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线以炎性浸润为主要表现的肺癌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赵传民,王素红[1](2021)在《CT与X线胸片诊断鉴别肺部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究CT与X线胸片诊断鉴别肺部良性肿瘤与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院内120例疑似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活检或术后检查确诊良性肿瘤54例,肺癌6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与X线胸片放射检查,将病理活检结果作为标准,观察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胸片检查符合率75.76%,CT诊断为90.91%;良性肿瘤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62.96%,小于CT检查的92.59%,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灵敏度90.91%,特异度92.59%,准确度91.67%;X线胸片检查灵敏度75.76%,特异度62.96%,准确度70.00%,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诊断边缘不规则或分叶征、周围型孤立性结节状病灶、全肺或肺叶一侧不张等检出率均低于CT诊断结果,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方式对比,CT鉴别肺部良性肿瘤与肺癌的精准度及灵敏度更高。
周淼[2](2021)在《增强CT结合MIBI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增强CT、99m锝标记的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及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 1.1版)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经我院临床诊断为SPN 169例(所有SPN均经术后或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收集所有病例术前1周的胸部增强CT和99mTc-MIBI SPECT/CT扫描数据。其中,男性88例,女性81例,年龄范围25~80岁,平均年龄(58.44±10.97)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SPN进行良恶性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增强CT、99mTc-MIBI-SPECT/CT区分良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卡方检验分析两种方法诊断良恶性SPN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年龄、性别、CT基本形态学特征及SPECT/CT早期和延迟期摄取比值的良恶性组间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良、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法评价增强CT、99mTc-MIBI-SPECT/CT及Lung-RADS鉴别良恶性SPN的效能,并计算SPECT/CT早期及延迟期99mTc-MIBI摄取比值临界值。结果:(1)增强CT、99mTc-MIBI-SPECT/CT诊断良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9%、54.20%、84.1%、83.9%、84.0%和87.6%、52.1%、82.2%、62.5%、77.5%,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均高于单独的增强CT(x2=57.44,P<0.05)和99mTc-MIBI-SPECT/CT(x2=29.96,P<0.05)扫描。(2)年龄、平均直径、空气支气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分叶征、是否强化、肿瘤微血管征在良恶性SPN存在显着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结节平均直径、肿瘤微血管征是预测良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优势比分别为1.041、0.081、1.131。(3)ROC曲线示增强CT诊断良恶性SPN的AUC值为0.75,99mTc-MIBI-SPECT/CT的AUC值为0.70,两者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查(AUC=0.77)。(4)良、恶性SPN早期和延迟期摄取比值(T/NT)均无统计学差异(t=-0.45、t=-1.97;P均>0.05);ROC示良恶性SPN早期T/NT>1.4、延迟期T/NT>1.6时,Youden指数均最大,AUC值分别为0.59、0.68。(5)ROC曲线示Lung-RADS分级诊断实性结节的AUC=0.77,均高于亚实性结节(AUC=0.71)和总结节(AUC=0.6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亚实性SPN中恶性平均CT值大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ROC示亚实性SPN平均CT值>-398,可用于判断恶性SPN(AUC=0.715,P<0.05)。结论:(1)增强CT联合99mTc-MIBI-SPECT/CT扫描可提高良恶性SPN的诊断效能。(2)年龄、结节平均直径及肿瘤微血管征是预测恶性SPN的独立影响因素。(3)实性SPN Lung-RADS分级诊断效能高于亚实性结节和总结节;亚实性SPN平均CT值恶性高于良性。
夏艺[3](2021)在《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大鼠肺部微结构改变的影像研究》文中指出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全球及我国引起过早死亡的第四大死亡危险因素[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它可以携带多种有害物质(致癌物和致病菌等)直接扩散到小气道和肺泡。大气PM2.5长期暴露导致人类肺组织受损、肺功能减低,严重者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甚至肺癌等重大疾病。细颗粒物的污染是肺癌和COPD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逐年升高密切相关。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肺部局部结构的改变可以通过常规CT、显微CT及同步辐射光源的相衬成像直接清楚的显示。量化CT作为新兴手段越来越多的用于慢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早期诊断。目前,大气PM2.5暴露所致肺部损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及其产生的相应病理、影像学改变均不完全清楚。