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性质论文-刘焕,刘晨光,杨冬燕,夏月,李玉红

热学性质论文-刘焕,刘晨光,杨冬燕,夏月,李玉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学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稀土钛酸盐,机械性能,热学性质,第一性原理

热学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刘焕,刘晨光,杨冬燕,夏月,李玉红[1](2019)在《RE_2Ti_2O_7(RE=Gd,Y,Ho,Er)的结构、机械性能及热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和准谐近似的方法研究了一系列钛酸盐烧绿石,即RE_2Ti_2O_7(RE=Gd,Y,Ho,Er)的结构、机械性能及热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RE_2Ti_2O_7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剪切能力。并且,由于这些化合物的齐纳指数接近于1,可近似地看作各向同性材料。此外,计算得到的热膨胀系数在高温区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在500~1 500 K温度区间内,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0.4~13.1)×10~(-6)K~(-1)。基于Slack模型,我们还计算了这些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当温度等于1 000 K时,这四种物质的热导率在区间(1.5~4.9)W·m~(-1)·K~(-1)内。(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任一鸣,潘轩民,胡永红,薛丽,胡正龙[2](2019)在《高压下黄铜矿CuInS_2的电子结构、弹性参数、热学和电学性质的第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高压下黄铜矿半导体CuInS_2的电子结构、弹性参数、热学和电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CuInS_2是直接能隙半导体,其能隙值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能隙随压强变化的一阶系数值为54.31 meV/GPa;其弹性参数满足高压下的机械稳定性的条件,并且材料的韧性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强.基于弹性参数计算了体系的德拜温度和最小热导率,德拜温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最小热导率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塞贝克系数和功率因子比弛豫时间的研究,发现增加压强和调节载流子的浓度可以改善CuInS_2的电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黄博文,许智煌,叶李旺,郑石贵,庄欣欣[3](2019)在《[Ni(H_2O)_4(phen)]SO_4(C_3H_8N_2O)材料的合成、热学和光谱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六水合硫酸镍、邻二氮菲、二甲基脲为原料合成一种配合物[Ni(H_2O)_4(phen)]SO_4(C_3H_8N_2O)。通过元素分析仪测定碳、氢、氮元素所占百分比。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晶体结构。利用热分析法测定该晶体材料的脱水温度为75℃、二甲基脲和phen的分解温度分别为150℃和500℃。测量晶体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发现,该配合物紫外全部吸收,phen与Ni~(2+)配位后Ni~(2+)的3A2g光谱项发生移动,在610 nm处具有很强的吸收,在450~550 nm范围内可见光区域具有较好的透过性能。(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曲小雪[4](2019)在《钍的非金属化合物力学及热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钍的化合物由于被认为是第四代反应堆的潜在核燃料而备受关注。清楚地了解钍化合物在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于开发和利用钍燃料是至关重要的。在本论文中,我们选取了两种钍化物(ThBC和ThP),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对于ThBC体系,我们着重研究了它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对于Th-P体系,我们系统研究了它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和物理性质。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对ThBC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我们系统地分析了ThBC的平衡几何结构、弹性刚度常数、力学模量、泊松比、弹性波速和德拜温度。结果表明ThBC具有延展性。定向的杨氏模量E、体积模量B和几个力学各向异性因子说明了ThBC的力学各向异性。在拉伸应变下,ThBC沿[111]方向易滑移,理想强度为5.7 GPa。在切应变下,ThBC中沿(111)面的[1-10]方向易发生断裂。声子计算结果揭示了ThBC的热力学稳定性,这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在准简谐波近似下,我们计算了ThBC的亥姆霍兹自由能,熵和热容。利用结构搜索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研究了在压强下Th-P体系的稳定结构并建立了相图。除了实验上已知的叁种结构,即ThP、Th_3P_4和Th_(12)P,我们在不同压强下发现了多达十种稳定的钍磷化物,包括七种富磷结构(ThP_9、ThP_5、Th_2P_7、ThP_3、ThP_2、Th_3P_5和Th_2P_3)和叁种富钍结构(Th_3P_2、Th_9P_2 and Th_(12)P)。焓-压图说明ThP在22.43 GPa从Fm-3m相转变为Pm-3m相。在富磷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P原子之间的结合呈现出多种形式。这些结构的复杂程度与P含量之间密切相关。在25 GPa下,我们发现Th_4P_3的新结构与Th_3P_4的实验结构互为反结构。然而,Th原子的含量决定了富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多面体的复杂性。综上所述,ThBC和Th-P体系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的Th-P体系物理性质和其他钍非金属化合物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5-30)

