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加负载时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论文文献综述)
畅冲冲[1](2021)在《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Double-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DW-PMSM)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动静态性能好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对空间利用率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航空航天设备的作动装置中。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系统中通常使用机械式传感器获取转子位置以及转速,但是机械式传感器的存在会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体积和重量以及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本文针对DW-PMSM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展开研究。以双Y型表贴式同相位DW-PMSM为研究对象,介绍了 DW-PMSM的基本结构,建立了基本数学模型,基于双d-q坐标变换的方法对数学模型实现降阶解耦,建立了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DW-PMSM基于双d-q坐标变换的矢量控制策略,在Simulink中搭建了 DW-PMSM本体仿真模型以及传统的DW-PMSM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在零低速域,采用脉振高频方波注入法(Pulsed High Frequency Square Wave Injection,PHFSWI)估计DW-PMSM转子位置。介绍了PHFSWI的原理,着重介绍了高频电流信号的提取方法以及位置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且对该方法产生额外转矩脉动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为了消除该方法带来的额外转矩脉动,利用DW-PMSM本体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在传统高频注入法(High Frequency Injection,HFI)的基础上,同时在两套绕组的估计直(d)轴注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高频方波电压信号的优化方法。分别搭建了优化前后的DW-PMSM基于PHFSWI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优化前后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在中高速域,采用滑模观测器(Sliding Mode Observer,SMO)估计DW-PMSM转子位置。对SMO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采用加权平均的切换算法实现了零低速域到中高速域的切换过渡,分别对DW-PMSM在中高速域和全速域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 SMO和切换算法的的可行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设计,搭建了基于TMS320F28335的DW-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对DW-PMSM在全速范围内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全速范围内转子位置和转速都有很好的估计效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何宗卿[2](2021)在《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控制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能源、制造、汽车、航天等领域,但其机械式传感器易受环境和电磁干扰影响导致信号失真,因此应用无传感器技术并提升其辨识精度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无传感器中的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为对象展开相关改进研究。论文首先总结了相关无传感器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PMSM的工作原理和坐标变换,给出了不同坐标系下PMSM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PMSM的传统矢量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然后根据UKF相关工作原理与PMSM矢量控制系统结合进行变速、变负载下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传统UKF的PMSM调速系统存在辨识精度不足和抗扰能力弱的问题。为研究内部噪声矩阵对UKF辨识结果的影响,改变协方差矩阵Q与R对角线元素进行分组实验,其中Q与R矩阵分别为4*4与2*2矩阵。仿真结果表明矩阵R越大则辨识转速的中心越接近给定值,但与实际转速的误差越大。改变矩阵Q前两个参数会影响辨识曲线的收敛结果,越大则结果越接近给定值,第三参数体现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增大会使辨识速度加快,而第四参数仅影响辨识与实际转速误差范围的大小。为了改进传统UKF应用在PMSM调速系统中的性能,首先利用模糊算法对UKF的噪声协方差矩阵的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在变工况时能拥有更好的速度跟踪效果,且提升了电机在升速时的辨识精度,同时估计转速与电机转速的误差峰值降低了近10倍。其次根据UKF辨识的电流与转速搭建负载观测器进行前馈控制,将系统的超调由原有的16%削减至3%,系统负载突变时的调整时间由0.05s降低至0.03s,大幅度增进了系统的抗扰能力。最后在RT-LAB半实物平台上进行变速与变负载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算法改进UKF并引入前馈控制的PMSM调速系统拥有更好动态性能。
黄济文[3](2021)在《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永磁材料及高耐压电力电子器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永磁同步电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精度控制场合,如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医疗器械、电动汽车等领域。高精度控制系统中转速、转子位置信号的闭环反馈必不可少,然而,使用机械传感器获取转子位置信息的传统方式拥有诸多缺点。如何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基础上从电机已有的反馈测量信号中提取转子位置信息成为当下研究热点。目前,没有单一的控制策略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如何实现全速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围绕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实现电机零/低速段的转子位置辨识。在完成其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提高注入电压的频率以及减少速度辨识系统中滤波器的使用数量,将注入高频电压由正弦波替换为方波,并根据方波电压激励下的电流响应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电机稳、暂态过程中的无滤波器高频响应电流分离及无滤波器位置误差信号提取策略,推导出其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磁路饱和效应完成转子永磁体磁极磁性辨识,并结合PID类型Luenberger位置观测器完成转子位置辨识。