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cTnI、MYO和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评价

联合检测cTnI、MYO和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评价

论文摘要

目的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感染侵犯心肌,引起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由于至今尚无灵敏、特异、快速、准确的单一指标诊断VMC的方法,临床常通过病史与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综合检查进行诊断。心肌细胞中含有一些酶和蛋白质,主要包括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当心肌细胞坏死时,细胞内的酶和蛋白质因心肌细胞的损伤而释放入血,其活性或浓度的增高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时相及程度。本文通过检测VMC患者3种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浓度和4种血清心肌酶——CK、AST、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探讨联合检测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与联合检测4种血清心肌酶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探索VMC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特异性诊断指标。方法(1)按疾病病种将研究对象分为病毒性心肌炎(VMC)组(136例),非病毒性心肌炎(NVMC)组(147例)和健康对照组(120例)。(2)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MCLIA)检测血清cTnI、MYO、CK-MB mass的浓度。(3)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CK、AST、LDH和α-HBDH的活性。(4)用矩阵决策法评价cTnI、MYO和CK-MB mass不同组合对VMC的诊断效率。结果(1)入院当日VMC组cTnI、MYO和CK-MB mass分别为(0.46±0.28)μg/L、(98.7±38.2)μg/L和(6.2±4.2)μg/L,均明显比NVMC组cTnI、MYO和CK-MB mass(分别为0.06±0.05、39.6±26.8、2.2±1.7μg/L)和对照组cTnI、MYO和CK-MB mas(s分别为0.07±0.04、36.7±22.4、2.1±1.3μg/L)高,P<0.01)。(2)VMC组CK(225.7±92.9)U/L、LDH(234.4±90.3)U/L、AST(50.2±25.7)U/L、α-HBDH(206.6±86.4)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K、LDH、AST、α-HBDH(P<0.01),分别为(136.0±76.1)U/L、(162.8±77.7)U/L、(19.4±12.1)U/L、(132.4±66.0)U/L。VMC组与NVMC组比较,LDH差异无显著性(234.4±90.3U/L与211.6±82.7U/L,P>0.05);NVMC组与对照组相比,LDH和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1.6±82.7U/L与162.8±77.7U/L和33.7±19.0U/L与19.4±12.1U/L,P<0.01)。(3)联合检测cTnI、MYO、CK-MB mass与联合检测CK、LDH、AST、α-HBDH对VM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0.44%与82.35%、80.95%与68.71%、81.46%与70.89%、90.15%与80.80%和85.51%与75.21%,两者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前者的特异性、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和准确度均比后者高(P<0.05~0.01)。(4)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VMC初诊的灵敏度以MYO最高(68.38%),cTnI其次(65.44%),CK-MB mass最低(55.88%);特异性以cTnI最高(100%),CK-MB mass其次(96.60%),MYO最低(82.31%)。(5)VMC患者康复时以MYO恢复最快,异常率从第1天的68.38%骤降至第3天的26.12%;CK-MB mass次之,异常率第3天最高(61.94%),第6天后逐渐下降,第9天降至15.74%;cTnI最慢,第3天达浓度峰值(0.50±0.31μg/L),此峰值维持长达1周以上,第9天后开始下降(63.89%),异常率第14天降至32.31%。结论(1)血清心肌酶在鉴别诊断VMC与NVMC时,特异性较差。(2)MYO对VMC初诊的灵敏度高,但特异性欠佳,阳性持续时间短;cTnI与CK-MB mass对VMC诊断的特异性好,阳性持续时间长,但初诊时的灵敏度不够理想。(3)联合动态检测cTnI、MYO和CK-MB mass比检测单一标志物或联合检测4种心肌酶可为VMC的诊治提供更好的诊断效率,为临床提供近期或较长期的诊断、治疗和转归判断依据。

论文目录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病毒性心肌炎
  •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 1 症状
  • 2 体征
  •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检查
  • 1 心电图检查
  • 2 超声心动图检查
  • 3 X 线检查
  • 4 心肌损伤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5 病毒学诊断
  • 6 心肌活检
  •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 1 临床诊断依据
  • 2 病原学诊断依据
  • 3 确诊依据
  • 第二章 心肌损伤的实验室诊断
  • 第一节 心肌损伤的血清酶学检测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心肌损伤的蛋白标志物检测进展
  • 1 1998 年NACB 心肌标志物应用准则和建议
  • 2 1999 年ESC 和ACC 心肌标志物应用建议
  • 3 2002 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心肌标志物应用准则
  • 4 2004 年NACB 心肌标志物应用医学实践指南
  • 5 2006 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心肌标志物临床检测应用建议
  • 第三节 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检测
  • 1 实验原理
  • 2 仪器和试剂
  • 第四节 实验
  • 1 研究对象
  • 2 检测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第五节 结果
  • 1 入院当日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
  • 2 cTnI、MYO、CK-MB mass 对VMC 的诊断效率
  • 3 VMC 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肌酶动态检测结果
  • 第六节 讨论
  • 1 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肌酶对VMC 的诊断效率
  •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对VMC 的诊断价值
  • 3 乳酸脱氢酶对VMC 的诊断价值
  • 4 α-羟丁酸脱氢酶对VMC 的诊断价值
  • 5 肌酸激酶对VMC 的诊断价值
  • 6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质量对VMC 的诊断价值
  • 7 肌红蛋白对VMC 的诊断价值
  • 8 心肌肌钙蛋白I 对VMC 的诊断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进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hs-CRP、CK-MB mass和cTnI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07)
    • [2].联合检测cTnI、MYO和CK-MB mass对HIE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 2008(09)

    标签:;  ;  ;  ;  

    联合检测cTnI、MYO和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