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高职校园文化中的开发研究

人文教育在高职校园文化中的开发研究

娄继彪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类院校自身情况,学生特点及培养模式,从实际出发,探索人文教育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开发,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探索一条有效的教育教学之路。

关键词:人文教育校园文化开发研究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在调查中,能够听到的普遍反映是: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纯于边缘地位,缺失比较严重。有的院校领导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文雅”的门面包装,是一种附加性的教育,甚至看作是单纯的文化娱乐消遣活动。人文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困境,还表现在人文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泛化。在人文教育的地位减弱之时,各院校社团活动中的人文的内容有增无减,如摄影学会、文学社、体育社团、书法学会、舞蹈队等等。这些情况虽反映了人文学科自身的魅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渴求,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指导和投入,在松散的活动中,许多学生又接触不到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深刻性和广泛性难以保证。

调查还发现,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局限性和实践上的表面化等问题:在一种情形中,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大学精神和文化理念,但是缺少显示的时间根基和活动机制;在另一种情形中,校园文化建设被理解为课堂知识传授之外的一些添加剂,如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学术讲座等。在这些做法中,都蕴含着这样一种预设:似乎我们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的课程教学和知识传授方式的前提下,凭借一些额外的文化活动就能够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真正的人文教育。我们认为,这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严重的认识误区。

调查表明:目前,由于职业教育不重视人文教育,形成了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每当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上述现象充分暴露出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人文教育力度不够,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等等,造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为迎合市场需要,急功近利,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形成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在校园内时常出现斗欧现象;每每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上述现象中充分暴露出在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力度不够,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缺乏等等,造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而技术教育则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辩的理性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从智能、情感、道德及行为的整体与和谐的育人功能上来考虑,才能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加过社团的学生一致表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他们结交了一些朋友,提高了交往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培养了团队精神;增长了知识,丰富了课余生活;锻炼了能力,培养了特长;培养了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这说明各种学生社团是进行人文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特长、弘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三、人文教育在高职校园文化中的开发研究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应改变以往的只注重技能训练的技术教育,而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只有这样,高职学校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力开展人文教育,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提高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其实践志趣、扩大交往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坚持开展经常性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除了抓住契机外,还应充分挖掘、整合各种合理资源,可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要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人文环境。如果学校举办各种人文艺术节,开展各类竞赛,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参加社团的活动,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感受人文和科学教育。

学校领导要全面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校园文化也有助于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开展一些娱乐性校园文化活动,如歌咏、书画等既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尤其要注重立足专业,开展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人文教育既然是促进人的健全发展的教育,就不是单一学科教育所能完成,它应该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途径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人文教育应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育和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的一生。

(三)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能擂台”活动,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锻炼才能的舞台,如才艺展示、体育竞技、拳王争霸、大学生篮球赛、辩论、书画、歌舞、社交等各种专项比赛,通过擂台竞赛的方式推动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高职院校要着眼于满足高职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总之,人文教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人学会认识若干条自然规律或几种技能,而是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利用多种途径在高职院校园文化中开发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和能力、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中的容忍、宽容与合作精神、富有人类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万福绪.大学素质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12月.

3.解思忠.大学生素质读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4.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6月.

5.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北京出版社.2004年8月.

标签:;  ;  ;  

人文教育在高职校园文化中的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