因此,本课题通过建立单纯滴注、胰蛋白酶联合滴注及雾化吸入PM2.5三种方式建模,以病理组织学的显微变化和动态改变为金标准,利用micro CT、同步辐射光源成像评价大鼠肺实质、气道、血管的动态变化,探寻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所致肺结构改变的详情和规律,为PM2.5相关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大鼠肺损伤模型构建研究目的:使用单纯PM2.5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及PM2.5雾化吸入三种建模方法,以病理组织学为标准,比较不同建模方法所致大鼠肺部损伤程度,明确不同时间节点PM2.5暴露引起大鼠肺损伤的特点,从而寻找适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进一步探讨PM2.5暴露肺部损伤的特征。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包括12只单纯PM2.5滴注组,16只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组,7只雾化吸入组及15只对照组。单纯PM2.5滴注组建模方法:在0.3ml的生理盐水中分别溶解0.8、0.8、1.6mg的PM2.5制成悬液,分别于第1,29,57天进行气管滴注,大鼠分别饲养4,8,12周后处死,大鼠累计PM2.5暴露量为0.8 mg(4周组)、1.6mg(8周组)及3.2mg(12周组)。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组建模方法:大鼠气管滴注50IU胰蛋白酶,三周后初步建立弹性蛋白酶所致早期肺气肿的大鼠模型;PM2.5滴注方式同前。雾化吸入组建模方法:自制大鼠雾化吸入PM2.5暴露箱,每次取1.5mg的PM2.5颗粒溶解于3ml生理盐水中制备PM2.5悬液,雾化吸入染毒每天两次,每次持续1小时,两次吸入间隔6小时,共累计暴露12周,累计使用252mg。每4周,大鼠进行一次体重测量、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定量分析。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第8周起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组大鼠及雾化吸入暴露组大鼠体重增长与对照组出现差异(P<0.05)。PM2.5滴注4周组病理改变较轻微,可见小气道壁上皮增厚和小血管壁增厚,肺间质微量的碳末沉积;PM2.5滴注8周组可见肺泡间隔的增厚,小气道壁上皮增厚更明显,肺间质内可见较大量的碳末沉积;PM 2.5滴注12周组大鼠的病理,可见肺泡间隔进一步增厚及未被组织细胞吞噬的细颗粒物更多。与单纯PM2.5滴注组相比,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组大鼠的小气道壁上皮增生和临近小血管壁的增厚更明显;大鼠肺泡腔内更容易见到未被吞噬的细颗粒物。PM2.5滴注组病理定量指标-支气管管壁厚度及平均肺泡面积的定量参数随时间逐渐增大,但各组间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暴露组主要表现为双肺的慢性炎症改变,包括气管壁的淋巴组织浸润,肺间隔增厚及肺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壁的增厚。结论:不同方式的PM2.5暴露模型其肺部病理学的严重程度存在剂量依赖性的特点。低剂量滴注暴露组中,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12周组大鼠的小气道壁上皮增生和临近小血管壁的增厚最明显,肺泡腔内更容易见到未被吞噬的细颗粒物。高剂量的雾化吸入暴露12周大鼠病理学表现为肺内明显的炎症。第二部分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大鼠肺损伤的显微CT研究研究目的:显微CT可以对肺部疾病动物模型进行纵向的无创的评估。本研究运用活体及离体micro CT评价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大鼠局部肺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造模成功的PM2.5肺损伤大鼠模型:9只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9只单纯PM2.5滴注及7只PM2.5雾化吸入暴露的大鼠。PM2.5滴注组及雾化吸入组大鼠分别于造模第4、8、12周进行活体micro CT成像。滴注组大鼠根据滴注剂量的不同,分别于造模4、8、12周各处理3只大鼠,分别接受离体micro CT及病理检查。雾化吸入组大鼠于第12周后全部处死,进行离体micro CT及病理学检查。活体动态Micro CT扫描分辨率为144μm,量化的参数主要包括平均灰度值、总肺容积及低衰减区容积占双肺组织的总肺容积百分比(%LAA)。常规Micro CT离体成像全肺扫描分辨率18μm;局部扫描分辨率5μm。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多组间的差异。结果:(1)活体micro CT检查结果为:滴注组大鼠双肺内均未见明显异常。4周与12周组间平均总肺容积(P=0.001)、平均低衰减区的容积(P=0.001)及平均低衰减区容积占全肺容积百分比(%LAA)(P=0.016)存在显着差异。PM2.5雾化吸入暴露4周后,仅1例大鼠右肺上野出现少许炎症;吸入暴露8周后,有4只大鼠肺部出现局限性炎症,吸入暴露12周后,大鼠肺部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实变影,炎症范围至少累及2个肺野。(2)常规micro CT全肺的离体扫描可实现肺叶水平的解剖分割及容积重建图像,局部放大后重叠肺泡隐约可见。常规高分辨的局部离体成像仅可显示肺泡内部结构,肺泡间隔内的局部结构显示不佳。结论:常规活体micro CT扫描其量化指标可以快速的动态评估PM2.5大鼠的肺部改变;低剂量PM2.5慢性暴露可能引起肺气肿病变;高剂量PM2.5雾化吸入暴露引起逐渐加重的肺部炎症。常规离体micro CT可以对全肺及局部肺区域进行成像,图像分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对于早期局部轻微异常与正常组织间的差别较小。第三部分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大鼠肺损伤的同步辐射成像研究研究目的:基于同步辐射的同轴相衬成像可以记录常规X线成像记录不到的相位变化信息。本研究利用同步辐射光源相衬成像评价PM2.5引起的大鼠肺部局部结构的变化,以病理组织学为对照,明确早期影像特征与病理组织学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只大鼠分别包括3只PM 2.5滴注4周组大鼠;3只PM 2.5滴注8周组大鼠;3只PM2.5滴注12周组大鼠;3只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12周组大鼠;3只生理盐水滴注12周组大鼠;3只蛋白酶联合生理盐水滴注12周组大鼠;1只空白对照12周组的正常大鼠;1只PM2.5雾化吸入12周组大鼠。取右肺下叶成功进行了基于同步辐射的同轴相衬成像(PCI)。扫描参数:X射线能量为16Ke V,光束大小为45mm×5mm,成像距离25cm,CCD分辨率即像素大小为5.2×5.2μm,对应CCD视场11mm。共7只获得了与组织病理标本图一一对应的离体高分辨率图像。结果:(1)单纯PM 2.5滴注4周组大鼠的micro CT可见到较大气道壁不同程度的增厚。单纯PM2.5滴注12周组大鼠离体相衬成像可见小气道管壁的增厚,支气管远端见少许小斑片状的渗出影。蛋白酶联合PM2.5滴注组12周组大鼠可见胸膜下小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即肺泡间隔增厚;实性小结节,即肺间质内的碳末沉积;远端小气道炎症伴管腔扩张,即小气道管壁增厚,远端管腔较近侧扩张;肺气肿即肺泡间隔的明显扩大。空白对照12周组的正常大鼠仅可见到较大气道壁不同程度的增厚。PM2.5雾化吸入12周组大鼠的PC成像可见肺泡间隔的条片样高密度影,气道壁及血管壁的增厚。(2)SR-PCI示PM滴注组12周4-6级支气管管壁的平均值均较12周对照组增厚,胰蛋白酶+PM2.5滴注8周组大鼠的平均%CSA值较单纯PM2.5滴注8周组小,12周组的平均%CSA值较胰蛋白酶+生理盐水滴注12周组小,但各组间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同步辐射的同轴相衬成像是一种无创的评估PM2.5暴露大鼠模型的方法,它具有发现PM2.5暴露大鼠早期肺损伤局部结构改变的潜在能力。
