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合同作战对步兵武器装备的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涛[1](2020)在《美军航母编队指挥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美航母编队作战编成、作战队形及指挥体系。研究了美航母编队指挥信息系统。重点介绍了美航母编队C4I系统及作战系统功能,分析了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旗舰数据显示系统、"宙斯盾"作战系统等美航母典型系统组成和功能。给出了美航母编队指挥信息建设对他国海军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
席欢[2](2019)在《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时代下,以信息为主导的新形势战争中,一个军人是否具备信息素养变得至关重要。空军航空兵部队是空军战斗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装备更新速度快、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对其官兵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意识与能力,急需构建一个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标准。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对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探讨,结合分析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的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各指标权重,并以10名官兵作为实证样本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验证了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
王军鹏[3](2019)在《某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步兵班组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尤其是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及无人作战平台的编配,传统步兵班组被忽视的协同能力,态势感知能力获得大幅提升,相应的其作战模式也将发生改变,因此针对新型步兵班组开展作战效能评估研究已势在必行。本文基于美国X班组计划以及我军现有的装备技术水平想定了我军未来某新型步兵班组编配,以其为对象展开了分析和研究。首先通过对效能评估相关理论的学习,明确了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的思路和方法。结合指标选取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适合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要素展开分析,通过分析,选取合适的参数或有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重点研究了杀伤有生目标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的评估方法。其次,梳理了影响作战行动的主要外界因素并以修正系数的形式进行了量化。结合我军未来可能面临的战争形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战场想定,以该战场想定为前提,权重系数以及部分难以量化的指标参数通过专家评估法得以确定。最后,建立了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数模型,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针对课题研究情况,提出了提升步兵班组作战效能的几点思考,为未来战争中步兵班的作战编组、火力配备、战术运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曹晓东[4](2013)在《《2013-2014简氏步兵武器年鉴》前言》文中提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计划于2014年从阿富汗——这个当前西方军事力量的主战场实现全部撤军。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各国也开始纷纷将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转到未来作战对步兵武器的需求上面。本版年鉴认为,对于轻武器替换问题,现在就下定论也许为时尚早,未来,西方各国军队究竟是对现有武器进行改进翻新,还是抓住时机引入新装备实现更新换代,对于这个一直充满争议的话题人们仍然看不到清晰的答案。
熊玉祥[5](2013)在《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军事人才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否具有一支适应战争形态发展的军事人才队伍,直接影响军队的战斗力水平。而在所有军事人才当中,军事指挥人才作为部队作战行动的直接组织和参与者,又是最为重要的,是影响战争进程和战争结果最核心的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形态已经从机械化条件下的单一军兵种为主、其他军兵种系统作战逐步过渡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战争形态的改变,对军事人才,尤其是军事指挥人才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岗位、能担负起联合作战指挥重任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当前我军面临的最重大的课题。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美军是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美军最早提出“联合作战”这个概念,也最先开始研究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问题。目前,美军已经建立起一个系统全面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体系。随着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军队纷纷效仿美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做法,借鉴美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各自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道路。