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古建买卖仍可进行(论文文献综述)
惠丹红[1](2021)在《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常出现公共空间缺失、失尺度建设等现象,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下降、活力缺失等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活力和品质化。在现今以存量更新为主、着重打造内涵品质的主题之下,活力营造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组成部分,社会交往的需求常常被忽视,导致人群与街道生活的远离,尤其是历史片区在面临保护与发展的抉择中应更注重街道公共生活和活力的塑造。然而,如何对活力进行量化评价是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随着信息化发展,新数据环境的构建日益成熟,图片数据获得渠道不断更新、图像解译的技术手段更加多元,为通过街景图片的语义识别来认知街道空间环境构成和量化评价街道活力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首先梳理和把握街道空间活力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探索,掌握目前相关研究方向和不足,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其次是关于本文街道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明晰街道活力的构成和来源之下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主要包括指标分类和数据获取,基于活力的外在表征和构成要素两个维度,将活力具化为适用于书院门片区、可定量评价的街道语义因子,并分类获取。二是活力量化评价方法的确立,SD语义分析和深度学习两种图像识别方式分别对应活力的人工评价和机器评价两个层面,人工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知人群对高活力街道特征的心理感知倾向,并对街段街景数据特征进行语义解读,以实现本文街道活力强弱的人工评分;机器评价则基于视觉感知对街景图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语义分割,将聚集人群数量作为机器评分标准。前者反映了活力和街道构成要素特征之间的关系,后者通过街道构成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反映了活力与街道构成要素比例之间的关系,两个层面的融合能更全面表达街道要素构成及特征对人群的综合影响,再针对两者所得结果进行统一与差异解析,总结出不同类型街道活力的影响机制和因素特征,作为空间优化和活力提升的重要依据。西安书院门片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生活模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获取街景图像作为本次街道活力评价体系实证的数据基础,并结合片区内产业和人口等社会特征的调查,使得书院门街道空间构成与特征方面矛盾的认知与解决更具综合性和针对性。最后提出本文的街道活力提升策略,应基于问题导向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同时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探索新的街道活力塑造方向。本次研究目标期望在活力量化以及以西安书院门片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研究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王奥怡[2](2020)在《萝径因幽偏得趣,云峰含润独超群 ——清漪园绮望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绮望轩建筑群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始建于乾隆朝,是清漪园时期后溪河畔重要的景观节点。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劫掠北京西郊园林时绮望轩建筑群部分幸存,同治十二年(1873)被全部拆除,光绪朝重修颐和园时未能重建,现仅存遗址。本文以绮望轩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并梳理文献史料,调查勘测遗址,在此基础上对绮望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一、梳理绮望轩的基本概况及历史沿革,厘清了“绮望轩”、“寒香阁”、“古情亭”、“翠籁亭”等建筑题名及其空间位置;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手工测量结合的方式对遗址进行翔实测绘与调查。三、综合分析遗址与相关样式雷图档、清宫档案、御制诗等材料中的空间关系与尺度等信息,参照同期园林建筑实物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的尺度权衡,对清漪园时期绮望轩建筑群遗址进行了复原研究。四、从后山整体环境与园林内部空间处理两个层面分析绮望轩的园林造景,推测其营建过程,对绮望轩独特的叠石种松进行深入分析。五、解读乾隆帝在绮望轩的园林活动,结合对绮望轩点景题名及御制诗的解读分析其蕴藏的审美内涵。本研究深化了对颐和园的整体价值认知,为颐和园后山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坚实基础,其复原研究方法也为相关皇家园林遗址的研究提供参考。
