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细菌论文-王军,高磊,张琨,万一

黏细菌论文-王军,高磊,张琨,万一

导读:本文包含了黏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羊肚菌,黏细菌,秦岭地区,分离纯化

黏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高磊,张琨,万一[1](2019)在《秦岭地区羊肚菌根系土样黏细菌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离陕西秦岭地区羊肚菌根系土样中的黏细菌,建立黏细菌的分离方法,分析羊肚菌根系土样中黏细菌的多样性。采集自陕西商洛地区种植羊肚菌根系土样,采用不同诱导方法分离土样中的黏细菌,比较不同方法的出菌率,通过菌落形态、显微照片对黏细菌进行观察,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得到的黏细菌种类。采用活的大肠埃希菌作为诱导底物分离出的黏细菌数量最多,本次实验从羊肚菌根系土样中共分离纯化出17株黏细菌,包括5个属,其中黏球菌属(Myxococcus)12株,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2株,孢囊杆菌属(Cystobacter)1株,原囊菌属(Archangium)1株,标桩菌属(Stigmatella)1株。结果显示羊肚菌根系土壤有黏细菌存在,其中以黏球菌属居多,为后续探讨黏细菌与羊肚菌之间是否存在互生关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雪寒,马强,田媛,胡靖,刘惠荣[2](2019)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可培养黏细菌及其抗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环境参数,采用大肠杆菌划线、兔粪诱导及滤纸诱导3种方法对20份土壤样品进行黏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再通过平板对峙法确定其抗菌活性,最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地区土样整体呈酸性,含水量较低,且土壤养分含量不均衡。共得到了41株黏细菌,分属于4个属,包括Myxococcus、Corallococcus、Cystobacter和Archangium,优势菌属为Myxococcus。在土壤类型为黑土以及利用方式为草地的样品中黏细菌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黏细菌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未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所有黏细菌均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生长且溶解大肠杆菌,对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核盘菌、立枯丝菌和尖孢镰刀菌均无抑制作用,有3株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可培养黏细菌资源比较丰富且具有显着的抗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为该地区黏细菌资源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军,李宏铎,张琨,高磊,万一[3](2019)在《秦岭丹江流域黏细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陕西秦岭丹江流域土壤中的黏细菌,收集其代谢产物,对代谢产物成分和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大肠杆菌诱导法和滤纸片诱导法分离从丹江流域采集的18份土壤样品中的黏细菌,用摇瓶发酵得到其代谢产物,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对代谢产物进行平板抑菌试验;对4种指示菌抑制活性明显菌株的代谢产物成分进行HPLC和薄层色谱(TLC)分析,采用细胞凋亡法测试了代谢产物组分对HepG2肝癌细胞的毒性。【结果】共分离纯化出23株黏细菌,包括黏球菌属(Myxococcus)15株,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3株,孢囊杆菌属(Cystobacter)1株,原囊菌属(Archangium)3株,软骨霉状菌属(Chondromyces)1株。抑菌试验表明15号菌株的2号代谢产物对4种指示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HPLC得到的15号菌株2号代谢产物的5号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能明显增加HepG2细胞凋亡。【结论】秦岭丹江流域土样中的黏细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得到1株活性菌株,其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活性和抗肿瘤细胞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赵秀艳[4](2017)在《黏细菌、古菌漆酶序列筛选及其部分重组酶酶学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漆酶是一种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多铜氧化酶。漆酶过去被认为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和真菌中,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细菌中也发现了漆酶的存在。黏细菌是一类重要的资源菌,但与一般细菌相比,较难分离和纯化,因此,黏细菌中关于漆酶的研究也较少。古菌常被发现生活在各种极端自然环境下,这些特殊的生活习性和与此相关的潜在生物技术开发前景,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在此,我们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综合应用BLAST和隐马尔可夫模型方法对黏细菌蛋白质组数据库进行比对,并根据多铜氧化酶的保守铜离子结合位点进一步筛选,获得候选目的漆酶序列。我们通过构建进化树的方法,对获得的候选目的漆酶进行分类,按照序列特征与类别从中挑选了 9条目的漆酶序列进行重组表达验证。以2-6甲氧基苯酚(DMP)和丁香醛连氮等底物检测重组酶的催化活性,成功获得7个黏细菌重组蛋白具有漆酶催化活性。针对其中1个对DMP具有较高氧化活性的重组酶(来自纤维素堆囊菌,命名为rSC-2)。通过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rSC-2,测试其酶学性质,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范围在中性到偏碱性范围,在60℃孵育1h保留50%以上剩余酶活。这是首次对黏细菌漆酶序列进行系统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实现纤维堆囊菌Sorang ium cellulosum序列来源的漆酶活性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重组表达。同时,我们利用同样的信息学方法对古菌进行了全蛋白质组的比对分析,得到47个候选目的漆酶序列。从中挑选5个在大肠杆菌Escherchia coli BL21(DE3)中重组表达后没有漆酶活性,分析序列发现序列中存在糖基化位点、双精氨酸转运途径和预测断裂位点,需要翻译后修饰而不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异源表达得到活性蛋白,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表达,并用功能板筛选也发现了 ABTS漆酶活性的重组酶。(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2-01)