吴丹[4](2021)在《2009年至2018年我国2364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前言: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慢性胰腺炎,由Yoshida等人于1995年首次描述,此后逐渐被认识。AIP分为1型和2型,1型AIP主要以血清Ig G4增高,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常伴其他器官受累以及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敏感等为特征。2型AIP组织学表现为单一胰腺器官受累,伴有胰腺组织内腺细胞上皮病变。AI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涉及多种因素如遗传因素或免疫紊乱等。由于部分AI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胰腺癌尤其相似,易被误诊为胰腺癌而行手术治疗,因此AI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目前关于AIP的病例报道数较少,因此我们系统性总结了中国AIP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AIP的理解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1.资料检索发表于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的中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词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免疫性胰腺炎、Ig G4相关胰腺炎”,通过人工阅读摘要或全文,纳入所有AIP病例报道相关文献,剔除不合格文献后,最终纳入文献110篇,共计2364例AIP患者。2.方法2.1筛选标准纳入标准:1)文献研究对象全部来自我国大陆的诊断为AIP的患者;2)纳入的研究病例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如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3)来自同一机构的选择不同时间段的文献,来自同一机构同一个时间段的选择综合病例数最多和信息最完整的一篇。排除标准:剔除重复数据、数据不全、病例数<5例、无法统计的病例、个案、综述类、述评类、荟萃分析和译本类文献。2.2筛选流程由2名研究人员对初次检索的文献按照拟定标准进行独立筛选,如有争议,由第3名研究人员进行投票决定。(1)初筛:通过软件和人工筛除重复文献,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筛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文献:(2)二次筛选:仔细阅读文献内容,严格按照拟定标准排除不宜纳人的文献;(3)三次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一步筛选,避免选择偏倚。2.3资料提取阅读文献后,提取相关数据资料。提取内容包括:(1)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2)研究对象,包括性别、年龄、地区、临床表现、合并症、胰腺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等。2.4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表格,统计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纳入病例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临床表现、既往病史、胰腺外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学检查、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表示。结果:1.AIP病例的文献发表情况我国2009年至2010年发表有关AIP文献7篇,2011年至2012年发表8篇,2013年至2014年发表29篇,2015年至2016年发表21篇,2017年至2018年发表35篇,可见发表数量于2013年起明显增加,以后每年发表的AIP相关文章数量变化不大。2.AIP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2364例AIP患者中男性1777例,女性587例,男女比例为3.03:1。年龄14~87岁,平均年龄为58岁。按地域分布统计发现,报道医院分布于北京420例,湖北234例,山东217例,浙江162例,上海145例,山西144例,辽宁142例,广东117例,江苏111例,新疆85例,湖南72例,福建71例,其他地区均在50例以下。3.临床表现110篇文献记录了2364例AIP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黄疸1412例次(61.31%),腹痛1210例次(52.54%),腹胀不适801例次(34.78%),体重减轻512例次(22.23%)。其他临床表现为乏力103例次(4.47%),皮肤瘙痒75例次(3.26%),腰背部不适、疼痛68例次(2.95%),恶心呕吐62例次(2.69%),腹泻54例次(2.34%),纳差厌食44例次(1.91%),发热31例次(1.35%),消化不良25例次(1.09%),无症状110例次(4.78%)。4.既往史2364例AIP患者中血糖增高或糖尿病420例(17.77%),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57例(2.41%),饮酒史24例(1.02%),吸烟史19例(0.80%),药物过敏史1例(0.04%),肺癌病史1例(0.0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0.04%)。5.胰腺外表现2364例AIP患者中1185例(50.13%)有胰腺外表现,主要为胆道系统受累(胆管炎或胆道梗阻)410例(34.60%),淋巴结肿大166例(14.01%),肾脏受累117例(9.87%),胆囊受累79例(6.67%),干燥综合征64例(5.40%),涎腺炎和泪腺炎53例(4.47%),腹膜后纤维化42例(3.54%),肺脏受累32例(2.70%),脾脏受累32例(2.70%),颌下腺受累28例(2.36%),溃疡性结肠炎28例(2.36%),类风湿关节炎26例(2.19%),系统性红斑狼疮24例(2.03%),自身免疫性疾病18例(1.52%),胸腹腔积液17例(1.43%),唾液腺受累13例(1.10%),桥本甲状腺炎8例(0.68%),过敏性哮喘5例(0.42%),强直性柱炎4例(0.34%),米库利茨病4例(0.34%),过敏性鼻炎4例(0.34%),血小板减少3例(0.25%),原发胆汁性肝硬化2例(0.17%),血管炎2例(0.17%),垂体炎2例(0.17%),克罗恩病1例(0.08%),尿崩症1例(0.08%)。