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清热益肾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弱精症的疗效观察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外科学
作者: 许峰嘉
导师: 崔学教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精浆弹性硬蛋白酶,清热益肾法
文献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症是男科常见的疾病。由于不育症是由男女双方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治疗该病应当从前列腺炎着手。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通常慢性前列腺炎并没有什么症状,只偶而会感到会阴部或尿道深部有一些隐隐的酸痛,小便频数或有灼热感,余沥不尽,排尿后有少许分泌物,尤其喝酒或吃刺激食物或过劳后,症状尤为明显。许多学者都认为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的异常导致慢性前列腺炎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以致该病仍然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文献中“精淋”,“白浊”,“劳淋”等病的范畴。起病多由气血瘀滞,瘀久化热或湿热入络,久病成肾虚湿热瘀阻之症。在治疗上宜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或补肾壮阳等法为主。在实验室指标上,超氧化歧化酶(SOD)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保护细胞免疫损伤,因此在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发现,不育患者与正常人比较,SOD及顶体酶活力均明显降低,精液中SOD及顶体酶活力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不育的因素之一。WHO认为在免疫性不育指标上MAR方法检测AsAb比单纯测定血清中的AsAb更有临床价值。在生殖道感染指标方面,精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可以作为筛选和诊断男性生殖道感染的客观而有效的指标。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临床患者和大鼠前列腺炎模型使用清热益肾法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指数,精液质量,抗精子抗体以及中性粒细胞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探索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与精液质量的治疗方法,并为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弱精症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案。 方法:本实验由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组成,临床方面采用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自身对照及实验组与对照组问对照的研究方法,统计方法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student-t检验或x2检验。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男科门诊2004年9月-2005年1月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弱精症的患者,中医属于瘀热内阻证型,选择符合诊断标准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在统计学检查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给予清热益肾法中药方,早晚各一次。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法中药方,早晚各一次。记录症状评分,前列腺液检查,精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部份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的回顾
一、流行病学
二、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研究回顾
三、前列腺炎的分类
四、前列腺炎的诊断进展
五、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的病理改变
第二节 中医药对慢性前列腺炎不育诊治进展
一、祖国医学对前列腺炎不育的认识
二、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治疗进展
第三节 男性不育的病因
一、生殖系统因素
二、感染因素
三、遗传因素
四、内分泌因素
五、免疫功能异常
第四节 男性不育实验诊断进展
一、男性不育症实验诊断现状
二、免疫性不育的诊断
三、病原微生物与男性不育
四、男性不育与生殖道感染指标
五、男性不育与精浆超氧化歧化酶
六、男性不育实验诊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男性不育症的治疗
一、感染性不育
二、免疫性不育
三、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
四、无精子症
第二部份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研究设计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问题
二、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
三、方药组成及方解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试验结果分析
第三部份 动物实验
第一节 动物实验研究设计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问题
二、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
第二节 动物试验结果分析
第四部份 讨论
第一节 讨论
一、慢性前列腺炎与精液质量
二、慢性前列腺炎与现代医学
三、慢性前列腺炎与中医
四、慢性前列腺炎不育与中医
五、慢性前列腺炎的感染指标
六、慢性前列腺炎与免疫性不育症
第二节 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今后的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WHO关于男性不育的诊断流程
附表2:精液分析正常值范围
附表3:精液检查结果的分类
附表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症状指数表(NIH-CPSI)
附表5: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
附表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男科男性不育专用病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讨[D]. 刘步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2].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 韩旭.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3].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D]. 刘越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 [4].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与症状指数前列腺液常规相关性研究[D]. 范黎柏.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 [5].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D]. 李东.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6].慢性前列腺炎与直肠炎相关性的实验研究及熊珍膏对二者的干预评价[D]. 张桢.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 [7].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成组序贯临床试验研究[D]. 李兰群.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8].李曰庆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 王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 [9].前列清疏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卫培峰.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 [10].湿热挟瘀证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征性炎症因子筛选及清热利湿化瘀方的调节作用研究[D]. 周青.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前列清疏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卫培峰.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 [2].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D]. 邱云桥.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3].前列腺炎性疼痛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D]. 周占松.第三军医大学2005
- [4].感染、心理因素和慢性前列腺炎关系的研究[D]. 陈修德.山东大学2005
- [5].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D]. 梁朝朝.安徽医科大学2005
- [6].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 韩旭.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慢性前列腺炎论文; 男性不育论文;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论文; 清热益肾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