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研究

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是我国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专利无效案件时适用的一项基本制度,从广义上来讲,包括适用案件范围,合议组的组成、审理、评议、裁决,以及对合议组的考核和监督几方面内容。专利无效案件背后潜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无论是其审查结论还是审查周期都被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贯穿案件审查始终的一项制度,合议制度的规定是否科学、运行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案件审查的公正与效率。由于我国现行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规定存在某些空白、欠缺和不适应形势需要之处,实际运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制度进行研究和完善,使其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我国专利无效案件的审查,保证公正和效率的实现。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从我国现行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相关规定及运行状况入手,提出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分别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以及我国司法程序合议制度进行比较,探寻借鉴意义;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建议。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三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正文第一章是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概述及运行状况分析。介绍了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并在总结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有关规定及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从合议制度的适用范围、合议组的组成、审理、评议、裁决以及对合议组的考核及监督几个方面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探讨。正文第二章是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与其它合议制度的比较及借鉴研究。介绍了欧洲专利局异议部和申诉委员会、日本特许厅审判部、韩国知识产权审判院中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运行状况以及我国司法程序合议制度的运行状况,并通过分别与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运行状况进行比较总结了借鉴意义。正文第三章是完善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思考。在前两章提出的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它合议制度的借鉴意义的基础上,本章从合议制度的适用范围、合议组的组成、审理、评议、裁决以及对合议组的考核及监督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建议并阐明了理由。结论部分指出,应当立足我国专利无效程序现状,借鉴其它合议制度的优点,从合议制度的适用范围、合议组的组成、审理、评议、裁决以及对合议组的考核及监督几个方面对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进行全面完善,以保证合议制度的实质性实施,实现合议组独立审查和将合议组负责制落到实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概述及运行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概述
  • 一、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概念
  • 二、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二节 我国现行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规定及总体运行状况
  • 一、合议制度的适用范围
  • 二、合议组的组成
  • 三、合议组的审理、评议、裁决
  • 四、对合议组的考核及监督
  • 第三节 我国现行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在适用范围上存在的问题
  • 二、在合议组组成上存在的问题
  • 三、在合议组审理、评议、裁决上存在的问题
  • 四、在对合议组的考核及监督上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与其它合议制度的比较及借鉴研究
  • 第一节 与其它国家或地区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 一、欧洲专利局异议部和申诉委员会
  • 二、日本特许厅审判部
  • 三、韩国知识产权审判院
  • 第二节 与我国司法程序合议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 第三章 完善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的思考
  • 第一节 在适用范围方面的完善
  • 第二节 在合议组组成方面的完善
  • 一、提升合议组全体成员素质
  • 二、提高合议组组长选任要求
  • 三、优化合议组组成结构
  • 第三节 在合议组审理、评议、裁决方面的完善
  • 一、明确合议组成员之间的分工
  • 二、细化评议规则
  • 三、引入审查助理制度
  • 四、缩小处长、主任审批案件范围
  • 第四节 在对合议组的考核及监督方面的完善
  • 一、改革工作量分配制度
  • 二、增加事中监督机制
  • 三、完善事后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合议制度刍议[J]. 法制与社会 2018(17)
    • [2].班会合议制度成长历程[J].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 2014(10)
    • [3].略论古代合议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09(33)
    • [4].司法改革语境下合议制度理论的借鉴与重构[J]. 法学杂志 2017(12)
    • [5].建立审查起诉合议制度的构想[J]. 中国检察官 2009(04)
    • [6].合议制独任化的问题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09(31)
    • [7].合议制独任化的问题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09(34)
    • [8].我国民事合议制度内部关系的再改革[J]. 时代法学 2016(06)
    • [9].我国法院合议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 东南司法评论 2010(00)
    • [10].探析案件承办人制度[J]. 知识经济 2008(12)
    • [11].变异的合议制度[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8)
    • [12].浅谈合议庭负责制[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1)
    • [13].论合议制度及其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2(13)
    • [14].合议制度的公正机制探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7)
    • [15].合议庭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9(10)
    • [16].从理想迈向现实:合议录音制度的实证考量与研究[J]. 法治论坛 2013(04)
    • [17].合议制度的价值分析[J]. 中国市场 2013(05)
    • [18].关于合议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 知识经济 2012(14)
    • [19].论合议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10(10)
    • [20].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合议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6(33)
    • [21].审判中心视角下刑事合议制度之完善路径[J]. 法制与社会 2017(14)
    • [22].我国民事诉讼中经验法则立法与适用问题研究[J]. 理论学刊 2013(11)
    • [23].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发展方向[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4(01)
    • [24].试论我国合议制的现状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8(26)
    • [25].我国合议庭制度研究[J]. 商 2015(47)
    • [26].论我国刑事诉讼合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4(02)
    • [27].我国合议制度的运作弊端及完善对策[J]. 前沿 2010(24)
    • [28].我国民事合议制度之运行现状——以一个欠发达地区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为考察对象[J]. 社会科学 2008(04)
    • [29].合议庭横向运作机制研究[J]. 福建法学 2011(01)
    • [30].西南联大委员会治理模式再探究[J]. 云南档案 2020(10)

    标签:;  ;  ;  

    我国专利无效程序合议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