邓弟蛟[3](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提出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李俨[4](2020)在《源于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下有关江南传统民居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针对传统民居中建筑构件的研究多集中于构件装饰艺术的探讨、营造技艺研究,以及构件加工模数尺度研究等。在传统民居类的文物建筑修缮、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学术研究中,对建筑构件的处理往往是“保留、修缮原有构件”、“采用传统手法修旧如旧”,对保护修缮工程中应如何具体地保护传统建筑构件,如何再加工使用,往往语焉不详。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很多传统村落民居被拆除、改造,大量拆解下来的建筑构件仍质量完好,艺术价值很高,可堪再用。因此,在江南地区这些源于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在后来的建筑改造,新建筑营建中也被广泛再运用,成为具有传统设计元素的新传统建筑。此外,传统建筑构件也备受收藏家青睐,优美的纹饰,良好的质地以及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使得其身价越来越高。市场流通价值导致了一段时期倒买盗卖现象猖獗,对本应保护的传统民居造成了实质性破坏,而收购来的整栋民居或零散构件将做何种用途同样值得探讨。因此,本文基于传统民居构件保存、保护呈现出的多种现象展开论述。旨在强调构件宝贵价值与再利用的可能性,依据现下使用状况梳理再利用途径,论述采用传统构件的利弊权衡,总结再利用原则与方法。本文共分四章。首先,在大量实地调研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江南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价值评估体系。根据该地区传统民居的营建文化背景、建筑形制特征与建筑装饰艺术,梳理建筑构件蕴含的价值。结合调研现状,以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三种保存类型为考量影响因素,确立相应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权重值、评估标准,以供不同背景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价值与可利用性能评定。并选取三种保存类型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样本作为实例,验证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再参照不同使用目的对构件价值的需求,以及实例验证数据结果,划定再利用等级。其次,根据再利用实情,梳理出以传统民居建筑构件重塑传统建筑,作为优质材料修缮历史建筑,作为传统装饰元素展现构件艺术价值三种模式下,不同等级构件的再利用特点与方法,包括构件取舍、功能形式转变、再利用建构方式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据此展开构件再利用对再利用客体与构件自身利弊影响的论述。最后,本文根据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保存与再利用的实际情况,以及诸多应用实例中的方法与优缺点的分析,总结概括出源于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再利用原则及策略,提出制定构件再利用性能参考体系,以便单体样本的优劣判断,并且挖掘构件的社会文化价值以深化价值传达效果;以及修补构件完善外观,提升构件自身再利用的完整度,希望能对改造与设计运用起到一定参考与借鉴。
范婷婷[5](2020)在《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文中指出楼阁是中国传统的城市山水人文环境中的典型景观要素,是关联城市和自然山水的关键因子,在构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取向和整体意象的景观环境空间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标志性作用。深入解读传统楼阁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及其本体特征,是理解中国古代匠人的环境经营智慧、丰富现代中国城市特色景观营造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的景观营造历来注重环境的整体把握,当前有关楼阁的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单体物质空间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变特征,而将楼阁分布与城市空间环境联系起来,作整体性解读这方面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鉴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入手,分析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相影响,梳理古代楼阁营建在环境的不同层面关联自然秩序的历史经验,为现代景观楼阁设计的传承与创新作基础性的理论参考,以期为楼阁相关的工程建设及保护修缮拓展相关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对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建筑设计作系统的梳理解读。研究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楼阁形式、传统楼阁建置对理想环境格局构建的作用以及传统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这三个方面厘清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分别从时间的纵向和横向理解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认识楼阁单体的形成背景及构成要素的演变脉络;第三部分在前文认识历史环境和传统楼阁的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从环境应对和楼阁单体表现两方面探究传统楼阁在现代空间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第四部分以碧云楼为例,阐述基于栖霞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格局特征,并观照现代城市景观新秩序的背景,生成的楼阁建筑及周边环境设计策略。综上,总结古代楼阁营造的规律,认识到楼阁景观是特定历史语境下多重因素形成的物质外现形式。故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重拾环境整体经营的传统智慧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要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楼阁文化的核心内涵,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特色的新楼阁景观风貌。