刘璇[5](2019)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黏土热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孔隙参数作为影响土壤热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数量、形态决定了土壤水分保持能力与土壤热传导能力,由于土壤的繁杂多样化,其物理性质也各不相同,所需研究的参数也极其复杂。目前受量测技术所限,结果往往说服性不强,以至于达不到工程实用的要求。当前土壤导热系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热力学试验研究,从表象上去揭示土壤的热力学性质,这样不能很好的揭示其内在本质机理。因此,通过试验量化得到土壤细观结构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土壤内部结构,为研究土壤热物性奠定了基础。以武汉典型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种用于分析土壤孔隙量化系统,对重塑黏土进行了导热系数量测试验和分析;对土样进行CT扫描,利用MATLAB和ImageJ软件对试样孔隙参数进行量化。得到如下结论:试验部分:在干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黏土导热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力等级在0~50kPa时,由于此时固结压力较小,其导热系数增长幅度较小(0.34%~0.79%);当压力等级为200~800kPa时,此时固结压力较大(0.75%~3.58%),黏土导热系数增长幅度较大。在固结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黏土导热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力等级为50kPa、200kPa、800kPa时,其导热系数增长幅度为2.34%~10.8%、4.48%~11.26%、4.52%~12.2%之间。究其原因为随着施压力级别的增加,黏土颗粒间空气随着孔隙排出,土体被挤压密实,干密度随之增大,孔隙率则降低。土体间的热传导主要依托于固体颗粒进行传热,故干密度的变化对黏土导热系数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固结压力的变化。分析部分:经CT扫描、MATLAB及ImageJ软件对黏土进行量化可以得出,黏土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主要受土壤细观孔隙结构两方面影响:孔隙数目,干密度小的试样孔隙数目较少,说明该试样面积像素点图像比例较小,像素点覆盖率较低,孔隙率较高,黏土导热系数低;孔隙面积,虽干密度小的试样孔隙数目较小,因其孔隙平均面积相对较大,单个孔隙所占像素多,孔隙率仍然较大,黏土导热系数较低。可以发现,黏土细观结构中的孔隙数目、面积以及孔隙率对其热物性影响是由于相互影响与制约导致了其导热系数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新乐[6](2019)在《RECa_4O(BO_3)_3与Sr_3(BO_3)_2晶体的热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医学、通讯、工业、生物、军事、科研等多个领域,为适应不同的需求,激光波长应呈现多元化,而商业化的激光器一般发射波长比较单一。激光与晶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非线性效应可以改变输出光的频率(波长),这种非线性频率变换使得获取不同波长的激光成为可能,其中倍频和受激拉曼散射是两种常用的频率变换手段。本论文使用提拉法生长了光学级的RECa4O(BO3)3(RECOB,RE = Y,Gd)与 Nd:RECa4O(BO3)3(Nd:RECOB,RE = Y,Gd)晶体,获得了毫米级的Sr3(BO3)2晶粒。对RECOB晶体的晶体质量、热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了 Sr3(BO3)2晶体的结构。针对Sr3(BO3)2晶体提拉法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开裂现象以热学测试手段进行了分析,并就拉曼性能与Ca3(BO3)2晶体进行了比较。在小信号近似条件下,结合热旋转效应与热光效应推导了 RECOB晶体倍频过程温度带宽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的折射率与热光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设计实验测试了不同切向的RECOB晶体在倍频过程中的温度带宽,对比了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并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得出了 RECOB晶体倍频过程温度带宽在全空间的分布规律。找到了 RECOB晶体第一类倍频的最大温度带宽方向,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找出了 GdCOB晶体兼具高倍频效率与大温度带宽的优化切向。