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历史认识及其对朝日关系的影响 ——以东亚古代中世史为中心

日本的历史认识及其对朝日关系的影响 ——以东亚古代中世史为中心

论文摘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观,对其制定国内外政策、发展国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日本、中国、朝鲜三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加之近代日本对中国及朝鲜半岛国家的侵略,使得其对历史的认识、评判在当今国际关系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古代、中世史为中心,结合古代东亚国际关系发展的史实,分析日本历史认识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及其对朝日关系产生的深刻影响。本文由五部分组成,要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点。第二章为日本皇国史观形成的历史根源与朝日关系的萌芽。日本历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天皇制的长期存在,对天皇的崇拜和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神祗信仰,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明治政府出于战争需要,对全体国民进行全面的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教育,天皇崇拜被强化至极端。由此形成的“皇国史观”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理论基础,也是当今日本否认、美化侵略战争的思想根源。本章分析了日本天皇崇拜思想和皇国史观形成的根本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大和民族优越论在日本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起到的思想指导作用。第三章为日本对华夷观念的吸纳与东亚小帝国意识的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主导着古代东亚国际关系。起初,日本在华夷秩序体系中依附并追随中国,但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开始积极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地位,出现了以日本为中心的“小帝国”意识和“日式华夷观念”,并开始以此为指导来处理它同朝鲜半岛国家及其周边国家的关系。本章重点阐述日本对古代东亚华夷秩序的即离,以及在这种思想意识指导下日本同古代东亚国家间的交往及其对朝日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日本古代史观的外延与对外扩张理论。幕末、明治时期,日本在其完成近代化进程的同时,产生了民族扩张主义思潮,并以大陆政策为核心开始了对朝鲜半岛和中国的侵略行动。为了使侵略政策合理化,日本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学者纷纷提出了各种侵朝、侵华思想学说,“征韩论”、“满鲜史观”等殖民主义理论纷纷出台,成为其侵略扩张政策的思想渊源,从理论上推动了日本侵略行为。本章重点对这些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发掘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同时对上世纪末产生的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和历史教科书问题给朝日关系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述。第五章结论部分是对日本历史的认识问题及这种历史认识对朝日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日本皇国史观形成的历史根源与朝日关系的萌芽
  • 2.1 日本神国意识的发展与皇国史观的初步形成
  • 2.1.1 日本古代神祗信仰的传统性及神国思想的产生
  • 2.1.2 《记·纪》史书的编成与皇国史观的初步形成
  • 2.2 皇国意识与日本早期的征韩思想
  • 2.2.1 日本与朝鲜半岛的历史渊源
  • 2.2.2 《日本书纪》记载中体现的早期朝日关系
  • 2.3 民族优越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日本对华夷观念的吸纳与东亚小帝国意识的形成
  • 3.1 古代东亚华夷秩序与早期日本外交
  • 3.1.1 古代东亚的华夷秩序
  • 3.1.2 六世纪前日本对中、对朝外交
  • 3.2 日本对华夷观念的吸收与小帝国意识的产生
  • 3.2.1 小帝国意识的产生及其对朝日关系的影响
  • 3.2.2 “日式华夷观”与华夷秩序的冲撞
  • 3.3 日本对华夷秩序的即离与中世纪时期的朝日关系
  • 3.3.1 中世纪时期日本对华夷秩序的即离
  • 3.3.2 丰臣秀吉的征韩思想及其对朝日关系的影响
  • 第四章 日本古代史观的外延与对外扩张理论
  • 4.1 “征韩论”与“满鲜史观”
  • 4.1.1 “征韩论”的缘起与实施
  • 4.1.2 “满鲜史观”的出笼及其实质
  • 4.1.3 “满鲜史观”与日本对高句丽史、渤海史的认识和研究
  • 4.1.4 殖民史观及其对朝鲜历史的叙述
  • 4.2 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文明史观”
  • 4.2.1 “大陆政策”的思想根源
  • 4.2.2 日本的“文明史观”
  • 4.3 日本新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历史教科书问题
  • 4.3.1 日本新民族主义的表现与影响
  • 4.3.2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对朝日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序言[J]. 黄海学术论坛 2016(02)
    • [2].东亚“华夷秩序”之嬗变——12至19世纪来自中国东北地区族、国的冲击[J]. 东岳论丛 2013(08)
    • [3].宋人著述中的“华夷秩序”书写——“蛮”与“外国”[J]. 人文杂志 2018(11)
    • [4].十—十四世纪的中朝关系形态与东亚世界——兼评费正清所谓“华夷秩序”论[J].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 2014(00)
    • [5].近代“日本式华夷秩序”的转型逻辑[J]. 国际政治科学 2016(01)
    • [6].晚清国人对中外关系认识的变化及应对——从“华夷秩序”到“战国秩序”[J]. 人文杂志 2018(12)
    • [7].从壬辰战争到明清交替之清、朝鲜、日本[J]. 韩国学论文集 2009(00)
    • [8].十至十四世纪的中韩关系形态与东亚世界——兼评费正清的“华夷秩序”论[J]. 南京社会科学 2015(02)
    • [9].浮沉中崛起——《东亚秩序变迁中的中国角色转换》有感[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5)
    • [10].“华夷秩序”的变迁[J]. 中国新闻周刊 2009(12)
    • [11].关于日本人的“边境性”[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2)
    • [12].论明代东北亚国际秩序的二元结构[J]. 古代文明 2017(03)
    • [13].中国传统涉外思想对越南的影响[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4].咨文与龙牌:日本漂流民与清代中日关系[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 [15].唐代华夷关系理想图景下的“天下法”解析[J]. 法律史评论 2019(02)
    • [16].华夷秩序中的“他者”再现:清代台湾番俗图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7)
    • [17].论日本型华夷秩序观——以德川幕府外交为中心[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8].古代中日对象观比较[J]. 日本问题研究 2011(03)
    • [19].“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0].华夷秩序、大一统与文化多元[J]. 史学集刊 2014(01)
    • [21].试论近代东亚国际体系的转变与中日两国的选择[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 [22].东亚地区秩序演变视角下的日本外交[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3(09)
    • [23].东夷校尉与慕容政权的东北亚秩序建构[J]. 河北学刊 2020(06)
    • [24].明清时期东亚秩序变迁中的南海问题[J]. 理论观察 2014(07)
    • [25].东亚的心胸[J]. 读书 2008(08)
    • [26].由汉至唐东北亚封贡体制的新解——读《汉唐东北亚封贡体制》[J]. 史学集刊 2016(01)
    • [27].华夷秩序扩大化与朝鲜、日本之间相互认识的偏差——以庚寅朝鲜通信日本为例[J]. 世界历史 2015(02)
    • [28].沉湎于“曾经世界”的东亚史研究[J]. 读书 2011(09)
    • [29].华夷变态三形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30].传统东亚体系与中日关系[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日本的历史认识及其对朝日关系的影响 ——以东亚古代中世史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