袁亦昕[6](2020)在《动态演变视角下的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极为璀璨夺目的一页。明代中晚期以后江南家族群体造园现象极为普遍,同一家族同时拥有数个园林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园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更是成为江南名园的典范,化为中国古典园林史上不朽的篇章。针对这一历史区域和历史时段内家族园林活动的研究,以往学者们已积累了一些重要的论述,而在目前阶段新的学术趋势下,家族园林史的研究有着向多视角、系统化、深层次细化推进的意义。系统地探索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情况并对江南私家园林的动态演变机制进行梳理,是本文研究开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比研究、统计分析、多学科交叉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史料发掘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资料整理分析以及现存遗迹实地调研,在历史的语境下探寻明代江南家族群体造园现象的起因,对明代家族群体园林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地呈现,揭示家族群体对于江南园林发展的深刻影响,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江南私家园林在自然历史社会条件下动态演变的基本规律。研究发现,明代江南家族群体的园林活动情况存在很大程度的共性特征。家族园林的发展兴盛得益于明代中期以后江南家族群体性地兴起,这些家族大多通过入仕、经商或从文的方式逐渐确立了家族在地区内的稳定地位,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映射在家族园林的建造风潮之中,从而在园林活动层面展现出很大程度的共性特征;此外,江南私家园林的发展过程存在特有的动态演变机制。私家园林个体存在的过程即是不断发生动态演变的过程,园林个体受到多种动因的影响通过湮灭、传递和新构的形式发生着不同层面的动态变化,最终导向着园林个体的“兴废成毁”。通过本文研究的深入开展,可以为明代江南家族园林史的研究提供内容及形式上的梳理和补充;对于树立起基于动态演变视角的全局性园林观念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针对当下江南园林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具有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参考价值。
赵金娥[7](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李昊阳[8](2019)在《江南古典园林亭建筑发展推演及样式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论文首先从亭建筑的分类入手,具体分析亭建筑在中国发展历程当中出现的主要功能形式、建筑材料等,后又分析南北方亭建筑区别,然后着重分析研究亭建筑发展推演及功能演变、亭建筑发展样式演变、亭建筑的建造思想与文化精神三块主要内容,并以时间为轴线,采用推演的方式对亭建筑在中国的演变进程进行研究,以江南地区的亭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各类历史资料文献、研究画像石图文、各个时期的壁画和文人画、出土的各类文物、对应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遗迹建筑以及相关学者考证过的资料等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研究考证推演。从一开始早期社会“亭”字的产生以及与其他相关文字,在外形上的关系;到亭与台的关系,即亭的起源;到秦汉时期亭建筑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类型,并具体分析了其中各个类型亭建筑的功能类别;到魏晋南北朝亭建筑功能逐渐统一,出现了以观赏性质为主的亭;到隋唐时期出现各种形状造型的亭建筑以及其文化艺术和形式的依附;到宋元时期亭建筑发展达到成熟并开始大量出现规范性的书籍、记载等;再到明清时期亭建筑发展更为细腻,各种装饰性彩绘和琉璃的大量使用,凸出了皇家气派,相应出版的官式书籍也奠定了当代亭建筑的基本形式,成为后世参考的重要依据。本文同时还论述了在各个时期的背景之下,亭建筑在功能变化、结构样式、建造思想以及与亭相关的诗词楹联纪念故事等。本次研究还收集整理了江南地区亭建筑分类汇总表,包括江南地区现存主要亭建筑的信息,按照分级分类的方式汇编并予以附录,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亭建筑,用以对本文进行佐证和归纳总结。在整个研究的过程当中,笔者认为秦汉时期亭建筑的种类很多,形式多样,很多同称为“亭”的建筑,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这个时期,很多前辈学者也提出过多种不同样式类型的“亭”。究其原因是多种功能的需求导致的。再者,亭建筑在早期具有防御性功能的时期和阙、望楼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样式和功能上有着类似之处。另外,亭建筑在早期是体量较大的建筑类型,也有类似阁楼、亭塔的样式,因此对亭描述为“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其实也是不够准确的。
