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施八法实现人才增值(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函[1](2021)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在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现阶段需要了解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规律、现状以及发展遇到的问题等。本文以装配式建筑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位态势理论开展了系列研究,首先,利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生态位的概念以及生态位态势的内涵和方法,并且根据PEST分析模型结合态势理论,构建了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的测度指标体系。经过本文分析,基于客观简便的原则,采用熵值法对指标的进行赋权计算。然后,结合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获取2012-2019年装配式建筑相关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测度,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其次,将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的相关计算结果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运用模型得出装配式建筑产业相对生态位的结果,体现其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根据测度结果和分析可知(1)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绝对生态位在前期政府的统一推动下呈现短暂的上升,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呈现平稳缓速上升形势,在近年来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对其产业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是政策因素维和技术因素维,而其波动和下降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因素维度的影响;(2)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相对生态位呈现稳步持续增长的趋势,说明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占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强,但是波动剧烈,未形成稳定的发展形势;(3)由其生态扩充率可知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速度只在初期有短暂的上升,之后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发展速度遇到初显停滞的局面。探讨中还发现,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员数量、能源消耗、以及建筑垃圾产量等社会指标对产业生态位的扩充产生影响。对此,本文结合其产业的演变规律和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产业发展和行业升级提供参考。然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所体现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舒畅[2](2017)在《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养殖废弃物污染,尽管政府已将污染治理提上日程,但废弃物数量的增加、有害物质的超标残留以及消纳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种养脱离、利益主体众多、利益关系复杂、治理链条长等困难束缚着治理进程。因此,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在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形成及污染机理、治理行为及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了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形成及超载负荷现状,实证研究了相关利益主体采纳治理技术模式和选择治理纵向关系的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经济生态效益,分析评价了我国政府参与畜禽废弃物治理的主要政策及其绩效,探讨了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及其机制,总结了发达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政策经验及可借鉴之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是:污染表象原因是种养脱离,其治理效果受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影响显着;养殖场户采纳的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以简易化为主,且影响因素各异;养殖场户废弃物治理纵向关系松散,交易链条不稳定;种植户废弃物治理技术以粪肥为主,纵向关系松散,影响因素各异;减量化生产经营方和资源化中间商治理行为以基础性为主,参与动力不足;政府治理监管范围拓宽且强度加大,但政策手段不完善;种养脱离型治理模式和松散型治理机制在我国仍是主流,种养结合型治理模式和紧密型治理机制则是优化路径;可借鉴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有效实施存在适用条件。据此,本研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基于种养品种和环境可承载能力优化种养产业布局;划定禁限养区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保障消纳用地和基础设施供应;全面改进完善治理技术标准,并根据治理环节及治理程度推行不同技术;根据种养结合程度加强治理纵向关系,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作用;依托约束因素构建治理主体间紧密的制衡关系;建立权威与明确、全面与合理的治理政策体系,提高废弃物经济价值。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在于:从经济管理层面理论探讨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及污染机理、治理行为及治理机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治理主体的治理行为及政府政策绩效;揭示了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类型、约束因素和适用条件。获得的研究成果既能为丰富和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的经济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借鉴,也能为政府优化治理监管政策和种养业相关利益主体改进治理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刘锐[3](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陈寒[4](2016)在《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大城市,各社会公众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在机动化出行中要形成的比例需要达到60%以上。在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轨道交通所承担的客运比例达到了50%以上,在伦敦、东京等城市甚至达到了80%-90%。反观我国,2014年全国平均分担率仅为9.6%。