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生M-45配合使用仙生等药剂防治黄瓜主要病害(论文文献综述)
浩任[1](2020)在《设施黄瓜流胶病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设施黄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受土地面积的限制,多年重茬栽培面积增加,导致各种病害在设施栽培中发生和流行,其中的黄瓜流胶病已成为冬季设施黄瓜栽培中危害黄瓜品质、降低黄瓜产量、影响效益的重要病害,严重的棚室可造成30%以上的黄瓜减产,甚至绝收。发病症状黄瓜流胶病病菌能使多种植物的各种器官褪色或者坏死、枝枯、枝条溃疡,叶斑无晕圈,斑点扩大,使全叶变黑致死,花和花芽疫病状。
祝海燕[2](2018)在《设施黄瓜流胶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设施黄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流胶病已成为冬季设施黄瓜栽培中危害黄瓜品质、降低黄瓜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笔者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介绍了黄瓜流胶病的发生原因,并从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2个方面提出了针对黄瓜流胶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设施黄瓜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李海薇,靳改龙,蔡晓峰,张渴锐,陈全家,顾爱星[3](2018)在《两种杀菌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黄萎病对棉花产量造成极大影响,目前仍无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此,需要筛选最佳化学药剂,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田间药剂防治和产量测定研究两种低毒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0.3%四霉素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结果测定显示,0.3%四霉素水剂浓度在0.6g/L时,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98.44%;田间喷施药剂显示,在推荐剂量下,0.3%四霉素水剂防效为39.8%,显着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一致;0.3%四霉素水剂施药区棉花产量比对照区高30.28%,比示范区低10.78%,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仅比对照区高4.06%。四霉素能有效减缓棉花黄萎病蔓延,减少病害对棉花产量造成的损失,在化学防治棉花黄萎病时,可推荐使用0.3%四霉素水剂为防治药剂。
何平,余爽,陈建雄,刘大章,王友富,马川,张玲,李在华[4](2015)在《四川攀西地区石榴的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历经多年试验研究,掌握了四川攀西地区石榴主要病虫的种类、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和发病规律,并研究集成高效生态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为该区石榴产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姚子升,全玉强,邢玉宝[5](2015)在《早春大棚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方城镇及周边地区现有大棚甜瓜栽培面积3万余亩,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病源虫源逐年积累,致使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现将危害严重的主要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猝倒病1.1症状识别主要发生在甜瓜苗期。发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处的茎基部或根茎部生出淡黄褐色水渍状缢缩并伴病斑,染病后期茎基部变成黄褐色干枯成线状,至幼苗猝倒,一拔即断。
刘万好,张超杰,王婷,慈志娟,张振英,唐美玲[6](2015)在《‘沈农金皇后’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文中提出‘沈农金皇后’是沈阳农业大学葡萄课题组从早熟葡萄‘87-1’自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2009年引种到烟台农科院,4月中下旬萌芽,5月中下旬开花,9月中上旬成熟,果皮金黄色,穗形美观,大小均匀,平均粒质量7.4克,平均穗质量7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有淡玫瑰香味。该品种花果管理省工,丰产性好,果实抗病性好,但要注意控产,防治叶片霜霉病。现将在烟台地区的规范化栽培
党继玲[7](2013)在《苹果褐斑病、霉心病及心腐病药剂筛选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苹果褐斑病及霉心病与心腐病是近年发生普遍的苹果病害,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本文研究了不同种类杀菌剂对这3类病害的室内抑制效果和田间防效。1.为了延长波尔多液对苹果褐斑病的持效期,对传统波尔多液进行改良。在波尔多液传统配制方法(1:2:200)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白乳胶溶液。室内及田间研究结果表明,在白乳胶浓度为1.5%时对波尔多液耐雨水冲刷时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田间持效期延长91.67%,达到22天,是常规波尔多液近2倍。2.选取7种药剂对苹果褐斑病菌(M. coronaria)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3%戊唑醇SC、50%醚菌酯WG、40%腈菌唑WG、30%己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SC、25%丙环唑EC及12.5%戊唑醇SC+1.0%噻霉(SMT斗秀)对M. coronaria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7.17%、97.04%、72.57%、60.88%、55.34%、84.45%和90.87%;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71%、96.20%、70.77%、83.92%、75.22%、88.21%和71.79%。