2、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RAS)实现中/高速段的转子位置辨识,在完成MRAS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改进策略。针对MRAS速度辨识系统对电机参数敏感的问题,提出含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对电机电感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并将辨识值应用于MRAS系统,提高其速度辨识精度。针对将PI控制器作为MRAS速度辨识系统自适应率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将BP神经网络作为MRAS系统的自适应率构建转子位置辨识系统,推导出对应的神经网络学习规则,实现电机转速的快速辨识。在此改进基础上,通过SVPWM输出占空比与母线电压相乘重构电机低速时三相反电动势,提高BP-MRAS速度辨识系统的低速辨识精度,扩大MRAS系统的转子速度辨识范围。选择加权法完成两种辨识算法的过渡,实现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控制运行。3、根据高频电压注入法对电流采样精度的要求,改进原d SPACE电机试验台中电流采样硬件部分,重新选取电流传感器并完成其对应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在此实验平台上完成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运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速度观测器能在全速度范围内实现转子位置的精确辨识。
安健[4](2021)在《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与自整定算法的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针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电动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输出扭矩大、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等优势,结合不断革新的控制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运行过程中永磁同步电机的各项参数会随运行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基于定常参数设计的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要对电机参数进行辨识。本文是针对电机控制器开发周期长、费用高以及电机运行中参数变化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参数辨识和控制参数自整定算法的控制策略,并搭建了针对控制器的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对永磁同步电机及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搭建了电机及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为控制算法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研究了转动惯量、交直轴电感变化对电机运行状态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参数辨识方法,改进了以模型参考自适应为基础的新型参数辨识算法。推导了控制系统转速环和电流环的传递函数,并结合辨识得到的电机参数,对PI控制参数自整定的算法进行研究。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电机参数改变情况下的控制性能仍然良好。第三,研究了针对电机控制器的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编制了基于电机参数辨识及控制参数自整定的矢量控制算法,该算法为进行半实物仿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第四,用虚拟电机模型对真实的DSP控制器进行半实物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论文研究的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能够大大缩减电机控制器产品的开发周期。同时对改进的参数辨识算法、控制策略进行了半实物仿真验证。为了体现本文算法的优势,选取传统的矢量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
庾波[5](2021)在《基于磁场差调制的无刷双馈电机理论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刷双馈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machine,BDFM)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多功能新型感应电机。以往研究的磁场调制式无刷双馈电机,都是基于和调制,即等效极对数等于功率绕组极对数pp与控制绕组极对数pc之和,使得无刷双馈电机在工频条件下只能应用于低转速场合,转速的范围也受到限制。而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由于等效极对数为pp与pc之差,从而可以实现更低的等效极对数以及更高的自然同步速,并且随着转速的提高,功率密度也会有所增加。制约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发展的关键瓶颈在于转子的设计,采用目前主流的设计方法无法设计出具有理想性能的差调制转子。因此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对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另辟蹊径寻找出切实有效的转子设计方案以实现无刷双馈电机在差调制模式下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其自然同步速和转速范围。进而拓展无刷双馈电机的应用领域,推动它的实用化进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背景,阐述对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研究的必要性。概述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历程。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次,分析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基本原理。提出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特有的“负极”特性,分析级联异步转矩产生机制,基于稳态等效电路模型对级联异步转矩进行计算,解释“负极”现象产生的原因,讨论稳态电路参数对异步启动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并分析电机系统内部在不同的转速、极数分配条件下的功率传输特征。接着,推导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在ABC静止坐标系和dq0旋转坐标系中的瞬态数学模型,并利用推导的运动方程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对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不同运行模式的仿真结果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然后,讨论极对数和槽数的选取,并给出了了1/4对极和3/2对极无刷双馈电机定子绕组的一般方案。并经过一定的探索,采用两种不同的新方法分别对1/4对极和3/2对极差调制转子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磁势谐波理论的初步分析,采用新方法设计的两套转子绕组满足差调制运行的基本要求。