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双瓣卷蛾论文-邱华龙,赵丹阳,莫羡,徐金柱,揭育泽

肉桂双瓣卷蛾论文-邱华龙,赵丹阳,莫羡,徐金柱,揭育泽

导读:本文包含了肉桂双瓣卷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肉桂双瓣卷蛾,叶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象色谱-质谱

肉桂双瓣卷蛾论文文献综述

邱华龙,赵丹阳,莫羡,徐金柱,揭育泽[1](2017)在《肉桂双瓣卷蛾为害对樟树叶片挥发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肉桂双瓣卷蛾为害前后的樟树叶片挥发物变化。结果表明,健康和虫伤的樟树叶片中均含有26种相同的挥发物成份,但是肉桂双瓣卷蛾为害后挥发物的相对含量发生显着变化。肉桂双瓣卷蛾危害后,叶片中的黄樟素含量显着增高,健康叶片中黄樟素仅占0.6%,而虫伤叶片中为2.7%;但是反-水合倍半香桧烯、顺-橙花叔醇、反-橙花叔醇及α-红没药烯含量均显着降低,健康叶中分别含1.9%、4.5%、11.6%和1.2%,而虫伤叶片中分别占0.6%、2.1%、7.0%和0.7%。挥发物组分含量变化可能在调控害虫取食、天敌对猎物的搜寻等行为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探索植物挥发物对害虫及天敌行为的影响奠定基础,为了解寄主-昆虫-天敌叁层营养关系的相互作用、利用天然活性化合物防治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赵丹阳,秦长生,徐金柱,廖仿炎,揭育泽[2](2016)在《肉桂双瓣卷蛾发生期预测与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肉桂双瓣卷蛾Polylopha cassiicola是危害肉桂Cinnamomum cassia和樟树Cinnamomum canphora嫩梢的一种重要钻蛀性害虫,对华南地区肉桂和樟树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害虫,准确掌握其最适防治时期是非常必要的。2013-2015年采用物候法、期距法和空间分布型分析方法,对肉桂双瓣卷蛾的发生期进行预测和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肉桂双瓣卷蛾在林间属聚集分布,是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樟树林不同样地不同生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物候法预测樟树林肉桂双瓣卷蛾成虫盛发日,采用期距法预测幼虫发生时间基本吻合,可按照预测的时间进行防治或适当提前进行防治。(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赵丹阳,秦长生,廖仿炎,徐金柱,揭育泽[3](2016)在《樟树上肉桂双瓣卷蛾发生危害及药剂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肉桂双瓣卷蛾对樟树的危害情况并筛选出防治该虫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作者采用标准地调查以及室外药剂防治试验的方法,进行了肉桂双瓣卷蛾对樟树的危害情况调查及不同杀虫剂对该虫的药剂防治试验。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樟树株被害率平均为92.9%、嫩梢枯梢率平均达76.6%,危害非常严重。8种药剂防治肉桂双瓣卷蛾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6%虫线清乳油、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和8 000U/m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均能达到90%以上,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接近90%,因此建议在生产上,轮换使用以上杀虫剂。(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郑宝荣[4](2007)在《肉桂双瓣卷蛾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肉桂双瓣卷蛾的种群动态。该虫的发生、消长猖獗成灾与温度、湿度、林分结构和组成、林龄及天敌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采取预防为主,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科学地采取生物、人工、化学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等的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危害。(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07年02期)

冼旭勋[5](1995)在《肉桂双瓣卷蛾生物学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县地处广西东南部,属南亚热带气候,是广西主要肉桂产区之一。但是,肉桂双瓣卷蛾PolylophacassiicolaLiu&Kawabe,严重为害肉佳使嫩梢枯死,为害面积达1334ba之多。从1989~1991年,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虫(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1995年04期)