分别进行了波尔多液与7种内吸剂单独施用,及波尔多液与4种内吸剂混合施用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效研究。在5%左右时分别喷施80%波尔多液WP及波尔多液与43%戊唑醇SC、50%醚菌酯WG、30%己唑醇SC、25%丙环唑EC和12.5%戊唑醇SC+1.0%噻霉酮SC(SMT斗秀)混合药剂,防效分别为1.67%、89.71%、88.73%、77.15%和80.19%;于15%左右第二次喷施80%波尔多液WP及其与4种内吸剂混剂,防效分别为41.81%、72.89%、70.57%、68.98%和65.57%。当病叶率达到15%左右时,单独连续2次(每隔7d)喷施43%戊唑醇SC、50%醚菌酯WG、40%腈菌唑WG、30%己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SC、25%丙环唑EC及12.5%戊唑醇SC+1.0%噻霉(SMT斗秀)时,对苹果褐斑病防效分别为81.37%、82.85%、58.55%、74.16%、52.92%、76.05%和78.17%。当病叶率达到30%左右时,防效分别为48.35%、49.64%、23.60%、28.97%、36.66%、37.96%和43.81%。建议在6月底尚未发病时连续喷施(隔20天)2次80%波尔多液保护剂;若已有轻微发病(7月上旬),可连续喷施(隔20天)2次80%波尔多液WP与43%戊唑醇SC、50%醚菌酯WG、30%己唑醇SC、25%丙环唑EC和12.5%戊唑醇SC+1.0%噻霉酮SC(SMT斗秀)混合药剂;若田间病叶率达到15%左右(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连续喷施(隔7天)2次43%戊唑醇SC、50%醚菌酯WG、30%己唑醇SC、25%丙环唑EC及12.5%戊唑醇SC+1.0%噻霉(SMT斗秀),可有效控制病害发展。3.苹果霉心和心腐病(core rot)是一类苹果果实的主要病害。本研究选择3%多抗霉素WP、1.5%噻霉酮EW和4%农抗120AS对引起该类病害8种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多抗霉素WP对链格孢、树状链格孢、细极链格孢、枝状枝孢和粉红聚端孢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均达90%以上,而对复合侵染致病的细极枝孢、镰刀菌、团聚茎点霉的抑制效果不佳。1.5%噻霉酮EW对链格孢、树状链格孢、枝状枝孢和粉红聚端孢的抑制效果较明显,抑制率均可达90%以上,对细极链格孢、细极枝孢、镰刀菌和团聚茎点霉的抑制效果不佳。4%农抗120AS仅对粉红聚端孢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94.2%)。多抗霉素在推荐使用浓度30g/ml时对上述5种菌的抑制率可达80%以上,对层出镰刀菌的抑制率仅为6.6%;浓度为300g/ml时,对链格孢、细极链格孢、树状链格孢、枝状枝孢和粉红聚端孢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田间推荐使用浓度200g/ml时,农抗120仅对粉红聚端孢表现较好的抑制效果。氰烯菊酯对木贼镰刀菌、层出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三线镰刀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张育乐[8](2013)在《中药材中生物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人民对健康的重视以及与国外贸易交往的不断深入,中药材农药残留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品种少。在中药材出口方面,国外对我国出口的药材有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限定;我国进口的药材,由于缺少相应的残留限量标准,从而导致我国中药材进口农残标准无据可查,无理可依。本课题为改变我国在中药材进出口的劣势地位奠定技术基础,有利于加快农药残留标准修订工作步伐。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7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液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1.0‰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方法的定量限(LOQ)醚菌胺、啶氧菌酯和肟菌酯为2μg/kg,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为μg/kg,Z-苯氧菌胺和醚菌酯为10μg/kg,各杀菌剂回收率范围为60.4%~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2%-17%。该方法能满足浙八味中麦冬、玄参、延胡索中7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检测。所建立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7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方法定量限(LOQ)远低于食品中相关限量标准,充分显示了方法的优越性。由于现代检测向着快速、简便、高通量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烟碱类杀虫剂共12种生物农药的检测方法,对QuEChERS方法进行优化,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净化,以乙腈-2.0‰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方法的定量限(LOQ)嘧菌酯为0.025mg/kg,醚菌胺、啶氧菌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肟醚菌胺、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嗪为0.05mg/kg,噻虫胺为0.25mg/kg。各农药回收率范围为59.4%~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6%-17%。该方法首次建立了浙八味中白术、玄参、延胡索中7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同时测定的方法。参照各国食品中各农药相关限量标准,如茶叶一般为0.05mg/kg,本章所建立的方法各农药定量限(LOQ)满足大部分相关食品限量标准。