最后,基于1/4对极和3/2对极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定、转子方案,分别研制了对应的实验样机,并根据设计参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差调制运行的可行性以及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王相臣[6](2021)在《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为提高电动汽车抗负载扰动和稳定行驶要求,电动汽车所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必须具备良好的弱磁调速性能。在弱磁控制过程中,电机交直轴电感和永磁体磁链参数改变会引起电机转速、转矩产生波动,降低了电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模糊-神经网络算法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且不依赖系统参数,本文设计模糊-神经网络的PI算法,应用到IPMSM变交轴电压单电流弱磁算法中,提高IPMSM弱磁控制中系统抗负载扰动能力和稳态特性,本文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建立车用IPMSM的数学模型,研究了IPMSM矢量控制策略和弱磁控制原理。最终选择变交轴电压单电流算法应用到IPMSM弱磁控制中,并仿真分析IPMSM交直轴电感和永磁体磁链参数变化对电机转速输出特性的影响。(2)通过对应用传统PI控制器的变交轴电压单电流弱磁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型较差。引入不依赖系统参数的模糊智能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得到模糊PI控制器在一阶惯性环节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抗干扰能力优于传统PI控制器,因此设计模糊PI控制器替换速度环上传统固定增益的PI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突加减负载干扰条件下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模糊PI控制器算法比应用常规固定增益的PI控制器的弱磁控制算法的转速和转矩输出波动减小。(3)在模糊PI算法的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IPMSM变交轴电压单电流弱磁控制系统。仿真对比分析传统PI控制器、模糊PI控制器和基于模糊-BP神经网络的PI控制器在一阶惯性环节下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显示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具有更小的减小超调和系统的响应时间。然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PI控制算法与模糊PI控制算法进行突加减负载干扰条件下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模糊-神经网络的PI控制器比应用模糊PI控制器弱磁控制系统在转速输出响应精度提高3%,转矩输出响应精度提高9%,直轴电流输出响应精度提高12%。更加有效的抑制了转速和转矩的波动,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
匡志[7](2021)在《全电飞机用十五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全电飞机能够实现零排放,无污染,有效解决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及传统飞机尾气排放的问题,已被《科学美国人》评选为2020年“十大潜力技术”。电驱动系统作为驱动执行机构提供飞行动力,系统对其运行效率,动态性能及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相比传统三相电机,多相电机在容错,实现大功率等方面更具潜力和优势。本文以全电飞机用十五相PMSM驱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全电飞机电驱动系统的高效率,抗扰动,容错控制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分析全电飞机对电驱动系统的需求基础上,基于全工况功耗最小思想,提出了一种三套绕组高效配合、各套绕组独立可控的3×5相PMSM电机结构:设计时根据螺旋桨的转矩特性和全电飞机的工况需求匹配三套五相绕组的基速与额定转矩,运行时按照工况的转矩需求分时复用,使得各套绕组尽量工作在高效区域,从而提高电驱动系统全工况的运行效率,达到延长巡航里程目的。针对所提出的不对称绕组十五相PMSM系统分套控制与谐波抑制问题,推导了十五相PMSM的谐波特性表达式,对比分析了对称与不对称结构十五相PMSM的合成磁动势谐波次数与电枢绕组谐波电流,结果表明:不对称结构的谐波磁动势次数与对称结构谐波次数不同,其幅值和相位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不对称绕组时的谐波最高幅值并没有明显增大。建立了不对称十五相PMSM基于三dq轴变换的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仿真模型,研究了四矢量SVPWM与双坐标系矢量控制谐波抑制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抑制不对称绕组产生的谐波,而且双坐标系统控制优于四矢量SVPWM控制。为了提高全电飞机电驱动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分析了由环境气流变化引起的扰动转矩和电机参数变化对电驱动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负载转矩前馈控制方法,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对该线性自抗扰控制的负载转矩前馈十五相PMSM转速闭环系统的抗扰动性仿真与实验研究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抑制负载扰动和电机参数变化对电机转速的影响。为了提升全电飞机的巡航里程,研究了十五相PMSM系统驱动螺旋桨负载的变工况下高效控制策略。根据飞行工况下螺旋桨的转矩需求提出一种不对称十五相PMSM效率最优的转矩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效率最优控制的转矩分配策略能够有效拓宽十五相PMSM的高效区域,说明了这种不对称设计的有效性。为了有效抑制效率最优控制时各套绕组转矩分配的突变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转矩分配策略,并针对飞行工况给出了基于工况的规则控制,从而形成一种3×5相PMSM电驱动系统的绕组分套控制方法,即根据飞行工况阶段选择转矩分配方法,在爬升和下降阶段采用规则控制,同时对绕组切换时转矩波动进行抑制,在巡航阶段采用模糊控制的转矩分配方法,达到了既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又减小了转矩波动的目的。为了提高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了不同容错方法的热特性。以一相开路故障为例,研究了基于五相六桥臂SVPWM的容错控制,电流滞环等幅与铜耗最小容错控制下电枢绕组相电流幅值与相位变化,电机各部分损耗,电枢绕组的稳态温度与极端工况下的暂态温升等情况;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额定负载下五相六桥臂SVPWM容错控制时电枢绕组极值点温度远远高于电流滞环等幅控制与铜耗最小容错控制情况;并且绕组不对称时,温度分布会更不均衡,因此提出设计和使用建议:对于高功率密度多相电机,尤其是本文研究的不对称绕组多相电机,绕组故障容错时,从热应力可靠性角度,不建议采用五相六桥臂控制方式,并且容错运行时,需要根据设计绝缘等级,温度限制降功率运行或者短时等功率运行。