可见,今后五年要大幅提高公交出行比,大幅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分担率,这两个“大幅提高”必将有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投融资主体非常单一;资本投入难以取得期望回报。然而PPP模式能够改变我国目前城市轨道投融资的现状,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共赢的局面。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就我国目前PPP融资模式发展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PPP融资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目前面临的形势、我国PPP项目的发展状况及采用PPP模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再次对香港地铁、北京地铁及新加坡地铁运用PPP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最后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PPP模式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能够为私人部门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有助于经济发展。2、PPP项目要想成功,需要公私部门双方共同合同,合理分担风险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整体风险降低。
杨萍[5](2016)在《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理论、评价、路径》文中提出现代农业园区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土地高效利用是突破园区资源瓶颈,实现园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研究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内涵、理论框架、评价体系和可行路径,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也是“新常态”下现代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明确了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园区土地高效利用与集约利用、可持续利用的区别与联系。以人地协调理论支撑空问维的优化,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时间维的延长,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多功能理论支撑价值维的增值,以系统工程理论支撑“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建构了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空间维、时间维、价值维“三维一体”的理论解释模型,并分别从三个维度对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理论进行了阐释,提出了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目标和准则。基于此,笔者对山东省部分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用养失调、配置失衡、撂荒浪费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依据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内在要求和目标,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系统”中上报的山东省5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2010-2015年数据,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选用三阶段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山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地利用整体效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土地利用投入要素间的配置有待优化。技术效率偏低是影响园区土地整体利用效益的主要因素,规模效率拉低了整体技术效率。第二,根据量化分析结果可将现代农业园区按土地利用效益高低分为四类,即:“生产前沿面”、“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处于“中效区”和“低效区”的园区数量占所分析园区总数的47.06%,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第三,通过环境因素分析发现,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民人均收入、财政支持等因素是制约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影响并改变着土地规模经营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而影响着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益;农民人均收入和财政投入对于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适度规模的农民人均收入和财政投入可有效地促进土地高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但过度投入则会降低土地利用的效益。基于上述评价结果和“三维一体”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实现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可行路径,即:综合层面以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进行总体设计;空间维以减少土地浪费,实现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进行空间优化;时间维以突破土地资源局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模式创新(如立体利用、循环利用等);价值维以产业链不断增值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为目标,设计项目支撑。最后,以东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为案例,说明了这一路径在实践中的应用,并运用协调度模型和多目标函数法,构建了由对应空间维、时间维、价值维“三维”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指标、产出水平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三大类14项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园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园区建园后比建园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了显着的提高,本文提出的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理论、评价与路径,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李隆伟[6](2016)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生产长期面临的资源禀赋情况,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至今,使我国“三农”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还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活保障。