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政治视域中我国高校学生权力问题研究

微观政治视域中我国高校学生权力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开始于对微观政治中我国高校学生权力的理论追问。在微观政治哲学的立场中,权力是一种广泛存在、具有多样来源、运行富有策略的微观权力形态。由于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竞争,高校中真实存在着微观政治。存在于微观政治环境中的学生权力在具有权力属性的同时,也具有“领域与范围的有限性”、“资格的多重性”以及“效力的外在依赖性”等特殊要义。学生权力是学生基于其主体性、权利、相关法律制度安排以及知识和信息等特定资源而拥有的实现自身利益的能力。正是这些权力资源决定了学生权力应当是高校权力结构的基本组成。对于我国学生权力的历史面貌,本文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建国以来”三个历史阶段,考察了学生权力在每个时期的存在状况。那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权力的现实状况又如何呢?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学生权力在客观存在的同时也面临着“制度性缺失”与“运行走样”的困境。为了消解学生权力的现实困境,回归学生权力的应然面貌,本文构想:在法律上确认学生权力的合法身份与保障原则,并提升确认法律的层级;构建学生权力的合法边界,为学生权力的保障和制约提供标准;在学校层面构建“保障性”与“制约性”制度体系,为学生权力的实现提供内部制度保障;矫正异化了的学生组织和学代会制度,创建学生监督委员会等多样机构,为学生权力的实现提供机构保障。最后,从高校组织的逻辑出发,本文建议在高校内部建构一种由学术权力主导的,以行政权力和学生权力为基本组成的,服从于“正义”的“共享”权力结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微观政治中我国高校学生权力的理论追问
  • 第一节 微观政治视角下的多元权力观
  • 第二节 高校中的微观政治
  • 一、高校中微观政治存在的必然性
  • 二、高校中微观政治的表征
  • 第三节 学生权力存在的理论追问
  • 一、学生权力的内涵
  • 二、高校学生权力存在的理论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学生权力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清朝末年的学生权力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学生权力
  • 第三节 建国以来的学生权力
  • 一、制度确认的异质主体性权力:建国至文革前的学生权力
  • 二、极端异化的权力:"文革"时期的学生权力
  • 三、逐步回归的权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学生权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学生权力的现状剖析
  • 第一节 关于学生权力问题的访谈
  • 一、访谈对象的组成
  • 二、访谈方式
  • 三、访谈结果的整理
  • 第二节 学生权力的客观存在
  • 一、学生权力存在的多种面相
  • 二、学生权力客观存在的多元基础
  • 第三节 学生权力的制度性缺失与运行走样
  • 一、学生权力的制度性缺失
  • 二、学生权力运行的走样
  • 三、学生权力制度性缺失与运行走样的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归我国高校学生权力应然面貌的构想
  • 第一节 法律确认学生权力
  • 一、法律确认学生权力的合法身份
  • 二、法律确认学生权力的保障原则
  • 第二节 构建学生权力的合法边界
  • 第三节 创新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
  • 一、架构合理的制度体系
  • 二、创建有效的组织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学生权力问题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方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研究的新领域——兼析我国学校家长参与不足现象[J]. 教育科学研究 2020(02)
    • [2].从宏观政治转向微观政治——解构主义政治哲学的主题维度[J]. 理论探讨 2009(04)
    • [3].“微观政治”理论视角下的小学教师组织社会化研究——以W市某小学为个案[J]. 教育导刊 2016(10)
    • [4].浅析调解类节目中的微观政治[J]. 东南传播 2016(03)
    • [5].宏观与微观:文学批评中完整的政治体验[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 [6].当前微博政治参与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 社会主义研究 2013(05)
    • [7].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解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8].微观政治:大学治理中的一个特殊场域[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2)
    • [9].承继、效仿和逃逸——德勒兹和马克思的思想对话[J]. 学术交流 2014(10)
    • [10].论当代电视剧中的微观政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03)
    • [11].在市民社会中重建“政治共同体”——论拉克劳、墨菲的微观政治建构[J]. 教学与研究 2012(03)
    • [12].从城市的空间革命到社会关系的激进重构——一种反思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批判性理路[J]. 云南社会科学 2016(04)
    • [13].国际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5)
    • [14].从宏观政治意识到微观政治的泛化——再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两个阶段[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5].福柯的新政治观:一种微观权力的谱系学建构[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02)
    • [16].新媒体与当代恶搞文化的“社会政治”[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03)
    • [17].“微观政治”中的“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鲁迅与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国民性”主题系列研究论文(一)[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8].微观政治学缺失的原因与构建的意义[J]. 阅江学刊 2010(01)
    • [19].约翰·费斯克的通俗文化理论与中国语境[J]. 社会科学论坛 2017(12)
    • [20].《繁花》“文革”叙事与都市叙事中的微观政治[J]. 文化研究 2015(01)

    标签:;  ;  ;  

    微观政治视域中我国高校学生权力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