6.实验室检查因纳入的病例部分未完善所有实验室检查,因此各项检查指标的基数不一致。以检出率高低为序,依次为Ig G4升高74.14%(903/1218),CRP升高73.68%(56/76),Ig G升高71.41%(652/913),血沉加快67.34%(134/199),总胆红素升高62.44%(532/852),ALT、AST升高50.83%(276/543),CA19-9升高43.85%(453/1033),类风湿因子阳性率42.04%(95/226),γ球蛋白升高41.83%(128/306),抗核抗体阳性38.46%(230/598),血清淀粉酶升高20.74%(217/877)。7.影像学表现2364例患者中行腹部超声362例次,CT 1543例次,MRI和(或)MRCP 1670例次,ERCP 209例次,PET-CT 122例次,EUS 261例次,腹部X线30例次。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肿大1108例(46.87%),局限性肿大517例(21.87%),其中胰头肿大265例(11.21%),胰尾肿大54例(2.28%),胰体肿大5例(0.21%),体尾部肿大51例(2.16%),头及尾部肿大2例(0.08%),胰头及胰体部肿大1例(0.04%),未标明肿大部位139例(5.88%)。其他主要表现为胰周假包膜607例(25.68%),胰腺钙化73例(3.09%),胰腺占位68例(2.88%),胰腺假性囊肿37例(1.57%),胰腺萎缩13例(0.55%)。8.病理学表现2364例AIP患者中837例(35.41%)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外科手术活检316例,EUS下穿刺活检165例,CT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133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54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39例,受累器官活检47例,未说明活检方式83例。最终有病理学表现并以此确诊的有740例(31.30%)。9.误诊情况2364例AIP患者中282例被误诊(11.92%),其中203例(71.99%)被误诊为胰腺肿瘤,21例(7.45%)被误诊为胆管癌及壶腹癌,18例(6.38%)被误诊为胰腺炎,40例(14.18%)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0.治疗及预后1312例AIP患者有明确的治疗方式。其中1092例(83.23%)行单纯激素治疗,132例(10.06%)行激素联合手术治疗,88例(6.70%)行单纯手术治疗。予以激素治疗的患者共1224例(93.29%),包括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10~60mg/d)或甲泼尼龙(起始剂量60~120mg/d),治疗4-12周后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5mg/d,920例(70.12%)患者有效用药后症状好转或者缓解,随访时间为0.5~138个月,其中61例(4.65%)患者复发,因停药后复发21例(1.60%)。12例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者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220例(9.31%)接受手术,其中行ERCP减黄14例,胆管引术减黄10例,术后黄疽改善11例。2例术后发生胰瘘,2例术后手术切口脂肪坏死液化合并感染,1例术后胆漏,2例术后腹腔感染。1例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1年死亡,1例因心脏疾病死亡,1例于随访13个月时死于感染。结论: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为3.03:1,年龄为14~87岁,平均年龄58岁,可见我国AIP好发于中年男性,高发于华北、华中以及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AIP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不适、梗阻性黄疸和体重减轻等,与典型急性胰腺炎的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较为迅速的病情进展有明显区别。AIP胰腺外多器官受累较常见,本组高达50.13%,包括胆道系统、淋巴结、肾受累,干燥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实验室检查中血清Ig G4升高最为多见。有43.85%患者CA19-9水平轻度升高。42.04%患者自身免疫标志物类风湿因子阳性,提示AIP与免疫紊乱有一定关联。影像学检查仍是诊断AIP最重要的手段,CT、MRI、EUS检查及超声造影已被广泛应用于AIP的诊断。胰腺呈弥漫性肿大占46.87%,呈局限性肿大占21.87%。AIP的首选治疗为糖皮质激素,可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强的松龙0.6~1.0mg·kg-1·d-1或强的松40mg,1次/d,连续4周,以后逐渐减量。绝大多数AIP患者对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好,总体临床预后佳。
冯会[5](2021)在《3T MRI在肺结节分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3T磁共振显示肺结节的应用价值目的:与CT比较,评估3T磁共振T1-Star容积内插屏气检查(T1 Star volume interpolated breath hold examination,T1 Star-VIBE)序列、T2加权半傅里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2-half-Fourier acquired single shot turbo spin echo,T2-HASTE)序列和T2加权刀锋校正(T2 blade artifact correlation,T2-BLADE)序列在不同类型肺结节检出中的敏感性及病变大小方面的准确性。方法:共68名CT发现肺结节的患者接受了MRI检查。回顾性分析CT和MRI图像,以CT图像(层厚1mm)为金标准,计算3个MRI序列对不同类型肺结节的检出的敏感性(包括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测量结节的平均径。同时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比较。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组内相关性系数(ICC)比较MRI和CT中结节大小一致性。结果:CT检出68名患者的188个肺结节,包括87个实性结节,101个亚实性结节(46个部分实性结节,55个磨玻璃结节),结节平均径约为7.7mm。对于直径≥6mm的结节,MRI敏感性为92%,对于直径>8mm的结节,敏感性为100%,检出率最高的序列为T2-BLADE序列。对于不同类型结节的检出率比较,实性结节检出率最高的序列为T1 Star-VIBE序列,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检出率最高的序列为T2-BLADE序列。