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叠+补”结构研究

汉语“动~叠+补”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汉语北方方言区,动词重叠式的后面不能带补语;南方方言区却广泛存在“动叠+补”这类用法。本文即研究汉语动词重叠和补语的共现情况。首先,本文站在功能主义的立场,对汉语“动叠+补”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认知语义分析。从语义量范畴的角度来描写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将北方方言(包括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与南方方言“动叠+补”结构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相对照。借助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来解释“动叠+补”结构的存在理据,本文还从数量特征的角度进一步考察“动叠+补”及其相关结构的语义组配特征。其次,本文从整体汉语出发,提出与“动叠+补”组合相关的四个方言类型学参项,考察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与补语的共现情况以及“动叠+补”组合在南方诸方言中的具体表现,初步揭示“动叠+补”组合蕴藏的具有方言类型特征的某些倾向性规律。这四个参项是:1、动词重叠与补语是否共现;2、“动叠+补”组合中补语的语义类型;3、“动叠+补”组合中动词重叠的语义量级;4、与“动叠+补”相关的几种格式。最后,本文对“动叠+补”组合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历时的探索。本文认为汉语动词重叠式在其发展历程中,语法意义经历了从“量增”到“量减”的根本性转变。南方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式发展得相对不充分,其语法意义在许多情形下仍表现为“量增”,以至于早期汉语中的“动叠+补”组合得以延续并留存至今;北方方言的动词重叠式总体上已经由“量增”演变为“量减”,导致“动叠+补”组合逐渐萎缩直至淘汰。另外,本文认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从“量增”到“量减”转变的根本动因是汉语的双音化趋势。但是这种从量增到量减的转变是缓慢的,而且不具备能产性。15世纪后受体标记系统的格式类推,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才普遍运用。其间,一部分动量组合V一V在语法化过程中由于“一”的省略,直接加入到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的队伍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代汉语“动叠+补”结构概述
  • 叠+补”结构'>1.1.1 北方方言不存在“动+补”结构
  • 叠+补”结构'>1.1.2 南方方言多存在“动+补”结构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 1.3.1 研究的立足点
  • 1.3.2 研究的着眼点
  •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叠+补”结构的认知语义分析'>第二章 “动+补”结构的认知语义分析
  • 2.1 引言
  • 2.2 与动词重叠相关的量范畴
  • 2.2.1 量范畴概说
  • 2.2.2 时量与动量
  • 2.2.3 量增与量减
  • 2.3 量范畴观照下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 2.3.1 北方方言和普通话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叠+补”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2.3.2 南方方言“动+补”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 叠+补”结构的认知理据'>2.4 象似性与“动+补”结构的认知理据
  • 2.4.1 象似性概说
  • 2.4.2 顺序象似性
  • 2.4.3 数量象似性
  • 2.4.4 象似性vs.经济性
  • 2.5 动词重叠(量增/减)与宾/补语的组配
  • 2.5.1 动词重叠(量增)与补语
  • 2.5.2 动词重叠(量减)与补语
  • 2.5.3 动词重叠(量增)与宾语
  • 2.6 小结
  • 叠+补”结构的共时分布考察'>第三章 “动+补”结构的共时分布考察
  • 3.1 引言
  • 3.2 参项一:动词重叠与补语的共现情况
  • 叠+补”结构的地理分布'>3.2.1 “动+补”结构的地理分布
  • 3.2.2 参项一所体现的方言类型学意义
  • 叠+补”结构中补语的语义类型'>3.3 参项二:“动+补”结构中补语的语义类型
  • 叠+补”结构中补语的语义分类'>3.3.1 “动+补”结构中补语的语义分类
  • 3.3.2 补语语义类型的方言分布
  • 3.3.3 参项二比较下的方言类型特征
  • 叠+补”结构中动词重叠的语义量级'>3.4 参项三:“动+补”结构中动词重叠的语义量级
  • 叠+补”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3.4.1 一些方言“动+补”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 3.4.2 参项三比较下的方言类型特征
  • 叠+补”相关的几种格式'>3.5 参项四:与“动+补”相关的几种格式
  • 3.5.1 四个方言点动词重叠的句法表现
  • 3.5.2 参项四比较下的方言类型特征
  • 3.6 小结
  • 叠+补”结构的历时演变探索'>第四章 “动+补”结构的历时演变探索
  • 4.1 引言
  • 叠+补”结构'>4.2 动补结构和“动+补”结构
  • 叠+补”组合'>4.3 早期汉语中的“动+补”组合
  • 叠+补”组合的界定'>4.3.1 “动+补”组合的界定
  • 叠+补”'>4.3.2 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补”
  • 叠+补”'>4.3.3 唐、五代的“动+补”
  • 叠+补”'>4.3.4 宋代的“动+补”
  • 叠+补”'>4.3.5 元明以后的“动+补”
  • 叠+补”组合在南北方言区的不同命运'>4.4 “动+补”组合在南北方言区的不同命运
  • 叠+补”组合在北方方言中的消失'>4.4.1 “动+补”组合在北方方言中的消失
  • 叠+补”组合在南方方言中的延续'>4.4.2 “动+补”组合在南方方言中的延续
  • 4.5 动词重叠式:从量增到量减
  • 4.5.1 双音化趋势——动词重叠从量增到量减的根本动因
  • 4.5.2 体标记系统——动词重叠(量减)类推的格式平台
  • 4.5.3 动量组合“V 一V”——动词重叠(量减)的又一来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可能的创新点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结论
  • 5.3 存在的问题
  • 5.3.1 方言资料的搜集
  • 5.3.2 研究方法的驾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汉语“动~叠+补”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