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观主体行为的认证有效性研究

基于微观主体行为的认证有效性研究

论文摘要

认证认可起源于为促进商业社会中当事人之间的交易顺利进行的需要。认证的最大贡献在于提供了质量和服务的信任度,从而降低了交易当事人的信息风险,并节约了交易成本,使经济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并全球化的今天和未来,基于第三方的认证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制度安排,对确保生命安全和健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节约利用及有效配置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认证在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果认证不能提供独立公允的鉴证,将会加剧交易当事人的信息风险,此时的认证便是无效的。无效的制度导致“医不如病”。认证有效性是认证的生命线,认证有效性不高是目前认证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目前咨询机构控制企业,要挟认证机构,搞咨询认证一条龙。企业认证目的不明确,为认证而认证,个别花钱买证。在自愿性认证领域,一些认证机构用低价竞争,取得合同后,就弄虚作假降低成本,牺牲了认证的有效性和认证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度。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认证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必须以微观主体的行为及其行为背后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基础。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在中国的认证认可制度背景下,将微观主体的市场行为置于分析的中心,利用大样本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案例对三类主要的微观主体——消费者、企业和认证机构的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探讨了消费者的态度、支付行为和支付意愿、企业自愿参与认证的动机、认证机构的市场结构和价格竞争行为,最后在进一步探讨不同微观主体互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监管思路和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认证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认证产品覆盖率已经较高的今天,论文基于大样本数据的研究表明:社会公众对认证的认知度仍然相当低,而且具有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和人口特征的消费者对认证的认知度基本上没有表现出系统差异性,这意味着对认证的宣传还处在一个需要全民普及的阶段。研究也表明,认证认知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认证必要性的肯定,媒体在促进社会公众提升认证必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任认证,关注商品生产过程,接触媒体多和收入高的群体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这些结论意味着政府有必要将对认证的宣传和对公众的认证知识教育普及列入日程,通过与电视等媒体的合作,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水平:通过对消费者态度和信任程度的定期调查,检讨监管工作的着力点;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鼓励壮大具有现代消费意识的群体,带动认证事业发展。(2)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分析了企业的认证动机问题。尽管目前中国企业的认证获证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已认证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远远低于欧州,中国的认证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理论分析表明,从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来看,认证的发展应该主要依赖企业的自愿认证。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认证动机突出地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出于环保和员工健康方面的认证动机相当低。认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加强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以及企业知名度。追求企业声望的企业更可能参与认证,具体而言,私营业主自评的社会地位越高,越可能参与认证。企业的存续时间越长、规模越大、改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越有可能参与认证。参加协会的企业、经过审计的企业也更可能是认证的企业。相对于农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来说,其他行业的认证参与度要显著地低。企业领导的重视和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认证有效性最重要的因素。(3)论文对认证市场结构和认证机构的价格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要三类体系认证的市场集中度在经历了一个快速下降后,基本上开始保持稳定。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认证收费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由于在启动业务关系中存在的转换成本,在位者相对于进入者具有成本优势,为获取预期的准租金,认证机构在首期业务投标中,便采取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低价揽客”。