刘梦雨[9](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指出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陆天嘉[10](2019)在《艺圃志 ——明末清初的园林与士人的艺术生活》文中研究表明园林是一种特殊的图像。历代园主、建筑师以不同的营造理念、生活或观看方式先后实现对它的修建或重建。在这一过程中,园林又是不同时代各类图像聚集的空间。园主们在其中收藏、观看、展示古物、书画等。它又是图像制作者们描绘的对象,从而诞生关于园林的图像,如园林画等。艺圃是苏州古典园林现存的代表之一。本文着眼于艺圃在十七世纪的历史,并试图由这座园林提供明清之际艺术史的特别视角。这一时期的艺圃区别于如今之所见,它是园主日常生活的场所,对它的讨论必须涉及在这段时间中艺圃的四代园主,即文震孟、文秉父子和姜埰、姜实节父子。文震孟是文徵明的曾孙、《长物志》作者文震亨的兄长,而艺圃则是与文氏家族有关的唯一尚有完整形状的园林。文震孟、姜埰均为明末之名臣,前者为文氏家族中官衔最高者,后者更是着名的“遗民”。于是,当时的许多重要事件、话题、人物等因园主的身份与名望而汇聚于艺圃。本文尝试以艺术史的方法、文化史的眼光考察这一时期,艺圃四代园主的园居生活,包括他们对园林的修建、园中的艺术活动等。与艺圃相关及关于艺圃的图像将纷纷登场,并引发本文对园林及其图像之关系的探讨。
二、苏州古建买卖仍可进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古建买卖仍可进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
1.1.2 存量更新加快历史街区发展进程 |
1.1.3 信息时代公共空间活力提升面临新机遇 |
1.1.4 书院门历史片区发展机遇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2 研究基础概述 |
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2.1.1 研究对象选取 |
2.1.2 研究范围界定 |
2.1.3 书院门片区发展概况 |
2.2 基本概念界定 |
2.2.1 街道的定义 |
2.2.2 街道的分类发展 |
2.2.3 街道空间环境 |
2.2.4 街道空间活力 |
2.2.5 街景图像识别与应用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基础理论研究 |
2.3.2 评价测度方法 |
2.3.3 规划实践探索 |
2.3.4 评述与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图像识别的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评价体系 |
3.1 街道空间活力构成和来源 |
3.1.1 街道空间活力的构成 |
3.1.2 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的构成 |
3.2 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搭建 |
3.2.2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分类解读 |
3.2.3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3.3 街道空间活力的评价方法构建 |
3.3.1 人工评价方法 |
3.3.2 机器评价方法 |
3.3.3 综合评定中的差异与统一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图像识别的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评价分析 |
4.1 研究基础数据来源与整合 |
4.1.1 连续性街段街景图像数据 |
4.1.2 其他街景图像数据 |
4.1.3 社会性调查数据 |
4.2 统计评价分析 |
4.2.1 人工评价分析 |
4.2.2 机器评价分析 |
4.2.3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4.3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综合解析 |
4.3.1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分类解析 |
4.3.2 活力评价结果中的差异与统一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
5.1 街道物质空间要素构成视角下的更新策略 |
5.1.1 产业升级改造 |
5.1.2 空间界面优化 |
5.1.3 空间场所优化 |
5.1.4 空间品质提升 |
5.2 新时代发展视角下的文化片区更新策略 |
5.2.1 夜景打造 |
5.2.2 “隐性”活力的提升 |
5.2.3 多元诉求下的发展模式探索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图表目录 |
论文图目录 |
论文表目录 |
论文公式目录 |
附录1 书院门片区机器分割数据信息 |
附录2 书院门片区街景人工语义评分数据 |
附录3 街道感知判断层次分析调查表 |
附录4 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感知调查问卷 |
致谢 |
(2)萝径因幽偏得趣,云峰含润独超群 ——清漪园绮望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缘起 |
1.2 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与绮望轩直接相关的研究 |
1.2.2 与绮望轩间接相关的研究 |
1.2.3 已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材料 |
1.5.1 遗址本体 |
1.5.2 档案 |
1.5.3 文献 |
1.5.4 历史照片 |
1.5.5 绘画材料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7 创新点 |
1.8 未尽事宜 |
第2章 题名辨析与历史沿革 |
2.1 建筑题名辨析 |
2.1.1 “绮望轩”的位置辨析 |