农民依法享有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法制化的体现,也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然而,当前一些地方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等问题严重,农地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让农民充分享受土地承包经营权带来的收益,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和时代背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为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制度选择,土地流转成为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内容,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内容。本文主要内容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政策演进研究,包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政策和演进动力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借助产权理论,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机理研究,通过产权明晰减少交易成本,交易成本降低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促进土地流转。第三部分是借助博弈论,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土地流转对象的影响,从土地流转对象的意愿、土地流转对象的行为博弈和土地流转对象的策略选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方式的影响,从不同土地流转方式的变化、不同土地流转方式运作模式和收益分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风险的影响,主要从土地流转风险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风险规避作用、土地流转风险规避下的土地流转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评价,从收益和风险两个角度;同时,选择案例加以佐证。第七部分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经验证据,以山东324位农民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第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使土地流转对象发生变化,土地流转对象由原来的小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农业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发生转变。随着土地流转不断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上地流转对象的主体,将对传统上地流转对象产生挤出效应。第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使土地流转方式发生变化,使土地流转方式从初级(出租等)向中级、高级(联耕联种、土地托管、土地信托等)转变,不同土地流转方式中,农民承担风险、租金、流转期限、法律完善程度和操作难易程度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第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可以规避土地流转风险,表现为规避不道德行为和寻租行为。第五,受土地流转市场发育滞后的影响,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政策没有给农民生活、生产带来实质性变化,没能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增值。在传统农业生产区域,土地流转租金形成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并没有直接关系,土地流转租金又直接影响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收益影响不显着。最后,提出如下政策含义:第一,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土地流转对象。第三,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第四,强化土地流转合同规避土地流转风险的作用。第五,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功能实现。通过以上政策含义,旨在提高我国土地流转水平,发挥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
王少华[7](2016)在《专业分包商参与投标决策问题研究 ——以中国总包商国际项目标的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工程总承包商的业务范围覆盖世界众多国家和区域,总承包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针对国际总承包项目中的专业分包采用固定合同总价模式进行国内公开招标。众多国内分包商积极参与此类项目投标,但是项目中标之后常常出现无法达到预期盈利目标甚至巨额经济损失的情况。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分包商参与项目是为了盈利的目标发生严重背离。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分包商在参与项目投标之前缺乏正确的投标决策方法,未能对项目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准确识别和评估,为提升分包商投标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增强国内专业分包商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开展本文研究工作。论文通过深入分析国内投标决策方法及现状,利用HT公司参与过的国际分包项目历史数据对国际项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归类,建立投标决策框架和完善的投标决策流程,并将项目影响因素分为基本影响因素和关键影响因素两大类别。技术角度从三个阶段出发,第一阶段从招标项目的业务范围入手对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估;第二阶段从总承包商资质和信誉方面入手进行项目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估;第三阶段从总承包商的实力以及项目标的物自身情况出发,对该层面的项目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在第三阶段建立综合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模型,分别针对总承包商企业实力,从技术实力、企业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等项目影响因素入手;对分包项目标的物状况详细分析和评估,从分包项目标的物地区状况、成本、盈利情况等多方面项目影响因素展开。通过建立评估指标模型,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得出项目评估值,进一步做出准确有效的项目投标决策。最后利用中缅管道(缅甸段)通信分包项目作为案例对整个投标决策方法进行论述和验证。
