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居民肥胖流行现状调查

唐山市居民肥胖流行现状调查

一、唐山市居民肥胖患病率现状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姜强[1](2021)在《糖调节异常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及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的37年中,多次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的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而糖尿病的知晓率低,治疗达标率低,因此相关并发症多,给国家和社会乃至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负担。虽然临床干预试验结果显示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干预可以延缓糖尿病前期人群向临床糖尿病的进展,但是并不能完全阻断糖代谢功能的恶化,一旦去除干预措施,大多数糖尿病前期病人仍然会进展到临床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预防要提前到糖调节异常(IGR)的预防,即零级预防。我们不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从IGR向临床糖尿病的转化,更迫切的一步是要采取措施预防IGR高危人群发生糖调节异常,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增加,减少糖尿病的后备军。糖代谢涉及的环节众多,导致糖调节异常的可能机制十分复杂。我们从能量代谢、流行病调查以及文献荟萃分析入手,寻找与糖调节异常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高危人群及早期干预的方法。第一部分通过转录组分析鉴定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2型糖尿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和mRNA---糖调节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和目的甲状腺素和胰岛素同为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激素。甲状腺素在肾上腺素的协同作用下,使骨骼肌局部cAMP产物增加,激活糖酵解酶、肌细胞膜钠钾泵、钙离子通道和肌浆网受磷蛋白的活性,使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2型糖尿病(T2D)常伴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证(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但SCH和SCH并T2D的病理机制仍不确定。LncRNA在调节mRNA剪接,转录,翻译,导入,输出和稳定性中起关键作用。为探讨发病机制我们寻找上述疾病中潜在的相关lncRNA和mRNA。方法通过转录组分析与与SCH并发T2D相关的LncRNA和mRNA:取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组),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2型糖尿病(SD组)和3名健康对照(N组)进行转录组测序。在S vs N,SD vs N和SD vs S组中筛选差异表达的mRNA(DEmRNAs)和差异表达的lncRNA(DElncRNAs),并在S vs N 和 SD vs N 中筛选共表达的 DElncRNA DEmRNA。然后,用 Metascape 对 DEmRNA和mRNA-lncRNA共表达对进行G0和KEGG分子途径富集分析。结果在 S vs N,SD vs N,SD vs S 中分别获得了 465,1058,943 个 DEmRNA,在 S vs N和SD vs N组中分别获得了 191个重叠基因。根据G0和KEGG分析,其中,推测LAIR2,PNMA6A,SFRP2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推测GPR162,AP0L4和ANK1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2型糖尿病有关。在S vs N,SD vs N和SD vs S分别获得了 50、100和88个DElncRNA。在S vs N和SD vs N,分别获得了 2个邻近的DElncRNA靶向DEmRNA对(涉及2个DElncRNA和2个DEmRNA)和 3 个邻近的 DElncRNA 靶向 DEmRNA 对(涉及 3 个 DElncRNA,3 个 DEmRNA)。S vs N 组共获得 336 个lncRNA-mRNA 共表达对(|r|>0.95 和 p<0.05)。SD vs N组获得了 2536 个 lncRNA-mRNA 共表达对(|r|>0.95 和 p<0.05)。S vs N 组和 SD vs N组均共享了几个关键的DElncRNA-DEmRNA,包括LOC105369772-KIR2DS4和 C4BPA,LOC105378122-KIR3DL2 和 L0C100499194-CD79A。结合 DElncRNA-DEmRNA的相互作用网络,发现与KIR3DL1共表达的PAX8-AS1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中起作用,与ANK1共表达的JHDM1D-AS1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2型糖尿病中发挥作用。结论在所有组中(S vs N,SD vs N和S vs SD),我们在前20个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中鉴定出关键基因。在SCH中起作用的基因有LAIR2,PNMA6A,SFRP2和lncRNA-PAX8-AS1。ANK1及其共表达的lncRNA-JHDM1D-AS1可能影响了糖调节功能,参与SCH并发T2D的发生。我们的研究初步筛选出参与糖调节机制的lncRNA和mRNA,可能为深入探索糖调节机制、SCH和SCH并发T2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线索。第二部分调查评估糖调节受损相关的危险因素背景和目的:2型糖尿病(T2D)增加了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T2D和糖调节异常(IGR,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逐年增高,但是患者对糖尿病、糖调节异常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治疗达标率低,而且作为T2D后备军的IGR人群数量庞大。IGR被确定为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做好T2D的零级预防,筛查IGR高危人群和IGR相关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预防IGR高危人群向IGR转化,将有利于减慢糖尿病患病人数快速增长的速度。方法随机选取济南市十亩园社区中的774名≥15岁的常住(居住时间≥2年)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由经过训练的调查人员根据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被调查者的既往病史将被调查者分为正常组(N组)、糖调节异常组(IGR组)和糖尿病组(DM组)。使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危险因素的(OR-1)与其发生率×100的乘积(风险动量,RM)评估该因素对社区居民发生IGR的影响力。结果各组中除年龄外2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个数,在DM组男性中是2.85±1.49个,女性是3.87±1.52个,IGR组男性是3.71±1.27个,女性是3.81 ±1.42,N组男性是1.62±1.37个,女性是1.56±1.32个,N组与其余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而IGR组和DM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去除年龄因素后,其他2型糖尿病相关各危险因素,在N组中,发生率前三位的分别是超重,静坐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病史。随着血糖的升高,在IGT组和DM组中,心脑血管病等血管性疾病和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和排名在升高。相关性分析发现,在男女两组中,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FHD),血脂异常,肥胖,心脑血管病(CVD)与IGR均呈正相关。男性静坐的生活方式与IGR呈负相关,女性超重与IGR呈正相关。N组中每人的2型糖尿病(T2D)危险因素数量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关。血糖状况随着年龄和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加而恶化。糖尿病家族史是男性和女性中风险动量最强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肥胖和心脑血管病是IGR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与IGR相关度最高,风险动量最大。IGR预防要从年轻人开始,包括控制体重,保持体育锻炼以及预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第三部分系统评价抵抗性训练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改善糖调节的方法的机制研究背景和目的运动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显示,超过85%葡萄糖的摄取由骨骼肌承担。