我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上,尽管取得了不少显着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培养目标规划不够量化清晰、选拔手段比较单一僵化、实践锻炼效果不够明显、政策配套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本文运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军实际情况,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素质要求、成长路径、培养方式、配套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期为推进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尽点绵薄之力。首先,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并通过对国内外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素质模型,以明确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结合我军当前的体制编制,勾勒出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成长路径;再次,通过借鉴外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认为我军应重点从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培养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强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最后,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场地设施、教材体系、教员队伍和法规制度建设。
徐振兴[6](2012)在《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文中认为信息时代新军事变革席卷全球,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当前我军已经掀起了加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热潮。近年来有关体系作战能力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与拓展。考察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出发,着眼信息时代的现实需求,按照“究竟应如何解读体系作战能力——究竟科学技术在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究竟应如何依靠科学技术加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思路,深入探讨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体系不仅仅是“系统的系统”,它还是“人在回路”的系统,因此所有军队都是体系,军事斗争都是体系作战;体系作战以信息交互为前提,信息交互系统的发展推动体系作战形态的演进,进而呈现出三种基本形态:冷兵器条件下基于声光系统的体系作战、热兵器条件下基于电讯系统的体系作战、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体系作战能力实质是“回路的人”的控制能力,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体系作战能力还可分为体系认知能力、体系动员能力、体系攻防能力和体系成长能力,科学技术是实现“回路的人”控制目标的最佳工具,随着科技发展,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为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文章最后就“现阶段如何依靠科学技术加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给出几点具体建议。
赵阵[7](2012)在《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文中指出从20世纪末期尤其是海湾战争以来,战争呈现出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表现形式,有人把这种改变称之为新军事变革。这场变革由军事技术变革引发推动,进而导致了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作战方式、体制编制等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虽然人们关于技术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引起全面军事变革已经达成共识,但新军事变革纷繁复杂的表象掩盖了问题的本质,其具体逻辑机理和实现过程有待深入剖析。技术哲学的兴起源于对技术广泛应用产生一系列后果的哲学反思,根据技术科学化、系统化的特点,当代技术哲学强调要结合具体过程思考研究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思路为研究军事技术变革提供了方法借鉴。研究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实质上是分析技术因素对于军事领域尤其是战争产生影响的微观进路和具体实现。作战方式是军事力量在一定作战空间的运用表现形式,包括作战空间、军事力量和军事力量运用方式三个方面的要素,军事技术变革正是通过改变这些要素进而影响作战方式。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息化变革,信息和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军事力量实体内容。从军事力量的角度而言,作战方式实现了传承发展。信息化变革深刻影响了军队指挥控制,改变了军事力量运用方式,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信息化变革形成了人工信息空间,围绕制信息权的争夺衍生出了信息作战方式。恩格斯在考察了火器发展历程之后,做出了技术进步与应用必定改变作战方式的论断。军事技术变革是作战方式演变的根本动力,不同形态的军事技术决定不同的作战方式,比如冷兵器对应肉搏作战,火器对应火力作战,机械化装备对应机动作战等,而随着主导军事技术的更替,这些主要作战方式实现了累加传承。在变革时,新军事技术往往应用于已有的作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从已有作战方式过渡到新的作战方式实现了衔接传承。信息化变革以机械化为基础,火力作战、机动作战等得到传承。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深刻影响了军队获取、传输、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方法和模式,主要表现为战场信息实时感知传输,决策指令快速制定实施,武器装备实现自动指控等。指挥控制信息化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联合作战方式成为主要作战方式,火力作战实现了远程精确打击,机动作战呈现出非接触、非线式特点。