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信用证诈骗罪是伴随着信用证业务的展开而产生的,由于信用证业务的高度专业性,使信用证诈骗带有智能性、隐蔽性的特点,信用证诈骗主体往往是专业人士或者是熟悉信用证业务的人,一般人更加不易发觉被骗的事实。我国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大力提倡引进外资,于是不法分子利用这个契机,诱骗国内银行或企业开立信用证进而实施诈骗。信用证制度的不成熟,导致我国成为信用证诈骗的主要目标且诈骗涉案金额巨大。因此,对信用证诈骗罪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共分五部分论述:第一章是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概述,比较当前国内、外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刑法规制方式,并阐述了信用证诈骗罪的概念。第二章是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论述,首先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罪的客体,在评价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信用证诈骗罪的客体应该抽象地界定为信用证制度;其次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罪的四种客观行为方式;再次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罪的主体要件,该罪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最后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要件,信用证诈骗罪必须由故意构成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并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第三章是关于信用证诈骗罪认定中的一些问题,首先通过与信用证欺诈行为、合同诈骗罪、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比较明确了信用证诈骗罪的界限;其次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罪的犯罪形态问题,认为信用证诈骗罪是行为犯,故信用证诈骗罪的既遂不以危害结果为必要,而信用证诈骗罪的未遂以着手和未得逞为判断标准;再次分析了信用证诈骗过程中产生的罪数问题;最后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罪中出现的共犯问题,主要是银行工作人员非法出具金融票据时,从主观上是否有共谋来判断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第四章是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法定刑的问题,首先阐释了信用证诈骗罪不必设置死刑的法定刑;其次论述了罚金刑的问题,认为自然人信用证诈骗罪应设置有最高限额的比例罚金,单位信用证诈骗罪也应设置比例罚金;再次提出应对信用证诈骗罪增设资格刑,以适应惩罚犯罪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