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164000
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观察静吸复合麻醉深度,从而指导临床麻醉的用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脑电图(EEG)可通过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时域或频域特征来显现脑细胞自发性有节律的电活动,如全身麻醉时EEG频率即随麻醉浓度变化而呈顺序改变,且与麻醉药浓度呈函数关系。虽然EEG能被用来反映或监测麻醉深度,但由于环境干扰、图形分析专业性强等因素,其临床实用性十分有限[1]。鉴于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快速傅立叶变换技术的成熟,人们研究发现可利用许多EEG频域特征来反映麻醉深度,即将时间-振幅关系的原始脑电信号转换成频率-功率的关系,并由此衍生出多个直观的量化参数。
【关键词】双频谱脑电指数和脑电熵指数;脑电扫描;全麻深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择期腹部手术30例,年龄21-56岁,ASAI-II级,预计手术时间在1h-2h,术前常规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入手术间后开发静脉二条,一条用于常规输液,另一条输入麻醉药物,检测无创血压、血压饱和度、心电图、以及脑电双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
1.2方法
全组均选择硬膜外加静吸复合麻醉。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实验量1.5%利多卡因5ml,五分钟后测麻醉平面,待麻醉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60ug/Kg、异丙酚1.5-2.0ug/Kg和琥珀胆碱2mg/Kg。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静脉输注异丙酚4mg/Kg.h,间断吸入异丙酚(呼吸气末浓度1%-1.5%),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60-80ug/Kg。来观察麻醉前,麻醉切皮后,麻醉浅时,麻醉加深时,拔管前,拔管后(BIS)、(SE)、(RE)值.分别监测血压.脉搏变化。
1.3连接脑电双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电极模块组(监护仪Datex-Ohmeda)全程监测麻醉前,麻醉切皮后,麻醉浅时,麻醉加深时,拔管前,拔管后,1分钟,2分钟,3-6分钟(BIS)、(SE)、(RE)值.分别监测血压.脉搏变化。
2.0观察指标
患者意识状态以镇静/警觉(OAA/s)评分_2评估:5分,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迅速;4分,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冷淡;3分,对大声或反复呼名有反应;2分,对轻度的推摇肩膀和头部有反应;1分,对轻度的推摇无反应。每分钟评价一次。记录对应OAA/s评分值的RE和SE
2结果
全组病人年龄、身高、体重、SAS、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无显著差异。主要比较麻醉前,麻醉切皮后,麻醉浅时,麻醉加深时,拔管前,拔管后(BIS)、(SE)、(RE)值及血压.脉搏的变化。麻醉前各基础指标是1分钟BIS值0.62、SE值0.57.RE值0.57PE-SE值0.6692分钟BIS值0.59、SE值0.56.RE值0.56.PE-SE值0.78.3-6分钟BIS值0.60.SE值0.45.RE值0.46.PE-SE值0.48,血压1-6分钟在(110-135)/(70-85)mmhg之间,脉搏在(65-80)次/分,麻醉切皮后1分钟BIS值0.72、SE值0.67.RE值0.67PE-SE值0.7692分钟BIS值0.69、SE值0.56.RE值0.56.PE-SE值0.78.3-6分钟BIS值0.60.SE值0.55.RE值0.56.PE-SE值0.58,血压1-6分钟在(95-115)/(65-80)mmhg之间,脉搏在(60-75)次/分之间。麻醉中有呼吸时1分钟BIS值0.82、SE值0.77.RE值0.77PE-SE值0.8692分钟BIS值0.81、SE值0.86.RE值0.91.PE-SE值0.92.3-6分钟BIS值0.90.SE值0.95.RE值0.96.PE-SE值0.98,血压1-6分钟在(130-150)/(80-95)mmhg之间,脉搏在(80-110)次/分之间.麻醉加深时是1分钟BIS值0.80、SE值0.65.RE值0.71PE-SE值0.862分钟BIS值0.79、SE值0.76.RE值0.59.PE-SE值0.68.3-6分钟BIS值0.70.SE值0.54.RE值0.54PE-SE值0.57,血压1-6分钟在(96-120)/(66-82)mmhg之间,脉搏在(65-77)次/分之间,拔管前1分钟BIS值0.78、SE值0.69.RE值0.70PE-SE值0.792分钟BIS值0.71、SE值0.63.RE值0.60.PE-SE值0.82.3-6分钟BIS值0.90.SE值0.95.RE值0.96.PE-SE值0.88,血压1-6分钟在(110-140)/(70-90)mmhg之间,脉搏在(74-100)次/分之间,拔管后1分钟BIS值0.61、SE值0.58.RE值0.56PE-SE值0.672分钟BIS值0.58、SE值0.45.RE值0.47.PE-SE值0.67.3-6分钟BIS值0.51.SE值0.46.RE值0.45.PE-SE值0.47.血压1-6分钟在(115-130)/(71-84)mmhg之间,脉搏在(66-82)次/分之间,通过各值表现麻醉浅,术中自主呼吸恢复时(BIS)、(SE)、(RE)值明显升高,加深麻醉或给予足量肌松剂(BIS)、(SE)、(RE)值明显下降。麻醉恢复时,拔管前(BIS)、(SE)、(RE)值逐渐升高,拔管后(BIS)、(SE)、(RE)值恢复基础值。