吴永官[9](2012)在《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疫霉菌引起的瓜类疫病是世界性病害,据报道,该病由多种疫霉菌引起,目前该病已成为瓜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因病原菌的多样化和抗药性使得对该病的防治极为困难。为了解近年华南地区冬瓜及黄瓜疫病病原菌的构成和病原种群的动态变化,本文对近4年来从广西和广东两省(区)不同瓜类产区分离到的193株疫霉菌进行系统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鉴定,测定了部分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病原菌的抗药性检测与监测、交配型及其分布调查、致病性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研究,并对冬瓜疫病的化学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7~2010年从广西、广东两省(区)9个冬瓜、黄瓜产区采集疫病病株,经分离纯化共获得193株疫霉菌,对其中10株代表菌株的形态、培养性状、寄主范围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89株的rDNA-ITS区域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OA培养基上,10株代表菌株(CZ-1, GL-9, GZ-4, LZ-5, NN-20, NN-27, NN-29, YD-6, YL-2和YL-9)气生菌丝较均匀一致,基质菌丝膨大体常见。孢子囊呈卵形、椭圆形到长椭圆形,无乳突,孢囊梗不脱落。孢囊梗一般不分支,孢子囊有内层出现象。绝大多数菌株表现异宗配合特性,藏卵器球形,壁光滑,基部多呈棍棒形,雄器穿雄生。卵孢子球形,满器,偶有不满器。最适生长温度25-31℃,最高生长温度高于37℃。最适生长pH值范围5-7.5,但多数菌株在偏酸性(pH5-6)条件下生长较好。病原菌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对孔雀石绿有一定的耐性,人工接种能严重侵染冬瓜、黄瓜、节瓜、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对茄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的部分植物(如马铃薯、大白菜、上海青、胡萝卜)也具较强致病力。将89株供试菌的rDNA-ITS序列与在GenBank中已有的相关菌株的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与瓜类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的同源性最高。对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的48株疫霉菌的分子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举值为99%的水平上供试10株代表菌株与瓜类疫霉P.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聚成一群,明显不同于34株其他疫霉菌,表明供试瓜类疫病菌株应归入瓜类疫霉P.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种内。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生物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引起华南广东、广西两省(区)冬瓜及黄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瓜类疫霉P.melonis(异名:P.sinensis)。2、采用菌丝块无伤接种法,测定193株瓜类疫霉对供试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差异及其寄主嗜好性。结果表明,病原群体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现象,可分为强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及弱致病力3大类群:来自不同地区的瓜类疫霉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明显不同,多数样区以强致病力菌株占优势。瓜类疫霉种群中至少存在3种寄主嗜好型(A,B和C型)菌株,A型菌株对冬瓜和黄瓜均表现强致病力,与原始分离寄主无关;B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冬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黄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C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黄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冬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本研究明示了华南瓜类疫霉致病力分化的存在。3、对从华南地区分离到的193株瓜类疫霉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敏感菌株、中等抗性菌株和抗性菌株分别占测试菌株的29.0%、18.1%和52.8%;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分离的菌株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差异较大,来源于广东的菌株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一般高于来源广西的菌株,分离自黄瓜的菌株高于分离自冬瓜的菌株。大部分样点抗性菌株占据优势群体,个别菌株的抗性指数高达4226.9。叶盘漂浮法测定结果和菌落生长速率法相似。在含药平板上对敏感菌株进行甲霜灵抗性诱导结果表明,从60%的敏感菌株中成功诱导出对甲霜灵抗性稳定的突变体,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为敏感性亲本的189~407倍;9株来源于未施用过甲霜灵等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样点的菌株均为敏感性菌株,其EC50值为0.0429~0.5461μg/mL,将它们EC50的平均值0.3200±0.11617μg/mL确定为华南地区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基线:对两个样点的监测结果表明,瓜类疫霉抗甲霜灵菌株的频率及抗性指数有逐年增高趋势。华南广西和广东两省(区)瓜类疫霉对甲霜灵抗性普遍发生,瓜类疫霉对甲霜灵抗药性产生与其和药剂的接触密切相关。4、采用直接配对法对193株瓜类疫霉进行交配型测定,共检测到5种交配型。各种交配型中,以A2交配型占据优势,占群体的51.8%;其次为A0交配型占24.9%;A1,A2交配型的比例最少,仅2株占1.0%。