吕鹏程[8](2020)在《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与转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对性能要求较高的驱动控制场合,因为其拥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大转矩惯量比以及较宽的调速范围等特点。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大转矩、高转速特点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MSM,IPMSM)被广泛运用于电动汽车行业。因为这种内置式电机具有转子磁路不对称的特点,能够产生磁阻转矩,所以需要设计最大转矩电流(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控制策略来发挥IPMSM大转矩的特点,利用此方法控制磁阻转矩,使电机能使用最小的定子电流输出最大电磁转矩,从而提高IPMSM的转矩输出效率。为了对电动汽车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大转矩的稳定控制,在考虑电机磁饱和的情况下,对MTPA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控制策略。针对交直轴电感变化会影响最优定子电流,影响公式法MTPA控制的控制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电感辨识策略,并将电感辨识结果作表运用于公式法MTPA控制中,提升了公式法MTPA控制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d轴电流搜索法的MTPA曲线标定方法,通过重复修改给定转矩值实现对MTPA曲线标定工作,有效简化了标定工作,为查表法MTPA控制提供基础数据。研究一种虚拟高频信号注入的IPMSM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无需实际在电流中实际注入高频信号就可以得到最优定子电流矢量角,反馈到电流给定,完成在线MTPA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对上述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理论正确性;再通过基于DSP与RT-LAB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对上述MTPA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采用PRIUS二代电机为对象进行硬件在环仿真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所研究的MTPA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李文杰[9](2020)在《基于DSP的定子永磁型无轴承双凸极电机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定子永磁型电机结构简单,转子上既无绕组、又无永磁体,机械强度高,适合高速运行;永磁体位于定子,易于采取冷却措施,可有效避免永磁体过热所产生的不可逆去磁。无轴承电机拥有无需润滑、不产生摩擦损耗、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转速上限高等优点。本文研究的一种新型定子永磁型无轴承双凸极(Stator permanent magnet bearingless doubly salient,以下简称SPMBDS)电机将这两者的优点集于一身。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SPMBDS电机结构的基础上,对其旋转部分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运用麦克斯韦理论对径向悬浮力的产生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求解了SPMBDS电机的电感、气隙磁导等参数,推导出磁能表达式,基于磁能表达式求解SPMBDS电机的径向悬浮力,进一步简化推导所得的SPMBDS电机径向悬浮力部分数学模型;2、针对电机旋转部分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SPMBDS电机旋转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仿真模型,并在不同负载或不同转速等条件下进行了仿真研究;3、针对SPMBDS电机旋转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仿真结果,搭建了基于DSP的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SPMBDS电机旋转部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4、针对径向悬浮力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SPMBDS电机动态悬浮仿真模型,在空载、带载以及负载突变的情况下,得到转子在x、y轴方向上的位移波形和轴心轨迹波形,并通过分析波形特征验证了电机旋转悬浮的可行性;5、基于DSP的电机控制系统平台对SPMBDS电机转子进行单方向与双方向静态悬浮实验,获得了转子在空载、负载突变等多种情况下的位移波形。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SPMBDS电机径向悬浮力部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综上所述,本文分析SPMBDS电机运行原理,推导其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SPMBDS电机旋转部分稳态、动态及悬浮仿真模型,研制了基于DSP的电机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很好的证明了电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李维[10](2020)在《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转矩性能提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步电机凭借其结构简易、运行可靠、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交流传动系统等重要领域。近年来,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应运而生,即模型预测控制(MPC),作为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与目前较为常用的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相比,具有概念简单、控制灵活、可处理系统非线性约束等特点,为国内外学者在控制方法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重要突破口。为提升控制系统转矩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SMC)的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异步电机基于α-β以及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的基本实现步骤,并针对参数失配(电阻Rs、互感Lm)对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影响,对其鲁棒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为提高系统转矩性能,将SMC控制器作为异步电机控制系统速度外环,深入介绍了 SMC基本原理与特性,设计SMC控制器,并将其与PI控制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为减弱SMC固有的抖振问题,引入了负载转矩观测器,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系统速度外环前馈补偿,阐述了负载转矩观测器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利用Matlab2010b/Simulink对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转矩性能提升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以TI DSP TMS320F28335为主控芯片构建系统实验平台,对本文所研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文所研究方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异步电机控制系统抗负载突变能力,而且对电机参数失配具有较强鲁棒性。