餐后高血糖与肌肉胰岛素抵抗有关。运动可以增强骨骼肌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转导,使更多的GLUT4易位到细胞膜,继而增加了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糖代谢。多项临床干预试验都将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干预T2D的手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通过与受体IGF-1 R结合可发挥类胰岛素效应,可以减轻组织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IGF-1与年龄呈负相关,血清IGF-1的降低会使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抵抗性训练对血清IGF-1的水平影响数据相互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荟萃分析,以确定抵抗性训练对血清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指南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选择PubMed,Scopus,Web of Sieence和Embase数据库进行系统搜索,比较接受抵抗性训练的个体和对照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了从成立之初到2019年12月10日结束的研究。仅包括英文出版物。纳入条件:1.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2.在两个多星期的随访中检查抵抗力训练干预与对照者;3.试验前后报告的血清IGF-1的平均值和SD或SE;4.成人参与者(≥18岁)。排除条件:1.个案系列,观察性研究,病例报告和以摘要形式发表的研究。2.抵抗性训练与其他混杂因素相结合的试验。3.重复发表的数据:人工搜索所有符合条件的出版物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评论,以获取其他论文;如果有几篇文章发表了重叠的数据,那么我们纳入包括最新出版物或随访时间较长的文章。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检查了标题和摘要。任何分歧都通过与第三位研究者的讨论得以解决。然后由各研究者独立筛选全文,而任何分歧均由首席审稿人解决。最后,根据所有三位研究者之间的协议,纳入了研究。应用了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来评估所有纳入论文的偏倚风险。使用Stata软件(Stata Corp.College Station,Texas,USA)执行统计分析。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和逆方差来计算具有95%置信区间(CI)的加权均值差(WMD)。使用了 Cochran的Q和I2检验来评估试验结果的异质性。漏斗图不对称用于在荟萃分析中发现任何发表偏倚。用Egger’ s和Begg’s回归检验评估漏斗图的不对称性。通过分数多项式建模(非线性剂量反应分析)和meta回归(线性剂量反应分析)来衡量参与者年龄和随访时间的可能影响。敏感性分析用于检查各个试验的影响,其中效果大小是通过一次删除一项研究来观察,以观察特定试验对结论的影响程度。结果从四个数据库中检索了 764条记录,并删除了 437条重复记录。通过标题和摘要筛选后,排除了 269条记录。对剩余58篇文章的全文进行了评估,以纳入评估,其中22项具有33篇研究论文的RCT符合荟萃分析的纳入标准。33篇论文报告了 IGF-1水平作为结果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的估计值表明抵抗性训练后 IGF-1 显着增加(WMD:10.34 ng/ml,95%CI:4.93、15.74,p=0.000,12=90.3%)。亚组分析表明,抵抗性训练后IGF-1水平的增加在以下几种情况中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持续时间≤16周(WMD:8.04 ng/ml),年龄大于60 岁的参与者(WMD:9.84 ng/ml),以及女性(WMD:17.27 ng/ml)。随后对参与者年龄与血清IGF-1改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非线性剂量-效应中二者呈U型相关性,即阻力训练导致40岁以下的IGF-1水平下降,超过40岁时,抵抗性训练后IGF-1水平升高。结论抵抗性训练会影响血清IGF-1水平,接受≤16周训练的人,年龄超过60岁的参与者以及女性中的抵抗性训练与IGF-1水平的升高有关。参与者年龄与血清IGF-1改变之间存在U型相关性。

崔诗悦[2](2020)在《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的交互作用及其与钢铁工人高血压发生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钢铁工人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的建立和对高血压患病关联性的分析,寻找和发现研究职业人群暴露和高血压间关系的新思路,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更多干预线索。方法基于京津冀职业人群健康效应队列项目建立的工人队列,以2017年2月到6月和2018年3月到7月间某钢铁集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7660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个体基本信息、行为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等资料,通过职业健康体检收集人体测量学资料和生理生化检查资料,并对工人工作环境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收集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资料。研究以建立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为主要研究因素,采用限制性三次方样条函数模型分析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工人生活行为方式和各职业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与高血压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其中钢铁工人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组成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并使用健康危险因素评分法(Health risk factor score,HRFS),各因素以偏回归系数为权重建立暴露组模型,探讨职业有害因素联合暴露对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影响。结果1调查人群共7660人,其中男性7023人,女性63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56%。平均收缩压为(128.95±12.03)mm Hg,平均舒张压为(82.54±10.37)mm Hg。在调查工人中,具有中级学历的人群占总人群的52.04%(3987/7660),男性中92.73%(6513/7023)和女性中93.23%(594/637)的人已婚,女性从不吸烟和从不饮酒的人分别为92.45%(589/637)和94.80%(604/637),男性现在吸烟者占54.87%(3853/7023),现在饮酒者占39.60%(2781/7023);晚上睡觉时室内明亮的人占总人群的14.77%(1131/7660),有29.30%(2244/7660)的人有高血压家族史。2加权倒班作业指数、高温累积暴露量、CO累积暴露量和粉尘累积暴露量与钢铁工人高血压之间均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各累积暴露量分别以加权倒班作业指数<867.22(天)、高温累积暴露量<292.61(℃·年)、CO累积暴露量<30.84(mg/m3·年)、粉尘累积暴露量<18.78(mg/m3·年)时为参照,加权倒班作业指数(天)在867.22时钢铁工人高血压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0.72(95%CI=0.590.88)倍,≥2090.38时,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1.21(95%CI=1.01,1.46)倍;高温累积暴露量(℃·年)在292.61和≥720.13时,钢铁工人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参照组的1.44(95%CI=1.041.99)倍和1.86(95%CI=1.332.60)倍;CO累积暴露量(mg/m3·年)在30.84时,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1.33(95%CI=1.041.93)倍,≥112.74时与参照组相比,对患病风险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累积暴露量(mg/m3·年)在≥58.74时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1.63(95%CI=1.202.22)倍。3综合前两部分分析结果,以钢铁工人高血压患病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纳入性别、年龄、文化水平、饮酒、BMI、高血压家族史、高温累积暴露量、粉尘累积暴露量、CO累积暴露量、加权倒班作业指数为组分。