桂林的瓜类疫霉以A0交配型占优势,比例为40.9%,其它地区的瓜类疫霉则以A2交配型占据优势,比例为37.5~66.7%,来自两种寄主的瓜类疫霉都检测到4种交配型的存在,且均以A2交配型占优势,其中3种交配型(A2、A1A2和A0)为来自两种寄主的瓜类疫霉所共有,A1交配型为冬瓜疫病菌独有,而A1,A2则为黄瓜疫病菌独有,表明瓜类疫霉的部分交配型菌株对寄主有专化性。桂林的瓜类疫霉的A1和A2交配型菌株数比值接近1:1,初步确定桂林处于瓜类疫霉起源中心的范围内,可以推测亚洲是瓜类疫霉的起源中心。5、从180条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随机引物中所筛选出的多态扩增性强、重复性好的12条引物,对华南9个不同地区的96株瓜类疫霉进行全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选用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共产生135条DNA标记图带,其中124条为多态性图带,多态检测率为91.9%。利用NTSYSpc Version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状图,以遗传相似系数为0.81为阈值,将96株供试菌划分为12个RAPD群,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着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分离寄主、致病力、交配型及甲霜灵抗性水平等表型特征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间菌株的遗传分化不同,分离自黄瓜的菌株其遗传分化明显高于分离自冬瓜的菌株。6、为了筛选出防治瓜类疫霉所致黑皮冬瓜疫病的高效药剂,对19种常见商品杀菌剂对瓜类疫霉的室内抑制力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杀菌剂进行冬瓜疫病的盆栽和大田防效试验。室内抑制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商品名:安克)和氟吗啉+代森锰锌(商品名:施得益)对病原菌的抑制力最强,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9.36%和87.43%;其余依次为霜脲氰+代森锰锌(商品名:克露)53.07%、甲霜灵+代森锰锌(商品名:金雷多米尔)51.43%、恶霜灵+代森锰锌(商品名:杀毒矾)46.57%、代森锰锌(商品名:大生M-45)46.00%、敌磺钠(商品名:敌克松)45.86%、乙磷铝+代森锌40.43%;其它杀菌剂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均在40%以下;嘧菌酯(商品名:阿米西达)、异菌脲(商品名:扑海因)和恶霉灵的毒性最弱,抑制率均为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达100%;其次为敌磺钠、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锌和甲霜灵+霜霉威,其防治效果为60~74%;其余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下。在治疗作用方面,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72%和64%;其次为霜霉威(商品名:普力克)和甲霜灵+霜霉威,防治效果分别为58.00%和53.70%;其余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大田防效试验中,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对冬瓜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高达84.5%和77.8%,而甲霜灵的防治效果较低,仅30.1%。
杨意伯[10](2010)在《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26种杀菌剂筛选及复配》文中指出橡胶树白粉病是我国橡胶树重大病害之一,其病原菌橡胶粉孢(Oidium heveae Steinm.)为专性寄生菌,杀菌剂防效测定只能在活体上进行。本研究首次研究了橡胶树白粉病杀菌剂生物测定方法的接种方法。对抖粉法、涂抹法和喷雾法3种接种方法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喷雾法较抖粉法和涂抹法重复性更好,结果更稳定;测定了喷雾法不同接种量对病情指数和10mg/L三唑酮相对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以5×104-10×104个/mL为宜。本研究于2008-2009年开展孢子萌发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26种杀菌剂对橡胶树白粉病菌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的能力方面,吡唑醚菌酯、唑胺菌酯、氟菌螨酯、醚菌酯、烯肟菌胺、唑菌酯、氟菌唑、嘧菌酯、氟环唑、四氟醚唑、氟硅唑、乙嘧酚强于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福美双与三唑酮相当;在抑制菌丝生长的能力方面,氟菌唑、唑菌酯、氟菌螨酯强于三唑酮,氟环唑、唑胺菌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接近三唑酮,四氟醚唑稍弱于三唑酮。氟菌唑、唑菌酯、氟菌螨酯、氟环唑、唑胺菌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四氟醚唑8种杀菌剂可作为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备选药剂。通过孢子萌发试验筛选出的杀菌剂种类超过并包含了室内盆栽试验的筛选结果,表明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试药剂的杀菌活性。本研究以Horsfall法对两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大量复配组合进行增效作用定性分析,再以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验证增效配比的增效程度,发现这两种方法的结果较一致。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剂配比如下: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配比6:4、8:2,四氟醚唑和氟菌螨酯配比1:9-4:6,三唑酮和氟菌螨酯配比9:1,氟菌唑和氟菌螨酯配比8:2,氟硅唑和唑菌酯配比7:3-9:1,四氟醚唑和唑菌酯配比6:4,三唑酮和唑菌酯配比5:5、8:2,氟菌唑和唑菌酯配比7:3-8:2,四氟醚唑和唑胺菌酯配比9:1,氟菌唑和唑胺菌酯8:2-9:1。
二、大生M-45配合使用仙生等药剂防治黄瓜主要病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生M-45配合使用仙生等药剂防治黄瓜主要病害(论文提纲范文)
(1)设施黄瓜流胶病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发病症状 |