2.1.2 “古情”与“翠籁” |
2.2 历史沿革 |
2.2.1 鼎盛时期 |
2.2.2 衰败时期 |
2.2.3 遗址时期 |
第3章 绮望轩建筑群遗址调查 |
3.1 寒香阁及蹬道门 |
3.2 绮望轩殿 |
3.3 古情亭 |
3.4 翠籁亭及配亭 |
3.5 东、西八方亭 |
3.6 看云起时敞厅 |
3.7 看云起时东、西配亭 |
3.8 其他遗存 |
第4章 建筑复原研究 |
4.1 遗址分析 |
4.1.1 整体格局 |
4.1.2 建筑单体 |
4.2 档案文献分析 |
4.2.1 样式雷图 |
4.2.2 陈设册 |
4.2.3 查工册 |
4.2.4 修缮黄册 |
4.2.5 御制诗 |
4.3 尺度权衡 |
4.4 复原成果 |
4.5 疑点与讨论 |
4.5.1 古情亭的形制 |
4.5.2 翠籁亭配亭的屋顶形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绮望轩的空间设计 |
5.1 地形整治 |
5.1.1 建园之前的万寿山 |
5.1.2 改造前的推测 |
5.1.3 后山后湖的地形改造与设计意图 |
5.1.4 绮望轩峡口的设计意图 |
5.1.5 绮望轩的地形处理 |
5.2 空间组织 |
5.2.1 轴线设置 |
5.2.2 内向与外向 |
5.2.3 秩序与灵活 |
5.2.4 游线与视线 |
5.3 叠石种松 |
5.3.1 松柏园林空间 |
5.3.2 置石掇山的传统 |
5.3.3 松石结合的园林景观 |
5.3.4 绮望轩的叠石种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绮望轩的园林活动与审美意象 |
6.1 乾隆帝来园时间与路线 |
6.1.1 乾隆帝游览绮望轩的时间 |
6.1.2 乾隆帝游览绮望轩的路线 |
6.2 园林活动 |
6.2.1 听松赏景 |
6.2.2 烹茶品茗 |
6.2.3 意在琴外 |
6.2.4 赏玉鉴古 |
6.2.5 活动与空间 |
6.3 审美意象 |
6.3.1 蕴奇积翠的山水之乐 |
6.3.2 看云起时的超然物外 |
6.3.3 松柏比德的亦禅亦儒 |
6.3.4 畎亩绮望的政治理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绮望轩建筑群档案年表 |
附录 B 绮望轩等处室内陈设一览表 |
附录 C 绮望轩建筑群御制诗文一览表 |
附录 D 绮望轩建筑群相关样式雷图 |
附录 E 绮望轩建筑群现状图纸 |
附录 F 绮望轩建筑群复原图纸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源于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例综述 |
1.3.1 国内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再利用设计相关理论研究与实例综述 |
1.3.2 国外历史建筑构件再利用设计相关理论研究与实例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预期成果 |
第2章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价值评估体系 |
2.1 江南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 |
2.1.1 民居的形制特征 |
2.1.2 民居构件的装饰特征 |
2.2 建筑构件价值评估方法 |
2.2.1 明确评估目的 |
2.2.2 评估方法的确立 |
(1)层次分析法 |
(2)模糊综合评价法 |
(3)主观定性分析与客观定量分析 |
2.3 不同保存类型下的构件价值评估 |
2.3.1 建筑构件价值评估内容 |
2.3.2 构件价值评估指标及权重值确立 |
2.3.3 构件评估标准的制定 |
2.3.4 评估结果验证 |
(1)整栋建筑整体构件评估 |
(2)成组构件材料评估 |
(3)单体展示构件评估 |
2.3.5 构件再利用等级评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构件再利用模式分析 |
3.1 模式一:作为构件完整重塑传统建筑 |
3.1.1 构件重塑传统建筑的方法 |
3.1.2 构件重塑传统建筑实例 |
3.1.3 作为传统建筑重塑构件的再利用评价 |
(1)不当重组方式带来双重损害 |
(2)构件与建筑共获新生 |
3.2 模式二:作为优质材料修缮历史建筑 |
3.2.1 历史建筑修缮中构件再利用的方法 |
(1)旧构件作为修缮用料的优势特点 |
(2)构件用料选择与加工方法 |
3.2.2 历史建筑修缮中构件再利用实例 |
3.2.3 作为历史建筑修缮材料的再利用评价 |
3.3 模式三:作为传统元素展现价值 |
3.3.1 构件展现价值的方法 |
(1)构件的传统特征 |
(2)构件价值传达方式 |
3.3.2 构件作为传统元素再利用实例 |
3.3.3 作为传统元素展现价值的再利用评价 |
(1)古朴的艺术表现力 |
(2)彰显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构件再利用原则及策略 |
4.1 建筑构件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
4.1.1 以建筑构件价值评估为先决条件 |
4.1.2 动态适应原则 |
4.2 建筑构件再利用的策略 |
4.2.1 尊重整体构件历史原貌 |
4.2.2 强化构件材料安全性能 |
4.2.3 提升展示构件文化内涵与视觉效果 |
4.2.4 建立再利用成果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历史环境方面的研究 |
1.3.2 楼阁方面的研究 |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 |
2.1 历史环境的特征 |
2.1.1 层次性:城市景观秩序构建的要求 |
2.1.2 延续性: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根基 |
2.1.3 动态性:古今发展矛盾调和的方法 |
2.2 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传统楼阁建筑形式 |
2.2.1 城市礼制型环境中的崇礼重威式楼阁 |
2.2.2 郊邑山水型环境中的写意寄情式楼阁 |
2.2.3 市井巷陌型环境中的社交享乐式楼阁 |
2.3 传统楼阁营建特征及其对既有环境的影响 |
2.3.1 均衡形势,山城辉映 |
2.3.2 增势补形,得体相宜 |
