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一个农业大省和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重要的棉、油、肉产区之一。建国以来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的要求来衡量,湖北省最薄弱的环节是农业,差距最大的是农村,收入最低的是农民。湖北农业结构如何调整、农业如何增效、农民如何增收仍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农业属于社会效益大而比较利益低的弱质产业,对整个社会具有正外部性,但在产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并存在较多的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必须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政府财政农业投资是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措施,这也是当前农业发展在加入WTO之后面临新的环境、取消农业税和跨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因此,探索和研究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问题,更为有效地发挥政府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职能,推动湖北省农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论文在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界定与阐述,从定性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对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体制变迁与变迁做出评价;从定量的角度对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规模与效益进行数学模型的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优先序,并对湖北省未来几年内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需求做出预测;对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主体——政府行为进行检视和分析,确定政府在农业领域内的投资职能与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边界;然后对国外农业财政政策和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进行经验比较,借鉴其基本做法;考察WTO《农业协定》下的有关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规则,综合分析其框架下政府投资的空间与湖北省的农业补贴问题:最后依据上述研究,对强化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对优化和改善湖北省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有所裨益。全文共分作八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整个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指出技术路线和全文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并给出关键性概念的内涵界定。第二章,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基础理论。阐述了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政府公共投资资金介入到农业投资的理论依据,为后续各个章节的研究奠定整个理论基础。第三章,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考察。对我国历史上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管理体制的演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着重对湖北省历年来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周期性波动和结构特征,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弊端以及成因。第四章,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绩效评价与预测。这是论文最核心的部分,首先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双元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探讨了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因果关系,而后利用经典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效果评价,最后是利用逻辑斯蒂(Logistic)增长曲线和三和值法对未来几年内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的需求进行预测。第五章,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主体行为检视与分析。主要是从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主体——政府的行为分析出发,从理论上分析探讨政府的投资职能,确定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投资边界,并对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第六章,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比较和借鉴。总结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模式与主要概况,并进行借鉴,希望能够对完善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措施提供帮助。第七章,WTO框架下政府投资空间与湖北省农业补贴。首先在WTO的框架下考察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主要方式,以及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重点内容,然后对湖北省的农业补贴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第八章,强化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内完善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其基本特征与目标体系,然后是具体的实现路径和配套政策措施。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绩效评价问题。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对于湖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2)本研究从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考察出发,对湖北省历年来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揭示了其周期性波动和结构特征,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弊端以及成因。(3)本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是强化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在全面把握世界主要国家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现实选择与未来走向基础上,剖析WTO框架对公共财政农业投入与农业补贴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提出新时期内完善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基本思路和配套政策措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探析[J]. 大众投资指南 2020(03)
- [2].浅析财政农业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经济论坛 2014(01)
- [3].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效益研究[J]. 时代金融 2018(24)
- [4].2017年财政农业工作要点[J].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7(03)
- [5].基于财政农业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与研究[J]. 经贸实践 2015(16)
- [6].河南省财政农业支持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7].中国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分析[J]. 当代经济 2011(15)
- [8].国际财政农业补贴制度评介及对我国的启示[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10)
- [9].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财政农业投资模式创新[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0].政策[J]. 资源导刊 2017(09)
- [11].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设施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 项目首席专家简介[J]. 园艺与种苗 2016(02)
- [12].财政农业的支出以及其效应研究[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5)
- [13].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耐盐高产优质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项目概述[J]. 园艺与种苗 2016(07)
- [14].绩效管理机制下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改革探讨[J]. 当代农村财经 2019(11)
- [15].加强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33)
- [16].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及优化对策[J]. 经济纵横 2010(06)
- [17].加强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思考[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12)
- [18].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及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J]. 安徽水利财会 2017(03)
- [19].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财政农业投入产出的弹性分析[J]. 经济纵横 2011(03)
- [20].探讨财政农业公共支出绩效管理[J]. 经贸实践 2016(14)
- [21].石家庄市财政农业支持效率机制的构建[J]. 河北企业 2009(04)
- [22].财政部 农业部 水利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及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7(35)
- [23].中央财政农业保费补贴新规出台[J]. 农家致富 2018(07)
- [24].我国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中绩效审计路径研究[J]. 山西农经 2020(18)
- [25].黑山县农业综合开发中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0(05)
- [26].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中绩效审计路径探索[J]. 财政监督 2019(24)
- [27].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破解农业生产难题[J].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2(01)
- [28].完善农技推广支持政策研究[J]. 中国财政 2012(22)
- [29].我国财政农业投入问题研究——基于公共财政视角[J]. 北方经济 2010(22)
- [30].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耐盐高产优质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主推技术[J]. 园艺与种苗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