褚福鑫,李安章,谢小林,蒋红霞,朱红惠[5](2016)在《1株能分泌抗MRSA活性物质的黏细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黏细菌GIM1.813的菌株背景进行了解,为后期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菌落形态观察、扫描电镜、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并归类细菌。同时,比较分析7种发酵培养基对GIM1.813产生活性物质的影响,并运用正交法对选出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GIM1.813的最适p 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和30.0℃,能耐受10 g·L-1的Na Cl。文中还提供了该菌株的生理生化、基因组DNA G+C含量和醌型数据。GIM1.813在7种发酵培养基中均生长良好,在IVY/2培养基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抑菌活性最高。正交法优化后,GIM1.813的发酵液抗MRSA活性提高了49.12%,且发酵过程中菌株生长情况改善。【结论】经鉴定,菌株GIM1.813为弱小珊瑚球菌Corallococcus exiguous。通过发酵优化,菌株GIM1.813分泌抗MRSA活性物质的能力显着提高,同时发现Mg2+以及淀粉能显着影响珊瑚球菌产天然产物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阎立昆,张欣,张浔,王军,万一[6](2015)在《黏细菌代谢产物NX52和NX83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两种黏细菌代谢产物(NX52和NX83)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1 mg/m L、1.0 mg/m L和10.0 mg/m L)的黏细菌代谢产物分别处理结直肠癌细胞HT-29、SW480和SW1463,阴性对照组的肿瘤细胞不加黏细菌代谢产物,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两种代谢产物NX52及NX83均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SW480和SW1463的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且呈时间剂量效应;代谢产物NX83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NX52更明显(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代谢产物NX83作用SW1463细胞48 h后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黏细菌代谢产物NX52和NX83具有体外抗癌活性,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赵婷峰,龚国利[7](2014)在《黏细菌:天然的制药厂》一文中研究指出黏细菌及其抗性代谢产物的药用开发已经成为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黏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生产者,它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无论是在化学结构还是生物活性上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广谱活性,在开发成药物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主要综述了黏细菌独特的细胞行为,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杰出能力,并且阐述了黏细菌药物埃博霉素的研发进展,最后对黏细菌次级代谢产物开发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4年12期)

刘沛生,李娜,冯福应,刘惠荣[8](2014)在《一株抗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黏细菌鉴定及其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肠杆菌诱导的方法,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Xt—2)。通过子实体和菌落形态学的初步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子鉴定,该菌株具有与橙色黏球菌相似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且其16S rDNA序列与橙色黏球菌的16S rDNA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说明该菌株为橙色黏球菌。抗菌活性表明菌株Xt—2具有明显的抗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且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中。活性物质不是蛋白质,对紫外的耐受性比较好,但对高温、过酸或过碱的环境比较敏感。本研究为菌株Xt—2抗马铃薯晚疫病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内蒙古地区黏细菌的深入研究及抗马铃薯晚疫病新药研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21期)