2.3.3 壮观都会,蓬勃昌盛 |
2.4 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 |
2.4.1 宏观择址:区域的空间秩序互通 |
2.4.2 中观布局:城市与山水关联互动 |
2.4.3 微观形态:建筑与山水形势互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 |
3.1 传统楼阁作为整体的共性特征 |
3.1.1 崇拜信仰与楼阁发展 |
3.1.2 主流意识与楼阁发展 |
3.1.3 社会经济与楼阁发展 |
3.2 传统楼阁单体构成的演变特征 |
3.2.1 结构构成演变 |
3.2.2 空间构成演变 |
3.2.3 形体构成演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楼阁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 |
4.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对楼阁设计的影响 |
4.1.1 基址选择 |
4.1.2 体量尺度 |
4.1.3 形态诠释 |
4.2 现代建造技术对传统楼阁形式的表现 |
4.2.1 新材料及新结构形式 |
4.2.2 新结构的构造做法 |
4.2.3 BIM对传统工程管理智慧的发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栖霞山历史环境中的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 |
5.1 研究缘起 |
5.2 栖霞山景观格局特征及存在问题 |
5.2.1 栖霞山山势格局:风水裁成 |
5.2.2 栖霞山景观的新问题:龙虎失衡及景观组织混乱 |
5.3 虎山景观格局重塑及碧云楼统帅地位之确立 |
5.3.1 选址:文脉延续 |
5.3.2 方位:因地善为 |
5.3.3 布局:情景交融 |
5.4 碧云楼建筑设计形态设计 |
5.4.1 体量:因时就势 |
5.4.2 形态:补形塑意 |
5.4.3 装饰:虎脉蓬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营建经验总结 |
6.2 现代建筑语境下的楼阁创作的思考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碧云楼建筑方案设计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动态演变视角下的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学术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明代江南家族园林相关研究 |
1.2.2 明代江南家族相关研究 |
1.2.3 古典园林相关研究 |
1.2.4 国外相关研究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面临的困难 |
1.3.1 时间地域的选定——“明代江南” |
1.3.2 研究主体对象的概念——“家族群体”与“园林活动” |
1.3.3 研究视角的含义——“动态演变” |
1.3.4 研究面临的困难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明代江南园林综述 |
2.1 明代江南园林的基本情况 |
2.1.1 园林研究视域下的明代江南地理概况 |
2.1.2 明代江南园林的发展概况 |
2.1.3 明代江南私家园林园主的身份构成 |
2.2 明代江南家族园林概况 |
2.2.1 明代江南家族发展概况 |
2.2.2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基本情况 |
第3章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 |
3.1 明代江南家族类型及家族基本情况 |
3.1.1 勋爵类家族 |
3.1.2 文宦类家族 |
3.1.3 仕商类家族 |
3.1.4 仕绅类家族 |
3.2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情况 |
3.2.1 金陵徐氏家族园林活动 |
3.2.2 太仓琅琊王氏家族园林活动 |
3.2.3 太仓太原王氏家族园林活动 |
3.2.4 长洲文氏家族园林活动 |
3.2.5 东山王氏家族园林活动 |
3.2.6 直塘徐氏家族园林活动 |
3.2.7 锡山秦氏家族园林活动 |
3.2.8 华亭顾氏家族园林活动 |
3.2.9 秀水朱氏家族园林活动 |
3.3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探析 |
3.3.1 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家族园林活动呈现 |
3.3.2 人口扩张影响下的家族园林活动呈现 |
3.3.3 时代背景影响下的家族园林活动呈现 |
3.3.4 家风家学影响下的家族园林活动呈现 |
3.3.5 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家族园林活动呈现 |
3.3.6 品节修养影响下的家族园林活动呈现 |
3.3.7 宗族观念影响下的家族园林活动呈现 |
第4章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特征、缘由及影响探析 |
4.1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特征 |
4.1.1 地域集中性 |
4.1.2 家族相似性 |
4.1.3 家族中心性 |
4.1.4 家族延续性 |
4.1.5 区域典型性 |
4.2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性园林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析 |
4.2.1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性的兴起 |
4.2.2 文人群体社交活动频繁 |
4.2.3 归乡养老的传统理念 |
4.3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影响探析 |
第5章 动态演变视角下的江南私家园林 |
5.1 江南私家园林形态的演变 |
5.1.1 园林物质形态的改变 |
5.1.2 园林文化内涵的改变 |