发生原因 |
1.病原菌。 |
2.环境条件。 |
3.栽培管理不当。 |
4.细菌性病害侵染。 |
5.真菌性病害侵染。 |
防治措施 |
1.加强栽培管理。 |
2.预防措施。 |
3.药剂防治。 |
(2)设施黄瓜流胶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原因 |
1.1 生理性流胶 |
1.2 细菌性病害侵染导致的流胶 |
1.3 真菌性病害侵染导致流胶 |
1.3.1 疫病 |
1.3.2 菌核病 |
1.3.3 黑星病 |
1.3.4 蔓枯病 |
2 防治措施 |
2.1 加强栽培管理 |
2.2 预防措施 |
2.2.1 选择抗病品种 |
2.2.2 种子消毒 |
2.2.3 对育苗介质或土壤进行消毒 |
2.2.4 局部抹药 |
2.3 药剂防治 |
2.3.1 细菌性流胶病 |
2.3.2 真菌性流胶病 |
2.3.3 黄瓜流胶病的综合性药剂防治 |
(3)两种杀菌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试验地概况及棉花品种 |
1.1.2 供试菌株 |
1.1.3 供试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供试菌株培养 |
1.2.2 抑菌效果测定 |
1.2.3 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及产量测定 |
1.2.3. 1 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3. 2 接种及施药方法 |
1.2.3. 3 病害调查 |
1.2.3. 4 棉花产量测定[14]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抑菌效果测定 |
2.1.1 两种杀菌剂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 |
2.1.2 两种杀菌剂对棉花黄萎病菌的室内毒力 |
2.2 田间药剂筛选结果 |
2.2.1 小区试验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 |
2.2.2 测产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6)‘沈农金皇后’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建园及架式选择 |
2 产量控制与花果管理 |
2.1 产量控制 |
2.2 花果管理 |
3 肥水管理 |
3.1 施肥 |
3.2 浇水 |
4 病害防治 |
4.1 主要农业防治措施 |
4.2 主要的化学防治 |
(7)苹果褐斑病、霉心病及心腐病药剂筛选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苹果栽培现状及主要病害 |
1.2 苹果褐斑病概述 |
1.2.1 苹果褐斑病研究进展 |
1.2.2 苹果褐斑病症状 |
1.2.3 苹果褐斑病病原 |
1.2.4 苹果褐斑病的发病流行规律 |
1.3 波尔多液的研究及应用 |
1.4 苹果褐斑病的防治及存在问题 |
1.5 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研究进展 |
1.5.1 概述 |
1.5.2 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症状 |
1.5.3 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病原 |
1.5.4 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的发病条件 |
1.5.5 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的流行规律 |
1.5.6 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波尔多液杀菌保护剂的改良与应用 |
2.1 改良波尔多液耐冲刷能力室内测定 |
2.1.1 白乳胶母液的配制 |
2.1.2 波尔多液的配制 |
2.1.3 施药及调查方法 |
2.2 改良波尔多液田间持效期研究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处理 |
2.2.3 接种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改良波尔多液耐冲刷能力室内测定 |
2.3.2 改良波尔多液田间持效期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苹果褐斑病防治药剂筛选——保护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药剂 |
3.1.2 试验处理与设计 |
3.1.3 药效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2.1 必备及其与不同药剂的混剂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
3.2.2 必备及其与不同药剂的混剂持效期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苹果褐斑病防治药剂筛选——内吸剂 |
4.1 药剂对苹果褐斑病菌的室内毒力评价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药剂浓度梯度 |
4.1.3 分生孢子萌发试验 |
4.1.4 菌丝生长试验 |
4.2 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苹果褐斑病的田间试验 |
4.2.1 供试药剂 |
4.2.2 试验地概况、试验处理与施药方法 |
4.2.3 药效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室内毒力测定 |
4.3.1.1 对苹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4.3.1.2 对苹果褐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1.3 对苹果褐斑病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回归方程及 EC50 |
4.3.2 田间防治试验 |
4.3.2.1 不同药剂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
4.3.2.2 不同施药时间对药剂防治苹果褐斑病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室内药效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病原菌 |
5.1.2 供试药剂 |
5.2 方法 |
5.2.1 药剂浓度配制方法 |
