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摘要:由于输配电环节存在较多的漏洞,导致电力供给过程中的窃电现象十分普遍,且窃电技术也越来越专业,大量的窃电使得电力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反窃电技术十分有必要。本文首先对目前常见的窃电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其次概述了电力企业相关的反窃电方式,以供广大电力企业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反窃电;智能电表
电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使用,但总有不法分子想方设法钻空子,想享用免费的电能,因此就不断出现了各种非法窃取电力的技术手段,这就使得电力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相关部门进行的数据统计,全国电力企业每年因为窃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350多亿元人民币。总而言之,窃电现象不仅只是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盗窃问题,更是一种不道德的社会不良风气,严重破坏了诚信的基本社会公德。不法分子窃电技术都是通过非法手段对电力基础设施进行特殊改造来实现,这些改造方式很容易干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甚至会导致电力系统故障及人身伤亡事故,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电力企业通过应用各种反窃电技术来及时侦测和发现窃电不法分子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维护了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还有助于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一、常用的窃电技术概述
正常情况下,电力企业通过与电力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来保证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电力企业则基于此合法合理地向电力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并通过电能表来记录电力用户的用电量,根据用电量来收取电费。《供电营业规则》等电力法律法规对窃电行为进行了约定,电力企业就依法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判断,并基于此来判定电力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供电营业规则》第九章第一百零一条中明确规定“禁止窃电行为。窃电行为包括: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供电企业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目前常见的窃电行为是通过改变一定时间内的电能量,主要是通过修改用电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及时间参数来实现的,这是窃电技术最基础的理论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窃电技术,主要包括欠压法窃电、欠流法窃电、移相法窃电、扩差法窃电、无表法窃电等五种常见的窃电方式,五种窃电方式的占比如图1所示。
图1五种窃电方式的占比
(1)欠电压窃电技术,窃电者主要通过改变电能的计量电压回路的接线、故意破坏掉计量电压回路以使得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失压或欠电压,进而达到少计或者不计电量的目的。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虚接或断开电能计量装置的供电回路,造成电能计量装置监测的电压信号出现失压或欠压,常用实现欠压的方法主要包括在电能计量回路中虚接电压互感器、在电力供给电压回路中串联电阻及割伤、割断电压回路线芯等三种方式。欠压法窃电技术的原理如图2所示。
(2)欠流窃电技术,窃电者主要通过改变电能的计量电流回路接线、故意破坏掉计量电流回路以使得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无电流或电流减少,进而达到不计或者少计电量的目的。欠流窃电和欠压窃电类似,二者都是利用非法手段来改变电流回路的正确接线,以减少电能计量装置实际的计量电流,进而导致电表的电能计量数值变小。比较常见的欠流窃电技术主要包括短接电流回路接线、断开电流回路接线、通过改变线圈匝数等方式来改变电力计量回路的电流,并联分流电阻和导线等技术手段改变线圈匝数窃电,打开电能表外壳,电能表的接线原理如图1所示:A端、C端两个端口为电力的进线端,其中A端口连接火线,C端口连接地线;B端口和D端口是输出端。窃电人员一般会选择拆去数匝电流线圈,然后将拆卸的线头反方向缠绕几匝后再重新接好,盖上电能表外壳,再做假铅封。欠流法窃电技术的原理如图3所示。
图2欠压法窃电技术示意图
图3欠流法窃电技术示意图
(3)移相窃电技术,窃电者主要通过改变电能表的正常接线、或者给电能表附接特定接法的电感或电容,以使得电能表线圈中电压、电流间相位关系异常,从而使电能表慢转、停转甚至倒转,进而达到少计电量的目的。移相窃电主要是通过改变表的接线方式,使计量的电压和电流相位发生改变,从而减少电表计算及其计量的电能。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传统机械电表,而且在现代的智能电表上也能够进行窃电。目前仍在使用的有改造电流互感器,产生涡流电,使电表停转或反转;通过串并联电容或电感,采用辅助变压器、移相器的方式改变计量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等方法。移相窃电的原理如图4所示。
(4)扩差法窃电技术,窃电者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私拆改造以使电表的误差扩大;或者通过强磁场、高电压放电、高电流冲击等方式扩大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使电能表少计或不计电量。其中私拆电表改变电能计量装置的结构特性主要包括: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的电流线圈匝数或将部分电流线圈直接短路处理;在电压线圈中串接较大的串联电阻或者使得电压线圈直接断路;通过电磁干扰或者机械损坏的方式来破坏电能计量装置的机械及电学性能;改变电能计量装置内部其他零件的参数、接法等,使得电能计量装置处于欠电压状态,而实现窃电。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条件来实现窃电,主要包括改变电能计量装置的固定位置及倾斜角度,使得电能计量装置的转盘或者指针受力不均衡而导致计量误差变大;或者通过高频的机械振动来干扰电能计量装置的正常运转;或者用永久磁铁产生的强磁场干扰电表等。扩差法窃电手法,如表1所示。