5.1.3 园林功能使用的改变 |
5.1.4 园林所属的变革 |
5.2 江南私家园林演变的动因 |
5.2.1 物质基础的不稳定性 |
5.2.2 经济水准的难以维持 |
5.2.3 园林主人的主观意志 |
5.2.4 外部环境的动荡不安 |
5.3 私家园林个体演变的基本形式 |
5.3.1 原有内容的湮灭 |
5.3.2 旧有内容的传承 |
5.3.3 新增内容的构建 |
5.4 私家园林动态演变机制 |
5.4.1 私家园林个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
5.4.2 私家园林演变机制探析 |
第6章 对于现代园林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启示 |
6.1 关于现代园林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的思考 |
6.1.1 当前园林遗产保护的主要模式 |
6.1.2 当前园林遗产保护及利用现状 |
6.1.3 园林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6.2 对于现代园林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启示与建议 |
6.2.1 基于家族关系的园林遗产保护及利用策略 |
6.2.2 基于动态演变视角的江南园林遗产保护及利用策略 |
结论 |
一、文章总结 |
二、论文研究中的创新成果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明代江南家族群体主要成员世系简图(分图) |
附录 B 明代江南家族园林分布示意图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 |
附录 E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7)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
2.4.1 建立海防卫所 |
2.4.2 形成海防体系 |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
6.2 城防建筑 |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
6.3 衙署建筑 |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
6.4 居住建筑 |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
6.5 祀佑建筑 |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
6.6 学宫建筑 |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
6.7 商贸区域 |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
7.1.1 城墙的营造 |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江南古典园林亭建筑发展推演及样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时间跨度 |
1.4.3 地域范围 |
1.4.4 存在状况 |
第二章 国内外亭建筑相关研究 |
2.1 国内亭建筑整体研究状况 |
2.1.1 国内古籍文献中亭建筑的相关记载 |
2.1.2 国内近现代文献中亭建筑的相关记载 |
2.2 国外亭建筑整体研究状况 |
2.3 国内外亭建筑整体状况对比 |
第三章 亭建筑分类 |
3.1 按功能形式分类 |
3.1.1 路亭 |
3.1.2 驿亭和邮亭 |
3.1.3 井亭 |
3.1.4 桥亭 |
3.1.5 碑亭 |
3.1.6 纪念亭 |
3.1.7 钟鼓亭 |
3.1.8 乐亭 |
3.1.9 祭祀亭 |
3.1.10 流杯亭 |
3.1.11 宰牲亭 |
3.2 按建筑材料分类 |
3.2.1 木材 |
3.2.2 竹子 |
3.2.3 茅草 |
3.2.4 砖块 |
3.2.5 石料 |
3.2.6 铜 |
3.3 按地区分类 |
3.3.1 北方亭 |
3.3.2 南方亭 |
3.3.3 南北方亭差异比较 |
3.4 亭的建筑形式分类 |
3.4.1 亭的平面形式 |
3.4.2 亭的立面形式 |
第四章 亭建筑发展推演及功能演变 |
4.1 亭建筑发展时期划分与概述 |
4.2 社会早期 |
4.2.1 从字形上推演亭的发展 |
4.2.2 亭与台的关系 |
4.2.3 亭建筑出现 |
4.3 秦汉时期 |
4.3.1 秦朝的基层组织机构 |
4.3.2 汉朝亭建筑分类 |
4.4 魏晋南北朝时期 |
4.4.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秦汉之亭 |
4.4.2 亭建筑游赏功能初现 |
4.4.3 亭建筑出现于中国古典园林 |
4.5 隋唐时期 |
4.5.1 隋朝宫苑和宅园中的亭 |
4.5.2 唐朝宫苑和诗文中的亭 |
4.5.3 唐朝亭的形制 |
4.5.4 唐朝佛塔式建筑 |
4.6 宋元时期 |
4.6.1 宋朝文史记载中的亭 |
4.6.2 宋朝书画中的亭 |
4.6.3 宋朝佛教中的亭 |
4.6.4 元朝的亭 |
4.7 明清时期 |
4.7.1 明朝造园书籍 |
4.7.2 清朝亭建筑发展状况 |
4.7.3 清朝书画中的亭 |
第五章 亭建筑发展样式演变 |
5.1 亭建筑样式演变概述 |
5.2 秦汉时期亭建筑样式 |
5.2.1 汉朝亭建筑样式概述 |
5.2.2 汉朝古文献中的亭及边疆之亭 |
5.2.3 汉朝阙与亭结构样式 |
5.2.4 汉朝陶楼与亭结构样式 |
5.2.5 汉朝画像石画与亭结构样式 |
5.2.6 汉亭结构样式小结 |
5.3 魏晋南北朝时期 |
5.3.1 亭制消失 |
5.3.2 景观性亭出现 |
5.4 隋唐时期 |
5.4.1 唐宫苑与亭 |
5.4.2 唐莫高窟与亭 |
5.5 宋元时期 |
5.5.1 宋朝规范中的亭 |
5.5.2 宋元石亭 |
5.6 明清时期 |
5.6.1 清朝书籍记载中的北方亭 |
5.6.2 清朝书籍记载中的南方亭 |
第六章 亭建筑的建造思想与文化精神 |
6.1 “亭建筑的建造思想 |
6.1.1 “亭欲朴”的建造思想 |
6.1.2 “含蓄”的建造思想 |
6.2 亭建筑的文化和精神 |
6.2.1 亭建筑和诗词 |
6.2.2 亭建筑和亭记 |
6.2.3 亭建筑和楹联题字 |