T1Star-VIBE序列图像质量优于T2-HASTE序列和T2-BLADE序列。MRI与CT测量的结节大小一致性较高(一致性系数为0.94-0.98)。结论:MRI对于直径大于8mm的结节检出率达100%,T2-BLADE序列检出敏感性最高,T1 Star-VIBE序列图像质量优于其他序列。MRI与CT测量的结节大小一致性较高。第二部分PETRA序列在肺结节检出中的应用目的:探讨3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呼吸门控逐点编码时间减少与径向采集(pointwise encoding time reduction with radial acquisition,PETRA)序列在肺结节检出和显示中的能力,同时与CT进行比较,分析PETRA序列在不同类型的肺结节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75名CT发现肺结节的病人接受了MRI PETRA序列检查。回顾性分析CT和MRI图像,以CT图像(层厚1mm)为金标准,计算MRI PETRA序列对不同类型(包括不同位置、密度、大小)的肺结节的检出的敏感性,包括实性结节(solid nodule,SN)、部分实性结节(part-solid nodule,PSN)和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同时测量结节的平均直径。同时对结节的形态边缘特征进行评价。MRI和CT中结节特征一致性比较应用Kappa检验和计算组内一致性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结果:CT共检出256个肺结节,包括了99个实性结节,86个部分实性结节和71个磨玻璃结节,平均直径约为8.3mm。PETRA序列对于实性结节检出率为82%(82/86),6mm以下结节的检出率为64%(30/47),大于6mm结节的检出率为100%(52/52)。PETRA序列对于亚实性结节检出率为84%(132/157),6mm以下结节的检出率为59%(30/51),大于6mm结节的检出率为94.3%(100/106)。PETRA序列总检出率为84%,磨玻璃密度结节,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72%,82%,94%。PETRA序列对于直径大于6mm的检出率为97%,位于肺上叶和肺外周的结节检出率高。CT和PETRA序列对于结节大小及边缘形态的一致性较高。结论:PETRA技术对不同类型的结节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并能够准确评估其直径和形态特征,可以作为肺结节CT筛查和随访的补充检查方法。第三部分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联合应用Star-VIBE序列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进行定量评估,并探讨自由呼吸DCE-MRI在良恶性鉴别和区分肺癌亚型方面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常规MRI扫描,DWI和动态增强MRI的67例SPN病例。将病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测量结节的定量DCE-MRI参数,包括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efficie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间隙容积比(exravasc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e)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比较良恶性结节和不同肺癌亚型间的差异。结果:恶性组的Ktrans和Kep值高于良性组,而恶性组的ADC值低于良性组。此外,腺癌的Ktrans值高于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P<0.05)。Ve值在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98×10-3 mm2/s的ADC值为阈值,诊断良性和恶性结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0.6%和80%。结论:自由呼吸Star-VIBE动态增强MRI与DWI联合应用有助于区分良恶性孤立性结节以及区分肺癌亚型,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李凤芝,王东,毕永民,司冰心,郭靖[6](2021)在《39例飞行人员肺结节临床特点及诊治初探》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飞行人员肺结节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鉴定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3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39例肺结节患者的病史、X线胸片、胸部CT、PET/CT等结果,以及肺结节的诊治经过、飞行鉴定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例飞行人员肺结节患者中,发现时22例(56.4%)无呼吸道症状,X线胸片检查31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16例(51.6%)X线胸片检查与胸部CT检查一致,PET/CT检查14例(35.9%)。首次影像学检查显示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性质待定结节相比,发现时最大径最大、长短径比值最小(P值均<0.05),随访影像学显示,恶性结节与其它两类结节相比,最大径变化幅度、面积变化幅度均为最高(P值均<0.05)。胸部CT检查提示良、恶性结节密度、空泡征、边缘、分叶、毛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者分布、边界及与血管关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发现结节就诊时,27例(69.2%)均在3个月以上的地面观察后做出飞行结论。结论 X线胸片用于肺结节的常规评估容易漏诊,胸部CT可进行评估和随访,PET/CT检查是CT检查的良好补充,有助于区分良恶性。发现肺结节后,无统一的飞行结论时间及流程、标准。
