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大概有9300万的乙肝感染者和6001000万丙肝感染者。宿主的免疫因素在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易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宿主固有免疫中的NK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及趋化因子IP-10的血浆学表达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易感性及对抗病毒治疗应答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将阐述宿主免疫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化学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实:趋化因子的异常表达与病毒性肝炎疾病的进程密切相关。高表达的趋化因子可招募大量效应淋巴细胞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至肝内以清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但同时由于趋化因子的过度释放,导致炎症反应扩大,加剧了肝细胞损伤。因此明确相关趋化因子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尤为重要。IP-10是1985年发现的趋化因子CXC亚族成员,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及肝脏的免疫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项研究显示,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及血浆中检测到高水平IP-10的表达。其高表达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密切相关。目前,IP-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浆学表达与HCV感染后的结局及干扰素治疗后应答的关系还不清楚。NK细胞是天然免疫细胞,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可以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并能间接通过抗体介导发挥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NK细胞的功能取决于其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与不同种类细胞表面的配体相结合。这些配体包括典型的和非典型的MHC I类抗原,MHC样蛋白和其他各种自身和病毒衍生的分子。它们可能组成形表达或表达于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在HBV感染的过程及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NK细胞所起到的作用及变化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质谱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技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后自发清除者及健康对照者中血浆IP-10表达水平的差异;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前、抗病毒治疗中及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血浆IP-10表达的变化;结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找到能预测疗效的最佳的IP-10表达阈值;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发清除者及健康对照者中对IP-10的SNP位点rs3921;rs8878;rs4859584;rs4241578;rs4859588;rs56061981;rs74810361;rs4256246进行测序分析,分析IP-10不同的SNP位点的不同表型与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后疗效的关系。第一部分实验结果如下:HCV自发清除者血浆IP-10表达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低,同时健康对照者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IP-10表达低;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会诱使血浆IP-10表达增高,但治疗结束后24周时血浆IP-10表达比未治疗前明显降低;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前基线IP-10表达小于600pg/ml是患者容易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2周时IP-10表达小于540pg/ml是患者容易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IP-10基因中所检测的8个SNP位点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易感性无关,与抗病毒疗效无关。第二部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替诺福韦组及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数量及受体表达与正常对照者之间的差异;观察替诺福韦组及阿德福韦酯组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NK细胞受体表达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找到可能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NK细胞受体。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替诺福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乙肝患者具有不同的抗病毒疗效,替诺福韦抗病毒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与NK细胞受体表达的改变有关;应用替诺福韦或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的抑制性受体NKG2A+和KIR2DL3+的表达;NKG2A+和KIR2DL3+受体的表达可能是临床上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子。综上所述,IP-10在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IP-10表达的高低可直接预测患者抗病毒的早期疗效;NK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NKG2A+和KIR2DL3+受体的表达可能是临床上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