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隐喻概念的运作机制及其在语言知识解读和内化过程中的功能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 王蓓蕾
导师: 方文礼
关键词: 隐喻,隐喻概念,知识解读,知识内化,建构
文献来源: 扬州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传统的修辞学把隐喻看成一种修辞手段,或是一种偏离常规使用的语言。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本论文依据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隐喻概念理论,分析了隐喻概念在语言知识解读和内化过程中的主要的功能。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建构人类概念系统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作为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的语言,也必然深受隐喻概念的影响。隐喻概念的认知机制是什么?它在语言学习中究竟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就此课题,本文采用了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隐喻映射的过程,在分析归纳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了隐喻概念在语言知识解读和内化过程中所具有的解说启迪,演绎归纳以及帮助学习者进行同义结构辨析等功能。解说功能指隐喻概念能帮助语言学习者通过已知的、简单的、具体的事物和概念去理解未知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例如,抽象概念“生活”在英语中就是通过“礼物”、“战争”、“容器”和“旅途”这四个具体概念来表达其含义的。启迪功能指隐喻映射能带来启迪和联想,当人们有意无意地在语言中使用隐喻概念时,一些人、物、思想和问题的深层内涵就被表达和揭示出来。隐喻映射,作为隐喻概念的运作机制,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概念隐喻在语言知识解读过程中具有解说启迪功能以及该功能是如何通过认知映射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作用的。隐喻概念的演绎归纳功能指语言学习者根据储存于自己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演绎出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根据不同的语言表达式归纳出抽象的隐喻概念。归纳和演绎过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事实上,两者总是相互依存,形成一个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循环。隐喻概念的演绎归纳功能来源并体现了隐喻概念的系统性特征。通过将一些语言表达式系统化和范畴化,隐喻概念能帮助学习者加强对习语和模块语言的记忆,促进认知图式的重组和建构,加速语言知识的内化。隐喻概念的同义结构辨析功能主要指学习者可利用英语中“距离愈贴近愈具有表达效力”、“形式多内容也多”等隐喻概念来辨析英语常见的一些同义结构的微妙意义,从而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悟性和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例如,英语的转移否定、曲言法、重复等等都与这些隐喻概念有关。本文试图通过对隐喻概念功能的分析,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将语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概念在人们的认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语言形式与意义表达的桥梁。没有概念,语言形式就失去任何意义。隐喻概念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运用语言形式表达和解读意义,而且还能通过认知的映射和迁移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利用已知来认识未知,利用简单来认识复杂,利用具体来认识抽象,从而有效构建新的认知图式。
论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TABLE OF CONTENTS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HISTORY OF METAPHOR STUDY: FOUR INFLUENTIAL VIEWS
2.1.1 The Aristotelian School: The Substitution View
2.1.2 The Platonic School: The Comparison View
2.1.3 Richards & Black: The Interaction View
2.1.4 Lakoff & Johnson: The Cognitive View
2.2 STUDY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ODAY
2.2.1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aphorical Concept
2.2.2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duc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2.3 METAPHOR STUDY IN CHINA AND MOTIV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HREE MAPPING AS PERCEIVED IN BLENDING THEORY
3.1 MAPPING: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METAPHORICAL CONCEPTS
3.2 MAPPING: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ANING
CHAPTER FOUR FUNCTIONS OF ILLUSTRATION AND ILLUMINATION.
4.1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ABSTRACT
4.2 FROM THE SIMPLE TO THE COMPLICATED
4.3 FROM THE FAMILIAR TO THE UNFAMILIAR
CHAPTER FIVE FUNCTIONS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5.1 SYSTEMATICITY OF MC
5.1.1 Internal Systematicity
5.1.2 External Systematicity
5.2 DEDUCTION: FROM MC TO ME
5.3 INDUCTION: FROM ME TO MC
5.4 SUMMARY
CHAPTER SIX FUNCTION IN DIFFERENTIATION OF SYNONYMOUS STRUCTURES
6.1 FORM AND MEANING
6.2 TRANSFERRED NEGATION: CHANGE OF MEANING
6.3 CIRCUMLOCUTION: SOFTENING OF MOOD
6.4 TAUTOLOGY: EMPHASIS OF MEANING
6.5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REFERENC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 2007-11-21
参考文献
- [1].男性赞美女性语境下隐喻的魅力和人际印象[D]. 杨琪.电子科技大学2018
- [2].汉语“眉”的隐喻研究[D]. 丁丽.东华大学2016
- [3].Metaphors of Life and Death in Chinese--An Analysi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D]. 岳晶晶.北京语言大学2004
- [4].A Study on C-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ical Images in Chinese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ical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D]. 呼云婷.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
- [5].英汉空间方位词隐喻延伸义的对比研究[D]. 王靖潭.东北师范大学2011
- [6].从认知的角度看歇后语的理解与习得[D]. 张恒翔.天津大学2009
- [7].一个九岁儿童的语言知识调查研究[D]. 谈晶晶.华东师范大学2006
- [8].“远/近”的空间隐喻[D]. 王晶.广西师范大学2010
- [9].英汉垂直方位词隐喻化对比研究[D]. 程丽丽.曲阜师范大学2013
- [10].英汉语工具隐喻对比研究[D]. 崔璇.曲阜师范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我们依以生活的隐喻》导读[D]. 王佳祺.华东师范大学2007
- [2].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骄傲隐喻[D]. 曾容.西南大学2007
- [3].从认知角度比较英汉语言中的空间隐喻[D]. 孙成统.成都理工大学2007
- [4].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习语分析[D]. 张竞辉.河海大学2007
- [5].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D]. 陈惠芳.湖南师范大学2007
- [6].隐喻理解机制研究[D]. 汤颖怡.华南师范大学2007
- [7].认知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实证性研究[D]. 陈晶.贵州大学2007
- [8].概念隐喻视野中的英壮谚语对比研究[D]. 韦企成.广西师范大学2007
- [9].概念隐喻和隐喻教学[D]. 赵振华.广西师范大学2007
- [10].Lakoff概念隐喻理论评析[D]. 白丽芳.南京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