二、突加负载时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加负载时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论文提纲范文)
(1)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DW-PMSM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2 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分类 |
1.3.1 中高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
1.3.2 零低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2 DW-PMSM本体建模与传统矢量控制仿真 |
2.1 DW-PMSM基本结构以及数学模型 |
2.1.1 DW-PMSM基本结构 |
2.1.2 DW-PMSM基本数学模型 |
2.2 基于双d-q坐标变换的DW-PMSM数学模型 |
2.2.1 双d-q坐标变换 |
2.2.2 基于双d-q坐标变换的数学模型 |
2.3 DW-PMSM矢量控制策略 |
2.3.1 传统三相矢量控制技术 |
2.3.2 基于双d-q坐标变换的矢量控制 |
2.4 仿真分析 |
2.4.1 DW-PMSM本体仿真模型 |
2.4.2 DW-PMSM矢量控制仿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PHFSWI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
3.1 DW-PMSM高频数学模型 |
3.2 PHFSWI及高频电流响应 |
3.3 基于PHFSWI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设计 |
3.4 PHFSWI的优化设计 |
3.5 仿真分析 |
3.5.1 传统的基于PHFSWI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5.2 优化后的基于PHFSWI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SMO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
4.1 SMO设计 |
4.2 零低速域到中高速域的切换 |
4.3 仿真分析 |
4.3.1 中高速域基于SMO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3.2 DW-PMSM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软硬件设计 |
5.1 硬件设计 |
5.1.1 硬件电路整体方案设计 |
5.1.2 控制板电路设计 |
5.1.3 电源板电路设计 |
5.1.4 功率板电路设计 |
5.2 软件设计 |
5.2.1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5.2.2 模块化软件设计 |
5.2.3 上位机软件监控平台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实验验证与分析 |
6.1 SVPWM实验 |
6.2 零低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实验 |
6.3 中高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实验 |
6.4 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PMSM无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类型 |
2.2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搭建 |
2.2.1 ABC坐标的PMSM数学模型 |
2.2.2 坐标变换 |
2.2.3 两相静止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
2.2.4 PMSM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 |
2.4 矢量控制的PMSM调速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迹卡尔曼滤波及控制 |
3.1 卡尔曼滤波 |
3.2 无迹卡尔曼滤波 |
3.3 基于UKF的 PMSM控制系统仿真 |
3.4 噪声矩阵对UKF预测结果的影响 |
3.4.1 噪声矩阵R对UKF预测结果的影响 |
3.4.2 噪声矩阵Q对UKF预测结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研究 |
4.1 基于模糊算法的噪声矩阵参数自调节 |
4.1.1 模糊算法原理 |
4.1.2 模糊UKF的实现 |
4.2 基于负载观测器前馈补偿控制 |
4.2.1 负载观测器的建立 |
4.2.2 负载转矩前馈补偿 |
4.3 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改进方案UKF的半实物仿真验证 |
5.1 半实物平台介绍 |
5.2 半实物验证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永磁同步电动机概述 |
1.1.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及特点 |
1.2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1 零速/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现状 |
1.2.2 中高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现状 |
1.2.3 全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零/低速无滤波器高频注入法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
2.1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 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转速辨识 |
2.2.1 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基本原理 |
2.2.2 位置辨识系统 |
2.3 改进的高频电压注入法 |
2.3.1 高频方波注入实现 |
2.3.2 高频响应信号提取策略 |
2.3.3 无滤波器高频方波注入法转速辨识系统 |
2.3.4 初始位置在线辨识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
3.1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 |
3.1.1 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基本原理 |
3.1.2 基于MRAS的 IPMSM速度辨识系统 |
3.2 基于参数辨识的MRAS速度辨识系统 |
3.2.1 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 |
3.2.2 带遗忘因子的瞬态辨识方法 |
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改进MRAS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 |
3.3.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 |
3.3.2 BP-MRAS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 |
3.4 全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PMSM全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速度辨识控制系统仿真及分析 |
4.1 高频方波注入法转子位置辨识系统仿真 |
4.1.1 转子初始位置辨识仿真 |
4.1.2 基于无滤波器方波注入法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仿真 |