在不同的基频能量下测试了 YCOB晶体的温度带宽,研究了基频能量对温度带宽的影响。研究了 Nd:RECOB晶体的光谱性质,从实验上确定了部分切向的自倍频温度带宽,分析了自倍频与倍频温度带宽差异的来源。主要工作与结果如下:按照化学计量比,使用提拉法生长了大尺寸光学级的RECOB、Nd:RECOB晶体。对生长得到的晶体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其晶相,结果表明均为纯相。使用高分辨XRD评估了 RECOB晶体质量,所有样品的摇摆曲线半高宽均小于30",表明晶体的晶格完整度好,晶体质量高,为光学实验打下了基础。研究了 RECOB晶体的热膨胀和热导率,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了它们的张量矩阵,得出了它们的主轴化参数,确定了热膨胀、热扩散主轴与结晶学轴之间的关系。考虑热旋转与热光效应,给出了小信号近似下温度带宽的计算方法,首次从理论上计算了 GdCOB晶体第一类倍频过程中全空间相位匹配方向的温度带宽,比较了不同折射率与热光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选取部分样品,设计了腔外单通温度调谐倍频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确定了GdCOB晶体温度带宽随角度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温度带宽最大的切向为(135°,47.3°),该方向样品实测温度带宽>430℃·cm。通过进一步优化,从实验上确定了(130°,47.8°)切向的GdCOB晶体同时具有大的温度带宽与高的倍频效率,该切向晶体在1064 nm,35 ps,3 mJ,10 Hz基频光下的倍频效率高达47.9%。研究了YCOB晶体的温度带宽,首次给出了YCOB晶体温度带宽的全空间分布规律,设计了温度调谐倍频实验,结合实验结果,确定了合适的折射率与热光系数。实验与理论均表明YCOB晶体的最大温度带宽位于XZ平面内(149.2°,0°)方向,实测值>490℃ cm。因位于主平面内,该方向的加工较空间方向更为简单,且该方向还具有较大的有效倍频系数,这些对于实际应用很有价值。研究了该方向温度带宽与基频能量的关系,实验发现基频能量越大,温度带宽越小,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基频能量对温度带宽的影响。在室温下测试了Nd:YCOB和Nd:GdCOB晶体的吸收、发射光谱,计算了它们的吸收截面、自发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发射截面等参数,从实验上确定了它们的最大deff方向与主平面切向的自倍频温度带宽。结果表明同一种晶体两个切向的温度带宽相差不大,Nd:GdCOB晶体两个切向的温度带宽都为26℃·cm,Nd:YCOB晶体(112.7°,37.4。)和(149.2。,0°)切向的温度带宽分别为64℃·cm和72℃·cm,Nd:YCOB晶体的温度带宽大于Nd:GdCOB晶体。由于自倍频过程中能级跃迁放热、晶体在谐振腔的高功率密度下吸热、吸收发射截面变化、加工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测试获得的自倍频晶体温度带宽远小于倍频结果。因缺乏吸收发射截面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无法像倍频一样对自倍频过程的温度带宽进行定量计算。自倍频晶体兼具激光能级跃迁与倍频过程,其热效应较单纯的倍频过程更为明显。实验表明,在室温下调至最优后,降低温度仍能够提高自倍频效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自倍频出光未达到饱和,因此采取有效的降温手段可能会显着提高自倍频输出。使用c切向的Ca3(B03)2籽晶首次获得了毫米级的Sr3(BO3)2晶体颗粒。Sr3(BO3)2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呈现较高的透明度,降温取出后却开裂严重。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了 Sr3(BO3)2晶体的热学性质,分析了该晶体在提拉法生长过程中存在严重开裂现象的原因。热重-差热分析表明晶体的质量基本不随温度变化,在1250℃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吸热峰,该温度点确定不是晶体熔点(高于1470℃),初步判断该处存在相变。原位变温X射线衍射表明晶胞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在该处存在异常,结合热重-差热结果分析,Sr3(BO3)2晶体在1250 ℃存在一级相变。通过理论计算与粉末拉曼测试,比较了 Sr3(BO3)2晶体与Ca3(BO3)2晶体的拉曼性能。Sr3(BO3)2晶体的最强拉曼频移峰与Ca3(BO3)2晶体相近,拟合得到频移峰的半高宽值小于Ca3(BO3)2晶体,表明Sr3(BO3)2具有更佳的拉曼性能。在25~300 ℃范围内最强拉曼频移峰的红移量仅为2.3 cm-1,说明该晶体的拉曼性质受温度影响较小,有望实现宽温域的受激拉曼散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3-26)