吴佳鑫[7](2020)在《SPN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与肺癌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征象,筛选出恶性SPN的独立诊断指标,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提高SPN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行影像学检查符合SPN且有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的良、恶性分为两组,统计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征象,筛查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及影像独立性诊断指标。结果:1.90例SPN患者,其中良性SPN 32例(男13例,女19例),恶性SPN 58例(男性22例,女性36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直径、结节类型、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肿瘤微血管成像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性别、家族史、吸烟史、呼吸系统肿瘤标记物、分叶征、毛刺征、边缘特征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管集束征、直径、肿瘤微血管成像是恶性SPN的独立诊断指标。4.当结节直径为13.5mm时作为截断值对恶性SPN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患者的年龄、直径、混杂性磨玻璃结节、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肿瘤微血管成像在良、恶性分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血管集束征、直径、肿瘤微血管成像是恶性SPN的独立诊断指标。
李君[8](2020)在《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剖析2例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病例的诊疗过程,提高临床医师对具有类“肺炎”表现的肺部恶性肿瘤的认识,以增强对于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报告2例初诊为“肺炎”而最终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进一步探讨2种具有类“肺炎”表现的肺部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结果:病例1:女性,32岁,“发热伴咳嗽、咳痰2月余”,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下叶大片高密度影,双肺散在结节,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初诊为“肺炎”。支气管镜活检示炎性改变,期间给予抗生素、抗结核、抗真菌治疗,肺部病变仍有进展。最终,根据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肺淋巴瘤。转至血液科进一步治疗,PET-CT示多组织脏器(双肺、腹腔、盆腔、多区域淋巴结及多骨骼/髓)异常摄取影(最大SUV 5.7-40.7),诊为霍奇金淋巴瘤(Ⅳ期)结外肺累及,患者拒绝治疗并出院。病例2:女性,69岁,因“反复咳嗽、憋喘1 1个月,加重1月余”入院。曾就诊当地医院,胸部CT示双肺磨玻璃影,提示间质性改变,初诊为“间质性肺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变有吸收。病情稳定10个月后再次加重,外院胸部CT示:双肺散在片状高密度影,左肺及右肺下叶显着,左肺上叶、右肺中叶胸膜下见小结节灶,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2周后,肺部病变进展,以“肺炎”收入我院。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显示炎性改变;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黏液腺癌,给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化疗方案,症状改善明显。出院后未进行规律化疗,3个月后去世。结论:1.临床上一些肺部肿瘤,尤其是影像学上具有渗出实变类似炎症表现者较易误诊,在诊疗过程中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性。2.由于支气管-肺的活检取材部位、方法以及实施者的情况各异,在诊断过程中常常不应满足一次的病理,而需要及时给予重复甚或多次病理活检。
王芋霖[9](2020)在《能谱CT定量参数对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能谱CT定量参数分析,评价其对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定性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能谱CT检查的70例肺GGNs(共73个病灶)患者的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单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38个)和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glass nodule,mGGN)(35个),根据病理学类型分为4组,即良性病变(20个)、浸润前病变(15个)、微浸润性腺癌(21个)和浸润性腺癌(17个)。采用多排螺旋CT,在能谱(GSI)模式下行胸部平扫及增强CT扫描。采用能谱成像浏览器(GSI viewer)后处理软件测量平扫期水含量、能谱曲线斜率(slope of energy spectrum curve,k值),动脉期碘含量(Iodine concent,IC)、水含量(Water concent,WC)、k值,测量气管分叉层面主动脉的碘含量,计算GGN病灶的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病灶碘含量/主动脉碘含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影像学及病理学类型肺GGN之间能谱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能谱参数,绘制其ROC曲线,利用曲线下面积(AUC)衡量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不同病理学类型肺GGN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7.0%的浸润前病变为单纯GGN,70.6%的浸润性腺癌为混合GGN。良性病变的平扫及动脉期水含量(408.11±187.82,312.62±102.29)均显着低于浸润前病变(447.86±124.89,432.22±97.23)、微浸润性腺癌(547.61±179.96,634.82±127.76)及浸润性腺癌(705.35±205.41,820.34±115.51)(P<0.05);良性病变的平扫能谱曲线斜率(slope of energy spectrum curve,k值)(1.32±0.15)均显着高于浸润前病变(0.83±0.11)、微浸润腺癌(0.67±0.06)及浸润性腺癌(0.54±0.12)(P<0.05);良性病变的动脉期k值(1.59±0.58)均显着低于浸润前病变(2.96±0.80)、微浸润性腺癌(2.47±0.87)及浸润性腺癌(2.43±0.79)(P<0.01)。不同病理学类型肺GGN的动脉期碘含量和标准化碘浓度(NI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鉴别良恶性肺GGN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能谱CT平扫水含量诊断最佳临界值为385.98 mg/mL,AUC为0.900,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8.9%,平扫k值诊断最佳临界值为1.11,AUC为0.767,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8.9%,动脉期水含量诊断最佳临界值为420.32 mg/mL,AUC为1.000,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100.0%,动脉期k值诊断最佳临界值为2.09,AUC为0.778,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7.8%。