4.2 改进的模型参考自适应IPMSM速度辨识系统仿真 |
4.2.1 含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电感辨识仿真 |
4.2.2 BP-MRAS系统中高速段速度辨识仿真 |
4.2.3 BP-MRAS系统低速段速度辨识仿真 |
4.3 全速范围转子速度辨识系统仿真 |
4.3.1 转速过渡区空载调速仿真分析 |
4.3.2 转速过渡区突变负载仿真分析 |
4.3.3 全速域空载调速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PMSM全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速度辨识控制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高频方波注入法速度辨识系统实验分析 |
5.1.1 转子位置误差信号提取实验分析 |
5.1.2 初始位置辨识实验分析 |
5.1.3 基于高频方波注入法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空载调速实验分析 |
5.1.4 基于高频方波注入法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带载调速实验分析 |
5.1.5 基于高频方波注入法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突变负载实验分析 |
5.2 BP-MRAS速度辨识系统实验分析 |
5.2.1 低速段空载调速实验分析 |
5.2.2 低速段带载调速实验分析 |
5.2.3 低速段突变负载实验分析 |
5.2.4 中速段空载调速实验分析 |
5.2.5 中速段带载调速实验分析 |
5.2.6 中速段突变负载实验分析 |
5.2.7 高速段空载调速实验分析 |
5.2.8 高速段带载调速实验分析 |
5.2.9 高速段突变负载实验分析 |
5.3 IPMSM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运行实验分析 |
5.3.1 转速过渡区空载调速实验分析 |
5.3.2 转速过渡区带载调速实验分析 |
5.3.3 转速过渡区突变负载实验分析 |
5.3.4 全速域调速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与自整定算法的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概述 |
1.2.2 参数辨识技术概述 |
1.3 控制器参数自整定研究现状 |
1.4 半实物仿真技术分析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以及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1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坐标变换 |
2.2.2 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2.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与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3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及PI参数自整定策略设计 |
3.1 参数变化时对电机运行的影响 |
3.2 参数辨识算法 |
3.2.1 FFRLS方法下参数辨识 |
3.2.2 MRAC方法下参数辨识 |
3.2.3 基于FFRLS与 MRAC改进的参数辨识 |
3.3 PI参数自整定策略设计 |
3.3.1 电流环PI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
3.3.2 转速环PI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
3.4 离线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及模型搭建 |
4.1 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架构 |
4.2 控制器模型搭建与自动代码生成 |
4.2.1 控制器I/O模型配置 |
4.2.2 控制器算法模型搭建 |
4.2.3 自动代码生成与代码下载 |
4.3 HIL仿真模型搭建与OP4510 仿真机 |
4.3.1 eFPGASim与电机模型配置 |
4.3.2 eHS解算器与逆变电路模型 |
4.3.3 I/O模型配置 |
4.3.4 HIL仿真整体模型 |
4.4 半实物仿真测试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实物仿真平台测试与分析 |
5.1 I/O模型测试 |
5.2 仿真平台开环测试 |
5.3 控制系统验证测试 |
5.3.1 传统矢量控制测试 |
5.3.2 切换控制策略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磁场差调制的无刷双馈电机理论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无刷双馈电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定、转子结构 |
1.3.2 数学模型与等效电路 |
1.3.3 控制策略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基本原理 |
2.2 基于稳态电路模型的级联异步转矩分析 |
2.2.1 稳态电路模型 |
2.2.2 级联异步运行模式与转矩产生机制 |
2.2.3 级联异步转矩计算与影响因素 |
2.3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功率分配原则 |
2.4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功率传输特征 |
f_(c0))'>2.4.2 亚同步速区运行且(f_c>f_(c0)) |
2.4.3 同步速运行 |
2.4.4 超同步速运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瞬态数学模型与Simulink仿真 |
3.1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在ABC静止坐标系中的分析模型 |
3.1.1 磁链方程 |
3.1.2 电压方程 |
3.1.3 转矩方程 |
3.1.4 系统状态方程 |
3.2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在dq0 旋转坐标系中的分析模型 |
3.3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瞬态特性仿真 |
3.3.1 级联异步运行模式仿真 |
3.3.2 直流同步运行模式仿真 |
3.3.3 交流同步运行模式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定、转子绕组的设计 |
4.1 1/4 对极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绕组设计实例 |
4.1.1 极对数选择 |
4.1.2 定子绕组设计 |
4.1.3 转子绕组设计 |
4.2 3/2 对极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绕组设计实例 |
4.2.1 极对数选择 |
4.2.2 定子绕组设计 |
4.2.3 转子绕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研究 |
5.1 1/4 对极差调制无刷双馈电机的有限元仿真 |
5.1.1 有限元模型与仿真条件 |
5.1.2 磁场与电磁力分析 |
5.1.3 电压与电流分析 |
5.1.4 电动机惯例分析 |
5.2 1/4 对极差调制无刷双馈发电机的实验验证 |
5.2.1 实验平台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3/2 对极差调制无刷双馈发电机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5.3.1 磁场分析 |
5.3.2 转子制造问题与实验平台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车用IPMSM弱磁控制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弱磁控制策略 |
