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樟科润楠属植物(Machilus Nees)全世界约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是其分布的多样性中心,有68种,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和南部地区。本研究以前人对樟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工作为基础,通过分子系统学研究和形态学研究的综合分析,对樟科润楠属的系统学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前期研究,并对其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应用nrDNA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作为樟科润楠属系统学研究的分子证据,同时尝试从cpDNA的非编码区片段中筛选出适用于樟科植物的分子标记,并选出cpDNA的非编码区片段psbA-trnH进行润楠属的系统学研究;对得到的三个序列矩阵(ITS,psbA-trnH和psbA-trnH & ITS)进行MP(Maximum Parsimony)和Bayesian分析(Bayesian Inference),并认为使用Bayesian分析法对ITS数据矩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可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樟科润楠属的系统发育。在形态学研究中,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观察以及对现有标本的观察,针对润楠属的系统学问题,对一些重要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综合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两方面的研究,我们确定润楠属为一个单系类群,它在鳄梨属群(Persea group)中本身作为一独立分支,虽然与位于该属群基部的产自中南美洲的鳄梨属Persea(不包括鳄梨亚属subg. Persea)有密切亲缘关系,但明显与同产自亚洲的楠属分支(包括楠属Phoebe、莲桂属Dehaasia、油丹属Alseodaphne、赛楠属Nothaphoebe及鳄梨亚属)有更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同时进一步证实了花被裂片果期宿存且强烈反转可能是解决润楠属系统学问题最重要的关键性状,并支持了润楠属与楠属、鳄梨属、油丹属及赛楠属之间在形态学上存在清晰属间界线的论点。同时,分子证据似乎暗示着其属下系统发育与圆锥花序着生部位、其下花时是否具苞片、花序短小或仰长、其分支部位等方式密切相关。其中花序着生于枝条基部或下部的长梗型少分支而十分伸长的类型,基部无苞片的(如M.minkweiensis)为最原始,而基部具苞片的短梗型多分支的花序(如M.decursinervis和M.phoenicis)可能最特化。这表明花序由温暖气候至温冷气候的一种适应差异(adaptative variation)的结果,在今后研究中应更注重不同花序型的更多取样以便再进一步加以证实。本研究对解决润楠属属内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尚有不足,需要补充更多的属内物种以及寻找新的分子标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Progress in Research on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Machilus Nees[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03)
- [2].Leaf Cuticle Microstructure of Machilus maomingensis sp.nov.(Lauraceae) from the Eocene of the Maoming Basin,South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6(05)
- [3].树种拉丁名词(三)[J]. 木工机床 2014(03)
- [4].刨花润楠栽培技术初探[J]. 广西林业科学 2008(04)
- [5].短序润楠的地理分布及潜在分布区估计[J]. 广东农业科学 2017(02)
- [6].我国楠木资源的研究现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4(10)
- [7].3种绿化树种苗木培育试验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2017(03)
- [8].保护植物润楠资源现状及分类学地位探讨[J]. 四川林业科技 2012(05)
- [9].广东省润楠属植物资源现状与保育对策[J]. 广东林业科技 2014(06)
- [10].国产樟科楠属五种植物之分类修订[J].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02)
- [11].湖北建始楠木植物群落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 [12].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技术法的野生刨花润楠观赏性评价[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01)
- [13].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浙江润楠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03)
- [14].长阳县楠木资源初步调查[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4)
- [15].宜昌楠苗木繁育技术初步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2)
- [16].润楠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3)
- [17].浙江润楠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