张浔[9](2014)在《两种黏细菌代谢产物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近现代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前100种药物中,有将近50%的药物是来自于微生物,尤其是抗癌药物,抗感染,心血管疾病和免疫抑制剂等,抗肿瘤化疗药物,除重金属和抗代谢药物外,就是最重要的抗生素,这些药物大多是在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并加以利用和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在药源菌中,开发较多的是放线菌,真菌,链霉菌和芽孢杆菌等,也正是因为开发的程度较高,所以即使消耗大量时间花费大量金钱,也很难从这些微生物中分离出新的有效药物。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们观察到黏细菌分泌产物具有抗生素生物活性后,其具有的菌种特异性(同一个类别的不同菌种代谢产物不同,不同类别的菌种能产生众多结构类似的代谢产物)的特点,使得黏细菌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2008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埃博霉素(epothilones)是最着名的从黏细菌代谢产物里提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现已成为一线抗癌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加速细胞内微管聚集,与特效抗癌药紫杉醇相似,具有对产生MDR的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其具有较小的副作用,无复杂的化学结构、较好的水溶性和来源于微生物发酵的途径,被认为是紫杉醇的更新换代产品,更好的抗癌药物,其中最重要的价值是黏细菌能产生各种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种新结构,作用机制的创新和多样化的特点,是公认的除放线菌外的新类群微生物药物的重要来源,秦巴山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动植物自然资源保护区之一,其微生物蕴藏量在全国甚至全球都是绝无仅有的,其中蕴含的黏细菌类型更是多种多样,因此从中筛选代谢产物寻找抗肿瘤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黏细菌普遍存在于泥土及腐烂的树木植被中,能发酵出极其丰富的次级代谢物质,目前已从黏细菌代谢产物中发掘出数百种生物活性成分,绝大多数还未在其它组的微生物中发掘到,其中有代谢物比例较高的抗肿瘤物质,因此,筛选黏细菌次级代谢产物提取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及无限的潜力。本实验研究探讨两种从秦巴山区获得的黏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NX52和NX83)作用HT-29细胞后对增殖情况其产生的结果,讨论次级代谢产物大致的机理。方法培养能稳定、健康传代的HT-29结肠癌细胞系,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采用MTT法制出HT-29细胞的生长曲线,同事测算出群体倍增时间,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1mg/ml、1.0mg/ml、10mg/ml)的两种黏细菌代谢产物(NX52、NX83)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影响,并结合倒置显微镜观看代谢产物作用后的HT-29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成功培养出了能稳定、健康传代的HT-29结肠癌细胞系,单个细胞未贴壁时呈椭圆形,细胞贴壁后平铺排列生长,呈长条状多边形,细胞生长速度较快,细胞间有聚集性,当细胞铺满瓶底80%以上时,细胞聚集粘合成团,细胞间聚合密实,边界清楚,细胞质清亮、饱满,透光性好,细胞倍增时间为40小时左右,黏细菌代谢产物各加药组较对照组增殖降低,且存在剂量-效果依赖性(0.1mg/ml、1mg/ml和10mg/ml)和时间-效果依赖性(24h、48h和72h),经过次级代谢产物处理过的HT-29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均发生改变,变化程度随着作用时间及代谢产物浓度增加而增大,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加药孔细胞数目较对照孔明显减小,细胞间间隔明显变大,细胞膜皱缩、边缘模糊不清,大部分细细胞质内出现空泡,细胞形状不规则,形态各异,可见部分细胞碎裂。结论培养出的能稳定传代的HT-29细胞系可作为良好的体外肿瘤研究实验模型,NX52、NX83均为从秦巴山区中分离培育出的黏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都对结肠癌HT-29细胞有抑制作用,代谢产物为初级提取物,由多种物质组成,从黏细菌的代谢产物特点及埃博霉素抗肿瘤的机制考虑,有理由认为本实验的两种代谢产物中可能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可能同埃博霉素相似,如促进构成及稳定微管从而发挥阻止细胞的有丝分裂,或者抑制电子传递、破坏细胞骨架、抑制核酸聚合酶活性等影响细胞代谢、破坏细胞结构、抑制DNA复制等达到抗肿瘤作用,综上所述,本实验两种黏细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均可能存在对结肠癌HT-29细胞有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确定黏细菌次级代谢产物中有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及分离提纯出单体物质进行抑菌或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4-06-01)

邓加聪,郑虹,陈美链[10](2013)在《1株章鱼肠道黏细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章鱼肠道菌落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海洋黏细菌,采用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对其进行了细菌分类学鉴定、摇瓶培养发酵等。结果表明:该海洋黏细菌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糖15 g/L,蛋白胨1.0 g/L,酵母膏1.5 g/L,NaCl溶液浓度4 g/L,pH值7.0,接种量7%,发酵时间46 h。(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0期)

黏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环境参数,采用大肠杆菌划线、兔粪诱导及滤纸诱导3种方法对20份土壤样品进行黏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再通过平板对峙法确定其抗菌活性,最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地区土样整体呈酸性,含水量较低,且土壤养分含量不均衡。共得到了41株黏细菌,分属于4个属,包括Myxococcus、Corallococcus、Cystobacter和Archangium,优势菌属为Myxococcus。在土壤类型为黑土以及利用方式为草地的样品中黏细菌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黏细菌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未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所有黏细菌均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生长且溶解大肠杆菌,对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核盘菌、立枯丝菌和尖孢镰刀菌均无抑制作用,有3株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可培养黏细菌资源比较丰富且具有显着的抗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为该地区黏细菌资源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黏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军,高磊,张琨,万一.秦岭地区羊肚菌根系土样黏细菌的分离[J].微生物学杂志.2019

[2].王雪寒,马强,田媛,胡靖,刘惠荣.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可培养黏细菌及其抗菌活性[J].生物技术通报.2019

[3].王军,李宏铎,张琨,高磊,万一.秦岭丹江流域黏细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赵秀艳.黏细菌、古菌漆酶序列筛选及其部分重组酶酶学性质分析[D].安徽大学.2017

[5].褚福鑫,李安章,谢小林,蒋红霞,朱红惠.1株能分泌抗MRSA活性物质的黏细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

[6].阎立昆,张欣,张浔,王军,万一.黏细菌代谢产物NX52和NX83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

[7].赵婷峰,龚国利.黏细菌:天然的制药厂[J].生物技术通报.2014

[8].刘沛生,李娜,冯福应,刘惠荣.一株抗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黏细菌鉴定及其活性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9].张浔.两种黏细菌代谢产物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D].延安大学.2014

[10].邓加聪,郑虹,陈美链.1株章鱼肠道黏细菌的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3

标签:;  ;  ;  ;  

黏细菌论文-王军,高磊,张琨,万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