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太平鼓的文化解析

辽西太平鼓的文化解析

论文摘要

辽西太平鼓主要是辽西地区民间妇女的一种自我娱乐的艺术形式,反映劳动妇女生产和生活的场景,是一种在传统年节期间(即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进行的鼓舞表演。辽西太平鼓是由技艺高超的太平鼓艺人组织、群众自发参与的民众自娱性的鼓舞活动,是辽西地区年节庆典的重要内容。从太平鼓的产生与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时期,太平鼓这一仪式活动贯穿于祭祀和节日仪礼当中,表达当地民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的愿望,是民众传统民间信仰的物质载体。但在现代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辽西太平鼓中蕴含的满族萨满文化特质逐渐弱化,辽西太平鼓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异而重新被建构。同时随着政府、学者、民众和传媒机构的介入,辽西太平鼓开始从台后走向台前,与现代语境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了表演化和遗产化。辽西太平鼓被建构的过程因政府的利益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建立起以太平鼓为中心的利益场,形成了特定机制。在这个被重构的过程中,民俗学者开始了对辽西太平鼓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本真性的探求和研究。通过辽西太平鼓的重新建构,客观上提高了民众的文化自觉性,增强了民众对文化的保护意识,使民众开始重新认识和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地民众作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和诠释者,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对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民俗学者们对民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始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学者开始认识到,所谓本真性,只不过是特定人群给某种文化设定的一个相对的标准,因此,学者对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变,促使学者和民众开始把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从“物”的保护发展成为对其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其传承性的强调,把有形民俗文化遗产和无形民俗文化遗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正文共分四章:绪论交待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一章为辽西太平鼓的概述。主要介绍了辽西太平鼓的产生与发展脉络;辽西太平鼓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辽西太平鼓的展演过程,首先介绍了辽西太平鼓的表演内容,以农家生活、农村妇女的生活境况以及风土人情和名胜风光为题材;其次介绍了辽西太平鼓的表演特征,一类是边打边舞,一类是边打边唱。辽西太平鼓表演自如,人数不限。第二章指出太平鼓的传承脉络,同时,从器物层、民俗层和民俗信仰层三种文化内涵上,对辽西太平鼓所体现的满族文化和区域文化进行解读和分析,揭示其社会及文化内涵。第三章从多维视角审视辽西太平鼓的文化功能。太平鼓既是神与人沟通的媒介,并借此强化了民众的民间信仰;它还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此外,辽西太平鼓既是民众传统审美的展演过程,也是维系妇女群体的纽带。第四章,辽西太平鼓在现代化语境中,面临着传承危机,由传统文化元素向“陌生化”的性质转变,促使国家、学者、民众观念性的转变,开始以动态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文化。结语:现代语境中,辽西太平鼓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其存活基础。在众多外力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仍然以服务民众的节俗生活为重要宗旨,这一宗旨短期内不会改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0.2 研究现状和理论创新
  • 0.3 研究方法与不足之处
  • 1 辽西太平鼓的概况
  • 1.1 太平鼓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 1.1.1 太平鼓的产生
  • 1.1.2 太平鼓的发展脉络
  • 1.2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 1.2.1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自然环境
  • 1.2.2 辽西太平鼓生存的社会环境
  • 1.3 辽西太平鼓的展演过程
  • 1.3.1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内容
  • 1.3.2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特征
  • 2 辽西太平鼓的传承机制与文化解析
  • 2.1 辽西太平鼓的传承机制
  • 2.1.1 血缘传承:母女相传无师自通
  • 2.1.2 地缘传承:咱这地方的人都会打
  • 2.2 辽西太平鼓的文化解析
  • 2.2.1 器物层
  • 2.2.2 习俗文化层
  • 2.2.3 民间信仰层
  • 3 辽西太平鼓文化功能的多维审视
  • 3.1 信仰功能-祈福禳灾心理的反映
  • 3.2 娱乐功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 3.3 审美功能-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 3.4 维系功能-妇女群体的心理认同
  • 4 辽西太平鼓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4.1 辽西太平鼓的生存现状
  • 4.2 辽西太平鼓的发展趋势
  • 4.2.1 辽西太平鼓的表演化与遗产化
  • 4.2.2 辽西太平鼓脱离其生存文化环境被重新建构
  • 4.3 民俗文化本真性的理性思考
  • 结束语:现代社会语境下太平鼓的生存基础和未来走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千年鼓韵——抚宁太平鼓的艺术特色初探[J]. 戏剧之家 2017(01)
    • [2].京西太平鼓 舞出民间范儿[J]. 农民科技培训 2017(06)
    • [3].到岫岩看太平鼓[J]. 音乐生活 2012(12)
    • [4].京西鼓韵[J]. 投资北京 2017(04)
    • [5].关于岫岩之太平鼓[J]. 音乐生活 2014(11)
    • [6].京郊有个太平鼓村[J]. 北京纪事 2014(10)
    • [7].敲响太平鼓[J]. 词刊 2010(10)
    • [8].京西太平鼓的的历史传承[J]. 北京档案 2013(02)
    • [9].京西太平鼓[J]. 文史月刊 2013(01)
    • [10].太平鼓的文化符号学解读[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11].太平鼓:舞起来的千年鼓韵[J]. 神州 2015(01)
    • [12].浅析“太平鼓”俗文化的历史源起[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 [13].谈“太平鼓”舞的传承与发展——以京西太平鼓和抚宁太平鼓为例[J]. 艺术评鉴 2018(09)
    • [14].京津冀三地太平鼓舞特色比较研究[J]. 艺术评鉴 2017(17)
    • [15].行走着的历史——太平鼓传人指导苏三四村民开展太平鼓培训活动[J]. 工会博览 2014(05)
    • [16].东北“太平鼓”调查研究[J]. 兰台世界 2013(01)
    • [17].兰州城关区太平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武术研究 2019(03)
    • [18].台盟北京市委2018年“京台社区手拉手”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 加强两岸基层交流 实现两地互利互惠[J]. 台声 2018(13)
    • [19].老北京的杂耍 京西太平鼓[J]. 前线 2015(07)
    • [20].开发京西太平鼓课程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07)
    • [21].敲响太平鼓 文化共传承[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09)
    • [22].“京西太平鼓”史迹考索[J]. 北京社会科学 2013(01)
    • [23].“鼓舞太平”创作谈[J]. 音乐时空 2016(10)
    • [24].关于岫岩之太平鼓[J]. 音乐生活 2014(10)
    • [25].“一带一路”背景下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传播学分析[J]. 南方论刊 2019(07)
    • [26].角色换一换 敲响太平鼓[J]. 人力资源 2013(11)
    • [27].兰州春节民俗的由来与内涵[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8].从“中国岩画展”谈京西太平鼓溯源[J].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6(00)
    • [29].锦州满族太平鼓女萨满舞蹈的形象记忆[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30].满汉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乡俗叙事——以辽东岫岩太平鼓烧香仪式音声为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0(03)

    标签:;  ;  ;  

    辽西太平鼓的文化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