这些传统作战方式出现了作战层次淡化、作战力量融合和作战节奏紧凑等特点。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催生了信息空间,而对制信息权的争夺衍生出信息作战方式。主要表现为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和心理战。信息作战方式对传统的作战时空、作战对象、作战主体等方面的划分提出了挑战。信息作战方式的实施需要社会基础作为支撑,包括信息化产业、一体化科技和智能型人才等。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催生了信息作战方式,这种变化突出了物质能量的基础地位和信息的主导作用;在现实作战方式中物质能量与信息必须有效融合,在作战思想指导下不断实现创新应用。作战方式发展需要军事理论牵引和战争实践推动。日益强大的功能提升了军事技术的地位,但却无法改变其作战工具的本质;在现代战争中科技与艺术都非常重要,需要在作战方式中实现有机统一。为应对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要建设指导军事实践的军事技术哲学,重新审视其研究取向,坚持把实践贯穿始终,实现从“体”到“体”、“用”兼顾转变。要面向需求发展国防科技,及时更新发展理念,用对抗、建构和系统的理念指导建设,坚持立足现有深化改造,突出瞄准前沿实现跨越发展。要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充分认清人和体制等因素对于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作用,深化作战力量建设和应用方面的体制改革,面向未来战争革新教育训练。
杨震[8](2012)在《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文中研究指明间发展。战争的变化同样也对海权的范围产生了影响:冷战后世界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争集中在沿海地区;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海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为联合部队提供战略海运、海上防御和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引领的导弹技术的进步使海军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远程精确常规战略性打击成为可能。上述影响使海权的范围开始从远洋公海扩展至沿海地区并直抵大陆纵深。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规模范围的变化不但完成了理论探索,也进行了战争实践。从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来看,则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海权的轴心地带由从前的大西洋转向太平洋。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海权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战略区域:台湾、南海和印度洋进行“岛链”封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海权观念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海权观、战略海权观、复合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构成了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的主体。冷战的结束使海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在深化与发展。
王铁虎,焦爱泉,冯连仲,张茂林[9](2010)在《精确打击作战与装甲装备未来发展》文中认为精确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和突出特征,对武器装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准确定位装甲装备在精确打击作战中的地位作用,找准装甲装备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方向,在研究精确打击作战的内涵外延的基础上,研究了精确打击作战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精确打击作战方式的变革和精确打击作战中装甲机械化部队地位作用及作战方式的演变,初步提出了精确打击作战对装甲装备作战能力需求。精确作战条件下,将突破传统的平台中心战思想和集群使用、接触对抗的使用方式,力求先敌发现、先敌决策、整体联动、联合打击、群体防护、体系制胜,侦察感知系统要实现超视距立体化,指控通信系统要实现可视化自主式协调,火力打击系统要实现超直瞄、多样化、精确化,防护系统要实现群体式体系化。
王诺贝[10](2010)在《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新军事变革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为适应军事战略和建军方针的调整,建设适应21世纪作战需要的后勤,外军对后勤保障的组织体系、保障理论、手段模式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试图通过后勤领域的变革在新一轮军事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本文以美、俄、日三国军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文献检索、问题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一是回顾概述军队后勤保障在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和信息化四个时代的基本情况,包括: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规模与构成、专业化与分工以及模式与制度。二是分别对美、俄、日三国军队后勤保障及其特点进行了剖析与归纳,认为美军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在后勤保障上呈现出以高科技为依托、战略投送为基础、民间支持为辅助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特征;俄军在现有条件下为适应国家军事战略转型的需要,其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为一体化联勤、信息化驱动、“模块化”编组和“常态化”战备;日军为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依据其国土地形和兵员状况的现实特点对后勤保障体制和模式进行了优化改造,三军一体、全方位机动和军民结合是其鲜明特色。三是在总结与论述了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一些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战争后勤保障实例,辨证的指出了外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得出外军后勤保障对我军后勤建设发展的重要启示。四是结合实际,对如何借鉴和参考外军后勤保障有益做法和经验以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未来合同作战对步兵武器装备的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合同作战对步兵武器装备的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美军航母编队指挥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美军航母编队介绍 |
