窗口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

1.1工作压力

预防门诊是疾控中心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窗口。工作特点除技术性强以及突发性强外还有:竞争性、风险性、重复性、机械性等。调查显示有89.6%的医护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50.2%的医护人员有时有消极情绪,并有时会反映在工作中。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职业风险。责任风险:医护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职业暴露的风险:有调查显示医护人员有78.75%因职业暴露致伤,有21.25%因职业暴露感染造成身体危害[3]。暴露者因为担心受感染或自身权益而发生负面心理变化。因此医护人员有“职业恐慌感”工作中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二是人员新老更替滞缓。本次调查126医务人员中医师组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51.28%,护士组占20.69%,从事窗口同一岗位10年以上的占44.44%。由于长时间默默无闻的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同一项工作,重复同一句话、一个动作,与领导、同志们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甚少;除了上述原因外,随着职称的升高,并未在工作内容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4]。因而缺少职业的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对自身价值无正确认识。三是工作的量。医护人员专业配备不足,使之部分人员一人多“专”、超负荷工作等。长期处于人体过度的情绪压力状态,而产生疲劳、厌倦、思想状态不稳、消沉身心疾病。四是工作的“质”。工作的“质”的压力来自于继续教育、科研和晋升的压力[5]。严格的晋升制度和职称名额的激烈竞争更凸显出医护职业的特殊性[1],便形成了隐性的心理压力。五是在管理上多强调“牺牲”、“奉献”精神,而忽视维护医护人员的自身利益及身心健康的愿望。

1.2社会压力

职业性应激可导致部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失衡,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要面对千差万别的病人,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体疲劳[6]。医护人员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作忙点到算不了什么,我们难以承受的是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如:疫苗费、疫苗供不应求、狗主人与被咬伤者谁承担狂犬疫苗接种费用等问题,患者不平的心态及矛盾常转向医护人员;说话声音小说你摆谱,声音大说你态度不好;人多等待时间长点要被投诉等等。医护人员忍受及承担不必要的责任、甚至有人身被攻击现象。这些不良情景因素的长期刺激,促使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在某些医务人员的身上固定下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格特点,这种人格特点不仅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而且对自身的心身健康构成潜在的危险因素[5]。

1.3家庭压力、经济压力

窗口工作经常拖班、加班,双休日值班,体检高峰季节,凌晨六点左右开始工作,不能与家人生活步调一致,不能顾及老人小孩,因此常常遭受家人埋怨、误解,导致家庭不和,对其生活质量带来影响。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经济价值体现中存在偏差,卫生行业人员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工资待遇在某种程度上衡量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而晋升和继续深造又是一个人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4]。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上的不合理,使心理上失去了平衡[7],产生“失落感”。当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正常合理的体现时,必定会使医护人员失去心理平衡,工作中也表现出消极态度。

2.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压力调适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一是身体、情绪十分协调;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8]。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9]。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心理表现。纵观窗口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原因,就得从内因、外因上下功夫。

2.1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有些管理者常把医护人员的职业心态偏差混同于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并且不自觉地将其观念贯穿于问题解决中[10],结果反而易造成对方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卫生服务窗口职业,完善职业环境,创造良好的职业氛围;以理解、鼓励、激励为手段,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实行以制度管理为前提的人文管理;建立合理的培养人才机制,为每个医护人员创造机会、搭建发挥和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中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对于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古人云:解铃还需系铃人。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并为社会和自己服务。做好自我管理、终生学习,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学会放松,学会自我调整,并针对自己性格上的缺点进行有目的的修炼。善于自我激励,保持阳光心态。正确对待工作,视工作为一种乐趣。如果能正视压力将压力视为充实、成绩,忙,并快乐着。有舍才有得,乐在其中。

2.3正确面对失败。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每个人都会受挫折,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怎么去认识和对待。正确面对失败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因此,注重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提高自我调控意识,提高心理防卫能力,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善于学习和积累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经验。防止产生心理“失衡”或“危机”。

2.4加强自我防护,提高法制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在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的今天,必须培养自己准确的事态发展预测能力,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技巧,尤其是对于存在着安全隐患的病人,在健康宣教时要尽量详细全面。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做到规范操作,恪守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么丽春,刘俊青.当前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5):582-583.

[2]周燕南.浅谈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排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233-234.

[3]唐荔伟,张文俊,金燕,熊庆红.预防门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现状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4):172-173

[4]杨琴,吴新玲,唐晋,张澜.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08,(2):4-6.

[5]张晓燕,张涛.我国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8):254-255.

[6]李春花,余雨枫.浅谈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2000,(10):38.

[7]朱丽贞,陈婉媚,邓淑冰.浅谈临床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05-607

[8]吴爱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大众心理学,2011,(12):20-21.

[9]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11):645-646.

[10]江晓萍.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质量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的前提[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0):467-468.

标签:;  ;  ;  

预防门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