贺群凯[8](2016)在《靖边化工园区工程项目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遍地开花,工程项目管理手段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从传统的自营自建逐步向先进的管理模式过渡。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靖边化工园区项目是典型的大型联合项目,此项目的联合管理团队模式(IPMT)不但减少了管理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由建设形企业向生产性企业过渡的困难。项目承包根据不同装置特点,对主装置采用EPC模式,部分项目采用E+PC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但是在项目管理的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例如责任主体缺失、人才素质与工程承包模式不匹配、项目各环节进度滞后等。本文针对靖边化工园区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研究,类比同类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对项目的管理现状及管理模式展开论述,在分析问题成因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石化类大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突出特点在于:基于实际调查对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论文主体部分对靖边化工园区建设项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边化工园区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责任主体缺失、人员素质不高、各方责任人未能通力合作、项目各环节进度滞后等问题。在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从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各方职责、改进管理流程、重视业绩评价、构建信息系统等方面给出了改进方案以及保障措施。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提出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个人诚信制度、市场约束体制和机制建设问题。
马志超[9](2016)在《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配送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设计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加之当前物流配送存在着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不合理的物流网络布局和对城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能源消耗、城市土地资源的无序占用等负面影响的加重,大大小小的专业化物流公司不断涌现,物流配送网络呈现混乱与不经济状态,导致“现代城市病”日益凸显。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在于对物流配送网络设计进行科学的优化和低碳水平评价。本文的研究思路沿着从单层级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到多层级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从确定需求下的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到不确定需求下的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从运营优化到物流配送网络系统低碳水平评价的路线,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研究碳排放约束的单层级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问题。不仅考虑物流运营成本,而且考虑物流配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和配送中心产生的碳排放,构建考虑物流成本和碳排放量最小化的单层级物流配送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组合权重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成单目标问题,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碳排放量和成本进行权重组合设置,进而得出物流成本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需求、固定成本和单位运输距离碳排放进行了敏感参数分析,并研究了敏感参数的变化对配送中心服务超市方案的影响。(2)研究碳排放约束的多层级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问题。不仅考虑物流运营成本,而且考虑物流配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和配送中心产生的碳排放,以及考虑每个配送中心分配给每个需求节点的车辆类型和车辆数量,构建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多层级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然后,应用组合权重法将多目标问题变成单目标问题;接着,设计了一个求解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的改进的遗传算法,在求解中为提高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提出将染色体过滤和邻域搜索算法引入到交叉变异中提高遗传算法的搜索质量和效率;通过算法比较证明本文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速度较快和最佳个体函数值效率较高;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需求、固定成本和单位运输距离碳排放进行了敏感参数分析,并研究了敏感参数的变化对配送中心服务需求节点方案的影响。(3)研究模糊需求下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问题。首先,针对客户需求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利用二角模糊来估计每个超市的需求量:接着,考虑物流成本和碳排放量最小化,构建模糊需求下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运用最可能值法对模型去模糊化,将模型转变为确定需求下的模型:最后,设计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4)物流配送网络包含产生碳排放的集散基地、配送中心和运输车辆,集散基地和配送中心在处理货物中使用的设备、加工包装水平以及企业在低碳方面的技术投入、战略制定、管理能力都会影响物流配送网络系统的碳排放。因此,有必要对物流配送网络系统进行科学的低碳水平评价,通过评价确定企业低碳水平,并对低碳水平不高的指标提出改进措施。通过选取影响物流配送网络系统低碳评价指标,并从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流程低碳水平以及其它评价指标五个方面构建物流配送网络系统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确定评价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并对二者进行拟合得到综合评价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第五章H企业的物流配送网络系统的低碳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指标提出提高该企业物流配送网络系统低碳水平的对策。
戴聪[10](2016)在《成都地铁公司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是很多大型企业的必经之路。集团管控主要研究集团如何对下属板块及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如何进行权力与资源分配,如何降低风险等。通过选择集团管控模式、优化组织结构、界定责权体系,提高集团整体运作效率,最终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而在集团管控的研究工作中,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又是重中之重,这是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体现,是企业业务流程正常运转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本文以成都地铁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地铁公司的管控问题进行梳理,从组织结构优化的角度为成都地铁公司提出一些管控建议,有效改善管理现状、强化管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保障。