图4移相窃电技术示意图
表1扩差法窃电技术主要类型
(5)无表法窃电技术。未经报装入户就私自在电力企业的线路上接线用电,或有表用户拆改电力线路,使得电表不接入用电回路而直接从电源侧接入负荷进行窃电,这种现象目前十分普遍并容易查获。上述四类在性质上主要属于偷偷摸摸的窃电行为,隐蔽性较强,但是与上述四种性质不同的窃电技术是无表法窃电技术,此种窃电技术是明目张胆的窃电行为,已经构成了抢劫犯罪性质的偷窃行为,此外,无表法窃电的危害性也十分大,不仅造成电力企业的电能损失,还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例如私拉乱接乱搭高压线极易引发触电及电力火灾使得公用变过负荷损坏,甚至给社会大众带来人身伤亡侵害。
综上所述,大多数的窃电技术是通过破坏干扰电能计量装置以使其无法正常计量来实现,为防止窃电行为发生、保证用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维护电力与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电力企业一定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反窃电技术。
二、常用的反窃电技术概述
电力企业的反窃电技术主要是基于用电用户性质、电能计量装置类型、窃电嫌疑现象等基本要素进行初步分析的,可以根据窃电原理使用相关的仪器进行仪表检查法和在线监控/检测法;也可以根据经验技术总结进行直观检查法和电量对比法等,实际的反窃电工作中往往会综合使用,一般而言,用电检查人员由于工作量的限制,在对电力用户的日常检查中,不会随身携带过多的专业设备,多首先采用直观检查法和电量对比法在现场确定电力用户的窃电嫌疑与否,若当场取得窃电证据,按照相关规定处理;若没有明确的证据或证据并不能作为法律依据,多不会当场处理,而会根据观察统计的原始数据回单位进行详细分析,判断用户的窃电手法类型,然后通过在线检测手段核实用户的窃电行为的实施和时间频次规律,最后协同公安部门开展专项反窃电行动,携带专业设备,同时协调主站人员远程追踪该电力用户用电情况的实施情况,对嫌疑用户窃电的“窗口时间”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或经专业设备勘测获得法律认可的证据。
(1)强化文明用电宣传工作,不断拓宽宣传渠道。积极向广大用户宣传窃电的危害性十分有必要。电力企业要与时俱进,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视广告、社区展板宣传栏等多种渠道,积极主动地宣传《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电力用户依法用电的意识,增强对窃电者的震慑力,以使得社会各界重视关注窃电违法犯罪行为,以尽可能地调动社会公众积极主动地对窃电行为进行举报制止。
(2)不断升级电力设备的基础设施。由于大多数的窃电技术是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改造和破坏,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以提升电力基础设施的反窃电能力,使其能够及时预警分析窃电行为,并将疑似窃电行为远程报送给中心控制台,以使得电力监察人员及时有效地对疑似窃电行为进行人工侦查。
(3)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有效识别窃电行为。电力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也是一种可以挖掘的大数据,可以基于电力用户多年的用电量数据来对用户的用电行为和规律进行初步分析,根据采集到的用电数据进行反窃电数据挖掘分析,以准确高效率地发现可疑用电行为。例如可以通过初步筛查用户用电情况,如对有些用户连续两个月及以上无用电记录或用电量降幅巨大的用户进行突击检查,及时有效地发现可能的窃电用户,并及时制止。
(4)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检查力度。电力企业要定期进辖区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突击检查,主要可以通过钳型电流表测量一、二次电流和电压,然后进行初步测算以判定电力计量回路是否异常;此外,在检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表孔间的间隙进行及时保养维护,并对现场的重要电能计量装置的尾表盖、接线端子盒以及互感器二次接线侧等部件进行有效的封装处理,以防止人为破坏及私自拆改电表,并要保证将所有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在统一进行安全防护的计量柜体中;同时,还要确保在接线盒内插入的进表导线的裸露部分连接牢固,以防止产生虚线而无法正常计量电能。
(5)及时更新电力监测系统,将在线监测方法应用到反窃电工作中去,这样就可以通过特定功能的电力监测系统和设备实时地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并设定相应的安全工作阈值,将实时监测的运行参数与阈值进行对比,以判断电能计量装置是否存在窃电的方法,以提升反窃电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窃电技术常用的欠压法窃电技术、欠流法窃电技术、移相法窃电技术和扩差法窃电技术及无表法窃电技术五种窃电手法,并对反窃电人员常用的反窃电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以供广大电力企业反窃电检查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德伦,尚庆鹏.浅议电力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中之反窃电技术与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26.
[2]邱萌萌,俞道敏,孙倩倩.窃电手段及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7(9):187-187.
[3]袁清柳.浅析用电监察过程中反窃电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3):246-246.
作者简介
孔晶(1984.09):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大学本科学历,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输配电工程专业工作。
孔成(1984.10):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大学本科学历,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工程师,技师,主要从事送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