1.1 作战编成 |
(1) 单航母战斗群 |
(2) 双航母战斗群 |
(3) 特混舰队 |
1.2 作战队形 |
1.3 指挥体系 |
2 美航母编队指挥信息系统 |
2.1 发展历程 |
2.2 海上C4I系统 |
2.2.1 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
2.2.2 海上战术指挥控制(MTC2) |
2.3 海上作战系统 |
2.3.1 旗舰数据显示系统(FDDS) |
2.3.2 先进作战指挥系统(ACDS) |
(1) 跟踪能力 |
(2) 互操作能力 |
(3) 显示功能 |
(4) 实时反应 |
(5) 模拟训练 |
2.3.3 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 |
2.3.4 “宙斯盾”作战系统 |
3 主要启示 |
3.1 加强顶层设计 |
3.2 指挥一体化 |
3.3 融入联合 |
3.4 技术体制 |
4 结束语 |
(2)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概述 |
2.1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的概念和特点 |
2.1.1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的概念 |
2.1.2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特点分析 |
2.2 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对航空兵部队官兵提出的新要求 |
2.2.1 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 |
2.2.2 信息化条件下的保障 |
2.2.3 信息化条件下的指挥 |
2.3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 |
2.3.1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的界定 |
2.3.2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构成要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框架 |
3.1.1 构建的原则 |
3.1.2 构建的基本方法 |
3.1.3 构建的基本框架 |
3.2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2.1 官兵确定指标体系 |
3.2.2 专家确定指标体系 |
3.2.3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与解释说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1.1 构造判断矩阵 |
4.1.2 判断矩阵的一次性检验 |
4.2 评价等级划定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 |
5.1 实证对象 |
5.2 定性分析结果 |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4 定性定量结果对比 |
5.4.1 模糊分析法 |
5.4.2 加权平均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评价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某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步兵班装备发展现状 |
1.2.2 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
1.3 我军步兵班组未来可能面临的战争形态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理论研究 |
2.1 效能的定义 |
2.2 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
2.3 指标参数的归一化处理 |
2.3.1 定量指标的处理 |
2.3.2 定性指标的处理 |
2.4 效能评估中各因素的权值确定 |
2.4.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2.4.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2.4.3 权重计算 |
2.4.4 群组AHP决策问题 |
2.5 聘请咨询专家及设计打分表 |
2.6 本章小结 |
3 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3.1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
3.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
3.3 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 综合火力 |
3.4.1 杀伤有生目标能力 |
3.4.2 火力持久力 |
3.4.3 破甲及攻坚能力 |
3.5 单兵防护与机动能力 |
3.5.1 防弹衣防御能力 |
3.5.2 头盔防御能力 |
3.5.3 单兵机动能力 |
3.6 指挥协同 |
3.6.1 态势感知能力 |
3.6.2 班组内人员的协同 |
3.6.3 班组内人机的协同 |
3.6.4 与友邻及上级的协同 |
3.7 兵员素质 |
3.7.1 体能素质 |
3.7.2 军事技能水平 |
3.7.3 心理素质 |
3.8 本章小结 |
4 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的战场想定 |
4.1 地形要素想定 |
4.1.1 城市作战 |
4.1.2 山地作战 |
4.1.3 丛林作战 |
4.2 气候要素想定 |
4.3 作战任务及战术想定 |
4.4 作战对象想定 |
4.5 新型步兵班组编配想定 |
4.6 本章小结 |
5 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及其算例验证 |
5.1 战场想定实例 |
5.2 综合火力评估模型 |
5.3 单兵防护与机动能力评估模型 |
5.4 指挥协同评估模型 |
5.5 兵员素质评估模型 |
5.6 新型步兵班组的可靠性 |
5.7 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
5.8 本章小结 |
6 提升步兵班组作战效能的几点思考 |
6.1 提升步兵班组的综合火力 |
6.2 提升单兵防护与机动能力 |
6.2.1 新材料技术的突破 |