综合运用能谱CT定量参数水含量和k值作为鉴别良恶性肺GGN的标准,诊断的准确率为80.8%,敏感度81.1%,特异度75.0%,阳性预测值86.8%,阴性预测值65.0%。结论:能谱CT定量参数对良恶性及不同病理类型肺GGN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叶程远[10](2020)在《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经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检验学资料、病理诊断资料,明确鉴别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影响因素,为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评估及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9年8月间经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每例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良性/不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carcinoma hyperplasia,AAH)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恶性肿瘤家族史、呼吸道症状)、影像学资料(结节形状、结节界面、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结节直径、结节实性成分占比、实性成分形状、实性成分位置、实性成分边界)和检验学资料(肺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19、鳞状细胞癌抗原)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将单因素分析后对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将两组分析有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恶性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为因变量制作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采用精确Fisher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150例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中,良性/AAH病变组29例,恶性病变组121例,恶性率80.67%;良性/AAH病变中不典型性腺瘤样增生16例,局部炎症5例,局灶纤维增生4例,错构瘤2例,肺结核2例;恶性病变中原位腺癌20例,微浸润腺癌41例,浸润性腺癌60例。2对良性/AAH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检验学资料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恶性病变组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结节直径、实性成分占比和癌胚抗原比例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AAH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14,P=0.004;χ2=6.542,P=0.015;χ2=4.579,P=0.035;χ2=4.158,P=0.043;χ2=4.188,P=0.043;t=-4.790,P=0.001;t=-2.005,P=0.047;χ2=4.158,P=0.043)。3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叶征、毛刺征、结节直径为恶性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独立危险因素。4将结节直径作为为自变量,以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是否为良恶性作为因变量制作ROC,提示结节直径截断值为16.50mm,AUC为0.79,敏感度为71.12%,特异度为89.72%。结论1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恶性率较高,达80.67%。2分叶征、毛刺征和结节直径为恶性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3结节直径的截断值16.50mm对恶性孤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图1幅;表8个;参117篇。
二、X线以炎性浸润为主要表现的肺癌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线以炎性浸润为主要表现的肺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CT与X线胸片诊断鉴别肺部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CT检查方法 |
1.2.2 X线胸片检查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种方式诊断符合率对比 |
2.2 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与特异度及精准度对比 |
2.3 两种检查方式影像学诊断结果 |
3 讨论 |
(2)增强CT结合MIBI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大鼠肺部微结构改变的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大鼠肺损伤的模型构建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大鼠肺损伤的micro CT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大鼠肺损伤的同步辐射成像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环境空气PM_2.5与肺部疾病关系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大气细颗粒物暴露与胸部CT筛查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大气细颗粒物相关肺疾病(肺癌)MR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4)2009年至2018年我国2364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资料提取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中国AIP病例文献发表情况 |
3.2 中国2364 例AIP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 |