王伟,王豪,吕岩,张喜发[7](2019)在《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冻土热学性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导热系数是冻土热学性质中一项重要物理指标,它反映了土体传递温度的能力,是管道温度场以及下覆冻土融化圈的重要影响因素。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有很多,但不同试验方法对同一种土所测得的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分别采用热线法、热流计法和比较法对中俄原油管道沿线的冻土原状样与扰动样进行了导热系数的测定,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试验方法、不同土质类别等因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分析对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沿线不同类型的管道地基土所采用的每种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土,热线法的导热系数试验结果最大,热流计法的试验结果最小,而原状土样的试验结果则大于扰动土样的试验结果。可见,对细粒土扰动样的导热系数测量宜采用热线法,对细粒土原状样的导热系数测量宜采用比较法;而粗粒土由于受含泥量的影响,对扰动样的导热系数测量宜采用热流计法,对原状样的导热系数测量宜采用比较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康志鹏[8](2019)在《二氧化钒薄膜瞬态热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钒(vanadium dioxide,VO_2)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相变材料,具有最接近室温的绝缘相-金属相的相变(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MIT)温度,伴随着相的改变,它的热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以及磁学性质都会出现巨大的变化,因此VO_2材料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热致开关、光致开关和能量信息储存等微电子器件领域。然而目前微电子产品的发展向着更加轻便、微小、高性能的方向快步前进,随之而来的就是器件的功耗问题,因此材料的热学性质尤其是最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瞬态热学性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VO_2薄膜在相变过程中的光学特性、磁学特性、电学特性乃至电子迁移等特性都有了详细而深入地研究,而对于VO_2薄膜在相变前后的热学性质,如瞬态热扩散曲线的测试及研究,则鲜有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VO_2薄膜在热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目前来看,应用于微纳米尺度下材料的热学性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测量法分为周期加热法、3ω法、悬空热导法和短线法四种;非接触测量法分为闪光法、光热反射法和光声法叁种。但是这些方法并不能获得材料的瞬态热扩散曲线并求解出精确的热导率,对于材料的瞬态热学性质的研究造成了极大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VO_2薄膜的瞬态热学性质。为此,本工作首先通过使用高分子辅助沉积(polymer assisterd deposition,PAD)法制备了四组不同厚度的高质量VO_2薄膜样品,并对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学性质进行了测量,得到了透射率和反射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通过四组VO_2薄膜样品的电阻-温度(Resistance-Temperature,R-T)曲线测试、Raman测试及XRD测试,对不同厚度的VO_2薄膜的晶体中的电子间相互作用、晶格形变及晶格中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接下来通过使用NanoTR热分析系统对四组VO_2薄膜样品的瞬态热扩散曲线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得到了VO_2薄膜在297K-353K范围内的热扩散曲线及其变化情况,并通过热分析软件拟合得到了四组样品在相变前后的热导率。最后通过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VO_2薄膜的双层瞬态热传导简化模型,并在使用标准样品对该模型进行校验后,对四组不同厚度的VO_2薄膜在297K及353K温度下的热扩散曲线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实验和仿真数据,得到了VO_2薄膜在相变前后更为精确的热导率及其变化情况。在对由薄膜厚度不同引起VO_2薄膜热导率的变化的研究中,结合晶体中的热传导机理,对VO_2薄膜中的电子-电子热传导、声子-声子热传导及声子散射作用进行了分析,排除了界面接触热阻的影响,证实了薄膜厚度对晶格形变的影响从而导致VO_2薄膜热导率发生变化的推断。(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张婧[9](2019)在《Ln_3TaO_7(Ln=La-Ho)氟铝镁钠石缺陷形成能及热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放核废物的安全处置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基于此发展起来的陶瓷固化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萤石衍生物是较具潜力的高放核废物固化体。A_2B_2O_7烧绿石是萤石衍物之一,由于其较好的耐辐照性能、机械稳定性以及热学稳定性,成为了陶瓷固化基材领域的研究热点。过去的研究表明,烧绿石化合物在粒子束辐照下会发生有序-无序结构相变。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无序萤石结构存在短程有序,该短程有序结构为氟铝镁钠石结构。因此,研究陶瓷氧化物的抗非晶化机理,不仅要考虑其宏观表现,其微观结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应予以考虑。此外,氟铝镁钠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化合物也应得到重视。本论文所研究的Ln_3TaO_7(Ln=La,Pr,Nd;Sm-Ho)系列氟铝镁钠石是萤石衍生物之一,同样在高放核废物固化中具有应用潜力。由于高放核废物固化基材的服役环境为强辐照、高温以及复杂的地壳应力环境,因此对材料的耐辐照性、热稳定性以及机械稳定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本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计算了这一系列化合物的缺陷形成能、力学以及热学性质,对这一系列化合物的耐辐照性能、机械稳定性以及热学稳定性做出评估。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缺陷形成能计算结果表明,Ln_3TaO_7(Ln=La,Pr,Nd;Sm-Ho)系列材料的阳离子反位缺陷形成能均较低,因此我们推测这一系列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辐照性能;2、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Ho_3TaO_7的泊松比最小而硬度最大,Ho_3TaO_7的机械稳定性最好;3、热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这一系列材料热膨胀系数其量级为10~(-6),说明随温度升高其体积缩胀较小;Ho_3TaO_7的热容最大;Ho_3TaO_7的熵增趋势与其他化合物一致但其熵增幅度最大,说明随温度升高其结构无序化程度最大。综合考虑材料的耐辐照性、热稳定性以及机械稳定性,我们认为Ho_3TaO_7是这一系列材料中最具潜力的高放核废物固化基材。(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曹聪聪,李文亚,杨康,李成新,纪纲[10](2019)在《基体硬度和热学性质对冷喷涂TC4钛合金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合金蜂窝壁板在服役中受损急需修复,现有的修复手段以熔化焊为主,易导致严重冶金缺陷,而冷喷涂的相对低温可使此问题得以避免。采用冷喷涂在AA2024铝合金和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TC4钛合金涂层,借助SEM、XRD、维氏硬度试验、叁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基体硬度和热特性对涂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A2024基体相比,硬度较高、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较低的TC4基体与TC4涂层间界面的起伏较小,颗粒表面温度较高,颗粒接触面形成宽度约为5μm的绝热剪切带,促进了冶金结合。因此,TC4基体表面冷喷涂涂层的孔隙率较低,沉积特性较好;涂层平均微观硬度较高,弯曲性能较好,断口平整,呈脆性断裂,未发生相变。本实验证实了通过喷涂修复钛合金构件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02期)

