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问题研究 ——以20世纪90年代欧亚转轨国家为例

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问题研究 ——以20世纪90年代欧亚转轨国家为例

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伴随着计划经济的逐步解体和政治经济危机的凸显,几乎所有欧亚转轨国家经历了严重的银行业经营困境,形成了波及范围较广、对经济与社会影响较为深重的具有鲜明转轨特征的银行业危机。 本文运用比较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方法,初步分析激进的制度变迁对转轨国家银行危机的形成、演变及其国别的差异性特征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揭示了转轨国家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三种制度非均衡形态——制度惯性(或制度惰性)、制度真空、制度扭曲在形成银行业危机方面的主要作用和具体表现,分析了银行危机的三大微观主体——银行、企业和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方面的相互博弈关系、博弈行为和博弈结果,全面分析和解释了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在宏观、微观以及国别三个领域的不同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了激进的制度变迁是形成转轨国家银行危机最根本原因的鲜明观点。笔者由此认为,从比较制度分析角度讲,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实质上是一场激进的制度变迁带来的金融危机,因此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制度危机。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银行业在转轨时期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化解和控制我国银行业经营风险、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于转轨国家制度非均衡态问题,笔者根据比较制度经济学“制度内生论”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在对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后认为:(1)转轨国家制度惯性(或制度惰性)主要表现为:一是转轨初期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在某些转轨国家(如俄罗斯)甚至比转轨以前表现得更为严重;二是转轨国家内部经济金融腐败问题在转轨时期依然十分严重,成为阻碍转轨进程顺利推进的一大障碍。三是转轨国家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对政府强行推行和移植的制度并不适应。四是转轨国家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在转轨初期未能得到根本改变,使得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严重。五是转轨国家对“元制度”的彻底否定和对“元制度”下积聚的风险的完全忽视,导致转轨初期银行隐性风险的显性化和全面释放,致使国家干预经济能力的基本丧失。(2)转轨国家制度真空主要表现为快速市场化进程带来了严重的制度缺失现象。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被迅速摧毁;另一方面,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能马上建立起来,因而在转轨初期形成了一种既无计划、又无市场的“市场虚无主义”制度非均衡态,从而严重损害了经济金融正常发展。(3)转轨国家的制度扭曲主要表现为产权制度改革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相反却造成普遍而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治理结构出现新的扭曲现象,对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新的阻碍。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当前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框架和方法
  • 1.4 所涉及主要概念的界定
  • 1.5 转轨国家银行危机与比较制度经济学
  • 本章附表 部分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情况一览表
  • 第二章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的基本特征、背景和影响
  • 2.1 银行业危机的一般特征
  • 2.2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的基本特征
  • 2.3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的宏观经济金融背景
  • 2.4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 第三章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宏观形成机制的制度分析
  • 3.1 银行业危机宏观成因理论简要回顾
  • 3.2 银行业危机与有关经济金融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3.3 经济转轨时期孕育银行业危机的宏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3.4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与银行业危机宏观成因的内在联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微观形成机制的制度分析
  • 4.1 银行业危机微观成因理论简要回顾与综述
  • 4.2 经济转轨时期孕育银行业危机的微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4.3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与银行业危机微观成因的内在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分析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
  • 第五章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的国别分析
  • 5.1 前苏联独联体国家:以转轨大国俄罗斯为例
  • 5.2 波罗的海国家:三个转轨小国的危机特征
  • 5.3 中东欧国家:有改革基础转轨国家的危机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应对策略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 6.1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应对策略
  • 6.2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 本章附录 波兰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经验
  • 第七章 结论
  • 7.1 对本文研究结论的全面总结
  •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领域
  • 本章附图 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的制度成因和国别特征演示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欧洲银行业危机持续升级[J]. 中国外汇 2016(20)
    • [2].市场份额变化、银行业危机与合作银行稳定性——来自欧洲合作银行经验的研究[J]. 商业研究 2017(03)
    • [3].警惕欧洲银行业危机[J]. 清华金融评论 2017(03)
    • [4].诱发中国银行业危机的潜在因素[J]. 商 2016(21)
    • [5].欧洲银行业危机还有多远?[J]. 智富时代 2017(04)
    • [6].欧洲银行业危机求解[J]. 中国经济报告 2017(02)
    • [7].从国民财富视角看银行业危机和金融稳定性[J]. 中国经济报告 2017(09)
    • [8].评惠誉“中国将爆发银行业危机”预言[J]. 银行家 2011(04)
    • [9].欧洲银行业危机形势分析[J]. 青海金融 2012(01)
    • [10].欧债危机已演变为欧洲银行业危机[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23)
    • [11].美国两次银行业危机的成本比较[J]. 国际金融研究 2010(05)
    • [12].美国投资银行业危机对我们的警示[J]. 经济研究参考 2010(42)
    • [13].英国和德国公司治理对银行业危机的影响综述[J]. 赤子(上中旬) 2014(10)
    • [14].扭转银行业危机[J].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20)
    • [15].美国两次银行业危机的成本比较[J].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 2010(00)
    • [16].英国和德国公司治理对银行业危机的影响综述[J]. 赤子(中旬) 2014(12)
    • [17].国际金融[J]. 中国金融家 2010(11)
    • [18].现代银行业危机预警研究[J]. 经济问题 2011(01)
    • [19].从三个层面解读哈萨克斯坦的银行业危机[J]. 新疆金融 2008(12)
    • [20].视野[J]. 华东科技 2013(10)
    • [21].利率市场化与美国银行业危机[J]. 银行家 2016(12)
    • [22].唤醒你的“投资复苏计划”[J]. 卓越理财 2009(06)
    • [23].伦敦北京房价松动 银行股或中期见顶[J]. 股市动态分析 2018(10)
    • [24].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银行业形势研究和展望[J]. 吉林金融研究 2011(11)
    • [25].次贷风暴或止于2010——从历次重大金融危机比较研究看当下危机[J]. 首席财务官 2008(11)
    • [26].打破房地产周期、银行业危机、经济衰退之间的联系链[J]. 新金融评论 2016(02)
    • [27].中国银行业危机处理范例[J]. 现代商业 2012(20)
    • [28].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及叠加效应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 2019(12)
    • [29].媒体速览[J]. 中国经济周刊 2016(28)
    • [30].德国银行业危机[J]. 南风窗 2016(22)

    标签:;  ;  ;  ;  

    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危机问题研究 ——以20世纪90年代欧亚转轨国家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