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些疗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特别是,在放疗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常会出现肿瘤细胞的辐射耐受现象,从而逃逸凋亡,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自噬性死亡是区别于细胞凋亡的另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路径,可能逃逸凋亡的肿瘤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因此,电离辐射诱导乳腺癌细胞自噬性死亡正在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热点。本研究应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电离辐射联合自噬和凋亡抑制剂、诱导剂,建立基因过表达和干扰模型,观察电离辐射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细胞周期进程、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探讨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及其与凋亡的相关性,为提高乳腺癌放疗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电离辐射能够诱导MCF-7细胞自噬和凋亡;电离辐射联合自噬抑制剂和泛凋亡抑制剂有促进MCF-7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电离辐射联合自噬诱导剂使beclin-1、LC3B、p53和Bax mRNA表达升高,Akt1和Bcl-2mRNA表达降低;电离辐射联合自噬抑制剂使beclin-1、LC3B、p53和Bax mRNA表达降低;Akt1和Bcl-2 mRNA表达升高;电离辐射联合凋亡抑制剂使LC3B、Bax和p53 mRNA表达降低,Bcl-2和Aktl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beclin-1 mRNA相对表达无明显改变。在基因过表达和干扰模型中,beclin-1基因过表达能够促进MCF-7细胞自噬性死亡,细胞增殖减缓,G2/M期阻滞,细胞凋亡增加。beclin-1和p53蛋白表达增加。Akt1基因干扰促进了MCF-7细胞凋亡和自噬性死亡。Akt1基因干扰使MAP1LC3B和p53 mRNA相对表达升高,Bcl-2 mRNA相对表达降低。Akt1基因过表达则抑制MCF-7细胞凋亡和自噬性死亡电离辐射在诱导MCF-7细胞自噬的同时,也诱导了凋亡。Beclin-1基因能够正调控MCF-7细胞自噬和凋亡。Akt1基因负调控MCF-7细胞自噬和凋亡自噬与凋亡虽然是两条不同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但二者有重叠部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裂解温度和时间对MCF-7细胞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04)
- [2].高良姜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迁移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20)
- [3].川芎嗪阻滞细胞周期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02)
- [4].皮质醇对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迁移影响及机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8)
- [5].依西美坦联合同期或序贯放射对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J]. 中国癌症杂志 2016(05)
- [6].氯尼达明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06)
- [7].汉黄芩苷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22)
- [8].氯通道参与姜黄素诱导的乳腺癌MCF-7凋亡[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03)
- [9].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力的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03)
- [10].高良姜素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7(02)
- [11].中药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5)
- [12].单面针茎不同极性部位抗菌及对MCF-7细胞抑制活性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09)
- [13].欧前胡素体外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J]. 浙江实用医学 2015(03)
- [14].雌马酚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机制研究[J]. 卫生研究 2014(01)
- [15].丁酸钠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抑制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11)
- [16].紫杉醇脂质体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机制[J]. 肿瘤防治研究 2013(02)
- [17].银杏叶聚戊烯醇同系物体外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9)
- [18].丹皮酚诱导人MCF-7细胞凋亡的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22)
- [19].西利马林抑制MCF-7细胞侵袭和MMP-9表达[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18)
- [20].槐耳颗粒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耐药的初步机制[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17)
- [21].鬼臼苦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0(01)
- [22].绿茶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作用机制探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12)
- [23].青藤碱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COX-2和VEGF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17(01)
- [24].唑来膦酸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04)
- [25].纳米雄黄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探讨[J]. 世界中医药 2016(03)
- [26].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的表达及siRNA靶向抑制MCF-7细胞侵袭与转移的研究[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06)
- [27].体外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02)
- [2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抗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制研究[J].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11(02)
- [29].泰索帝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抑制效应研究[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0(01)
- [30].乌斯他丁对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MMP-9的表达及增殖侵袭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