6.2.2 装配单兵外骨骼 |
6.3 提升步兵班组的人机协同 |
6.3.1 丰富军用机器人的类型以及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 |
6.3.2 进一步增强机器人智能水平,使其更聪明、更自主 |
6.3.3 基于军用机器人的编配,研究与之相匹配的作战方式 |
6.4 提升步兵班组的网络能力 |
6.5 提升兵员素质 |
6.5.1 训练采用新方式 |
6.5.2 对班长进行更全面的培养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内容与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2.1 研究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素质指标 |
1.2.2 研究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途径 |
1.2.3 研究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机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 |
1.5.1 联合作战 |
1.5.2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
1.5.3 素质 |
1.6 相关理论 |
1.6.1 素质模型理论 |
1.6.2 职业生涯理论 |
1.6.3 系统理论 |
1.6.4 激励理论 |
1.7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7.1 我军研究历程 |
1.7.2 外军研究历程 |
1.7.3 外军主要经验 |
2 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人才培养方向逐步明确,但目标规划不够量化清晰 |
2.2 人才选拔机制逐步规范,但选拔手段比较单一僵化 |
2.3 联教联训路子逐步走开,但实践锻炼效果不够明显 |
2.4 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加大,但政策配套保障不够到位 |
3 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 |
3.1 转变观念,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理念 |
3.1.1 树立超前培养理念 |
3.1.2 树立复合培养理念 |
3.1.3 树立联合培养理念 |
3.1.4 树立开放培养理念 |
3.1.5 树立全程培养理念 |
3.2 突出重点,系统构建人才素质模型 |
3.2.1 素质模型构建 |
3.2.2 素质模型构架 |
3.2.3 模型应用 |
3.3 着眼实际,超前规划人才成长路径 |
3.3.1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阶段划分 |
3.3.2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关键环节 |
3.3.3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路径规划 |
3.4 紧贴实战,合理设置人才培训内容 |
3.4.1 紧贴需求设置培训内容 |
3.4.2 区分层次设置培训内容 |
3.4.3 按岗分类设置培训内容 |
3.5 创新方法,全面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
3.5.1 院校复合知识培训 |
3.5.2 立足岗位自主培训 |
3.5.3 值班体系常态培养 |
3.5.4 依托任务实践磨砺 |
3.5.5 跨军兵种交叉代职 |
3.5.6 军民融合共同培养 |
3.5.7 国际军事人才交流 |
3.6 完善制度,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3.6.1 规范人才选拔机制 |
3.6.2 完善人才考评机制 |
3.6.3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3.6.4 构建人才储备机制 |
3.6.5 建立人才管理机制 |
3.7 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几种矛盾关系 |
3.7.1 立足当前与长远培养的关系 |
3.7.2 培养数量与培养质量的关系 |
3.7.3 专业精通与复合多能的关系 |
3.7.4 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关系 |
3.7.5 科学借鉴与坚持特色的关系 |
3.8 紧前谋划,全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
3.8.1 着眼需求,统筹规划场地设施建设 |
3.8.2 瞄准实战,超前谋划教材体系建设 |
3.8.3 优化结构,科学策划教员队伍建设 |
3.8.4 立足实际,总体筹划法规制度建设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体系、体系作战与体系作战能力 |
2.1 体系是人在回路的系统 |
2.1.1 体系都是系统,但系统并不都是体系 |
2.1.2 “人在回路”是体系的核心特征 |
2.2 军事斗争都是体系作战 |
2.2.1 冷兵器条件下:基于声光系统的体系作战 |
2.2.2 热兵器条件下(含机械化):基于电讯系统的体系作战 |
2.2.3 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 |
2.3 体系作战能力的基本构成 |
2.3.1 体系认知能力 |
2.3.2 体系动员能力 |
2.3.3 体系攻防能力 |
2.3.4 体系成长能力 |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体系认知能力建设 |
3.1 体系认知能力的内涵 |
3.1.1 体系认知能力的控制对象:信息 |
3.1.2 体系认知能力的控制目标:决策优势 |
3.1.3 体系认知能力建设的内容:信息获取、信息增值、最后决断 |
3.2 信息获取 |
3.2.1 拥有更多信息是作战体系的天性 |
3.2.2 科学技术改进信息获取的两条途径 |
3.2.3 改进信息获取技术需同步改进信息处理技术 |
3.3 信息增值 |
3.3.1 知识是信息增值的土壤 |
3.3.2 知识地位不断提升 |
3.3.3 “四个任何”到“五个恰当” |
3.4 最终决断 |
3.4.1 越发复杂的“算” |
3.4.2 辅助决策系统的兴起 |
3.4.3 人机结合的必要性 |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体系动员能力建设 |
4.1 体系动员能力的内涵 |
4.1.1 体系动员能力的控制对象:作战系统 |
4.1.2 体系动员能力的控制目标:构成优势 |
4.1.3 体系动员能力建设的内容:作战系统的效能、种类和动员潜力 |
4.2 作战系统的效能 |
4.2.1 粗放规模型改进 |
4.2.2 作战系统的信息化改造 |
4.2.3 信息时代里的“以减促增” |
4.3 作战系统的种类 |
4.3.1 科学技术对作战系统多样化程度的提升作用 |
4.3.2 新型作战力量发展中“新”与“成熟”矛盾的逐渐化解 |
4.3.3 多样化与专业化的进程 |
4.4 动员潜力 |
4.4.1 动员潜力的基础性地位 |
4.4.2 动员潜力的增强与充分利用 |
4.4.3 信息时代作战力量的精确运用 |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体系攻防能力建设 |
