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心

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心

论文摘要

股东出资制度是公司资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资本来源于股东的出资,全体股东的出资总和就是公司的资本总额。公司既有严格的资本制度,必有与之配套的股东出资制度,没有严格的股东出资制度,就无法建立真正的公司资本制度。现行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作出了重大修改:从原来的实缴资本制度,改为分期缴纳出资。这是公司资本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虽然,允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有利于公司设立、防止资金闲置、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不过,分期缴纳出资也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中,最为典型是,分期缴纳出资会带来未足额出资,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有关后续出资义务谁来负担的问题。现行公司法并未就该问题作相关制度安排,而理性人的假设使得股权交易双方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关注者,当双方未就未足额出资股权交易之后续出资义务作出相关安排时,谁来负担后续出资义务必然成为纷争的焦点。本文欲就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可能存在的制度安排作必要梳理,以期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全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未足额出资股权的法律分析”,第二章为“后续出资义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本依据”,第三章为“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协议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第四章为“非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协议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第五章为“未足额出资股权非协议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第一章从分析股权性质入手,得股权是具有股东资格的人所享有之社员权,进而分析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是以形式要件(即必要之登记)为前提的,未足额出资者在满足股东名册登记等形式要件后即为股东,享有股权。最后对未足额出资股权内容作简要分析。第二章分析未足额出资的可流转性,而股权流转是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的必要前提。同时为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提供必要理论指导,就制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经验总结、基本目标及基本原则作简要阐述。第三、四章分别就正常和非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协议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进行阐述,就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来说,认为可由合同法、公司章程以及公司法等多种途径安排,其中又以公司法安排为最优,建议“由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共同承担”。而对于非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来说,应以公司法安排为必要,建议“由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共同承担后续出资义务”。不同于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从公平原则,也为对诚信的维护,赋予股权受让人以追偿权,其可向股权出让人,特殊情况下可向公司其他股东进行追偿。第五章就未足额出资股权赠与、继承、夫妻财产分割及强制执行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作简要阐述,该等股权移转所带来的后续出资义务负担应依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或由受赠人,或由继承人,或由夫妻之一方或双方,或由买受人承担等。换言之,后续出资义务应依股权移转方式的不同作具体分析,相关制度安排应有其特殊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关键词释义
  • 第一章 未足额出资股权的法律分析
  • 第一节 股权的法律性质解析
  • 一、股权性质论说
  • 二、股权性质辨析
  • 三、股权行权基础
  • 第二节 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
  • 第三节 未足额出资股权内容
  • 一、未足额出资股权具体内容
  • 二、未足额出资股权的限制
  • 第二章 后续出资义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本依据
  • 第一节 后续出资义务制度设计的前提——未足额出资股权流转
  • 一、股权转让的概念
  • 二、股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
  • 三、未足额出资股权的可转让性
  • 第二节 后续出资义务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
  • 一、制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
  • 二、制度设计的经验总结
  • 三、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
  • 四、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协议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的协议转让的效力
  • 第二节 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合同法路径
  • 一、合同法安排的理论基础
  • 二、合同法的具体安排
  • 第三节 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公司章程路径
  • 一、公司章程安排的理论基础
  • 二、公司章程的具体安排
  • 第四节 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公司法路径
  • 一、公司法安排的理论基础
  • 二、公司法的具体安排
  • 第四章 非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协议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 第一节 非正常未足额出资股权协议转让的效力
  • 第二节 后续出资义务之主体认定
  • 一、后续出资义务之主体认定学说
  • 二、我国后续出资义务主体认定之选择
  • 第三节 受让人的权利救济
  • 一、受让人权利救济的法律基础
  • 二、受让人的追偿权
  • 第五章 未足额出资股权非协议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未足额出资股权赠与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 第二节 未足额出资股权夫妻财产分割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 第三节 未足额出资股权继承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 第四节 未足额出资股权强制执行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东未尽出资义务之解析——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J]. 法制博览 2019(29)
    • [2].股东未届期出资义务问题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7)
    • [3].再论股东未届期出资义务的履行[J]. 法学 2017(09)
    • [4].论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后果[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03)
    • [5].试论有限责任公司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股权转让的责任分配[J]. 法制与经济 2020(07)
    • [6].略论发起人违反出资义务时对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的性质[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7].试论违反出资义务民事责任之承担——兼评最高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征求意见稿)之第三部分[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3)
    • [8].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S1)
    • [9].欠缴出资股东间的催缴诉权:规范、争议与法理[J]. 人民司法 2019(28)
    • [10].企业改制为公司后新股东负有出资义务[J]. 人民司法 2019(32)
    • [11].未足额出资即转让股权的责任范围[J]. 人民司法 2020(14)
    • [12].隐名股东法律问题浅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3].法律信箱[J]. 人民之声 2018(11)
    • [14].浅谈认缴制下股权转让后的出资责任承担[J]. 法制博览 2019(15)
    • [15].有限公司股东的出资义务不因股权转让而免除[J]. 人民司法(案例) 2017(32)
    • [16].有限责任公司未届出资期限转让股权的法律分析[J]. 法制博览 2019(27)
    • [17].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时的公司债权人求偿路径[J]. 法制博览 2019(20)
    • [18].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股东补充赔偿责任的法律分析[J]. 人民之声 2018(11)
    • [19].日本承担国际出资义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国际贸易 2017(05)
    • [20].筑牢海外投资联合体[J]. 中国外汇 2019(01)
    • [21].浅析股东违反出资义务之抽逃出资[J]. 人民之声 2016(10)
    • [22].追债新途径:“亿元公司”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J]. 人民之声 2017(06)
    • [23].股东违反出资义务与公司债权人求偿路径[J]. 商事法论集 2015(02)
    • [24].未出资股东对债权人的责任承担[J]. 人民司法 2020(08)
    • [25].从根本违约角度探析有限公司除名制度[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7(01)
    • [26].认缴制下股东未到期出资责任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8)
    • [27].论股东瑕疵出资责任[J]. 中国商法年刊 2010(00)
    • [28].浅析认缴制下出资未到位即股权转让后的出资责任[J]. 法制博览 2020(07)
    • [29].认缴登记制改革视野下的股东瑕疵出资责任:理论、规范与判例[J]. 江汉论坛 2017(12)
    • [30].浅议认定虚假出资的若干问题[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6)

    标签:;  ;  ;  ;  

    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之后续出资义务制度安排 ——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