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陕西杨陵南庄村为典型案例

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陕西杨陵南庄村为典型案例

论文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改变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根据《建议》要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离不开教育,特别是离不开农民技术培训。实践证明,发展农民技术培训,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系统地收集有关研究文献,全面了解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样本村陕西杨陵南庄村作为个案,对其农民技术培训发展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进行追溯,分别从提高农民收入、培养新型农民、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的作用等方面对村庄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对村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学因素如教育供给主体、教育供给客体和教学形式等,从中发现影响农民技术培训效果的主要原因:政府作为农民技术培训供给主体所造成的单一化倾向所带来的缺陷以及教学形式不符合农民生产、生活特点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实现农民技术培训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农民学习特点等。最后,作者阐述了对样本村农民技术培训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在更广阔视角下的当前我国农民技术培训的发展。发展农民技术培训,不仅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劳动力技术含量增加,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有学者指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加大农民技术培训的投资可以提高农民创收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从事其他非农劳动的能力,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使新农村建设保持健康和快速发展,使三农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农村社会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农民技术培训已经为农民致富带来新的生机,使农民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影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障。农民技术培训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明天,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拉大
  • 1.1.2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 1.1.3 农民技术培训空间巨大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明晰
  • 1.3.2 国外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样本村农民技术培训的实施过程
  • 2.1 样本村概况
  • 2.2 样本村实施农民技术培训的过程
  • 2.2.1 技术初步传入:请回寿光技术人员
  • 2.2.2 迅速发展阶段:当地“土”专家介入
  • 2.2.3 成熟完善阶段:专家教授参与指导
  • 2.2.4 技术成熟阶段:自成“专家”
  • 2.3 样本村农民技术培训实施过程分析
  • 2.3.1 农民技术培训施教形式分析
  • 2.3.2 样本村农民技术培训的实施主体分析
  • 2.3.3 样本村农民技术培训实施客体的分析
  • 第三章 农民技术培训对样本村发展的作用及分析
  • 3.1 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 3.2 对培育新型农民的作用
  • 3.2.1 卫生意识的加强
  • 3.2.2 教育观念的进步
  • 3.2.3 妇女地位的提升
  • 3.2.4 道德观念的加强
  • 3.2.5 职业观念的进步
  • 3.2.6 民主意识的加强
  • 3.3 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 第四章 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 4.1 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的问题
  • 4.1.1 政府作为农民技术培训供给主体的缺陷
  • 4.1.2 教学形式与农民需求特点仍有距离
  • 4.2 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对策
  • 4.2.1 使农民技术培训供给主体多元化
  • 4.2.2 使农民技术培训形式多样化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对样本村的结语
  • 5.2 我国农民技术培训发展所应遵循的五项原则
  • 5.3 对发展农民技术培训的策略性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辽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30个样本村的实地调研[J]. 辽宁林业科技 2019(06)
    • [2].新一代流动劳动力的特征及流动趋势——来自甘肃省10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08(02)
    • [3].《中国农村调查·口述类·农村变迁》(1—10卷)[J]. 出版科学 2020(04)
    • [4].税费改革对村级财务状况的影响——对全国100个村的跟踪调查[J]. 中国软科学 2009(11)
    • [5].基于微尺度的彭阳县村域致贫因素及对策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12)
    • [6].中部农区农户打工距离研究——以河南三个样本村为例[J]. 人文地理 2008(06)
    • [7].农户分化:微观机理与实证分析——基于苏中三个样本村705个农户的调查[J]. 江海学刊 2008(04)
    • [8].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发展——以山东齐河为例[J]. 经济动态与评论 2016(02)
    • [9].论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09(06)
    • [10].村庄衰落的多维表现:258个样本[J]. 理论参考 2013(07)
    • [11].工业“大个体”抽样统计初探[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09)
    • [1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选择与绩效提升——基于5省93个样本村调查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 2016(11)
    • [13].河南省2007年农户生产和生活状况分析[J]. 河南农业 2008(05)
    • [14].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进步——基于拉—费模型的理论机制与西部地区八个样本村的微观证据[J]. 产业经济研究 2010(01)
    • [15].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村域贫困指数测度分析——以宁夏隆德县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6].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治理:问题类型、制度特点及其有效性——基于5省160个样本村调查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 2015(11)
    • [17].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现状和归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3(11)
    • [18].无锡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困境及政策建议[J]. 江南论坛 2018(02)
    • [19].少数民族地区村级发展环境对贫困人口返贫的影响分析——基于四川、贵州、重庆少数民族地区67个村的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 2011(02)
    • [20].陇东南农机化发展现状分析[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6(05)
    • [21].我国村级债务的变迁及区域差异——基于全国5省101个村两期跟踪调查[J]. 地方财政研究 2016(06)
    • [22].中部农区农户打工簇研究——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J]. 经济地理 2008(02)
    • [2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时空路径——以安徽省4个样本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08)
    • [24].风险与不确定性对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基于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的实证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5].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农村经营管理 2019(05)
    • [26].两种农村产业扶贫模式对比研究——以山西省A县样本村为例[J]. 山西青年 2018(18)
    • [27].《中国农村调查·口述类·农村变迁》(1—10卷)[J]. 出版科学 2020(06)
    • [28].贵州农区农户外出务工状况调查分析[J]. 南方农村 2014(09)
    • [29].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对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以四川省、重庆市样本村数据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19(13)
    • [30].中部农区农民期望务工距离研究——以河南三个样本村为例[J]. 经济地理 2010(07)

    标签:;  ;  ;  

    农民技术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陕西杨陵南庄村为典型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