5.1 体系攻防能力的内涵 |
5.1.1 体系攻防能力的控制对象:敌方作战体系 |
5.1.2 体系攻防能力的控制目标:作战胜势 |
5.1.3 体系攻防能力建设的内容:攻防目标、攻防强度、攻防效果 |
5.2 攻防目标 |
5.2.1 科学技术拓展战争维度 |
5.2.2 制权论的更迭 |
5.2.3 心理战渐趋成熟 |
5.3 攻防强度 |
5.3.1 影响杀伤效能的因素 |
5.3.2 攻防强度提升的三条途径 |
5.3.3 谨慎使用的核武器 |
5.4 攻防效果 |
5.4.1 精度的提升 |
5.4.2 精确攻防的三个方面 |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体系成长能力建设 |
6.1 体系成长能力的内涵 |
6.1.1 体系成长能力的控制对象:关系 |
6.1.2 体系成长能力的控制目标:结构优势 |
6.1.3 体系成长能力建设的内容:自修复、自升级、自适应 |
6.2 自修复 |
6.3 自升级 |
6.3.1 信息交互系统是自升级的基础 |
6.3.2 纵向繁衍向横向一体的转向 |
6.4 自适应 |
6.4.1 自适应的核心是求变 |
6.4.2 战争模拟的发展 |
6.4.3 灵活:信息时代的制胜法则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军事变革研究 |
1.2.2 相关作战理论研究 |
1.2.3 军事技术哲学研究 |
1.2.4 军事史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军事技术变革促使作战方式传承发展 |
2.1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判断 |
2.1.1 恩格斯关于火器发展应用改变作战方式的论述 |
2.1.2 作战方式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
2.1.3 军事技术变革是作战方式演变的根本动力 |
2.2 历史上作战方式的累加传承 |
2.2.1 军事技术继承发展促使作战方式累加传承 |
2.2.2 历史上主导军事技术与主要作战方式 |
2.2.3 作战方式累加传承中的融合及分类 |
2.3 变革中作战方式的衔接传承 |
2.3.1 衔接传承源于新军事技术保守应用 |
2.3.2 军事思想超越性回归促进衔接传承 |
3.3.3 武器装备的物理极限促使信息凸显 |
2.3.4 信息技术进步改进力量的运用方式 |
第三章 军事技术变革强化传统作战方式 |
3.1 信息化变革深刻影响指挥控制 |
3.1.1 战场信息实时感知传输 |
3.1.2 决策指令快速制定实施 |
3.1.3 武器装备实现自动指控 |
3.2 传统作战方式在信息化指挥控制模式下得到强化 |
3.2.1 联合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
3.2.2 火力作战实现远程精确打击 |
3.2.3 机动作战呈现非线式、非接触特点 |
3.3 强化型传统作战方式的新特点 |
3.3.1 作战层次的淡化 |
3.3.2 作战力量的融合 |
3.3.3 作战节奏的紧凑 |
第四章 军事技术变革衍生信息作战方式 |
4.1 信息空间的拓展与争夺衍生信息作战方式 |
4.1.1 军事技术变革拓展了信息空间 |
4.1.2 对制信息权的争夺催生信息作战方式 |
4.2 信息作战方式的具体表现 |
4.2.1 电磁空间的电子战 |
4.2.2 网络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战 |
4.2.3 认知空间的心理战 |
4.3 信息作战方式的伦理问题 |
4.3.1 作战时空:战争与和平的模糊 |
4.3.2 作战对象:军事与民用的一体 |
4.3.3 作战主体:专业与业余的并存 |
4.4 衍生型信息作战方式的社会基础 |
4.4.1 信息化产业 |
4.4.2 一体化科技 |
4.4.3 智能型人才 |
第五章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哲学反思 |
5.1 传统作战方式与信息作战方式并存 |
5.1.1 能量基础与信息主导 |
5.1.2 逻辑先后与现实融合 |
5.1.3 方式创新与思想“无限” |
5.2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实现途径 |
5.2.1 军事理论牵引 |
5.2.2 战争实践推动 |
5.3 军事技术“在”与“不在”的哲学反思 |
5.3.1 “失误”还是“超越” |
5.3.2 军事技术能否制胜 |
5.3.3 在作战方式中实现科技与艺术的统一 |
第六章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现实应对 |
6.1 促进军事技术哲学实践转向 |
6.1.1 以经验性作为基础 |
6.1.2 把实效性贯穿始终 |
6.1.3 用价值性进行取舍 |
6.2 面向需求发展国防科技 |
6.2.1 面向需求革新理念 |
6.2.2 立足现有深化改造 |
6.2.3 借鉴民用吸收融合 |
6.2.4 瞄准前沿跨越发展 |
6.3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
6.3.1 正确认识战斗力及其生成模式 |
6.3.2 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体制改革 |
6.3.3 面向信息化战争的教育训练 |
结束语 |
致谢 |
摘引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必要性 |
二、海权的概念解析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面临的战略转型 |
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战略构架 |
五、后冷战时代海权之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海权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反思 |
第一节 马汉海权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马汉海权论的产生 |
二、马汉海权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马汉海权论的评述 |
第二节 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海洋战略论的产生 |
二、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评述 |
第三节 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评述 |
一、国家海上威力论的产生 |
二、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海权在后冷战时代发展演进的背景 |
一、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新军事变革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观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军事观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 |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演进 |
