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微流控芯片结合了生物和微电子加工等技术,将实验室中多种仪器的功能集成到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芯片上处理,它有很多优点如:微型化、集成化、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等。目前微流控芯片已经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检验、药物合成筛选、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在普遍使用的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材料高分子聚合材料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非特异性吸附等。研究结果表明,对高分子材料表面进行修饰改性可以改善它的性质,使聚合物芯片更有利于实际生物样品分析。本论文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分析芯片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有效的修饰方法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成功实现了抗体分子的固定,并将该方法用于酶联免疫分析的研究,采用柱端电化学方法对该微流控芯片免疫传感器进行了检测,得到了满意的分析效果。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概述了微流控分析技术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概述了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例如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材料、加工方法、进样技术和检测技术等。介绍了微流控分析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微流控芯片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最后本章着重讨论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二.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传感器研究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通道表面改性的研究通过高分子共聚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丁酯)x-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BMA)x-(MAOPTAS)y],实现了PMMA材料表面硅烷化,在憎水、化学惰性的聚合物表面引入活性基团,为接下来的生物识别分子固定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采用热压法制作PMMA微流控芯片,在通道表面经微流控芯片的表面化学改性引入的硅烷化活性基团与Al2O3溶胶-凝胶之间进行缩合反应,在缩合过程中实现了蛋白质分子在芯片通道内的固定。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采用上述固定方法,制备了微流控芯片免疫传感器。首先采用Al2O3溶胶-凝胶将抗体(anti-IgG)包埋于经(BMA)x-(MAOPTAS)y修饰过的微流控芯片微通道中,然后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结合抗原(IgG)以及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二抗(ALP-anti-IgG),制备了微流控芯片免疫传感器,进行ELISA酶联免疫分析。分别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流-时间曲线法(Amperometric i-t Curve)进行了电化学检测。由于微通道内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等特点,微流控芯片把免疫分析的反应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并且大大简化了分析过程。氧化铝溶胶-凝胶网络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持抗体的生物活性,并且能够抗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该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下限达1pg/ml),线性范围宽(1-500pg/ml)等优点。因此微流控芯片免疫传感器在临床应用和环境检测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三.壳聚糖/透明质酸微球组装的表面及其应用于酪氨酸酶传感器的初步探索通过壳聚糖/透明质酸纳米微球(CS/HA nanoparticle)与阳离子聚电解质(PDDA)采用层层组装技术(LbL)在导电玻璃(ITO)电极上构建功能性的表面,将酪氨酸酶吸附于组装膜上,制备了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溶液中微量苯酚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10-7M)、线性范围宽(10-4M-10-7M)等优点,同时改变聚合物微球的组装层数可调控酶的负载量,从而控制酶电极的催化性能。壳聚糖/透明质酸纳米微球组装膜生物相容性较好、酶的吸附能力强,在生物分子固定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在生物传感器、酶反应器等纳米生物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用于五种动物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研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3)
- [2].T形微流控芯片液滴成形与细胞封装的理论[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3].多层纸基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其对农药的可视化检测[J]. 农机化研究 2020(11)
- [4].基于面板工艺的数字微流控芯片[J]. 仪器仪表学报 2020(03)
- [5].微流控芯片技术在血细胞变形和流动性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实验流体力学 2020(02)
- [6].用于秀丽隐杆线虫毒理学实验的类桥式微流控芯片平台[J]. 药物分析杂志 2020(07)
- [7].聚合物薄膜微流控芯片拉伸成形规律研究[J]. 模具制造 2020(07)
- [8].基于惯性聚焦的细胞计数微流控芯片[J]. 机电工程技术 2020(08)
- [9].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全波长实时荧光检测系统研制[J]. 生命科学仪器 2018(06)
- [10].低成本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综述[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9(05)
- [11].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及其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J]. 动物医学进展 2019(05)
- [12].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进展[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9(03)
- [13].从专利角度分析微流控芯片的键合技术[J]. 云南化工 2019(04)
- [14].医用微流控芯片研究进展[J]. 微电子学 2019(03)
- [15].微流控芯片的标准化探索与展望[J]. 标准科学 2019(07)
- [16].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构建[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12)
- [17].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历程[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3)
- [18].基于微流控芯片的72重单核苷酸多态性族群推断系统的构建[J]. 色谱 2018(07)
- [19].论化工原理教学改革与微流控芯片的关系[J]. 广州化工 2017(04)
- [20].基于可开启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及单个细胞的提取[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03)
- [21].微流控芯片安培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科技风 2017(10)
- [22].应用于生物荧光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的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7(06)
- [23].微流控芯片上细胞相互作用及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研究[J]. 分析化学 2016(04)
- [24].3D打印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进展[J]. 分析化学 2016(04)
- [25].微流控芯片电泳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18)
- [26].新型恒流式颗粒计数技术及微流控芯片装置[J]. 微纳电子技术 2014(12)
- [27].微流控芯片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14(06)
- [28].光检测数字微流控芯片的高集成驱动电路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 2015(03)
- [29].自制简易微流控芯片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08)
- [30].基于STEM理念的中学化学创新实验研究——微流控芯片的制备[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