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鸣心论文-王明洪

杜鸣心论文-王明洪

导读:本文包含了杜鸣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音乐教育家,杜鸣心,立足本土

杜鸣心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音乐教育家——杜鸣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名作曲家,杜鸣心的作品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几代人。1978年,改革开放的巨浪汹涌而来,这一年,杜鸣心正好50岁。在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的同时,杜鸣心的创作又走上了新的高峰。作为中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家,杜鸣心可谓真正的桃李满天下,施万春、王立平、张丕基、叶小纲、王黎光、徐沛东等众多着名作曲家都曾随他学习。(本文来源于《新天地》期刊2019年09期)

翟志鹏[2](2019)在《让西方音乐技法“为我所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晚,由天津交响乐团倾力打造的“中国之春”杜鸣心作品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厅上演。在着名指挥家、天津交响乐团名誉团长王钧时的执棒下,天交精彩演奏了《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多首杜鸣心作品。此次,91岁的杜鸣心与81岁的王钧时的合作为观众津津乐道,两位老人携手奉(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9-05-05)

王明洪[3](2019)在《“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着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杜鸣心如今已步入91岁的高龄,但身体依然健康,耄耋之年仍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转悠。杜老曾创作过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音乐及交响曲《青年》等作品,晚年时还创作了《对阳光的忆恋》《布达拉宫之梦》等。有人问他:"您年纪这么大,(本文来源于《保健医苑》期刊2019年04期)

班丽霞[4](2019)在《曲之鸣心者方能铭心——访作曲家杜鸣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杜鸣心简介:当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北潜江人。1928年生,早年就学于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1954年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至今,是该学院十名特聘教授之一、终身学术委员。共创作各类体裁音乐作品近百部,代表作有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与吴祖强等人合作)、《牡丹仙子》,叁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幻想曲《洛神》,交响曲《长城颂》,低音提琴独奏曲《随(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卢旸[5](2018)在《最低落时也相信音乐的美》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响乐《青年》《长城颂》、交响幻想曲《洛神》《凤凰涅盘》、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初秋午后的阳光下,杜鸣心在窗前抄写着他的管弦乐作品目录。整理出自己具有代表性且影响广泛的16部管弦乐作品,交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这是杜鸣心今年过完90岁生日后最重要(本文来源于《音乐周报》期刊2018-09-19)

程石江[6](2018)在《杜鸣心:有灵魂的音乐才能打动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他,1928年出生于湖北潜江;他,1939年从四川永川县第二保育院选入重庆陶行知育才学校学习音乐,师从贺绿汀、任虹等音乐家;他,1941年创作第一首歌曲《看谁功劳高》;他,先后师从范继森教授、俄国音乐家拉扎雷夫、吴乐懿教授学习钢琴;他,1949年赴北京参加人民文工团,中央音乐学院成立后,被聘为视唱练耳和钢琴教员;他,1954年由国家选送至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随苏联着(本文来源于《健康之友》期刊2018年09期)

李麟[7](2018)在《杜鸣心小提琴组曲《新疆之旅》创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杜鸣心先生是我国着名的作曲家,着名的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创作的领域涉猎十分广泛,涵盖了多种音乐体裁,如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室内乐、交响诗、合唱、大型民乐合奏、交响合唱、叁重奏、四重奏等,代表作有《嘉陵江船夫曲》、小提琴组曲《新疆之旅》等。本文主要从小提琴组曲《新疆之旅》出发,探索其创作技法。(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8年14期)

陈琪[8](2018)在《杜鸣心钢琴曲《托卡塔》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卡塔曲是一种由键盘乐器所演奏的快速而节奏清晰的乐曲,杜鸣心的这首钢琴曲《托卡塔》充分演绎出“托卡塔”音乐的特点,气氛欢快而又热烈。文章通过对乐曲的深层剖析从叁个方向做细致阐述:1、按照国家教指委的要求,同时结合音乐会的舞台表现力、艺术感染力、风格、时代等方面做作品甄选,并对“托卡塔”这一体裁形式风格特点进行剖析;2、分析《托卡塔》这首作品的音乐本体,这首乐曲作为一首回旋曲式结构,采用一个核心主题动机贯穿全曲,通过对快速反复下键以及八度音型的技巧训练以增强舞台表演力;3、通过作曲家的写作手法与生活的时代背景去感知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及作为演奏时我们应当在演奏中如何将“托卡塔”的体裁特性与民族风格完美融合等许多重难点需要我们一一探索,寻求一种最能表现出托卡塔曲特征的演奏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尚莉丽[9](2018)在《杜鸣心的《小提琴协奏曲》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杜鸣心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应挚爱中国音乐的日本小提琴演奏家西崎崇子的约请,于1982年9月完成的,同年11月在香港的"杜鸣心作品音乐会"上首演。作曲家创作这部作品的8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新潮激荡的时期,《小提琴协奏曲》则似乎是逆潮流而动,作曲家坚守传统的创作观念,强调旋律的重要表现力,使这部貌似保守的作品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潮洪流中,分外引人注目,成为一部风格独特、富于个性的作品。(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8年10期)

袁娅秋[10](2018)在《杜鸣心小提琴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作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爱情歌曲,此曲抒情优美,旋律缠绵,给人寂静、真挚、抒情的印象。旋律采用了牧歌的素材,给人辽阔、悠扬、婉转的情怀。本文谈及的小提琴曲是作者杜鸣心先生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通过对该改编的小提琴曲进行曲式、旋律发展方面的分析,总结出曲作者在创作中对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视眼。(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08期)

杜鸣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晚,由天津交响乐团倾力打造的“中国之春”杜鸣心作品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厅上演。在着名指挥家、天津交响乐团名誉团长王钧时的执棒下,天交精彩演奏了《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多首杜鸣心作品。此次,91岁的杜鸣心与81岁的王钧时的合作为观众津津乐道,两位老人携手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杜鸣心论文参考文献

[1]..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音乐教育家——杜鸣心[J].新天地.2019

[2].翟志鹏.让西方音乐技法“为我所用”[N].天津日报.2019

[3].王明洪.“只要有音乐,我就不觉得自己老”——着名作曲家杜鸣心的长寿经[J].保健医苑.2019

[4].班丽霞.曲之鸣心者方能铭心——访作曲家杜鸣心[J].中国文艺评论.2019

[5].卢旸.最低落时也相信音乐的美[N].音乐周报.2018

[6].程石江.杜鸣心:有灵魂的音乐才能打动人[J].健康之友.2018

[7].李麟.杜鸣心小提琴组曲《新疆之旅》创作初探[J].艺术评鉴.2018

[8].陈琪.杜鸣心钢琴曲《托卡塔》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D].湖北师范大学.2018

[9].尚莉丽.杜鸣心的《小提琴协奏曲》解析[J].北方音乐.2018

[10].袁娅秋.杜鸣心小提琴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作品分析[J].芒种.2018

标签:;  ;  ;  

杜鸣心论文-王明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