1.2.2 新型弱磁控制方法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电动汽车用IPMSM建模与仿真分析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建立 |
2.2 电动汽车用IPMSM矢量控制算法 |
2.3 IPMSM弱磁控制算法研究 |
2.3.1 IPMSM弱磁控制原理 |
2.3.2 电压极限椭圆和电流极限圆 |
2.3.3 IPMSM弱磁控制电流建模分析 |
2.4 IPMSM传统变交轴电压单电流弱磁控制研究 |
2.4.1 IPMSM单电流弱磁控制研究分析 |
2.4.2 电机参数变化对转速的影响 |
2.4.3 IPMSM传统单电流弱磁控制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IPMSM模糊PI弱磁算法研究 |
3.1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
3.1.1 模糊控制组成原理 |
3.2 模糊PI控制器设计原理 |
3.2.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2.2 模糊PI控制器仿真模型 |
3.2.3 模糊PI控制器仿真实验 |
3.3 IPMSM模糊PI弱磁控制仿真 |
3.3.1 IPMSM模糊PI仿真模型 |
3.3.2 IPMSM模糊PI弱磁控制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模糊神经网络的PI弱磁控制 |
4.1 模糊神经网络PI控制器基本结构 |
4.2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实现过程 |
4.3 IPMSM的模糊神经网络仿真分析 |
4.4 IPMSM的模糊-神经网络弱磁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全电飞机用十五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全电飞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多相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多相电机定义及发展现状 |
1.3.2 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
1.3.3 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容错策略 |
1.4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1 转矩扰动抑制方法 |
1.4.2 效率最优控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十五相PMSM系统建模与不对称绕组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飞行工况下总体效率最优绕组匹配方案 |
2.2.1 螺旋桨负载转矩的建模 |
2.2.2 飞行工况的电驱动系统特性要求 |
2.2.3 3×5 相PMSM不对称绕组匹配 |
2.3 3×5 相PMSM的数学模型 |
2.3.1 自然坐标系下基本方程 |
2.3.2 不对称绕组定子电感分析 |
2.3.3 不对称绕组合成磁动势谐波分析 |
2.4 基于三dq轴变换的3×5 相电机系统矢量控制模型 |
2.4.1 基于三dq轴变换的数学模型 |
2.4.2 3×5 相PMSM系统仿真模型 |
2.4.3 不对称绕组三次谐波抑制控制模型 |
2.5 仿真与实验研究 |
2.5.1 实验平台搭建 |
2.5.2 三次谐波抑制的仿真与实验 |
2.5.3 3×5 相PMSM绕组分套矢量控制仿真与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飞行工况下十五相PMSM调速系统抗扰动控制 |
3.1 引言 |
3.2 全电飞机电驱动系统扰动问题 |
3.2.1 螺旋桨的扰动转矩 |
3.2.2 扰动转矩对电驱动系统的影响 |
3.2.3 电机参数变化对电驱动系统的影响 |
3.3 基于LADRC负载转矩前馈补偿的抗扰动设计 |
3.3.1 系统构建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2 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设计 |
3.3.3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 |
3.4 转速波动抑制效果的仿真验证与分析 |
3.4.1 仿真说明及系统参数设定 |
3.4.2 转矩扰动时的转速波动抑制 |
3.4.3 电机参数变化时的转速波动抑制 |
3.4.4 不对称运行下转速波动抑制 |
3.5 实验研究 |
3.5.1 转矩扰动时的转速波动抑制实验 |
3.5.2 飞行工况下电驱动系统转速与转矩响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飞行工况的3×5 相PMSM系统最优效率运行控制 |
4.1 引言 |
4.2 效率最优的绕组转矩分配 |
4.2.1 3×5相PMSM各套绕组的效率map图 |
4.2.2 效率最优的绕组转矩分配方法 |
4.2.3 转矩分配与各套绕组工作点分布 |
4.3 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转矩分配策略 |
4.3.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3.2 基于模糊控制的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4.3.3 转矩分配与各套绕组工作点分布 |
4.4 基于飞行工况的规则控制转矩分配 |
4.4.1 绕组切换规则的制定 |
4.4.2 不同转矩分配方法的工作点效率对比分析 |
4.5 绕组切换时的转矩波动抑制分析 |
4.5.1 绕组切换时的转矩波动抑制方法 |
4.5.2 不同切换策略下转矩波动对比分析 |
4.6 3×5 相PMSM系统的绕组分套控制方法 |
4.6.1 绕组分套的控制方法 |
4.6.2 不同转矩分配策略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3×5 相PMSM系统不同容错控制的热分析 |
5.1 引言 |
5.2 多相电机的不同容错控制方法分析 |
5.2.1 基于合成磁动势不变的容错方法 |
5.2.2 基于合成电压矢量不变的容错方法 |
5.2.3 不同容错控制方法的相电流特性 |
5.3 3×5 相PMSM系统容错运行时损耗特性 |
5.3.1 3×5 相PMSM热分析模型的建立 |
5.3.2 不同容错控制方法下的损耗分析 |
5.4 3×5 相PMSM不同容错运行的温度场特征 |
5.4.1 对称3×5 相PMSM的稳态温度场 |
5.4.2 不对称3×5 相PMSM的稳态温度场 |
5.4.3 飞行工况下3×5 相PMSM的暂态温度场 |
5.5 实验研究 |
5.5.1 样机及测试平台的搭建 |
5.5.2 不同容错控制方法下温度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3×5 相PMSM数学模型参数计算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与转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与发展 |
1.3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3.1 MTPA控制 |
1.3.2 电感参数辨识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 矢量控制 |
2.2.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2.2.2 矢量控制的基本电磁关系 |
2.3 矢量控制的电流控制方法 |
2.3.1 id=0控制 |
2.3.2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
2.3.3 弱磁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要电感参数的MTPA控制策略研究 |
3.1 公式法 |
3.1.1 MTPA基本原理 |
3.1.2 公式法控制策略 |
3.2 电感参数辨识 |
3.2.1 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分析 |
3.2.2 电感辨识算法 |
3.2.3 高频响应信号提取 |
3.3 仿真与分析 |
3.3.1 仿真模型建立 |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需电感参数的MTPA控制策略研究 |