本文首先对成都地铁公司走集团化管控之路的背景进行介绍,说明走集团化管控之路、进行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其次,对国内外集团管控和组织结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并对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集团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进行介绍;然后对成都地铁公司当前管控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方案。在设计成都地铁公司新的组织结构时,注重从集团化管控模式的角度切入,层层递进,先从战略规划入手,根据战略目标对总部重新进行定位,进而选择新的管控模式和组织结构模式,最后在新的管控模式下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并对相应的职能界面做初步划分,构建一个权责较分明、层次较清晰、功能较完善、风险可控并适应现阶段发展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界面。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更多的从实操层面展示成都地铁公司集团化管控工作的真实做法,构建一个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高速发展阶段较为合理的组织结构体系模板,也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开展类似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二、巧施八法实现人才增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巧施八法实现人才增值(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 |
1.3.2 生态位理论研究现状 |
1.3.3 产业生态位研究现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径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装配式建筑相关概念及特征 |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特征 |
2.2 装配式建筑产业相关概念 |
2.2.1 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现状 |
2.2.2 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生态位相关理论及其测度方法 |
2.3.1 生态位理论相关概念 |
2.3.2 产业生态位测度方法 |
2.4 GM模型基本原理 |
2.4.1 GM(1,1)模型建模步骤 |
2.4.2 GM(1,1)模型检验 |
2.4.3 傅里叶级数修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1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测度思路 |
3.2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测度指标确定原则 |
3.2.2 指标的确定 |
3.3 数据获取 |
3.3.1 基础假设 |
3.3.2 数据来源 |
3.4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方法的选择 |
3.4.2 熵值法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测度与分析 |
4.1 装配式建筑产业绝对生态位的测度及分析 |
4.2 装配式建筑产业相对生态位的测度及分析 |
4.3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扩充率测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发展预测分析 |
5.1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预测 |
5.1.1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预测结果与精度检验 |
5.1.2 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位预测结果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6.1 政策维度 |
6.1.1 规制环境助力产业升级 |
6.1.2 落实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
6.2 经济维度 |
6.2.1 改善融资渠道 |
6.2.2 增加优惠政策 |
6.3 社会维度 |
6.3.1 提升高素质从业人员数量 |
6.3.2 提高装配式建筑社会认知度 |
6.4 技术维度 |
6.4.1 建立健全市场配套制度体系 |
6.4.2 加快速度完善产业链 |
6.4.3 重视技术研究和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4 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逻辑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2 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及污染机理 |
2.3 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的理论分析 |
2.4 基本思路与逻辑框架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与超载负荷 |
3.1 分析框架 |
3.2 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及污染演变历程 |
3.3 畜禽粪污超载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4 畜禽粪污超载负荷影响因素分解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养殖场户废弃物治理行为之一:技术模式 |
4.1 分析框架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3 养殖场户采纳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的行为特征 |
4.4 养殖场户采纳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 |
4.5 养殖场户采纳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养殖场户废弃物治理行为之二:纵向关系 |
5.1 分析框架 |
5.2 养殖场户畜禽粪便资源化治理的纵向关系 |
5.3 养殖场户养殖污水资源化治理的纵向关系 |
5.4 养殖场户病死畜禽资源化治理的纵向关系 |
5.5 养殖场户选择资源化治理纵向关系的经济生态效益 |
5.6 小结 |
第六章 减量化生产经营方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技术模式和纵向关系 |
6.1 分析框架 |
6.2 饲料生产经营企业选择减量化投入治理行为 |
6.3 兽药生产经营企业选择减量化投入治理行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资源化消纳方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技术模式和纵向关系 |
7.1 分析框架 |
7.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3 种植户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治理认知及行为特征 |
7.4 种植户选择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
7.5 中间商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治理的行为 |
7.6 小结 |
第八章 政府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 |
8.1 分析框架 |
8.2 政府治理责任、目标和行为界定 |
8.3 国家层面的政策体系及评价 |
8.4 政策实施绩效及评价——北京案例1 |
8.5 政策实施绩效及评价——北京案例2 |
8.6 小结 |
第九章 中国不同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分析 |
9.1 分析框架 |
9.2 治理模式类型及其运作流程 |