一、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演进 |
二、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理论探索 |
一、战法思想 |
二、军事技术 |
三、编制体制 |
四、途径目标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战争实践 |
一、指挥、控制与通信 |
二、海上打击 |
三、后勤保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范围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 |
一、后冷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
二、后冷时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
三、后冷时代战争的战场空间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对海权规模的影响 |
二、对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战争实践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范围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及军事形势对海权范围的影响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战争实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对中国海权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 |
一、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的轴心 |
二、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的海权辩论 |
一、无足轻重的海权 |
二、辅助性海权 |
三、主导性海权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 |
一、台湾问题 |
二、南海问题 |
三、印度洋问题 |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一、经济海权观 |
二、战略海权观 |
三、复合海权观 |
四、合作海权观 |
五、海洋国土观 |
六、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与航空母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进化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范围的拓展 |
四、地缘政治背景的变迁及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进一步讨论 |
一、海洋法的演进 |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
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
第三节 政策含义 |
一、培育海权意识 |
二、制定海洋战略 |
三、推进海军转型 |
四、发展海洋经济 |
五、继续加强海洋法研究与建设 |
六、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精确打击作战与装甲装备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精确打击作战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
2 精确打击作战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精确打击作战思想的形成 |
2.2 精确作战思想的形成原因 |
2.2.1 现代战争规模的有限性需要更加有效的作战方式达成战争目标 |
2.2.2 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为精确作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
2.3 精确打击作战思想的发展 |
3 精确打击作战中军队作战方式的变革 |
3.1 作战组织形式由机械化战争的合同作战向联合作战演变 |
3.2 基本交战模式由线式作战向非线式一体化作战转变 |
3.3 力量运用方式将由集中兵力向集中效能转变 |
4 精确打击作战对装甲装备需求分析 |
4.1 装甲机械化部队在精确打击作战中的地位作用 |
4.2 适应于精确打击作战的作战方式变革 |
4.3 适应于精确打击作战的装甲装备建设转型 |
4.4 适应于精确打击作战的装甲装备作战能力需求 |
5 精确作战条件下装甲装备发展方向 |
5.1 立体化超视距探测感知 |
5.2 可视化自主式指挥控制 |
5.3 多样化超直瞄精确打击 |
5.4 高适应远距离快速机动 |
5.5 体系化群体式整体防护 |
6 小结 |
(10)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军队后勤保障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军队后勤与军队后勤保障 |
二、联合后勤保障和一体化后勤保障 |
三、后勤保障社会化与全球化后勤保障 |
第二节 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原则 |
一、确保全局原则 |
二、预有准备原则 |
三、突出重点原则 |
四、整体保障原则 |
五、灵活应变原则 |
六、讲求效益原则 |
第三节 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理论 |
一、后勤平等理论 |
二、联合后勤保障理论 |
三、一体化后勤保障理论 |
四、后勤集约化理论 |
五、后勤核心能力理论 |
六、军事供应链管理理论 |
七、军事后勤交易费用理论 |
第二章 军队后勤保障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二节 热兵器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三节 机械化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四节 信息化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三章 当代美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的美军后勤保障 |
二、冷战时期的美军后勤保障 |
三、冷战后美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美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美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美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主动直达式后勤保障 |
二、远程分离式后勤保障 |
三、立体全维式后勤保障 |
四、民力参与式后勤保障 |
五、全球化后勤保障 |
