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反贫困战略与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以转型期的土地制度为视角

政府反贫困战略与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以转型期的土地制度为视角

论文摘要

中国是过去20年中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到2005年财富增长已经上升了32位。然而,2004世界银行的报告和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共同指出了中国减贫速度的问题。报告指出,在1990至2001年期间,超过90%的减贫任务都是在1996年以前完成的,1996年以后,贫困消除速度减缓,甚至出现了“减贫停止”和“返贫”现象。一个严峻的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反贫困贫步伐减缓时期,恰恰是中国工业化突飞猛进的时期。为什么农村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城市和工业部门?为什么一种毫无反馈的单向资源流动可以长期持续?本文选题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以中国政府反贫困战略的偏移为切入点,通过与发达国家土地制度的比较,探索中国农民“脱贫”——“返贫”的制度原因。本文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反贫困战略的里程碑,因为它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权利问题。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的“反贫困”战略向以经济投入为主的开发式扶贫偏移,它体现在1982年以来中央关于农民问题的9个“一号文件”和中国政府扶贫计划中。与此同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征地制度向牺牲农民利益偏移,大规模的“圈地”致使农村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农民却不能分享工业化的成果,这就是转型期我国反贫困速度减缓和“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探究中国农村“返贫”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社会的“反贫困”战略转型以及发达国家的土地制度经验,提出政府的反贫困战略应该重回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结构下,拓宽土地使用权的空间:首先,把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上升到物权地位,使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土地占有功能;其次,把农民的土地收益权上升为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地位,使它成为农民生老病死的依靠;第三,让农民享有完整的土地处置权,使土地功能上升为资本功能。本文研究以西方产权理论为分析工具,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历史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致使文章的视角颇有新意,论述也更具有说服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序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四) 本文思路与主要观点
  • (五) 研究方法
  • 二、历史的视角:土地制度下的“贫困循环”
  • (一)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与朝代兴衰
  • 1、融洽的人地关系带来封建社会繁荣
  • 2、土地兼并导致封建王朝的没落
  • (二) 现代农民的脱贫梦想:“耕者有其田”
  • 1、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耕者有其田”的实现
  • (三) 贫困循环:人民公社的“土地产权灾难”
  • 1、土地产权的灾难:权利贫困
  • 2、贫困循环:20 世纪60 年代的饥荒
  • 三、现实的视角:转型期的“脱贫——返贫”
  • (一) “脱贫”——从土地制度变革开始
  • 1、新土地制度下的产权变革——农民脱贫的内在动力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反贫困史上的里程碑
  • (二) 来自世界银行与联合国的报告:中国减贫速度放慢
  • 1.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中期——“减贫停止”
  • 2、工业化进程中的“脱贫—返贫”
  • 四、“脱贫—返贫”原因分析:政府“反贫困”战略偏移
  • (一) 中国政府“反贫困”战略的历史回顾
  • (二) “反贫困”向注重经济投入偏移
  • 1、中央一号文件
  • 2、中国政府扶贫计划
  • (三) 征地制度向牺牲农民利益偏移
  •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
  • 2、征地带来的“脱富致贫”
  • 五、国际“反贫困”战略转型:以权利反贫困
  • (一) 土地产权是西方世界兴衰的根本
  • 1、荷兰、英国的崛起:土地制度的视角
  • 2、当代美国的土地制度
  • (二) “反贫困”战略转型的全球共识:来自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报告
  • 1、世界银行“反贫困”战略:从传统的GDP 增长战略中走出
  • 2、联合国“反贫困”战略:以权利消除“人的贫困”
  • 六、政府“反贫困”战略调整:重返土地制度改革
  • (一)把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上升到物权地位
  • 1、公共利益的法律规定
  • 2、农民参与公共利益的认定程序
  • 3、公共利益的界定与政府退出机制
  • (二)把土地收益权上升为社会保障功能
  • 1、征地补偿让农民分享工业化成果
  • 2、拓宽征地补偿的多种形式——就业补偿
  • (三)把土地处置权上升为土地资本功能
  • 1、实现完整的土地处置权
  • 2、农村土地直接进入土地市场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实施精准扶贫法律问题调查报告——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J]. 青藏高原论坛 2018(04)
    • [2].甘肃省扶贫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0)
    • [3].相对贫困与反贫困政策体系[J]. 人民论坛 2019(07)
    • [4].国际反贫困经验对我国精准扶贫的启示[J]. 中国市场 2017(29)
    • [5].社会资本对反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4(04)
    • [6].我国科学技术与贫困的关系现状分析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04)
    • [7].公平与效率视角下山西省贫困人口问题研究[J]. 山西青年 2018(05)
    • [8].新时代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哲学意蕴[J]. 农家参谋 2019(16)
    • [9].加大反贫力度,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对策[J]. 职业时空 2009(03)
    • [10].老年人口反贫困问题之紧迫性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05)
    • [11].农村反贫困中的信任建设[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2].社会福利制度反贫困的新模式——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3].反贫困与公共治理[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05)
    • [14].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的新境界[J]. 观察与思考 2015(04)
    • [15].印度尼西亚扶贫开发策略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3(21)
    • [16].慈善教育与教育慈善——在人力资本和慈善文化发展中消除贫困[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0(02)
    • [17].论经济法与反贫困机制[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06)
    • [18].大别山区反贫困问题探讨[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08)
    • [19].探析中国的扶贫问题和政策[J]. 山西农经 2015(03)
    • [20].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贫困的主要经验[J]. 世纪桥 2009(09)
    • [21].江西省脱贫攻坚立法研究综述[J]. 老区建设 2018(14)
    • [22].我国反贫困县域瞄准视角之变迁[J]. 吉林农业 2013(02)
    • [23].反贫困事业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9)
    • [24].浅论民族地区反贫困的重要意义[J]. 青年与社会 2018(29)
    • [25].论新时期我国“两线一力”的反贫困模式[J]. 全球化 2014(02)
    • [26].反贫困的道德理由探寻[J]. 学理论 2011(26)
    • [27].农村反贫困信息失真初探[J]. 老区建设 2011(22)
    • [28].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因分析[J]. 延边党校学报 2020(04)
    • [29].滇桂边境民族地区贫困的特殊性及反贫困对策——以云南梁河县和广西防城区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 [30].探析教育扶贫道路,推进农村教育建设[J]. 经贸实践 2018(20)

    标签:;  ;  ;  ;  

    政府反贫困战略与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以转型期的土地制度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