9.3 不同治理机制的类型及约束因素 |
9.4 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适用条件和优化 |
9.5 小结 |
第十章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的经验借鉴 |
10.1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的政府责任及政策法规 |
10.2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技术模式 |
10.3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纵向关系 |
10.4 发达国家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 |
10.5 发达国家与我国养殖废弃物治理的异同点及经验借鉴 |
10.6 小结 |
第十一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研究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养猪场户调查问卷 |
附录Ⅱ 种植户调查问卷 |
附录Ⅲ 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Ⅳ 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Ⅴ 有机肥生产经营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Ⅵ 政府部门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水地区 |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
1.3.4 人与自然协调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
4.2.1 自然生态优先 |
4.2.2 保护历史文化 |
4.2.3 提升城市活力 |
4.2.4 促进社会和谐 |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四) 研究途径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PPP融资模式的基本理论 |
(一) PPP模式的含义 |
(二) PPP的合作形式分类 |
1. 外包类 |
2. 特许经营类 |
3. 私有化类 |
(三) PPP项目操作流程 |
1. 项目识别论证 |
2. 项目准备阶段 |
3. 项目采购阶段 |
4. 项目实施阶段 |
5. 项目移交阶段 |
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选择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
(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形势 |
1. 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 |
2. 投融资主体非常单一 |
3. 资本投入难以取得期望回报 |
(二) 我国PPP融资模式发展现状 |
(三) 采用PPP融资模式的意义 |
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
2. 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
3.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资源配置 |
4. 提高资金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 |
四、PPP融资案例 |
(一) 香港地铁运用PPP模式的实践 |
1. 在经营管理方面 |
2. 物业开发方面 |
3. 相关市场开发方面 |
(二) 北京地铁运用PPP模式的实践 |
1. 通过分割投资方式化解投资回报低的弊端 |
2. PPP项目公司架构设计体现了各方的制约和平衡 |
3. 通过项目贷款进一步提高PPP项目公司股东回报 |
4. 通过政府补贴运营解决低票价问题 |
5. 通过资产租赁费平衡项目公司收益 |
6. 提前触发回购机制保障社会资本投资安全 |
(三) 新加坡运用PPP模式的实践 |
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经验总结 |
(一) 制定完善PPP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 建立PPP基金,为PPP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
1. 缓解地方财政投入不足,拓宽PPP项目融资渠道 |
2. 提供新的项目融资渠道,优化PPP项目融资结构 |
3. 发挥专家技术管理优势,改善PPP项目治理模式 |
(三) 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明确权责划分 |
(四) 拓宽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收益渠道,保障项目 |
1. 沿线土地开发权或收益权收入 |
2. 轨道地下空间及上盖物业开发权收入 |
(五) 建设统一渠道推进信息公开,促进PPP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理论、评价、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概念辨析 |
2.3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理论分析 |
3.1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理论解析 |
3.2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目标 |
3.3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准则 |
3.4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理论建构的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 |
4.1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
4.2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4.3 调查结果与发现 |
4.4 调查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评价 |
5.1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评价的依据 |
5.2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评价的方法选择 |
5.3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4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测算与分析 |
5.5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实现路径 |
6.1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总体设计 |
6.2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空间优化 |
6.3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设计 |
6.4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项目支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案例研究 |
7.1 园区概况 |
7.2 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实现 |
7.3 园区土地高效利用评价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政策演进研究 |
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演进分析 |
3.2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政策演进分析 |
3.3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演进动力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机理 |