5.2.2 菌丝生长速率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1.5%噻霉酮水乳剂不同浓度对不同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5.3.2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不同浓度对不同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5.3.3 4%农抗 120 水剂不同浓度对不同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5.3.4 同种药剂对苹果霉心病与心腐病菌的活性差异 |
5.3.4.1 1.5%噻霉酮水乳剂对不同供试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及 EC_(50) |
5.3.4.2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不同供试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及 EC_(50) |
5.3.4.3 4%农抗 120 水剂对不同供试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及 EC_(50) |
5.3.5 25%氰烯菊酯对 4 种镰刀菌的抑制效果 |
5.3.5.1 25%氰烯菊酯 SC 对 4 种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
5.3.5.2 25%氰烯菊酯对 4 种镰刀菌的毒力 |
5.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药材中生物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概述 |
1.2 浙八味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情况文献调研 |
1.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作用、来源 |
1.3.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应用 |
1.3.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结构、理化性质 |
1.3.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新烟碱类杀虫剂 |
1.4.1 烟碱类农药的作用、来源 |
1.4.2 烟碱类的应用 |
1.4.3 烟碱类的结构、理化性质 |
1.4.4 新烟碱类杀虫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7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样品 |
2.2.4 标准品溶液制备 |
2.2.5 前处理方法 |
2.2.6 液相色谱与质谱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质谱条件的选择 |
2.3.2 提取条件的选择 |
2.3.3 净化条件的选择 |
2.3.4 淋洗条件的优化 |
2.3.5 线性关系和定量限 |
2.3.6 回收率和精密度 |
2.4 小结 |
第三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中烟碱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样品 |
3.2.4 标准品溶液制备 |
3.2.5 前处理方法 |
3.2.6 液相色谱与质谱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质谱条件的选择 |
3.3.2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3.3 提取方法的选择 |
3.3.4 净化条件的选择 |
3.3.5 线性关系和定量限 |
3.3.6 回收率和精密度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3种标准物质(浓度分别为5μg/mL)的调谐图 |
附录二 八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CAS登录号、开发公司 |
附录三 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CAS登录号、开发公司 |
附录四 标准溶液工作曲线及其线性方程 |
致谢 |
科研项目和成果 |
(9)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冬瓜的研究现状 |
1.1.1 冬瓜的起源及功效 |
1.1.2 冬瓜的种植分布及研究领域 |
1.1.3 冬瓜的主要病害 |
1.2 瓜类作物疫病的发生状况及病原种类 |
1.2.1 主要瓜类作物疫病的发生状况 |
1.2.2 瓜类疫病病原种类 |
1.2.2.1 辣椒疫霉 |
1.2.2.2 烟草疫霉 |
1.2.2.3 掘氏疫霉 |
1.2.2.4 瓜类疫霉 |
1.3 疫霉菌的鉴定方法 |
1.3.1 传统鉴定方法 |
1.3.2 分子鉴定方法 |
1.4 疫霉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4.1 疫霉菌种群表现型 |
1.4.1.1 抗药性 |
1.4.1.2 交配型 |
1.4.1.3 生理小种及毒性组成 |
1.4.2 疫霉菌种群基因型 |
1.4.2.1 同工酶 |
1.4.2.2 SSR(simple sequence sepeat)标记 |
1.4.2.3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1.4.2.4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标记 |
1.4.2.5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1.5 疫病的防治 |
1.5.1 抗病品种的选育 |
1.5.2 农业防治 |
1.5.2.1 清洁田园 |
1.5.2.2 轮作倒茬 |
1.5.2.3 育壮苗合理施肥 |
1.5.2.4 高垄地膜覆盖和搭架栽培 |
1.5.2.5 科学管水 |
1.5.3 嫁接 |
1.5.4 生物防治 |
1.5.5 化学防治 |
1.5.5.1 苗床和土壤消毒 |
1.5.5.2 种子消毒 |
1.5.5.3 大田用药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华南冬瓜、黄瓜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培养基 |
2.1.2 病害样本的采集 |
2.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2.1.4 病原菌形态及培养性状观察 |
2.1.5 不同温度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6 不同培养基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7 不同瓜类疫病菌对孔雀石绿的敏感性 |