暴露组风险得分和工人高血压间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进行四等分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单一暴露模型以得分0,即模型前25%分段为参照组,当得分36.8时,钢铁工人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2.12(95%CI=1.014.48)倍;当得分为45.7时,患病风险为参照组的3.48(95%CI=1.746.98)倍;当得分54.4时,患病风险为参照组的8.34(95%CI=4.1916.61)倍。组合暴露模型以前25%得分0为参照,当模型得分为33.4时,钢铁工人高血压的患病风是参照组的2.44(95%CI=1.155.16)倍;当得分为41.0时,患病风险为参照组的3.29(95%CI=1.646.59)倍;当得分49.2时,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8.90(95%CI=4.48217.68)倍。结论1钢铁工人高血压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酒、BMI、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有关系;2高温累积暴露、CO累积暴露、粉尘累积暴露、倒班加权指数都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不同暴露量分组对患病风险增加不同;3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较单独暴露因素能更全面的反应暴露对钢铁工人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在以后的工人高血压的防控工作中,应注意多管齐下,对工人多进行岗位轮换,避免多种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过多增加患病风险。图11幅;表22个;参134篇。

陈志新[3](2020)在《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唐山市成人居民2型糖尿病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唐山市2型糖尿病患病的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人群2型糖尿病,制定切实可行的疾病控制措施和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2018年唐山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专项调查,在2018.1~2018.12期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1475例唐山市18岁以上常住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计算2型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可能的影响因素。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分析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现状、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共收回有效问卷10510份,应答率为91.6%,其中男性5740例,女性4770例,平均年龄47.05±15.50岁。2唐山市18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41%,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0.02%(标化患病率9.45%),女性患病率为8.68%(标化患病率9.46%),男女性标化患病率基本一致。在65岁之前,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步上升,而65岁之后,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年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唐山市18岁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总患病率为7.89%,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其中男性患病率为8.59%(标化患病率8.08%),女性患病率为7.00%(标化患病率7.40%),男性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5岁之前,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逐步上升,而65岁之后,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年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市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3.58%,县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7.33%,其中山区为8.57%,平原地区为8.65%,沿海地区为5.00%,不同行政分区和地理区域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市区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0.95%,县区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6.36%,其中山区为9.56%,平原地区为6.55%,沿海地区为3.59%,不同行政分区和地理区域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单因素分析:吸烟、饮酒、体质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体力活动等因素与是否患2型糖尿病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质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与是否患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多因素分析: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城乡差别是2型糖尿病患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体质指数增加,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风险增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者,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风险增加;市区人群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均高于县区人群。按性别分层后,男性人群中,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女性人群中,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体育锻炼和城乡因素是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年龄、高血压、文化程度、城乡因素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1患病率以及分布特征:(1)唐山市18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41%,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基本一致。(2)唐山市18岁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7.89%,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市区人群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均高于县区人群。2影响因素分析: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城乡因素是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对于不同性别人群,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影响因素均存在差异。3不同行政分区和不同地理环境人群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不同,提示我们在唐山市开展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已势在必行,同时应根据唐山市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本地区的预防控制措施。表17个;参101篇。