4.1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
4.2 交易成本对土地流转市场的影响 |
4.3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市场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对象的影响 |
5.1 土地流转对象的意愿分析 |
5.2 土地流转对象的行为博弈分析 |
5.3 土地流转对象的选择策略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方式的影响 |
6.1 土地流转方式的变化分析 |
6.2 土地流转方式的运作模式分析 |
6.3 土地流转方式的收益分配机制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风险的影响 |
7.1 土地流转风险的表现分析 |
7.2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风险的规避分析 |
7.3 土地流转风险规避下土地流转变化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评价:案例角度 |
8.1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评价原则 |
8.2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评价:火龙村基线调查 |
8.3.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评价:火龙村回访 |
8.4 小结 |
第九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证据:模型角度 |
9.1 假定前提 |
9.2 调查地区基本特征 |
9.3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描述性统计 |
9.4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模型估计 |
9.5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
10.1 结论 |
10.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专业分包商参与投标决策问题研究 ——以中国总包商国际项目标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际工程中常见概念及专业术语 |
1.2.1 国际工程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1.2.2 国际工程总承包商 |
1.2.3 专业分包商 |
1.2.4 固定总价合同模式 |
1.2.5 业务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投标决策体系发展现状 |
1.3.2 国外项目投标决策体系发展历程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分包商投标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 |
2.1 国内HT通信专业分包公司投标决策流程分析 |
2.2 国际分包项目影响因素识别 |
2.2.1 德尔菲法的概述 |
2.2.2 专家组及项目选择 |
2.2.3 咨询过程及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专业分包商投标决策方法框架分析 |
3.1 分包商投标决策方法框架 |
3.2 业务范围评估 |
3.3 总承包商资质及信誉评估 |
3.3.1 总承包商资质评估 |
3.3.2 总承包商信誉评估 |
3.4 小结 |
第四章 总包商实力及标的物评估与投标决策方法 |
4.1 总承包商技术实力及企业管理能力评估 |
4.1.1 总承包商技术实力评估 |
4.1.2 总承包商企业管理能力评估 |
4.2 总承包商项目管理及危机处理能力评估 |
4.3 标的物地区状况评估 |
4.3.1 政治及政策法规因素评估 |
4.3.2 自然影响因素评估 |
4.3.3 经济因素评估 |
4.3.4 社会因素评估 |
4.4 项目标的物成本及盈利情况评估 |
4.4.1 项目标的物成本因素评估 |
4.4.2 项目盈利能力评估 |
4.5 影响因素分类与基础分析 |
4.6 分包商投标决策流程 |
4.6.1 总承包商影响因素与分包商项目投标决策关系 |
4.6.2 项目自身影响因素与分包商项目投标决策关系 |
4.7 小结 |
第五章 应用案例分析 |
5.1 分包商企业介绍 |
5.2 项目情况 |
5.2.1 项目背景概况 |
5.2.2 项目依据 |
5.2.3 缅甸段工程量 |
5.2.4 项目投资及分包模式 |
5.2.5 经济意义 |
5.2.6 战略意义 |
5.2.7 项目存在风险 |
5.3 HT公司参与项目情况 |
5.3.1 资格预审 |
5.3.2 项目投标与签约 |
5.3.3 投标及开标结果 |
5.3.4 合同确认与签订 |
5.3.5 项目后续进展 |
5.4 通信专业分包项目投标决策方法的应用 |
5.4.1 分包项目基础影响因素分析 |
5.4.2 分包项目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4.3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5.5 效果检验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6.2.1 本文研究上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6.2.2 对于未来专业分包项目投标决策的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靖边化工园区工程项目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科学和组织行为学 |
2.1.2 项目管理理论 |
2.2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
2.2.1 传统模式 |
2.2.2 设计建造模式 |
2.2.3 建设工程管理模式 |
2.2.4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
2.2.5 项目管理的IPMT模式 |
第3章 靖边化工园区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
3.1 项目简介 |
3.2 靖边化工园区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现状 |
3.2.1 园区项目管理中的创新 |
3.2.2 园区项目管理的不足 |
3.3 园区工程项目管理的IPMT模式及其选择依据 |
第4章 靖边化工园区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园区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责任主体缺失 |
4.1.2 人员素质不高 |
4.1.3 各方责任人未能通力合作 |
4.1.4 项目各环节进度滞后 |
4.2 园区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
4.2.1 造成责任主体缺失的原因 |
4.2.2 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 |
4.2.3 各方责任人未能通力合作的原因 |
4.2.4 项目各环节进度滞后的原因 |
第5章 靖边化工园区项目管理的改进策略 |
5.1 优化组织结构 |
5.1.1 EPC工程承包模式 |
5.1.2 项目集成管理体系 |
5.1.3 项目管理四大控制体系 |
5.2 明确各方职责 |
5.2.1 业主方职责 |
5.2.2 项目管理公司职责 |
5.2.3 监理单位职责 |
5.2.4 承包单位职责 |
5.3 重视业绩评价 |
5.3.1 借助业绩评价加强监理工作 |
5.3.2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改进管理 |
5.4 改进管理流程 |
5.4.1 预算管理制度 |
5.4.2 项目设计管理 |
5.4.3 设备材料等采购管理 |
5.4.4 管理团队内部沟通 |
5.5 构建信息系统 |
5.5.1 信息系统的设计 |
5.5.2 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 |
5.5.3 信息系统的配置管理 |
第6章 项目管理改进的保障措施 |
6.1 后续项目实施前的准备 |
6.1.1 选择优秀的项目管理公司 |
6.1.2 招标评标方法 |
6.1.3 档案资料管理 |
6.2 在建项目的管理和资源保障 |
6.2.1 审计和验收管理 |
6.2.2 人力财力等资源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研究现状 |
2.1.1 低碳经济 |
2.1.2 低碳物流 |