3.3 2364 例AIP患者的临床表现 |
3.4 AIP患者的既往病史 |
3.5 AIP患者的胰腺外表现 |
3.6 AIP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
3.7 AIP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
3.8 AIP患者的病理学检查 |
3.9 AIP患者的误诊情况 |
3.10 治疗及预后 |
第四章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3T MRI在肺结节分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3T磁共振显示肺结节的应用价值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ETRA序列在肺结节检出中的应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自由呼吸Star-VIBE序列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MRI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SPN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与肺癌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入选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影像学检查 |
2.5 图像处理及观察指标 |
2.5.1 图像处理 |
2.5.2 临床观察指标 |
2.5.3 影像学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临床结果 |
3.1.2 病理诊断结果 |
3.2 影像结果 |
3.3 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 |
3.3.1 两组资料临床分析结果 |
3.3.2 两组资料影像特征分析结果 |
3.4 两组资料多因素分析 |
3.5 结节直径预测良恶性 |
4 讨论 |
4.1 临床资料分析 |
4.1.1 年龄 |
4.1.2 肿瘤标志物 |
4.2 影像特征资料分析 |
4.2.1 发病位置 |
4.2.2 直径 |
4.2.3 结节类型 |
4.2.4 边缘及内部特征 |
4.3 SPN与肿瘤微血管成像之间关系 |
5 结论 |
6 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孤立性肺结节影像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病例报告一 |
【初诊资料】 |
【临床思辨】 |
【入院后诊治过程】 |
【最后确诊】 |
【启示】 |
病例报告二 |
【初诊资料】 |
【临床思辨】 |
【入院后诊治过程】 |
【最后确诊】 |
【启示】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霍奇金淋巴瘤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能谱CT定量参数对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和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10)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高清CT扫描方法与图像分析 |
1.1.5 分析指标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孤立性mGGN患者的病理特征统计结果 |
1.2.2 孤立性mGGN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 |
1.2.3 整体孤立性mGGN的 CT征象单因素分析 |
1.2.4 孤立性mGGN实性成分内部CT征象单因素分析 |
1.2.5 孤立性mGGN患者肺肿瘤标志物单因素分析 |
1.2.6 孤立性mGGN良恶性多因素回归分析 |
1.2.7 孤立性mGGN表现为肺癌的ROC曲线分析 |
1.3 讨论 |
1.3.1 孤立性mGGN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分析 |
1.3.2 孤立性mGGN患者CT征象分析 |
1.3.3 mGGN患者肺肿瘤标志物分析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肺磨玻璃结节的诊疗策略进展 |
2.1 肺磨玻璃结节的概念和分类 |
2.2 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评估方法 |
2.3 肺磨玻璃结节的病理学特征 |
2.4 肺磨玻璃结节影像学和病理学之间的联系 |
2.5 肺磨玻璃结节的自然生长特点 |
2.6 肺磨玻璃结节的随访策略 |
2.7 肺磨玻璃结节的手术和术后处理 |
2.8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肺腺癌病理分型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X线以炎性浸润为主要表现的肺癌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CT与X线胸片诊断鉴别肺部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J]. 赵传民,王素红. 影像技术, 2021(05)
- [2]增强CT结合MIBI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 周淼.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大鼠肺部微结构改变的影像研究[D]. 夏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2009年至2018年我国2364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吴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3T MRI在肺结节分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冯会.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39例飞行人员肺结节临床特点及诊治初探[J]. 李凤芝,王东,毕永民,司冰心,郭靖. 国际呼吸杂志, 2021(05)
- [7]SPN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与肺癌相关性分析[D]. 吴佳鑫. 河南大学, 2020(02)
- [8]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D]. 李君. 山东大学, 2020(02)
- [9]能谱CT定量参数对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D]. 王芋霖.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10]孤立性混合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影响因素的分析[D]. 叶程远.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