3讨论
4.1本文通过脑电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在全麻中的应用,观察全麻下麻醉深度,所反应的熵值变化。近几年来,通过脑电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在全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特别是在麻醉中镇痛,镇痛的研究以及发挥了作用。在麻醉恢复室,ICU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证实,RE和SE值与苏醒期意识改变显著相关,能够反映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
4.2熵是一种物理概念,与一个系统中紊乱的总量相关。在信息理论的范畴中描述一个信号的无规律性、复杂性和无预见性。熵在时间范围、频率范围或者两者中都能被计算。熵模块计算一个能量频谱的近似的熵值再量化麻醉深度]。这种方法将麻醉诱导前获得的定量脑电图能量频谱作为由定量脑电图代表的有组织的信号系统的基础状态,并将从该状态的变化量化为负熵或无组织性]。信号越不规则熵值就越高,信号越规则熵值越低,信号完全规则时值为0。因此清醒状态下脑电是不规则的,其值是高的,反之则相反。熵指数l1是一种新型的脑电监测指标,它来源于原始的脑电和额肌电信号,它包括两个不同值。通过0.832Hz脑电信号计算得到SE和通过0.847Hz脑电信号计算得到RE。SE反映皮层活动,反应慢,数值范围是0~91。RE包括皮层和皮层下活动,反应快,数值范围是O~100(完全抑制~清醒),由于额肌电信号能够反映伤害性刺激,并且对肌松药不敏感,所以RE能够更敏感的反映意识状态的变化。熵指数值与患者麻醉状态相关,清醒时熵指数值较高,随着麻醉深度的加深,熵指数值逐渐降低。与BIS一样,4O~6O时表示为浅麻醉状态,4O以下为深麻醉状态。文献报道:用脑电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对伤害神经反应的检测已经用于临床。利用脑电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的变化,判断麻醉深度,指导临床麻醉用药,判断苏醒,都要重要意义[2]。
4.3本文通过切皮1分钟、2分钟、3-6分钟(BIS)、(SE)、(RE)MAP值以及HR、BP和各项指数的监测变化不大,无统计差异。原因在全麻诱导后到切皮后10分钟前麻醉性药物,包括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其作用都在最高有效浓度。所以其值变化不大。BIS就是先把EEG中δ波段的相位锁定能量从δ能量中减除,并示为0~30Hz波段双频谱密度比率,最后将功率和频率经双频谱分析得出的由混合信息拟合成一组用0~100分度表示的最佳数字。由于双频谱分析是定量EEG频率间的具有非线性行为特征的相位偶联(phasecoupling),涵盖了频率和振幅信息,能精确地扩展和定量信号间线性和非线性变化,从而在基础上能较精确地反映麻醉深度变化。许多麻醉药所引起的EE频率和功率变化与药物剂量关系并非单一,如小剂量的苯二氮卓类或异丙酚常会引起高频活化,在功率谱上显示频率的净上升,而大剂量的硫喷妥钠或异氟醚则往往能引起脑电活动爆发性抑制,在功率谱上显示频率的净下降。正因如此,数字量化的BIS临床上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等显得十分便利、直观和准确,如随着麻醉加深中枢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明显改变,数值减小表示大脑皮层抑制加深。尽管自然睡眠时BIS也降低,但决不可能达到大剂量麻醉药(如异丙酚、硫喷妥钠或挥发性麻醉药)所致的抑制程度。麻醉选择静吸复合加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患者30例。入手术间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另外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脑电熵指数、状态熵(SE)、反应熵(RE)。用脑电双频谱指数和脑电熵指数,监测麻醉深度及镇痛水平,有指导麻醉的深度更加精确合理,麻醉深度更加容易控制,从而使麻醉的安全性得到提高。脑电双频谱指数反映脑电活动,可检测麻醉深度和镇痛深度,一定程度上对伤害性刺激作出反应,熵指数是继(BIS)后又一种基于脑电的镇静深度检测。有关研究证明,熵指数等基于脑电分析的麻醉深度检测指标,对伤害性刺激也有反应[3]。熵指数检测同时提供两个参数,状态熵(SE)和反应熵(RE),SE主要包含脑电信号(EEG)为主的信息主要反映患者的皮质电活动状态。RE同时包括了(EEG)为主的部分和肌电信号(EMG)的部分,RE与SE的差值代表了额肌的肌电活力。而额肌的活动又直接受皮质下中枢的控制,因此,理论上RE-SE能够反映出皮质下中枢的活动,对镇痛水平及检测全麻的可行性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盖成林等脑电双频指数用于麻醉中监测的评估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年205-210
[2].王瑞婷.等无创性脑电监测技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安徽医学杂志2008年6期32-33
[3].王晓亮.等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年12月12期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