只要认证价格远离均衡价格的方向移动,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都会损害认证的有效性,提高认证有效性的关键是建立有限的认证市场竞争机制。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如下认证监管的思路:首先,隐含在一些表象(如低价恶性竞争,咨询认证一条龙服务等)背后的制度性缺陷(如消费者主体的缺位、与行政主管单位的“父子”关系等)才是导致认证有效性损害的根本原因。仅依靠干预认证收费可能会使认证市场机制进一步受到扭曲。而应该以“疏导为主”,更多地致力于建立能使微观行为主体激励相容、相互监控的制度。其次,由于认证事业是一个强烈依赖于公众信任的事业,只有真正为消费者利益服务才可能建立起长效机制。其三、机构作为整体很难形成真正的责任追究机制,但实际上认证失信行为的主导是个人,行动也是个人,因此,认证市场的监管必须是全面的监管,即要包括认证机构,更要加强对检查人员的监管,形成终身信用跟踪机制,强化个人的责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理论框架和研究问题
  • 1.2.1 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新古典分析框架
  •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
  • 1.4 研究数据描述
  • 1.4.1 私营企业数据
  • 1.4.2 认证企业数据
  • 1.4.3 消费者数据
  • 1.4.4 认证机构数据
  • 1.4.5 深访数据
  • 1.5 论文的框架、创新及局限
  • 1.5.1 论文的框架
  • 1.5.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1.5.3 研究的局限
  • 第2章 认证认可的发展历史及制度背景
  • 2.1 质量的发展
  • 2.2 认证认可的发展过程
  • 2.3 产品认证
  • 2.3.1 强制性产品认证
  • 2.3.2 自愿性产品认证
  • 2.4 管理体系认证
  • 2.4.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2.4.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2.4.3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2.4.4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
  • 2.5 认可
  • 2.6 国家认监委成立前中国的认证认可制度
  • 2.7 国家认监委成立以后的中国认证认可体系
  • 第3章 消费者对认证的认知与态度
  • 3.1 引言
  • 3.2 态度形成理论
  • 3.3 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 3.3.1 变量选择及变量水平的确定
  • 3.3.2 主要变量描述
  • 3.3.3 对风险的认知及生活习惯
  • 3.4 消费者对认证的认知度及态度
  • 3.3.1 认证认知度
  • 3.3.2 对认证的态度
  • 3.5 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者对认证的支付意愿
  • 4.1 引言
  • 4.2 文献综述
  • 4.2.1 理论成果
  • 4.2.2 经验研究
  • 4.3 分析框架
  • 4.3.1 理论框架
  • 4.3.2 估计方法
  • 4.4 消费者的现实支付意愿
  • 4.4.1 购物是否查看认证标签
  • 4.4.2 认证的平均支付额
  • 4.4.3 认证的支付溢价率
  • 4.5 消费者的潜在支付意愿
  • 4.5.1 随机支付卡法
  • 4.5.2 直接询问法
  • 4.6 态度与支付意愿的模型估计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的认证动机与信号选择
  • 5.1 引言
  • 5.2 效率视角下的自愿认证动机综述
  • 5.3 非效率视角下的自愿认证动机综述
  • 5.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自愿认证动力模型
  • 5.5 中国企业的认证动机的描述统计
  • 5.6 私营企业认证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认证机构市场结构与价格竞争行为
  • 6.1 引言
  • 6.2 中国认证证书的分布概况
  • 6.3 认证机构的市场结构
  • 6.3.1 市场结构理论
  • 6.3.2 认证机构数量及领域分布
  • 6.3.3 中国的认证市场集中度
  • 6.3.4 认证市场集中度的动态特征
  • 6.4 价格竞争
  • 6.4.1 一级价格投标模型
  • 6.4.2 低价揽客模型
  • 6.5 认证市场竞争模型
  • 6.5.1 基于古诺模型的认证市场竞争模型
  • 6.5.2 认证机构的数量对认证质量的影响
  • 6.5.3 价格变化对认证质量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微观主体行为的认证监管思路与对策
  • 7.1 品质掩盖与身份维护
  • 7.2 认证行业与消费者的互动
  • 7.2.1 基本假定
  • 7.2.2 单次博弈
  • 7.2.3 重复博弈
  • 7.3 获证组织、认证咨询机构与认证机构的互动
  • 7.3.1 咨询机构存在的经济原因
  • 7.3.2 认证咨询机构与企业的合谋
  • 7.3.3 咨询机构的过度竞争
  • 7.3.4 认证咨询机构与认证机构的关系
  • 7.4 认证市场的监管思路
  • 7.4.1 改"防堵"式监管为"疏导为主"
  • 7.4.2 从维护认证行业利益向维护消费者利益目标调整
  • 7.4.3 从偏重监管机构到重点监管人
  • 7.5 构建有效性长效机制的若干途径
  • 附录1 社会公众调查问卷
  • 附录2 认证机构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3 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4 数据处理和模型程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微观主体行为的认证有效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