2.1.8 不同碳、氮源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9 不同pH值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10 寄主范围测定 |
2.1.11 分子生物学测定 |
2.1.11.1 菌丝体的培养及收集 |
2.1.11.2 DNA提取与检测 |
2.1.11.3 核糖体DNA-ITS的PCR扩增 |
2.1.11.4 DNA-ITS序列的比对、分析及系统树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害症状 |
2.2.2 瓜类疫病菌的形态特征及产孢能力 |
2.2.3 不同温度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培养基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5 不同瓜类疫病菌对孔雀石绿的耐性 |
2.2.6 不同碳、氮源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7 不同pH值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8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2.2.9 瓜类疫病菌ITS序列测定、同源性比较及系统树构建 |
2.3 结论与讨论 |
3 华南瓜类疫霉致病力分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致病力测定 |
3.1.2.1 接种方法 |
3.1.2.2 病情调查 |
3.1.2.3 菌株致病力的分级标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瓜类疫霉的致病力类群 |
3.2.2 不同地区瓜类疫霉的致病力比较 |
3.2.3 不同寄主瓜类疫霉的致病力比较 |
3.3 结论与讨论 |
4 华南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供试菌株 |
4.1.1.2 主要药剂与培养基 |
4.1.1.3 供试植物 |
4.1.2 方法 |
4.1.2.1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
4.1.2.2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抗性水平的测定及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
4.1.2.3 野生敏感菌株的甲霜灵抗性诱变及其突变体的抗性水平测定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 |
4.2.1.1 离体检测 |
4.2.1.2 活体检测 |
4.2.2 瓜类疫霉野生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基线 |
4.2.3 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EC_(50)值及抗性水平 |
4.2.4 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田间抗性监测 |
4.2.5 瓜类疫霉突变体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 |
4.3 结论和讨论 |
5 华南瓜类疫霉交配型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交配型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交配型的出现频率 |
5.2.2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交配型的地理分布 |
5.2.3 来自不同寄主瓜类疫霉的交配型组成及发生频率 |
5.3 结论与讨论 |
6 华南瓜类疫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菌丝体的培养及收集 |
6.1.3 DNA提取与检测 |
6.1.4 引物筛选 |
6.1.5 RAPD-PCR扩增 |
6.1.6 扩增产物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引物的筛选 |
6.2.2 DNA指纹图谱与不同类型菌株的相关性分析 |
6.2.3 RAPD指纹聚类分析 |
6.2.4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
6.2.5 瓜类疫霉RAPD群与菌株地理来源的相关性 |
6.2.6 瓜类疫霉RAPD群和菌株寄主来源的相关性 |
6.2.7 瓜类疫霉RAPD群与其他类型瓜类疫霉的相关性 |
6.3 结论与讨论 |
7 瓜类疫霉的化学防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1.2.1 杀菌剂对瓜类疫霉的抑制效果测定 |
7.1.2.2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盆栽防治试验 |
7.1.2.3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离体条件下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
7.2.2 活体条件下杀菌剂对冬瓜的保护作用 |
7.2.3 活体条件下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治疗作用 |
7.2.4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7.3 结论与讨论 |
8 全文总结与讨论 |
8.1 冬瓜、黄瓜疫病的病害症状、生物学特性及病原鉴定 |
8.2 瓜类疫霉种群的致病力分化 |
8.3 瓜类疫霉对杀菌剂甲霜灵的敏感性 |
8.4 瓜类疫霉的交配型 |
8.5 瓜类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
8.6 冬瓜疫病的化学防治 |
8.7 本文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8.8 后续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着作)及科研项目和成果 |
图版 |
(10)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26种杀菌剂筛选及复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 |
1.1.2 病原菌 |
1.1.2.1 学名 |
1.1.2.2 病害症状 |
1.1.2.3 病原菌形态 |
1.1.2.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1.1.3 病害循环 |
1.1.3.1 病原菌的侵染过程 |
1.1.3.2 病原菌的越冬和越夏 |
1.1.3.2.1 越夏 |
1.1.3.2.2 越冬 |
1.1.3.2.3 野生寄主 |
1.1.4 橡胶树白粉病的流行 |
1.1.4.1 病害流行过程 |
1.1.4.2 病害流行的条件 |