6.2.4 亭建筑和纪念故事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总结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
2.2.1 画作工料类 |
2.2.2 物料价值类 |
2.2.3 具体工程类 |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
3.3.1 蓝色系颜料 |
3.3.2 绿色系颜料 |
3.3.3 红色系颜料 |
3.3.4 黄色系颜料 |
3.3.5 白色系颜料 |
3.3.6 黑色系颜料 |
3.3.7 金属质颜料 |
3.3.8 胶料及辅料 |
3.4 小结 |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
4.1 天然矿物颜料 |
4.1.1 石青/天青 |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
4.1.4 朱砂/银朱 |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
4.1.6 马牙砂/马齿砂 |
4.1.7 水花朱 |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
4.1.9 陀僧/密陀僧 |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
4.1.11 无名异/土子 |
4.1.12 云母 |
4.2 有机质颜料 |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
4.2.2 洋蓝 |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
4.2.8 紫粉 |
4.3 合成颜料 |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
4.3.2 铜青 |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
4.3.4 西绿 |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
4.3.7 洋青/大青 |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
4.3.9 普鲁士蓝/洋靛 |
4.3.10 巴黎绿/漆绿 |
4.4 金属质颜料 |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
4.4.2 黄飞金/红飞金 |
4.4.3 黄泥金/红泥金 |
4.4.4 鱼子金 |
4.4.5 银箔/银粉 |
4.5 胶料和辅料 |
4.5.1 水胶/广胶 |
4.5.2 贴金油 |
4.5.3 青粉/土粉 |
4.5.4 轻粉 |
4.5.5 松香 |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
4.5.7 剉草/锉草 |
4.5.8 油艌灰 |
4.6 小结 |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
5.6 小结 |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
6.1.1 颜料的采买 |
6.1.2 颜料的贮存 |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
6.2.1 天然矿物颜料 |
6.2.2 人工合成颜料 |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
6.3.1 单色做法 |
6.3.2 调色做法 |
6.3.3 混色做法 |
6.3.4 衬色做法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
F-3 工部核定则例 |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
H-9 《粤海关志》税则 |
H-10 常税则例 |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艺圃志 ——明末清初的园林与士人的艺术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故园:废墟与重生 |
(1)世纶堂:幽居苦趣 |
(2)念祖堂:叠象幻影 |
(3)博雅堂:传移模写 |
第二章 古物:鉴藏与记忆 |
(1)清瑶屿:世有笔砚缘 |
(2)谏草楼:焚余草又生 |
第三章 图像:理想与再现 |
(1)秦楼月:虚构的新娘 |
(2)狮林境:士人的症候 |
结论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苏州古建买卖仍可进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D]. 惠丹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萝径因幽偏得趣,云峰含润独超群 ——清漪园绮望轩研究[D]. 王奥怡. 天津大学, 2020(02)
- [3]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4]源于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再利用研究[D]. 李俨.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5]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D]. 范婷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动态演变视角下的明代江南家族群体园林活动研究[D]. 袁亦昕. 湖南大学, 2020(08)
- [7]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江南古典园林亭建筑发展推演及样式演变研究[D]. 李昊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9]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10]艺圃志 ——明末清初的园林与士人的艺术生活[D]. 陆天嘉.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