寇永妹[4](2020)在《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现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采用BMI和WC/WHt R不同筛查诊断标准,分析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全身性和腹型超重肥胖流行现状;评价不同筛查诊断标准在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一致性;全身性及腹型肥胖筛查标准相结合筛查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优势。方法此调查为现况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唐山市处于城市中等经济水平不同区域的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及处于农村中等经济水平不同区域的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718岁儿童青少年。按年级分层,随机选择班级,整群抽取所选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研样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人体指标,建立数据库,有效样本3199人。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计量资料(身高、体重、腰围)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算Kappa值及其95%置信区间(95%CI)比较不同标准不同方法超重、肥胖率的一致程度,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超重肥胖发病率: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全身性超重肥胖率BMI(体质指数)-WGOC(中国肥胖工作组)标准为29.1%,BMI-IOTF(国际肥胖工作组)标准为27.5%;BMI-WGOC标准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30.1%,超重率为12.8%,肥胖率17.3%;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28.2%,超重率为12.9%,肥胖率为15.3%,BMI-IOTF标准结果与其具有一致性;腹型超重肥胖率WC(腰围)-中国标准为42.5%,WC-北京标准为38.2%,WHt R(腰围身高比)-中国营养学会标准为36.7%;2性别比较:全身性超重肥胖率以及腹型超重肥胖率,在1012岁年龄组、1315岁年龄组、1618岁年龄组3个年龄组表现出超重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3不同区域比较:全身性超重肥胖率及腹型超重肥胖率,城市和农村无显着差异;4年龄变化趋势:712岁全身性超重肥胖以及腹型超重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1012岁组发病率最高,1315岁组、1618岁组呈现下降趋势;5单一使用BMI标准进行超重肥胖筛查会漏查10.6%16.8%腹型超重肥胖儿童,单一使用腹型超重肥胖标准会漏查1.6%3.0%的全身性超重肥胖儿童。结论1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全身性、腹型超重肥胖率高于国内总体调查水平。2全身性肥胖和和腹型肥胖筛查诊断标准在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诊断中具有一致性;3全身性及腹型肥胖筛查标准相结合筛查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可提高肥胖检出率。图2幅;表11个;参107篇。

潘思行[5](2020)在《广东省成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非侵袭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广东省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明确广东省糖尿病危险因素干预的优先问题和重点人群。同时建立该人群的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合理有效的预测工具。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2015年广东省14个疾病监测点选取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的成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复杂加权方法对广东省成人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主要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和单因素分析均采用c2检验,多因素的分析采用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和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广东省成人居民非侵袭性的糖尿病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和筛检模型)模型,评分模型采用十倍回归系数法计算风险总分,筛选模型采用MLP和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结果(1)经复杂加权调整,2015年广东省成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5.0%,男性(5.7%)高于女性(4.3%),农村(5.9%)高于城市(4.6%);除老年人(80岁及以上)外,所有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在文化和职业分布上,分别以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7.9%)和家务及离退休群体(6.7%)糖尿病患病率最高。(2)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饮食上:食用盐摄入过量(P=0.5843)、水果摄入不足(P=0.6925)和红肉摄入过多(P=0.8204)都不是危险因素,只有蔬菜摄入不足(P=0.0230)是危险因素之一;在生活方式上:吸烟(P=0.9648)、吸二手烟(P=0.1617)和久坐(P=0.6969)都不是危险因素,过量饮酒(P=0.0195)和睡眠不足(P=0.0092)是危险因素,而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P<0.0001);在生理生化指标上:超重和肥胖(P<0.0001)、向心性肥胖(P<0.0001)、高血压(P<0.0001)和血脂异常(P<0.0001)都是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村(OR=1.289)、年龄(OR:2.870~3.953)、超重和肥胖(OR=1.249、1.573)、向心性肥胖(OR=1.629)、高血压(OR:1.147~1.466)和血脂异常(OR=1.576)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OR=0.676)是保护因素。(3)对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复杂加权调整):广东省成人居民超重和肥胖总的患病率为31.6%,向心性肥胖的患病率为19.1%。低学历人群和家务及离退休人员是两者共同的高危群体,从行为因素上看,吸烟是两者共同的保护因素,久坐和睡眠不足是共同的危险因素。广东省成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6.8%,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40.6%。男性群体、农村居民、低学历人群和家务及离退休人员是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同的高危群体。从行为因素上看,水果摄入不足、过量饮酒、睡眠不足和体育锻炼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血脂异常而言,吸烟是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4)将总样本按照是否患糖尿病、年龄、性别和城乡分层后,总样本、(70%)建模组和(30%)测试组在人群基线特征的分布没有差别。糖尿病非侵袭性风险评分模型最终纳入的非侵袭性指标有城乡、年龄、体育锻炼、超重和肥胖、向心性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风险评分模型整体的AUC为0.786(95%CI:0.777~0.795)。神经网络的糖尿病筛检模型整体AUC在0.636~0.670之间,正确率在89.4%~90.0%之间。结论2015年广东省成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2013年有所下降,且农村要高于城市,而实年(60~79岁)人、家务及离退休人员和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是糖尿病健康宣教育和疾病管理工作的重点人群。超重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人群更应加强血糖的定期监测和管理,适量摄入水果蔬菜,积极参加各种适宜形式的锻炼,做到糖尿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本研究建立简易便行的非侵袭性预测模型适用于糖尿病重点人群筛选及其自主监测,对疾病防控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宋瑞儿[6](2020)在《呼和浩特市社区269名老年人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呼和浩特地区老年人群认知障碍、抑郁、焦虑流行现状,同时探索认知功能、抑郁及焦虑影响因素。为内蒙古地区关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抑郁及焦虑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年龄大于等于60岁共269名老年人数据。调查方法为一般人口学资料、慢性病患病及用药资料、生活方式、认知知晓等方面资料采用问卷调查,身高、体重、血压进行现场测量;认知功能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抑郁筛查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状况评估分量表(PHQ-9),焦虑筛查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膳食调查采用3天24小时回顾法,体力活动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IPAQ-S),膳食质量评价采用改良地中海膳食得分(a Me D)。