第四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坚持以配送为基础的后勤理念 |
二、建立紧密衔接的无缝隙后勤系统 |
三、实现后勤全资产可视性 |
四、强调企业管理方法在后勤中的运用 |
五、广泛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 |
六、积极拓展全球化后勤领域 |
第四章 当代俄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原苏军后勤保障 |
二、冷战时期原苏军后勤保障 |
三、冷战后俄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俄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俄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俄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平战结合的区域式保障 |
二、快速机动的立体直达式保障 |
三、准确及时的优先式保障 |
四、"模块化"的伴随式保障 |
第四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推进一体化联勤,提升整体保障能力 |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精确保障能力 |
三、优化后勤力量编组,提升快反保障能力 |
四、强化后勤战备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
第五章 当代日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的日军后勤保障 |
二、二战结束后日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日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日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日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三军一体式保障 |
二、全方位机动式保障 |
三、军民结合式保障 |
第四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加强一元化领导,发挥保障整体效能 |
二、改革"烟囱式"后勤结构,强化三军联勤程度 |
三、注重战储物资管理,提升不间断保障能力 |
四、拓展利用民力范围,建立军民兼容保障体系 |
第六章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经验与不足 |
第一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特色比较 |
一、后勤保障体制比较 |
二、后勤指挥体系比较 |
三、后勤保障方式比较 |
第二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先进经验 |
一、重视后勤理论研究 |
二、突出后勤信息能力的关键作用 |
三、大力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 |
四、加快发展战略投送能力 |
五、注重全球化后勤的运作 |
第三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一、美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以伊拉克战争为例 |
二、俄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以第二次车臣战争为例 |
三、日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七章 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 |
第一节 我军后勤保障的发展回顾 |
一、革命战争时期我军的后勤保障 |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后勤保障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军的后勤保障 |
第二节 我军后勤保障改革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
一、我军后勤保障改革的主要成就 |
二、我军后勤保障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三、我军后勤保障改革未来的方向 |
第三节 当前我军后勤保障的优势与不足 |
一、我军后勤保障的优势 |
二、我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我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 |
二、逐步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保障体制 |
三、加强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 |
四、加快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
五、重视我军战略投送力量建设 |
六、适时启动全球化后勤战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未来合同作战对步兵武器装备的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军航母编队指挥信息系统研究[J]. 杨建涛. 雷达与对抗, 2020(02)
- [2]空军航空兵部队官兵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席欢.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3]某新型步兵班组作战效能评估[D]. 王军鹏.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2013-2014简氏步兵武器年鉴》前言[J]. 曹晓东. 轻兵器, 2013(21)
- [5]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熊玉祥. 武汉大学, 2013(07)
- [6]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D]. 徐振兴.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1)
- [7]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D]. 赵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0)
- [8]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 复旦大学, 2012(02)
- [9]精确打击作战与装甲装备未来发展[J]. 王铁虎,焦爱泉,冯连仲,张茂林. 兵工学报, 2010(S2)
- [10]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D]. 王诺贝.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