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科技对高、精、尖武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性能的推进剂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燃速催化剂是调节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是固体推进剂配方中非常关键的功能材料。寻找性能优良的燃速催化剂成为在现有推进剂主要成分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推进剂性能的主要方向。论文第一部分对燃速催化剂的成分、作用、种类及其在各种推进剂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对3,5—二硝基羟基吡啶含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论文第二部分合成了三种3,5—二硝基羟基吡啶配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这些配体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研究了2—羟基—3,5—二硝基吡啶(1)和4—羟基—3,5—二硝基吡啶氮氧化物(3)的单晶结构,将获得的2—羟基—3,5—二硝基吡啶粉末X射线图样和单晶数据模拟X射线图样对比,证明了合成的配体为纯相物质。论文第三部分用三种3,5—二硝基羟基吡啶配体和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重稀碱金属的碳酸盐反应合成了18种含能钝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对这些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得到11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这11个配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4—羟基—3,5—二硝基吡啶钠盐(14)的晶体中有两分子的结晶水,钠离子和配体通过羰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连接为一维链。三个配体和重稀碱金属(铷、铯)的含能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表明:2—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铷盐(7)和2—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铯盐(8)的单晶结构显示它们的金属离子都表现为8配位环境,其中化合物(8)的晶体中有一分子的结晶水;4—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铷盐(16)和4—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铯盐(17)结构相似,由两个金属离子和两个桥氧原子组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结构单元M2O2沿着c轴无限延伸;4—羟基—3,5—二硝基吡啶氮氧化铷盐(21)中存在中性配体、配体阴离子和金属离子配位,4—羟基—3,5—二硝基吡啶氮氧化铯盐(22)在晶体的自组装过程中,氧桥键表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沿着b轴,两组氧桥键和四组氧桥键交替连接铯离子形成了一个波浪型的长链,并且存在吡啶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2—羟基—3,5—二硝基吡啶镁盐(9)和4—羟基—3,5—二硝基吡啶镁盐(18)都是以静电引力将配体阴离子和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的,金属离子仅仅和水之间配位。2—羟基—3,5—二硝基吡啶钡盐(12)和4—羟基—3,5—二硝基吡啶钡盐(19)都表现为桥氧双核二聚体。部分配合物的热分析图表现了优良的钝感特性,分解温度都在200℃以后,配合物7、9、16、17的粉末XRD证明所得化合物为纯相物质。论文第四部分利用3,5—二硝基羟基吡啶配体的酸性和过渡金属的碳酸盐作用,合成了10种含能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对这些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得到2个配合物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它们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2—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铅(27)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对于配位配体的反式空隙的半直接的配位方式,孤对电子填充在配位空隙处。4—羟基—3,5—二硝基吡啶氮氧化铜盐(31)中由于配位水和氮氢氧体系的存在表现出非常丰富的氢键。