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表层与基质层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比较及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膜表层与基质层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比较及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进一步分析准分子激光手术后高阶像差变化的影响因素,比较角膜表层与基质层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及其变化值,并探讨术后主观视觉感受与视觉质量检查的相关性,从而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个性化切削提供依据。方法1.入选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61例近视眼患者共116只眼进行分析,平均年龄(28±6)岁。接受LASIK手术45例84只眼,接受新型表层手术16例32只眼,其中行LASEK者4例8只眼,行EPI-LASIK者12例24只眼。LASIK手术组术前SE范围-1.25~8.75D,平均SE为(-5.85±1.77)D,ASA手术组术前SE范围-2~9.25D,平均SE为(-5.38±1.83)D2.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spectacl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SCVA)、球镜及柱镜度数、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以及波前像差等。在同一条件下使用WaveLight Allegretto鹰视波前像差仪测定像差,并记录瞳孔直径为6.0mm时的RMSh、RMS3~RMS6、以及前2~4阶12项Zernike多项式系数值(C3~C14,即Z-2/2~Z4/4)。3.术后1、3、6个月由同一名医师询问患者术后总体评价、术后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时的视觉质量及视觉症状对比。结果1.术前球柱镜屈光不正与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慧差和三叶草像差存在密切关系:球镜度数与C7、C9、C12、C13显著相关,柱镜度数与C6、C7、C9、C11、C13、C14显著相关,SE和C9、C12显著相关。柱镜度数的绝对值与RMS3~6、RMSh均为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球镜度数与总高阶像差无关。2.C7、C12、RMS3、RMS4、RMS5、RMS6、RMSh的变化值均和球镜度变化值、SE变化值的绝对值正相关,相关性显著。低阶像差中,C4变化值绝对值与球镜度变化值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C5(90°散光)变化值和柱镜度变化值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但C3(45°散光)变化值与柱镜度变化值无关。3.术后1个月时,ASA组C7绝对值、RMSh、RMS3、RMS6均显著小于LASIK组;术后3个月时ASA组C7、C14显著小于LASIK组,但LASIK组C12显著杏贏SA组;术后6个月时ASA组仅C14显著优于LASIK组。4.术后1个月时,ASA组RMS3、RMS5、RMS6、RMSh的变化值均小于LASIK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术后3个月时,ASA组RMS6变化值显著小于LASIK组,术后6个月时,ASA组RMS3、RMS6、RMSh的变化值显著小于LASIK组。5.同术前戴镜相比,白天远视力是患者认为优于术前的最显著项目,眩光和夜视质量下降是患者手术后早期的主要主诉。术后早期SE变化值和球镜度变化值同夜间开车容易程度、夜间眩光、夜间视力评分显著相关,SE和球镜度变化值越大,夜间视觉质量越差。夜视症状随时间延长明显好转。6.术后早期总高阶像差、慧差和球差增大程度较大者夜间眩光越显著。7.术后早期LASIK组白天及夜间开车容易程度、白天远视力、夜间视力、夜间眩光、总体视力的评分显著高于ASA组,两组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两组评分差异不显著。结论1.低阶像差与高阶像差存在相关性,柱镜度的绝对值与高阶像差正相关。2.高阶像差增大程度和球镜度以及SE的变化程度正相关。3.ASA组术后高阶像差及其增大程度均低于LASIK组。4.术后早期SE、球镜度、高阶像差的变化值越大,夜间视觉质量越差,夜间眩光越显著。5.术后早期ASA组患者视觉质量评分差于LASIK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2 准分子激光手术
  • 2.3 术后用药和取镜
  • 2.4 视觉质量评价内容
  • 2.5 统计分析
  • 3.结果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角膜表层与基质层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比较及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