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最大创新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世纪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就是实现马克思主哲学的完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它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人有着完善和提高的作用,通过学习,能够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对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使人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看问题,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哲学,能够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不断发展。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不断解决各种矛盾、调适各种关系、协调各方面因素,使整个社会系统正常有序健康地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
  •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诠释
  •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核心
  • 1.3.1 实践活动中内在地包含着人与世界的和谐
  • 1.3.2 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矢志不移的价值追求
  • 1.3.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蕴涵着深刻的和谐思维
  •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 1.4.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看构建和谐社会的至思取向
  • 1.4.2 从现实生活世界转向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意境
  • 1.4.3 从历史唯物主义审视构建和谐社会的合理性
  • 第2章 和谐社会的理解
  • 2.1 和谐社会的含义
  • 2.1.1 自身的和谐
  • 2.1.2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 2.1.3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 2.1.4 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
  • 2.2 社会和谐的历史发展进程
  • 2.2.1 原始社会
  • 2.2.2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
  • 2.2.3 共产主义社会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系
  •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关系
  • 3.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 3.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 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 3.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3.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 第4章 构建和谐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 4.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
  • 4.2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特别关注
  • 4.3 马克思提供了认识社会的方法论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1(01)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实与限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4].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03)
    • [5].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文化传承[J]. 教育革新 2017(12)
    • [6].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 2019(01)
    • [7].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论之质疑[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01)
    • [8].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J]. 丝绸之路 2019(04)
    • [9].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挑战[J]. 丝绸之路 2019(04)
    •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 2019(01)
    • [11].从“五四运动”到“新时代改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场域嬗变[J]. 祖国 2019(22)
    • [1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与境界[J].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 2019(01)
    • [13].马克思主义对待艺术的态度及其方法论意义[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01)
    •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研究[J]. 南国博览 2019(02)
    • [15].高校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J]. 时代报告 2019(12)
    • [16].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J]. 长江丛刊 2020(01)
    • [17].浅谈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中国化[J]. 山西青年 2020(02)
    • [18].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初探[J]. 山西青年 2020(02)
    • [19].浅议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思想[J]. 侨园 2019(11)
    • [20].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东西南北 2020(02)
    • [21].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J]. 时代报告 2020(02)
    • [22].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路径[J]. 山西青年 2020(03)
    • [23].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探究[J]. 经济管理文摘 2020(03)
    • [24].理解柯尔施:“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9(04)
    • [25].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长江丛刊 2020(04)
    • [26].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和历史经验[J]. 时代报告 2020(03)
    • [27].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守[J]. 长江丛刊 2020(04)
    • [28].当代高校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要求[J]. 长江丛刊 2020(06)

    标签:;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