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3,5—二硝基羟基吡啶含能配合物,通过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表征,为寻找性能更优良的含能催化剂提供了数据,并且确定了大部分物质的晶体结构,为从微观方面解释催化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引言1.2 燃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2.1 惰性燃速催化剂1.2.2 含能燃烧催化剂1.3 3,5—二硝基羟基吡啶含能催化剂研究进展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实验内容第二章 3,5—二硝基羟基吡啶配体的合成及表征2.1 试剂与仪器2.1.1 试剂2.1.2 仪器2.2 实验部分2.2.1 2—羟基—3,5—二硝基吡啶(1)的制备2.2.2 4—羟基—3,5—二硝基吡啶(2)的制备2.2.3 4—羟基—3,5—二硝基吡啶氮氧化物(3)的制备2.3 配体1,3的晶体结构测定2.3.1 结果与讨论2.3.1.1 晶体结构描述2.3.1.2 化合物1的P—XRD第三章 3,5—二硝基羟基吡啶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盐的合成、表征及热分析研究3.1 试剂与仪器3.1.1 试剂3.1.2 仪器3.2 实验部分3.2.1 Li(2DNP)(4)的制备3.2.2 Na(2DNP)(5)的制备3.2.3 K(2DNP)(6)的制备3.2.4 Rb(2DNP)(7)的制备2O)(8)的制备'>3.2.5 Cs(2DNP)(H2O)(8)的制备2(H2O)6·2H2O(9)的制备'>3.2.6 Mg(2DNP)2(H2O)6·2H2O(9)的制备2·H2O(10)的制备'>3.2.7 Ca(2DNP)2·H2O(10)的制备2·2H2O(11)的制备'>3.2.8 Sr(2DNP)2·2H2O(11)的制备2(H2O)4(12)的制备'>3.2.9 Ba(2DNP)2(H2O)4(12)的制备3.2.10 Li(4DNP)(13)的制备2O)4(14)的制备'>3.2.11 Na(4DNP)(H2O)4(14)的制备3.2.12 K(4DNP)(15)的制备3.2.13 Rb(4DNP)(16)的制备3.2.14 Cs(4DNP)(17)的制备2(H2O)6(18)的制备'>3.2.15 Mg(4DNP)2(H2O)6(18)的制备2O)4(19)的制备'>3.2.16 Ba(4DNP)(H2O)4(19)的制备2](20)的制备'>3.2.17 Rb[H(4DNPO)2](20)的制备3.2.18 Cs(4DNPO)(21)的制备3.3 结果与讨论3.3.1 晶体结构表征3.3.1.1 晶体结构分析2O)(8)的晶体结构'>3.3.1.2 配合物Rb(2DNP)(7)和Cs(2DNP)(H2O)(8)的晶体结构2(H2O)6·2H2O(9)和Ba(2DNP)2(H2O)4(12)的晶体结构'>3.3.1.3 Mg(2DNP)2(H2O)6·2H2O(9)和Ba(2DNP)2(H2O)4(12)的晶体结构2O)4(14)晶体结构'>3.3.1.4 配合物Na(4DNP)(H2O)4(14)晶体结构3.3.1.5 配合物Rb(4DNP)(16)和Cs(4DNP)(17)的晶体结构2(H2O)6(18)和Ba(4DNP)(H2O)4(19)的晶体结构'>3.3.1.6 Mg(4DNP)2(H2O)6(18)和Ba(4DNP)(H2O)4(19)的晶体结构3.3.1.7 配合物Rb(4DNPO)(20)和Cs(4DNPO)(21)的晶体结构3.3.2 配合物的热分析表征3.3.2.1 配合物7和8的热分析3.3.2.2 配合物14的热分析3.2.2.3 配合物16和17的热分析3.3.2.4 配合物18的热分析3.3.2.5 配合物20和21的热分析3.3.3 配合物7、9、16、17的的P—XRD第四章 3,5—二硝基羟基吡啶过渡金属及重金属盐的合成、表征4.1 试剂与仪器4.1.1 试剂4.1.2 仪器4.2 实验部分2·2H2O(22)的制备'>4.2.1 Mn(2DNP)2·2H2O(22)的制备2·10H2O(23)的制备'>4.2.2 Co(2DNP)2·10H2O(23)的制备2·5.5H20(24)的制备'>4.2.3 Ni(2DNP)2·5.5H20(24)的制备2(25)的制备'>4.2.4 Cu(2DNP)2(25)的制备4.2.5 Zn(2DNP)(26)的制备2·2H2O(26)的制备'>4.2.6 Cd(2DNP)2·2H2O(26)的制备2(27)的制备'>4.2.7 Pb(2DNP)2(27)的制备2·8H2O(28)的制备'>4.2.8 Co(4DNP)2·8H2O(28)的制备2O(29)的制备'>4.2.9 Cu(4DNP)·4H2O(29)的制备2(30)的制备'>4.2.10 Pb(4DNP)2(30)的制备2(H2O)4(31)的制备'>4.2.11 Cu(4DNPO)2(H2O)4(31)的制备2(32)的制备'>4.2.12 Pb(4DNPO)2(32)的制备4.3 结果与讨论4.3.1 晶体结构表征4.3.1.1 晶体结构分析2(27)和Cu(4DNPO)2(H2O)4(31)的晶体结构'>4.3.1.2 配合物Pb(2DNP)2(27)和Cu(4DNPO)2(H2O)4(31)的晶体结构4.3.2 配合物27的的P—XRD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二硝基羟基吡啶论文; 推进剂论文; 含能催化剂论文; 晶体结构论文;
3,5-二硝基羟基吡啶含能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热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