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ANOVA检验或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疾病影响因素。所有分析采用SPSS 22.0。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69人,其中55.8%人年龄在60-70岁之间,女性149人男性120人;以汉族为主;(2)在调查人群中认知障碍患病率为78.4%,Mo CA得分平均为22.01分;调查人群抑郁患病率为74.5%,PHQ-9得分平均为8.36分,其中轻度抑郁患病率为46.4%,中度抑郁患病率为16.3%,中重度抑郁患病率为10.3%,中度抑郁患病率为1.5%;调查人群焦虑患病率为74.5%,GAD-7得分平均为6.98分,其中轻度焦虑患病率为51.6%,中度焦虑患病率为11.2%,中重度焦虑患病率为9.3%,重度焦虑患病率为2.3%。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分组中认知障碍分组间有差异(P<0.05);收入、有无老伴分组在抑郁分组间有差异(P<0.05);在民族、收入和有无老伴分组在焦虑分组间有差异(P<0.05)。睡眠时长在抑郁分组间有差异(P<0.05);有无吸烟史在焦虑分组间有差异(P<0.05)。腹型肥胖在认知障碍分组间有差异(P<0.05);卒中在抑郁分组间有差异(P<0.05);高血压、卒中和BMI在焦虑分组间有差异(P<0.05);(3)饮酒在膳食质量分组间有差异(P<0.05);(4)a Me D得分在正常无抑郁人群中得分最高,且在所有抑郁分组间有差别(P<0.05);在正常无焦虑人群中得分最高,且在所有焦虑分组间有差别(P<0.05);(5)谷类、红肉及其制品、水果、蔬菜、豆类、水产品、和坚果均在膳食质量高人群中摄入量高于膳食质量低的人群(P<0.05)。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C和还有镁、钙、铁、钾、钠的摄入量也显示在膳食质量高的人群中高于膳食质量低的人群(P<0.05)。(6)蔬菜和水产品摄入量在抑郁分组间有差异(P<0.05);谷类、蔬菜和蛋类在焦虑分组间摄入量有差异(P<0.05);总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量在认知障碍分组间有差异(P<0.05);总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钾、镁、钙和铁摄入量在抑郁分组间有差异(P<0.05);显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镁、钙、铁摄入量在焦虑分组间有差异(P<0.05)。(7)初中、高中学历人群与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比较,与较低的认知障碍风险有关,OR(95%CI)为0.225(0.073,0.690);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与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比较,与较低的认知障碍风险有关,OR(95%CI)为0.194(0.059,0.632)。膳食质量高的人群与膳食质量低人群相比,与较低的抑郁风险有关,OR(95%CI)为0.205(0.102,0.413);肥胖人群与正常(偏瘦)人群相比,与较高的抑郁风险有关,OR(95%CI)为1.444(1.168,15.381)。显示膳食质量高的人群与膳食质量低人群相比,与较低的焦虑风险有关,OR(95%CI)为0.245(0.124,0.481);肥胖人群与正常(偏瘦)人群相比,与较高的焦虑风险有关,OR(95%CI)为4.646(1.295,16.669)。结论(1)呼和浩特市地区老年人患认知障碍、抑郁、焦虑情况均高于全国水平;(2)地中海膳食模式依从性高与老年人抑郁及焦虑的患病风险降低有关;(3)受教育程度高与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降低有关;肥胖与老年人抑郁及焦虑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蒋琳琳[7](2020)在《西藏与新疆地区代谢危险因素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我国西藏与新疆地区居民代谢危险因素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西藏和新疆地区慢性心肺疾病现状调查研究”。该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2016年抽取西藏与新疆地区13个区/县的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慢性心肺疾病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35及以上人群还进行空腹血糖、血脂的实验室检测以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本研究以上述35岁及以上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代谢危险因素定义为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CO)、高血糖(HG)、高血压(HBP)、高甘油三酯(HTG)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HDL-C)。在有代谢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按照同时具有代谢危险因素个数可分为单一代谢危险因素(Clusteringgroup A,CGA)、聚集数为2(Clustering group B,CGB)和聚集数≥3(Clusteringgroup C,CGC)共3组。根据代谢危险因素成分的不同进行分列共有31种组合。分别描述全部人群、西藏、新疆地区人群代谢危险因素不同聚集数和不同组合的状况,以及全部人群、西藏、新疆地区人群代谢危险因素不同聚集数和不同组合时的LVDD患病率;并以无代谢危险因素人群为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居住地海拔、民族、吸烟状况、饮酒、受教育程度、城乡、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代谢危险因素各聚集数和各组合的LVDD患病风险。数据分析均采用SAS 9.4统计学软件进行,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为5,816名,其中西藏地区1,958名,新疆地区3,858名。在全部人群中,无代谢危险因素、CGA、CGB和CGC的人群分别占23.0%、33.4%、29.0%和14.6%;西藏地区分别占该地区总人群的20.6%、34.8%、34.7%和9.9%,新疆地区分别为24.2%、32.8%、26.1%和16.9%。CGA人群中,西藏地区占比最高的为HBP人群(48.2%),新疆地区为CO(43.0%),两地总人群为CO(43.7%);CGB和CGC的各组合中,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和总人群占比最高的组合均为CO+HBP和CO+HBP+HTG。在代谢危险因素不同成分的31种组合中,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和全部人群中均为CO+HBP组合占比最高,该组合在这3类人群中所占构成比分别为33.9%、20.1%和24.9%。所有研究对象的LVDD患病率为33.4%,西藏地区为34.1%,新疆地区为33.1%,两地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西藏地区无代谢危险因素、CGA、CGB和CGC人群的LVDD患病率分别为 15.6%、31.0%、44.5%和 46.7%;新疆地区分别为 22.6%、31.7%、40.2%和40.1%;全部人群分别为20.5%、31.5%、41.9%和4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代谢危险因素聚集数的增加,LVDD患病风险也逐渐升高。在全部人群中,与无代谢危险因素人群相比,CGA、CGB和CGC人群的LVDD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 1.513(1.269~1.804)、2.089(1.688~2.585)和 2.093(1.749~2.505);西藏地区分别为 2.072(1.467~2.925)、3.436(2.443~4.832)和 4.344(2.798~6.744);新疆地区分别为 1.546(1.246~1.917)、1.865(1.439~2.416)和 2.086(1.661~2.621)。西藏、新疆地区LVDD患病风险最高的组合分别为HG+HBP(OR=6.226,95%CI:2.111~18.364)和 CO+HBP(OR=2.872,95%CI:2.213~3.728)。结论西藏和新疆地区最主要的代谢危险因素组合均为CO+HBP,西藏地区LVDD患病风险最高的组合为HG+HBP,新疆为CO+HBP,应针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以降低LVDD风险。

