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战争观念的思维方式变革

论当代战争观念的思维方式变革

论文题目: 论当代战争观念的思维方式变革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李和宸

导师: 胡海波

关键词: 战争观,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类思维

文献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战争问题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对于战争问题的思考,便是对人类生存发展命运的思考。有鉴于此,立足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转变以及未来战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以当代哲学的发展及其思维方式的变革为前提,去思考和研究当代战争观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和思路。人们用以理解和把握战争的思维方式问题,是战争观的根本性和内核性问题。人们从常识性、科学性、哲学性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出发来研究战争问题,会形成不同的战争观。立足于当代哲学的“人的观点”来思考战争问题,就会发现,战争本身具有属人的本质,战争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生存发展问题。正因如此,我们应当从“人的观点”的战争观出发,去形成合理的战争观点和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看,人类战争观的演变不仅具有深刻的实践基础,而且具有深层的人性观根据。追踪人类战争观的演变历程,我们会发现,从“素朴直观”的战争观到“知性思维”的战争观再到“理性反思”的战争观,体现了人类战争观在思维方式上的发展过程。在战争观演变的历史过程背后,蕴含着人的类本性、人性观以及人类发展观念变革的逻辑。人类关于战争问题的基本观念,植根于人类的思想文化传统之中。在不同特质的中西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战争观表现出各具特点的思想文化个性。相比而言,中国传统的战争观秉持道义性的思维方式,表现出鲜明的“伦理性”的文化特质。西方传统战争观则在对象性意识的支配下,呈现出“理性化”的思想特征。在本文看来,中西传统的战争观各有其优长,也各有其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诞生,是人类战争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马克思变革了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思考方式,确立了从人的本身及其现实活动出发来理解人及其世界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以及人类解放和发展的社会理想。以哲学观上的思维方式变革为基础,马克思对战争的理解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人本身及其现实活动出发,确立对待战争的具体历史的思想观点和价值态度。马克思主义把握和理解战争问题的思维方式及其理论观点,对于我们思考和研究当代人类的战争问题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的存在越来越处于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他人和人与自身的本质性的一体关系中,人的发展也正在进入到对人的否定性统一的类本性的反思和自觉状态。在当代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战争作为解决人类矛盾的极端化方式,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战争观何以成为问题?

二、把握战争问题的主要思想方式

三、变革战争观念的思维方式

第一章 战争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人性理解

一、“人的观点”的战争观及其思维方式

(一) 战争观及其思维方式的理论把握

(二) 以“人的观点”来思考战争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 以“人的观点”为核心的战争观念

二、人类的战争实践及其属人本质

(一) 战争目的和战争根据的属人意义

(二) 战争形式和战争本质的人性根源

(三) 战争性质和战争作用的人本内涵

三、战争演变与人类发展的一致性

(一) 人类发展形态的演进决定战争目的的变化

(二) 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决定战争形态的转换

(三) 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决定着战争的历史命运

第二章 战争观演变的历史逻辑

一、战争观演变的实践基础

(一) 人类发展的实践需要决定着战争观的历史演变

(二) 战争观的演变以人类战争实践的发展为基础

二、战争观演变的人性观前提

(一) 战争观及战争文化的人性观内核

(二) 战争观演变的人性观根据

三、战争观演变的历史阶段及思想逻辑

(一) 战争观演变的历史阶段

(二) 战争观演变的思想逻辑

第三章 传统战争观的思维方式批判

一、中国传统战争观的文化特质及其思维方式

(一) 中国传统战争观的文化基础

(二) 中国传统战争观的“伦理性”特质

(三) 中国传统战争观的“道义性”思维方式

二、西方传统战争观的文化特质及其思维方式

(一) 西方传统战争观的文化基础

(二) 西方传统战争观的“理性化”传统

(三) 西方传统战争观的“对象性”思维

三、中西传统战争观的思想批判

(一) 中西传统战争观的人类性价值

(二) 中国传统战争观的思想局限

(三) 西方传统战争观的思想局限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历史性变革

一、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哲学基础

(一) “改变世界”的哲学观变革与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

(二) 马克思关于人类进步与解放的历史观变革

(三) 哲学批判与现实批判相统一的新哲学观

二、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变革

(一) 关于战争立场与目的的观念

(二) 关于战争性质与任务的观念

(三) 关于战争主体的观念

(四) 关于战争价值与态度的观念

三、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当代价值

(一)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及其思维方式的当代价值

(二)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思想启示

第五章 “类思维”的战争观及当代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

一、当代战争的特点及其趋势

(一) 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 当代战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二、战争观的当代反思与“类思维”的战争观

(一) 战争观的当代反思

(二) “类思维”的战争观

三、当代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及其军事变革

(一) 时代主题的转变与“和平发展”的理念

(二)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类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发布时间: 2006-08-10

相关论文

  • [1].俄罗斯军事改革研究[D]. 陈学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 [2].中国国防战略演变研究(1949-2002)[D]. 房功利.中共中央党校2004
  • [3].湖湘文化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D]. 薛学共.湖南师范大学2004
  • [4].新思想战争与战略反宣传[D]. 吴崇杰.复旦大学2004
  • [5].朱德军事思想研究[D]. 王安平.四川大学2004
  • [6].先秦兵家研究[D]. 李桂生.浙江大学2005
  • [7].先秦战争观研究[D]. 程远.西北大学2005
  • [8].国家安全与国防经济发展[D]. 朱和平.华中师范大学2006
  • [9].美国空军与美国全球战略研究(1947—1969)[D]. 宫旭平.东北师范大学2005
  • [10].军队士气模型、影响因素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 李春苗.华南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论当代战争观念的思维方式变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