1.1.4.3 寄主物候 |
1.1.4.4 病原菌越冬菌量 |
1.1.4.5 气候条件 |
1.1.5 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 |
1.1.5.1 预测预报 |
1.1.5.2 利用抗病品种 |
1.1.5.2.1 抗性鉴定 |
1.1.5.2.2 抗病育种 |
1.1.5.3 农业防治 |
1.1.5.4 化学药剂防治 |
1.1.6 白粉菌的抗药性 |
1.1.6.1 多作用位点的保护性杀菌剂 |
1.1.6.1.1 无机硫杀菌剂 |
1.1.6.1.2 硫代氨基甲酸盐及类似物 |
1.1.6.2 专化型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 |
1.1.6.2.1 苯并咪唑类 |
1.1.6.2.2 嘧啶类 |
1.1.6.2.3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
1.1.6.2.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
1.1.7 白粉菌的交互抗药性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病原菌 |
2.1.3 供试杀菌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菌种的分离、纯化、繁殖和保存 |
2.2.2 新鲜分生孢子的获得 |
2.2.3 孢子萌发试验测定杀菌剂单剂毒力 |
2.2.3.1 测定培养条件 |
2.2.3.1.1 培养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3.1.2 培养时间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3.1.3 蔗糖浓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3.2 毒力测定 |
2.2.4 室内盆栽试验测定杀菌剂单剂毒力 |
2.2.4.1 接种方法研究 |
2.2.4.1.1 比较不同接种方法对寄主发病程度的影响 |
2.2.4.1.1.1 抖粉法 |
2.2.4.1.1.2 涂抹法 |
2.2.4.1.1.3 喷雾法 |
2.2.4.1.2 比较抖粉法与喷雾法测定三唑酮EC_(50)的稳定性 |
2.2.4.1.3 喷雾法接种量对病情指数的影响 |
2.2.4.1.4 喷雾法接种量对防效测定结果的影响 |
2.2.4.1.5 孢子悬浮液静置时间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4.2 毒力测定 |
2.2.5 复配杀菌剂增效配比的筛选 |
2.2.5.1 不同配比相互作用的定性分析 |
2.2.5.2 具增效作用配比的增效程度测定 |
2.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孢子萌发试验的培养条件 |
3.1.1 培养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2 培养时间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3 蔗糖浓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 室内盆栽试验的接种方法 |
3.2.1 不同接种方法影响寄主发病程度的比较 |
3.2.2 抖粉法与喷雾法测定三唑酮EC_(50)的稳定性的比较结果 |
3.2.3 喷雾法接种量对病情指数的影响 |
3.2.4 喷雾法接种量对防效测定的影响 |
3.2.5 孢子悬浮液静置时间对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3.4 杀菌剂单剂的毒力测定结果 |
3.4.1 孢子萌发试验结果 |
3.4.2 室内盆栽试验结果 |
3.5 复配杀菌剂增效配比的筛选结果 |
3.5.1 不同配比相互作用的定性分析结果 |
3.5.2 具增效作用配比的增效程度测定结果 |
3.5.3 共毒系数大小随毒性比率变化的趋势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孢子萌发试验的培养条件 |
4.1.2 室内盆栽试验的接种方法 |
4.1.3 单剂杀菌剂的毒力测定 |
4.1.4 复配杀菌剂增效配比的筛选结果 |
4.1.4.1 不同类型杀菌剂复配的理论依据 |
4.1.4.2 杀菌剂复配增效配比的筛选 |
4.1.4.3 复配杀菌剂增效配方的实际应用 |
4.1.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4.2 结论 |
4.2.1 孢子萌发试验的培养条件 |
4.2.2 室内盆栽试验的接种方法 |
4.2.3 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
4.2.3.1 单剂 |
4.2.3.2 复配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生M-45配合使用仙生等药剂防治黄瓜主要病害(论文参考文献)
- [1]设施黄瓜流胶病防治措施[J]. 浩任. 农业知识, 2020(01)
- [2]设施黄瓜流胶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祝海燕. 中国瓜菜, 2018(08)
- [3]两种杀菌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 李海薇,靳改龙,蔡晓峰,张渴锐,陈全家,顾爱星. 植物保护, 2018(03)
- [4]四川攀西地区石榴的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措施[J]. 何平,余爽,陈建雄,刘大章,王友富,马川,张玲,李在华. 中国热带农业, 2015(03)
- [5]早春大棚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姚子升,全玉强,邢玉宝. 吉林蔬菜, 2015(05)
- [6]‘沈农金皇后’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J]. 刘万好,张超杰,王婷,慈志娟,张振英,唐美玲. 果农之友, 2015(05)
- [7]苹果褐斑病、霉心病及心腐病药剂筛选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党继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8]中药材中生物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D]. 张育乐.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9]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D]. 吴永官. 广西大学, 2012(01)
- [10]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26种杀菌剂筛选及复配[D]. 杨意伯. 海南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