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作业安全越加关注,其中,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的生理、心理等指标变化趋势,寻找有效的评价方法对人体热状态评估,完善现有标准体系,从而预防和减少热接触对人体的危害,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而随着低氧区域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不断出现,研究在低氧区域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的人体热耐受性特点,及对热耐受性进行评价的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大规模样本试验研究,对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人体耐受能力及其评价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建立高温高湿低氧环境试验舱。舱内干球温度34~42℃,相对湿度50%~100%,氧气体积分数13.1%~21%。并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建立起人体耐热极限时长与WBGT值、氧气体积分数和不同劳动强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用来预测人体在高温高湿低氧接触条件下的热耐受极限时间。通过试验,得出人体在热接触过程中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和认知特性指标的变化趋势;确定人体极限热耐受时长及达到热耐受极限时的相关指标参数值;分析不同环境参数对人体热耐受性的影响程度。得出相应的热耐受极限评价指标,进而评价人体在此类环境下的热耐受性。根据高温高湿低氧环境,对热评价指标PHSI进行完善。得到了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PHSI值下的热接触危险区及安全区范围。结合人体行为功能指标和体能指标,得到高温高湿低氧环境下的工效水平指标,并依据环境划分出4类工效水平范围,为不同作业要求提供参考,完善预警系统,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对指导我国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生产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高温高湿环境概念1.1.2 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的危害1.1.3 低氧环境的概念1.1.4 低氧对人体的危害1.1.5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概念1.1.6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对人体的危害1.2 研究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4.1 主要研究内容1.4.2 创新点第二章 热湿及氧交换机理2.1 氧的交换2.1.1 大气中的氧2.1.2 人体氧交换2.1.3 氧债及其补偿2.2 缺氧的典型症状及改善措施2.2.1 缺氧的典型症状2.2.2 改善措施2.3 人体的热湿交换2.3.1 人体的热调节系统2.4 人体的热平衡2.4.1 热平衡方程2.4.2 人体能量代谢率2.4.3 人体所作机械功2.4.4 辐射传热量2.4.5 对流传热量2.4.6 蒸发传热量2.4.7 导热传热量2.4.8 人体与外界换热的影响因素2.5 人体热应激典型症状及改善措施2.5.1 典型症状2.5.2 改善措施第三章 极端环境下人体评价方法研究3.1 热力学评价指标3.1.1 干球温度3.1.2 湿球温度3.2 理论经验指标3.2.1 操作温度3.2.2 有效温度3.2.3 湿球黑球温度(WBGT)3.2.4 热应力指数(HSI)3.3 生理学指标3.3.1 核心温度3.3.2 皮肤温度3.3.3 心率3.3.4 失水量3.3.5 血压3.4 心理学指标3.4.1 情感状态特征表(POMS)3.4.2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3.5 特征指标3.5.1 简单反应时3.5.2 注意力3.5.3 记忆力3.5.4 作业能力3.6 指标的分析选择第四章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对人体影响试验研究4.1 试验环境介绍4.1.1 高温高湿环境的创建4.1.2 低氧的实现4.1.3 二氧化碳的去除4.1.4 环境舱结构布置及设备4.2 试验方案4.2.1 试验样本的选择4.2.2 温湿度的测点布置4.2.3 劳动强度的确定4.3 试验过程4.4 试验结果分析4.4.1 人体耐受力评价4.4.2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对口腔温度的影响4.4.3 口腔温度恢复情况4.4.4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对皮肤温度的影响4.4.5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对心率的影响4.4.6 高温高湿低氧环境对血压的影响4.5 心理学指标分析4.6 认知特征指标分析4.6.1 高温高湿低氧对注意力的影响4.6.2 高温高湿低氧对记忆力的影响4.6.3 高温高湿低氧对反应时间的影响第五章 新评价指标的完善研究5.1 PHSI 指标5.1.1 PHSI 指标概念5.1.2 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的PHSI 值5.1.3 PHSI 指标下的安全区5.2 工效水平指标5.2.1 限值的概念5.2.2 行为功能指标和体能的变化5.2.3 工效水平指标建立5.3 小结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展望附录1附录2附录31. 注意力测试界面2. 记忆力测试界面3. 视简单反应速度测试界面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温高湿低氧论文; 热耐受力论文; 工效论文; 评价指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