4.1 d轴电流搜索法 |
4.1.1 搜索法基本原理 |
4.1.2 搜索法控制策略 |
4.2 虚拟高频信号注入法 |
4.2.1 虚拟高频信号注入法基本原理 |
4.2.2 虚拟高频信号注入法控制策略 |
4.3 仿真与分析 |
4.3.1 仿真模型建立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与分析 |
5.1 半物理仿真平台简介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电感参数辨识实验 |
5.2.2 公式法MTPA控制实验 |
5.2.3 搜索法MTPA控制实验 |
5.2.4 虚拟高频信号注入MTPA控制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静态电感表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9)基于DSP的定子永磁型无轴承双凸极电机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2.3 无轴承电机的关键技术 |
1.3 定子永磁型无轴承双凸极电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SPMBDS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 基本结构 |
2.2 工作原理 |
2.3 数学模型推导 |
2.3.1 电机旋转部分数学模型 |
2.3.2 电机径向悬浮力模型 |
2.4 电机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PMBDS电机控制系统仿真 |
3.1 SPMBDS电机控制系统整体框架 |
3.2 电机旋转控制稳态模型 |
3.2.1 电机本体模型 |
3.2.2 功率变换器模型 |
3.2.3 驱动控制器模型 |
3.2.4 转子位置角计算模型 |
3.2.5 电机稳态仿真结果分析 |
3.3 电机旋转控制动态模型 |
3.3.1 机械运动方程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悬浮仿真模型 |
3.4.1 悬浮力运动方程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SP的SPMBDS电机软硬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 |
4.2 硬件设计 |
4.2.1 整体结构 |
4.2.2 电压采样调理电路 |
4.2.3 电流采样调理电路 |
4.2.4 保护电路 |
4.2.5 转子位移检测 |
4.2.6 转速检测电路 |
4.2.7 PWM驱动电路 |
4.2.8 功率变换电路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DSP的实验平台与实验验证 |
5.1 样机与硬件实验平台 |
5.2 电机拖动实验 |
5.3 电机旋转控制实验 |
5.4 转子悬浮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完成的科研情况 |
(10)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转矩性能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模型预测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异步电机转矩性能提升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出发点 |
1.5 主要内容及安排 |
2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及模型预测控制 |
2.1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 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 |
2.2.1 预测控制概述 |
2.2.2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分析 |
2.3 异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
2.3.1 异步电机预测模型 |
2.3.2 代价函数的设计 |
2.3.3 最优电压矢量的选择 |
2.3.4 数字控制系统的延迟补偿 |
2.3.5 异步电机启动电流的抑制 |
2.4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鲁棒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转矩性能提升方法研究 |
3.1 基于滑模控制方法的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 |
3.1.1 滑模控制基本原理 |
3.1.2 滑模控制基本特性分析 |
3.1.3 异步电机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3.1.4 系统干扰对异步电机滑模控制影响分析 |
3.1.5 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设计 |
3.1.6 负载转矩观测器的稳定性分析 |
3.2 基于转矩性能提升的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转矩性能提升的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仿真验证 |
4.1 仿真模型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1 系统正确性仿真验证 |
4.2.2 不同参考转矩信号对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系统影响的仿真验证 |
4.2.3 负载突变情况下的有效性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转矩性能提升的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验验证 |
5.1 实验平台介绍 |
5.2 实验结果验证及分析 |
5.2.1 系统正确性实验验证 |
5.2.2 负载突变情况下的有效性验证 |
5.2.3 电机参数失配情况下的有效性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和奖励 |
四、突加负载时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D]. 畅冲冲.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D]. 何宗卿.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3]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黄济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与自整定算法的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D]. 安健.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磁场差调制的无刷双馈电机理论与设计研究[D]. 庾波.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6]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研究[D]. 王相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全电飞机用十五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 匡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与转矩控制研究[D]. 吕鹏程.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9]基于DSP的定子永磁型无轴承双凸极电机控制研究[D]. 李文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10]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转矩性能提升方法研究[D]. 李维. 西安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