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现象论文-陈凌

音现象论文-陈凌

导读:本文包含了音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特殊拖音,是非句,大屋陈家,湖口话

音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1](2019)在《江西湖口大屋陈家是非问句末的曲折拖音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省湖口县大屋陈家有一种特殊的反问句,形式上为是非反问句而意义上是特指反问句,多以强调的语气委婉地表达否定或感叹的意义。其句末不能出现语气词,但带出一长串特殊的拖音;拖出部分带有声调,调值为[0-15-0-13]。声调一波叁折循环反复,造成一种回环曲折美,用以强调一番言外之意。(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孙一赫[2](2019)在《大学生英语发音中的“儿化音”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儿化音是指在汉语发音中,人们常常在韵母上加上一个"儿"的现象。儿化音在汉语中十分常见,并且在汉语中起到多种作用。而在英语发音中,也有一个类似于汉语拼音"er"的音[r],并且在学习英语时,很多中国学习者也将汉语中的儿化音带入了英语发音之中,习惯在英语单词的某些部分上加入"er",使其儿化。这种现象在英语课堂中非常常见。本文将列举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发音中的儿化音现象。(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2期)

饶红梅[3](2019)在《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低段朗读教学中有效改善“拖音”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学低年级段朗读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拖音"现象严重。这是由学生自身的原因与教师的问题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其实,要帮助学生改善"拖音"现象,只要遵循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利用他们模仿力强和吸收知识快的优势,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多种朗读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性、运用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更新陈旧的课堂教学效率观念、重视范读与有效的指导。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症下药,就能取得理想现象。(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9年24期)

林晗,张维佳[4](2019)在《古田话合音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音是一类特殊且重要的变音现象,声韵调发生有规律的重组,在方言中普遍存在。词汇性合音和语法性合音两个合音类别在古田话中都存在。古田话合音的形成原因可以从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词语自身的特性两个角度来解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比邻近地区方言和传教士文献来初步理清这些合音词的凝固过程。各大方言区的合音类型相近,因此古田话合音词的研究对其他地区的方言合音词研究具有参考和对比意义。(本文来源于《语言历史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石小红[5](2019)在《蒙古书面语减音现象试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减音现象作为音变现象的一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体现。本论文以蒙古书面语的减音现象为选题,旨在探讨发现总结蒙古书面语中所呈现的减音现象的规律及其成因,并试图从这一侧面探究和反映蒙古语言的发展内在规律。本论文由绪论,叁章主体内容和全文总结组成。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有关说明以及蒙古书面语减音现象的概念,类别和主要文献中体现的减音现象。主要文献包括了《黄金史》等从1299年到1850年间不同时期出版的10种文献。本文首先将减音现象按其出现的位置分类为词首减音现象、词中减音现象和词尾减音现象叁类,继而又分别从历时和共时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第一章分析了词首减音现象。本文所指“词首位置”包括词的第一音节。在蒙古语的词首,元音可单独构成音节,因此词首位置的音节减音现象具体来说主要是元音的减音现象。而元音音素的减音现象特指复元音结构中其中一个元音音素的减音现象。第二章分析了词中减音现象。词中位置包括了除第一音节和最后一音节以外所有的音素和音节。从我们收集到的例子来看,词中的减音现象在叁音节词中出现的频率最多,四音节词中出现的频率次之。第叁章分析了词尾减音现象。词尾位置为词的最后一音节。最后一章从两个方面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第一节以,按音素、音节角度总结了具体一个音素或音节在词的什么位置、什么时候、什么成分及什么词性中出现减音情况的以及什么原因导致的减音等问题。第二节以导致减音的原因角度进行了总结。综合全文内容,并提出导致减音的原因。如:语言的自身发展导致的减音、语言经济原则导致的减音、临近音的影响导致的减音、语法范畴的演变导致的减音、区别词形导致的减音、连接音导致的减音、记录长元音的方法的不同导致的减音及词根的替换导致的减音等。(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29)

徐建[6](2019)在《皖西南赣语来母细音前今读塞音现象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皖西南赣语太湖、东至部分方言点存在来母逢细音今读塞音的特点。这一特点广泛分布于江西赣语。湖北赣语、湖南赣语、湘语、客家话、徽语部分方言点也存在这种现象。这一现象不是复辅音分化的结果,而是浊音清化、声调分阴阳之后才出现的,音变的时间下限不会晚于14世纪。(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彩娟[7](2019)在《青年中“抖音”现象的文化逻辑及折射的思想动向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抖音视频作为一种传媒文化,其在青年群体中兴起经历了文化符号、文化意识以及文化图景的转变,它是当代青年表达心理诉求和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青年"抖音"现象的文化逻辑以及背后所折射的青年思想动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重视,本文从抖音视频的兴起以及青年抖音视频的文化哲学审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什么才是青年使用抖音短视频的正确方式,为我国青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8期)

杜旭初[8](2019)在《为什么会有“一字多音”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一条“注意!别再读错了,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新闻刷爆网络自媒体平台。文中提出的许多普通话语音与一般人习惯说法有所不同,因此被称为“音改”。虽然,国家语委等权威机构很快就做出澄清了,称2016年6月6日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 〉(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03-01)

马燕鑫[9](2018)在《《文选》音注所存古音现象类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选》音注中保留了各种类别的古音现象,尤其是多种日抄本《文选》残卷的旁记音。其中所存的古音现象主要有通转、声纽未分化、互转、阴阳对转四大类。这些音读特点在《广韵》中已基本不存,《文选》音注中的古音为隋唐音韵的状况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实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日抄《文选》中的音注多属《文选音决》佚文,故上述各种古音现象也可以视为《音决》音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孙宜志[10](2018)在《试析吴语从邪崇澄船禅母今读塞擦音和擦音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吴语早期从母、邪母、崇母读浊擦音,船母、禅母读浊塞擦音,澄母读浊塞音。后来读浊塞擦音的船禅母部分字通过词汇扩散方式演变为浊擦音,读浊擦音的从邪崇母字又受权威方言影响产生浊塞擦音的读法,从而在共时层面表现为"一笔糊涂账"。(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8年06期)

音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儿化音是指在汉语发音中,人们常常在韵母上加上一个"儿"的现象。儿化音在汉语中十分常见,并且在汉语中起到多种作用。而在英语发音中,也有一个类似于汉语拼音"er"的音[r],并且在学习英语时,很多中国学习者也将汉语中的儿化音带入了英语发音之中,习惯在英语单词的某些部分上加入"er",使其儿化。这种现象在英语课堂中非常常见。本文将列举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发音中的儿化音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陈凌.江西湖口大屋陈家是非问句末的曲折拖音现象[J].语言研究.2019

[2].孙一赫.大学生英语发音中的“儿化音”现象[J].教育现代化.2019

[3].饶红梅.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低段朗读教学中有效改善“拖音”现象[J].新课程导学.2019

[4].林晗,张维佳.古田话合音现象研究[J].语言历史论丛.2019

[5].石小红.蒙古书面语减音现象试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9

[6].徐建.皖西南赣语来母细音前今读塞音现象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李彩娟.青年中“抖音”现象的文化逻辑及折射的思想动向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8].杜旭初.为什么会有“一字多音”现象?[N].中国艺术报.2019

[9].马燕鑫.《文选》音注所存古音现象类说[J].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8

[10].孙宜志.试析吴语从邪崇澄船禅母今读塞擦音和擦音现象[J].中国语文.2018

标签:;  ;  ;  ;  

音现象论文-陈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