刘志诚,刘建峰,王春夏,杨五烘,梁裕芬[6](1992)在《利用赤眼蜂防治肉桂双瓣卷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肉桂双瓣卷蛾的卵上,找到螟黄赤眼蜂,经人工大量繁殖,1989~1991年在西江林业局属下富石场等11个林场4125亩肉桂林,共释放螟黄赤眼蜂19305亩次,每亩1万头,效果良好。3年来,肉桂春、夏、秋梢期卵粒寄生率有所提高,放蜂区为45.7%~76.1%,对照区为4.4%~26.1%;枯梢率显着下降,放蜂区为2.5%~33.1%,对照区为7.3%~42.6%。每亩增收80多元。(本文来源于《生物防治通报》期刊1992年02期)

谢声信[7](1992)在《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肉桂双瓣卷蛾》一文中研究指出肉桂双瓣卷蛾是一种新的蛀梢害虫,以幼虫为害肉桂嫩梢。在掌握此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效果好。其最佳放蜂时间为每年的4月上旬,6月上、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每公顷放蜂量以75万头为宜。(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1992年06期)

彭石冰,江祖森,李锦权,刘志诚,刘建峰[8](1992)在《肉桂双瓣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肉桂双瓣卷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短期简易测报方法。在肉桂害虫卵上发现螟黄赤眼蜂,经人工大量繁殖后,两年来在西江林业局下属富石等11个林场53.3 ha肉桂林上散放,取得卵粒寄生率提高60.49%~92.54%,肉桂枯梢率降低27.45%~90.55%的良好效果。应用50%巴丹1 000倍液或每公顷用2%巴丹粉剂37.5 kg,于肉桂新梢抽出2 cm左右喷杀,有显着保梢作用。(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1992年01期)

彭石冰,江祖森,李锦权,刘仲泳,刘志诚[9](1991)在《肉桂新钻梢虫—肉桂双瓣卷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肉桂新钻虫——肉桂双瓣卷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短期简易预测预报方法;在肉桂害虫卵上找到螟黄赤眼蜂,经人工大量繁殖后,两年来在西江林业局属下富石等10个林场800多亩肉桂林上释放,结果卵粒寄生率提高60.49—92.54%、肉桂枯梢率降低27.43—90.55%,效果良好。在药剂防治上亦找到50%巴丹水剂1000倍液或用2%巴丹粉亩用量2.5公斤,有显着保梢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1991年03期)

肉桂双瓣卷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肉桂双瓣卷蛾Polylopha cassiicola是危害肉桂Cinnamomum cassia和樟树Cinnamomum canphora嫩梢的一种重要钻蛀性害虫,对华南地区肉桂和樟树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害虫,准确掌握其最适防治时期是非常必要的。2013-2015年采用物候法、期距法和空间分布型分析方法,对肉桂双瓣卷蛾的发生期进行预测和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肉桂双瓣卷蛾在林间属聚集分布,是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樟树林不同样地不同生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物候法预测樟树林肉桂双瓣卷蛾成虫盛发日,采用期距法预测幼虫发生时间基本吻合,可按照预测的时间进行防治或适当提前进行防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肉桂双瓣卷蛾论文参考文献

[1].邱华龙,赵丹阳,莫羡,徐金柱,揭育泽.肉桂双瓣卷蛾为害对樟树叶片挥发物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7

[2].赵丹阳,秦长生,徐金柱,廖仿炎,揭育泽.肉桂双瓣卷蛾发生期预测与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6

[3].赵丹阳,秦长生,廖仿炎,徐金柱,揭育泽.樟树上肉桂双瓣卷蛾发生危害及药剂防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

[4].郑宝荣.肉桂双瓣卷蛾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

[5].冼旭勋.肉桂双瓣卷蛾生物学及防治[J].昆虫知识.1995

[6].刘志诚,刘建峰,王春夏,杨五烘,梁裕芬.利用赤眼蜂防治肉桂双瓣卷蛾的研究[J].生物防治通报.1992

[7].谢声信.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肉桂双瓣卷蛾[J].林业科技通讯.1992

[8].彭石冰,江祖森,李锦权,刘志诚,刘建峰.肉桂双瓣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2

[9].彭石冰,江祖森,李锦权,刘仲泳,刘志诚.肉桂新钻梢虫—肉桂双瓣卷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1991

标签:;  ;  ;  ;  

肉桂双瓣卷蛾论文-邱华龙,赵丹阳,莫羡,徐金柱,揭育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