陈志新,王存,任虹云,王自超,郭媛媛,蔡相颖,刘海峰,李云[8](2020)在《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2018年唐山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专项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2018.1-2018.12期间唐山市的常住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计算2型糖尿病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问卷10510份,唐山市成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41%,其中男性10.02%,女性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市区、山区、平原和沿海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3.58%、8.57%、8.65%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体质指数增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者,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结论:唐山地区成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年龄、超重、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刘洋[9](2020)在《腹型肥胖与高水平尿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中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在一般人群中,腹型肥胖与高水平尿酸是否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两者对NAFLD的发生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0月间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经过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观察对象共计1735例。计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型肥胖与尿酸分别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影响。根据腰围身高比值及血清尿酸水平分成四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型肥胖与高水平尿酸的交互作用,并分析是否在男女性别间存在特异性差异。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共计1735例,男性1160(66.86%)例,女性575(33.14%)例,平均年龄53.75±10.68岁,平均腰围身高比0.63±0.06,平均血清尿酸285.38±82.03umol/L。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我们发现尿酸与腹型肥胖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高水平尿酸发生NAFLD的OR=1.94 95%CI 1.42-2.66,腹型肥胖发生NAFLD的OR=1.83 95%CI 1.47-2.29。进一步分析发现,腹型肥胖合并高水平尿酸组发生NAFLD的风险高于单一因素的风险,并且两者对NAFLD的发生呈相加交互作用。结论:尿酸与腹型肥胖均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两者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

刘璐[10](2019)在《河北省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组分相关因素构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河北省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探究各组分及其相关因素的构成模式,确定预测和诊断的最佳指标,为河北省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0月12月,在河北省13个监测点抽取8162名≥18岁的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应用SPSS22.0和SAS9.2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一般统计学描述;应用Amos21.0构建MS的6种因子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人群进行拟合评价,得出适合该人群的MS组分构成模式;应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预测和诊断MS的能力。结果1 2015年河北省成年人群MS患病率为27.08%。其中,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5.43%和28.64%(χ2=1.017,P=0.313);青、中、老年患病率分别为17.98%、37.06%和41.00%(χ2=79.494,P<0.001);城市、农村患病率分别为28.62%和25.98%(χ2=0.864,P=0.353)。2 MS各组分患病情况,男性高甘油三酯(TG)、血压异常患病率高于女性(30.66%VS 21.63%和57.61%VS 43.79%),女性中心性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患病率高于男性(57.65%VS 40.54%和44.10%VS 31.21%);血糖异常和血压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中心性肥胖和高TG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有所降低;城市低HDL-C患病率较农村高(40.43%VS 36.01%),血压异常患病率较农村降低(45.89%VS 53.79%)。3 MS各组分不同组合形式结果显示,除老年人群以中心性肥胖+血糖异常+血压异常组合形式患病率最高外,其余分组人群均以中心性肥胖+高TG+血压异常组合形式患病率最高,以五项组分组合形式患病率最低。4有0,1,2,3,4,5共6种异常项聚集情况,各组分异常项的人群所占比例分别为13.95%,28.41%,26.43%,19.97%,9.24%,2.00%。不同分组人群在达到患病率最高点时,随组分异常项目数值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3与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人群的适配程度均较好。即平均动脉压(MAP)、TG/HDL-C、空腹血糖(FPG)、腰高比(WHtR)4个因素的单因子模型为河北省成年人群MS的主要因素构成。分析6种模型得,腰围(WC)、体质指数(BMI)、WHtR和TG/HDL-C等肥胖和脂类因素负荷量值在不同分组人群中均较高(>0.50)。6男性BMI因素负荷量值为0.730.86,超重/肥胖能解释模型的主要特征,且肥胖程度和脂类水平存有共变关系,因素负荷量为0.56(>0.50)。女性WC和WHtR指标因素负荷量值为0.590.85,中心性肥胖能解释模型的主要特征;青年人群中,除FPG(<0.50)外,其余指标与MS相关性均较高。城市人群WC和WHtR指标因素负荷量值为0.580.85,中心性肥胖能解释模型的主要特征。7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Ht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53(95%CI:0.8440.861,P<0.01)。结论1河北省成年人群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其中,男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倒“U”型的特点。2河北省成年人群MS各组分患病情况,以血压异常患病率最高,且不同分组人群,各组分患病情况有所差异。提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应加强对高血压的健康管理,且根据不同人群患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3中心性肥胖+高TG+血压异常为河北省MS患病的主要组合形式。MS以12项异常组分聚集情况所占比重大。4单因子模型拟合性优于其他类型模型,MAP、TG/HDL-C、FPG、WHtR四种因素是与MS各组分相关联的最好解释。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以及血脂异常的防控是降低河北省MS患病的关键。与其他因素指标相比,WHtR对MS有更好的预测和诊断效果。图6幅;表18个;参122篇。

二、唐山市居民肥胖患病率现状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山市居民肥胖患病率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糖调节异常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通过转录组分析鉴定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2型糖尿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和mRNA—糖调节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介绍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调查评估糖调节受损相关的危险因素——使用动量方程式评估危险因素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1.介绍
    2 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 系统评价抵抗性训练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的影响—改善糖调节的方法的机制研究
    1.介绍
    2.方法和材料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结论
综述 1: 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国际干预试验
综述 2: 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调节功能的研究