热学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高压下黄铜矿半导体CuInS_2的电子结构、弹性参数、热学和电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CuInS_2是直接能隙半导体,其能隙值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能隙随压强变化的一阶系数值为54.31 meV/GPa;其弹性参数满足高压下的机械稳定性的条件,并且材料的韧性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强.基于弹性参数计算了体系的德拜温度和最小热导率,德拜温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最小热导率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塞贝克系数和功率因子比弛豫时间的研究,发现增加压强和调节载流子的浓度可以改善CuInS_2的电学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学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刘焕,刘晨光,杨冬燕,夏月,李玉红.RE_2Ti_2O_7(RE=Gd,Y,Ho,Er)的结构、机械性能及热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9

[2].任一鸣,潘轩民,胡永红,薛丽,胡正龙.高压下黄铜矿CuInS_2的电子结构、弹性参数、热学和电学性质的第一性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黄博文,许智煌,叶李旺,郑石贵,庄欣欣.[Ni(H_2O)_4(phen)]SO_4(C_3H_8N_2O)材料的合成、热学和光谱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2019

[4].曲小雪.钍的非金属化合物力学及热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烟台大学.2019

[5].刘璇.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黏土热学性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6].王新乐.RECa_4O(BO_3)_3与Sr_3(BO_3)_2晶体的热学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9

[7].王伟,王豪,吕岩,张喜发.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冻土热学性质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康志鹏.二氧化钒薄膜瞬态热学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9].张婧.Ln_3TaO_7(Ln=La-Ho)氟铝镁钠石缺陷形成能及热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9

[10].曹聪聪,李文亚,杨康,李成新,纪纲.基体硬度和热学性质对冷喷涂TC4钛合金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9

标签:;  ;  ;  ;  

热学性质论文-刘焕,刘晨光,杨冬燕,夏月,李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