2.2 低碳物流网络设计研究现状 |
2.2.1 物流配送网络研究现状 |
2.2.2 低碳供应链物流研究现状 |
2.2.3 不确定环境下物流网络设计研究现状 |
2.3 低碳物流配送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
2.3.1 物流配送系统 |
2.3.2 低碳物流评价综述 |
2.3.3 评价方法综述 |
2.4 存在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单层级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模型假设和符号定义 |
3.3 模型构建 |
3.4 模型求解 |
3.5 算例分析 |
3.5.1 算例设计与计算结果 |
3.5.2 敏感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多层级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假设条件和符号定义 |
4.3 模型构建 |
4.4 模型求解 |
4.4.1 算法设计 |
4.4.2 转化单目标 |
4.5 算例分析 |
4.5.1 算例设计与计算结果 |
4.5.2 算法比较 |
4.5.3 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模糊需求下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假设条件和符号定义 |
5.3 模型构建 |
5.4 模型求解 |
5.4.1 去模糊化方法 |
5.4.2 转化单目标 |
5.4.3 算法设计 |
5.5 实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物流配送网络系统低碳水平评价研究 |
6.1 物流配送网络系统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物流配送网络系统低碳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 |
6.4 实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成都地铁公司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集团管控理论基础 |
2.1.1 企业集团的内涵 |
2.1.2 企业集团管控内涵 |
2.1.3 企业集团的管控理论基础 |
2.2 企业集团管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
2.2.1 操作导向型 |
2.2.2 财务导向型 |
2.2.3 战略导向型 |
2.3 影响企业集团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 |
2.4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理论基础 |
2.4.1 传统的组织结构理论 |
2.4.2 行为科学组织结构理论 |
2.4.3 系统权变的组织结构理论 |
2.5 企业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基本类型及特点 |
2.5.1 U型组织结构(Unitary Structure) |
2.5.2 H型组织结构(Unitary Structure) |
2.5.3 M型组织结构(Unitary Structure) |
第3章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 |
3.1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概况 |
3.1.1 深圳地铁集团公司集团管控及组织结构概况 |
3.1.2 广州地铁集团公司集团管控及组织结构概况 |
3.1.3 上海地铁集团公司集团管控及组织结构概况 |
3.1.4 武汉地铁集团公司集团管控及组织结构概况 |
3.1.5 南京地铁集团公司集团管控及组织结构概况 |
3.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特点分析 |
3.2.1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特点 |
3.2.2 沪、深等地轨道交通企业集团管控模式下组织结构异同 |
第4章 成都地铁公司管控现状及组织结构问题分析 |
4.1 成都地铁公司基本概况 |
4.2 成都地铁公司现有组织结构 |
4.3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4.4 成都地铁公司管控及组织结构问题分析 |
4.4.1 董事会辅助决策力量不足 |
4.4.2 战略管理职能缺失 |
4.4.3 总部运营管理职能缺失且运营公司管理幅度过宽 |
4.4.4 资产经营管理偏弱 |
4.4.5 企业内部权责不清晰 |
4.4.6 人力资源管理亟待加强 |
4.4.7 设计管理界面不科学 |
4.4.8 工程结算流程不畅 |
4.4.9 物业开发管理界面模糊 |
第5章 成都地铁公司集团化管控模式及组织结构模式选择 |
5.1 成都地铁公司战略规划 |
5.1.1 公司层面战略 |
5.1.2 业务单元战略 |
5.1.3 职能战略 |
5.2 成都地铁公司总部定位 |
5.2.1 战略管理中心 |
5.2.2 资源调配与共享中心 |
5.2.3 业务标准与监控指导中心 |
5.2.4 风险监控中心 |
5.2.5 政治保障中心 |
5.3 成都地铁公司集团化管控模式选择 |
5.3.1 建设板块管控模式 |
5.3.2 运营板块管控模式 |
5.3.3 物业开发板块管控模式 |
5.3.4 多元经营板块 |
5.4 成都地铁公司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模式选择 |
5.4.1 核心业务板块组织结构模式 |
5.4.2 非核心业务板块组织结构模式 |
第6章 成都地铁公司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
6.1 成都地铁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思路 |
6.2 成都地铁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
6.2.1 对集团总部职能部门进行优化设计 |
6.2.2 对集团下属单位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
6.2.3 对集团组织结构相关的其他问题的优化 |
6.3 成都地铁公司核心业务在新组织结构中的职能管控界面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巧施八法实现人才增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研究[D]. 李欣函.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2]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研究[D]. 舒畅.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3]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4]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研究[D]. 陈寒. 云南大学, 2016(05)
- [5]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理论、评价、路径[D]. 杨萍.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2)
- [6]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李隆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2)
- [7]专业分包商参与投标决策问题研究 ——以中国总包商国际项目标的为例[D]. 王少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6(03)
- [8]靖边化工园区工程项目管理改进研究[D]. 贺群凯. 西北大学, 2016(04)
- [9]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研究[D]. 马志超.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8)
- [10]成都地铁公司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组织结构优化设计[D]. 戴聪.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标签:生态位论文; 建筑论文;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