附录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2)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的交互作用及其与钢铁工人高血压发生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某钢铁集团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现况调查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方式
        1.1.2 研究对象
        1.1.3 样本量
        1.1.4 资料收集方法
    1.2 诊断标准和相关因素定义
        1.2.1 诊断标准
        1.2.2 相关因素定义
    1.3 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处理
        1.3.1 数据整理
        1.3.2 统计学处理
    1.4 质量控制
    1.5 结果
        1.5.1 调查资料基本情况
        1.5.2 钢铁工人人群特征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组间的分布
        1.5.3 钢铁工人人群特征和高血压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5.4 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的ROC曲线
    1.6 讨论
    1.7 小结
第2章 职业有害因素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资料收集
    2.2 研究因素定义
    2.3 统计处理
        2.3.1 资料描述
        2.3.2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3 剂量反应关系
    2.4 质量控制
    2.5 结果
        2.5.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2.5.2 职业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分布情况
        2.5.3 职业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和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
        2.5.4 职业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2.6 讨论
    2.7 小结
第3章 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相关因素定义
    3.3 统计处理
    3.4 结果
        3.4.1 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中各暴露因素风险得分的确定
        3.4.2 危险因素得分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组中的分布
        3.4.3 职业有害因素暴露模型预测钢铁工人高血压的性能评价
        3.4.4 危险因素得分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3.5 讨论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4章 综述 高血压和职业有害因素研究进展
    4.1 我国高血压病发展趋势
    4.2 职业有害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
    4.3 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3 相关定义和标准
        1.1.4 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1.1.5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1.2.2 2型糖尿病患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2.3 空腹血糖受损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
        1.3.2 唐山市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患病情况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糖尿病异常与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研究进程
    2.1 糖尿病概述
        2.1.1 糖尿病定义及标准
        2.1.2 糖尿病发病的机理
    2.2 国内外对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糖尿病的预防
        2.3.1 糖尿病防冶的一级预防目标
        2.3.2 糖尿病防冶的二级预防目标
        2.3.3 糖尿病防冶的三级预防目标
    参考文献
附录A 唐山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调查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方法
        1.1.4 超重、肥胖诊断标准
        1.1.5 统计分析
        1.1.6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1.2.2 全身性和腹型超重、肥胖率
        1.2.3 评价不同标准筛查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一致性
        1.2.4 不同性别超重肥胖率的差异性比较
        1.2.5 城市和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差异
        1.2.6 不同年龄超重肥胖率的差异
    1.3 讨论
        1.3.1 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全身性及腹型超重肥胖流行现状
        1.3.2 不同标准筛查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一致性分析
        1.3.3 不同性别超重肥胖率的差异性比较
        1.3.4 城市和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差异
        1.3.5 不同年龄超重肥胖率的差异
        1.3.6 本研究不足之处
        1.3.7 今后的研究方向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病因、危害及治疗研究进展
    2.1 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定义及国内外流行现状
    2.2 病因学
        2.2.1 基因与遗传
        2.2.2 睡眠
        2.2.3 生命早期的影响
        2.2.4 饮食
        2.2.5 运动
        2.2.6 肠道菌群
        2.2.7 维生素D缺乏
        2.2.8 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肥胖
        2.2.9 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2.3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健康危害
        2.3.1 心血管系统
        2.3.2 内分泌系统
        2.3.3 呼吸系统
        2.3.4 消化系统
        2.3.5 骨科疾病
        2.3.6 代谢综合征
        2.3.7 其他危害
    2.4 预防
    2.5 治疗
        2.5.1 生活方式干预
        2.5.2 药物治疗
        2.5.3 手术治疗
    2.6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筛查分类标准(kg/m2)
附录B IOFT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标准:BMI临界点(kg/m2)
附录C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7~18岁)腰围P75和P90对应的腰围值
附录D 北京市3~18岁腰围P75和P90对应的腰围值
附录E 我国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及预测率(%)
附录F 我国7~18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及预测率(%)
附录G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促进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的肥胖预防建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广东省成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非侵袭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慢性病的流行
        1.1.2 糖尿病现状与防控目标
        1.1.3 糖尿病管理及风险预测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数据来源
    2.3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2.4 调查内容
    2.5 相关指标定义
        2.5.1 疾病诊断及人口学定义
        2.5.2 生活行为因素
        2.5.3 代谢组分因素
        2.5.4 风险预测模型
    2.6 统计分析方法
        2.6.1 复杂加权调整
        2.6.2 风险评分模型
        2.6.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第三章 结果
    3.1 样本代表性
    3.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1 民族构成比
        3.2.2 文化构成比
        3.2.3 婚姻构成比
        3.2.4 职业构成比
        3.2.5 年龄构成比
    3.3 糖尿病流行现状
        3.3.1 糖尿病年龄分布
        3.3.2 糖尿病文化分布
        3.3.3 糖尿病职业分布
    3.4 糖尿病危险因素
        3.4.1 单因素分析
        3.4.2 多因素分析
    3.5 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
        3.5.1 超重肥胖及向心性肥胖
        3.5.2 高血压及血脂异常
    3.6 糖尿病风险预测
        3.6.1 糖尿病非侵袭性风险评分模型
        3.6.2 糖尿病非侵袭性筛检模型
        3.6.3 糖尿病预测模型的AUC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糖尿病的流行状况
    4.2 糖尿病危险因素
        4.2.1 饮食因素
        4.2.2 吸烟(二手烟)、过量饮酒
        4.2.3 体育锻炼、久坐和睡眠
        4.2.4 超重肥胖及向心性肥胖
        4.2.5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4.3 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
        4.3.1 超重肥胖及向心性肥胖
        4.3.2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4.4 糖尿病非侵袭性风险预测模型
        4.4.1 糖尿病非侵袭性风险评分模型
        4.4.2 糖尿病非侵袭性筛检模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研究特点
    5.3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呼和浩特市社区269名老年人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变量定义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调查人群基本特征分析
    2.2 认知功能、抑郁及焦虑流行状况分析
    2.3 膳食质量分析
    2.4 食物摄入量与营养素摄入量分析
    2.5 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
    3.1 认知功能、抑郁及焦虑患病情况
    3.2 认知功能、抑郁情、焦虑的分布情况
    3.3 认知功能、抑郁情况、焦虑情况影响因素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认知障碍、抑郁及焦虑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7)西藏与新疆地区代谢危险因素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诊断标准与相关定义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入选与排除对象的基本特征
    3.2 代谢危险因素的特征
    3.3 不同代谢危险因素聚集和组合的LVDD患病率
    3.4 不同代谢危险因素聚集和组合的LVDD患病风险
4 讨论
    4.1 代谢危险因素聚集、组合状况
    4.2 代谢危险因素聚集和组合与LVDD的关系
    4.3 代谢危险因素聚集和组合与LVDD的患病风险
    4.4 研究的局限性
    4.5 总结与展望
5 研究结论
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相关的主要调查表)
论文综述 代谢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1.2.2 调查方法及内容
        1.2.3 标本采集
        1.2.4 糖尿病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糖尿病患病率
    2.2 不同地理区域人群糖尿病患病率
    2.3 影响人群糖尿病患病的单因素分析
    2.4 影响糖尿病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9)腹型肥胖与高水平尿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河北省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组分相关因素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调查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排除标准
        1.1.3 抽样方法
        1.1.4 样本量计算方法
        1.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6 诊断标准
        1.1.7 质量控制
        1.1.8 模型构建
        1.1.9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1.2.2 不同人群MS及各组分患病情况
        1.2.3 MS各组分不同组合形式的患病情况
        1.2.4 不同人群MS组分聚集情况
        1.2.5 不同人群MS验证性因子分析
        1.2.6 各指标对MS的预测和诊断
    1.3 讨论
        1.3.1 MS患病现状
        1.3.2 不同人群中MS各组分患病情况
        1.3.3 不同人群中MS的聚集情况分析
        1.3.4 不同人群中MS各组分相关因素构成分析
        1.3.5 各指标预测MS的 ROC分析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代谢综合征患病现状及其组分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2.1 MS流行现状
    2.2 MS的人群特征
        2.2.1 年龄因素与MS
        2.2.2 性别因素与MS
        2.2.3 城乡因素与MS
    2.3 各组分相关因素与MS
        2.3.1 肥胖与MS
        2.3.2 血压与MS
        2.3.3 血脂与MS
        2.3.4 血糖与MS
    2.4 验证性因子分析与MS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唐山市居民肥胖患病率现状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糖调节异常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及危险因素的研究[D]. 姜强. 山东大学, 2021(11)
  • [2]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的交互作用及其与钢铁工人高血压发生的关联研究[D]. 崔诗悦.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1)
  • [3]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陈志新.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唐山市319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现况调查[D]. 寇永妹.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广东省成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非侵袭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D]. 潘思行.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6]呼和浩特市社区269名老年人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影响因素研究[D]. 宋瑞儿.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7]西藏与新疆地区代谢危险因素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 蒋琳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陈志新,王存,任虹云,王自超,郭媛媛,蔡相颖,刘海峰,李云. 现代养生, 2020(Z2)
  • [9]腹型肥胖与高水平尿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中作用的研究[D]. 刘洋.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河北省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组分相关因素构成[D]. 刘璐.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唐山市居民肥胖流行现状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