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普那霉素(pristinamycin)是由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pristinaespiralis)产生的一种链阳性菌素类(Streptogramin)抗生素,包含普那霉素Ⅰ(PⅠ)和普那霉素Ⅰ(PⅡ)两类化合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如MRSA、MRSE等均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且抗生素后效应较长,被视为治疗顽固性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特选药物。目前,普那霉素已经在国外实现商品化生产,我国还未进行工业生产。因此,作为药效优良的抗生素,对普那霉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提高普那霉素的发酵水平为目标,对始旋链霉菌的基因组重排、高产菌株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优化以及高产菌产物合成分子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以S.pristinaespiralis 0957作为原始菌株,利用紫外诱变获得四株普那霉素产量和耐受性都有所提高的菌株作为基因组重排的出发菌株。对始旋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合适的制备方案为:添加0.6%的甘氨酸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菌丝,用2%的溶菌酶在32℃下酶解1.5h。始旋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原生质体再生率分别达到了95.8%和18.1%。2.对四株出发菌株(M-23、M-79、M-113和M-156)连续以原生质融合的方式进行基因组重排,然后以普那霉素自身耐受性的提高作为筛选依据,获得了一株高产突变菌株G4-17,它的原生质体对普那霉素耐受性高达100μg/mL,摇瓶培养时普那霉素产量达到0.89g/L,比产量最高的亲本菌株提高了89.4%,比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145.9%。通过连续传代实验,确定高产菌株G4-17的遗传稳定性良好。3.研究了S.pristinaespiralis G4-17菌株的摇瓶发酵条件,通过正交设计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摇瓶培养条件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3.0%、蔗糖1.0%、葡萄糖0.5%、麦芽糖0.8%、黄豆饼粉1.2%、蛋白胨0.4%、鱼粉1.2%、酵母粉0.6%、(NH4)2SO40.2%、MgSO40.35%、KH2PO40.02%、CaCO30.4%、NaNO3 0.075%;优化的摇瓶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6.5,在25mL/250mL三角瓶中以6%接种量接入经过36h培养的种子培养液,在25℃、220rpm条件下进行培养60h,S.pristinaespiralis G4-17的普那霉素产量达到了1.21g/L,比优化前的产量(0.89g/L)提高了40.0%。在5-L发酵罐上,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更有利于高产菌种G4-17合成,G4-17在培养60h时普那霉素产量达到最大值1.237g/L。4.利用ApaⅠ/TaqⅠ双酶切的AFLP技术对3支筛选出的普那霉素高产菌株以及它们的原始菌株CGMCC 0957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显示,高产菌株间具有类似的AFLP指纹图谱,相比而言,高产菌株与原始菌株间的AFLP指纹图谱差异稍大。因此,在这些高产菌株特别是产量水平类似的菌株中存在类似的变异机理导致了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另外,AFLP分析还表明基因组重排技术较传统诱变育种更容易使微生物菌株产生基因组水平的变异,因此,利用基因组重排技术进行微生物育种工作较传统诱变育种技术更为有效。5.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普那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其抗性基因在高产菌株G4-17和原始菌株CGMCC 0957表达的丰度变化,分析了这些基因表达水平与合成普那霉素的关系。结果显示PⅠ组分生物合成相关基因snbA在高产菌株的整个发酵进程中始终保持高丰度表达,而原始菌株只在发酵前期(24~48h)高丰度表达,随后逐渐降低。因此snbA基因的持续高表达与高产菌株的PⅠ组分高产密切相关。PⅡ组分生物合成基因snaB基因在在这两个菌株的发酵过程中表达丰度变化与snbA基因的表达变化类似,表明snaB基因的持续高表达与高产菌株的PⅡ组分高产密切相关。其它两个PⅡ组分生物合成基因snaA、snaC在高产菌株和原始菌株的发酵过程中无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对普那霉素产生抗性的ptr基因在高产菌株的整个发酵进程中表达丰度较高,而在原始菌株中仅在发酵中后期(48~96h)保持较高丰度表达。因此,ptr基因在高产菌株开始合成普那霉素之前就已经高表达,从而建立起了自我保护性抗性,这种抗性的提前建立与普那霉素高产密切相关。另外,普那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基因spbR在高产菌株和原始菌株发酵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丰度没有显著变化,表明这个调控基因的表达与普那霉素产量变化无显著相关性。6.利用蛋白质组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手段对始旋链霉菌细胞裂解方法,裂解液的选择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发现,液氮研磨法和硫脲裂解液更适合始旋链霉菌细胞内总蛋白的提取;对不同发酵时间高产菌株和原始菌株、抗生素产生前期与抗生素产生高峰期始旋链霉菌细胞内总蛋白含量和种类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高产菌株G4-17总蛋白质含量高于原始菌株CGMCC 0957,同一菌株在发酵生产前期的蛋白质含量比后期高。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普那霉素的研究进展1.1.1 普那霉素的化学结构1.1.2 普那霉素的理化性质1.1.3 普那霉素的作用机制1.1.4 普那霉素的抗菌活性1.1.5 普那霉素的临床应用1.1.6 普那霉素合成的相关基因概述(1) 普那霉素Ⅰ的生物合成(2) 普那霉素Ⅱ的生物合成机理(3) 普那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基因(4) 普那霉素的抗性基因(5) 普那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和抗性基因的分布1.2 基因组重排技术1.2.1 基因组重排技术的产生1.2.2 基因组重排技术的原理1.2.3 基因组重排的方法1.2.4 基因组重排的特点1.2.5 基因组重排技术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① 提高微生物合成初级代谢产物的能力:② 提高微生物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③ 提高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1.3 AFLP技术的简介1.3.1 AFLP技术的产生1.3.2 AFLP技术的原理1.3.3 AFLP的技术流程1.3.4 AFLP的优点1.3.5 AFLP技术的不足1.4 RT-PCR技术的简介1.4.1 RT-PCR的产生1.4.2 RT-PCR的原理1.4.3 RT-PCR实验的关键步骤① mRNA的提取② 提取的mRNA的质量检测③ RT-PCR反应1.4.4 RT-PCR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应用1.5 蛋白质组学简介1.5.1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1.5.2 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的概念1.5.3 蛋白质组学研究途径1.5.4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目标第二章 普那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2.1 引言2.2 材料与方法2.2.1 材料与试剂2.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2.2.3 溶液配制2.2.4 主要设备和仪器2.2.5 孢子悬液的制备2.2.6 紫外诱变和出发菌株的选择2.2.7 菌丝体的培养和收集2.2.8 原生质体制备2.2.9 原生质体融合2.2.10 基因组重排2.2.11 还原糖和总糖测定2.2.12 氨基氮测定2.2.13 菌体干重测定2.2.14 普那霉素测定2.2.15 遗传稳定性实验2.2.16 发酵罐实验2.3 结果与讨论2.3.1 紫外诱变时间的确定2.3.2 出发菌株的选择2.3.3 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2.3.3.1 甘氨酸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2.3.3.2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2.3.3.3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2.3.3.4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2.3.4 始旋链霉菌原生质体对自身产物耐受性的提高2.3.5 普那霉素产量的提高2.3.6 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试验2.3.7 高产菌株和原始菌株菌落形态的比较2.3.8 高产菌株与原始菌株在5L发酵罐中培养时生化特性的比较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基因组改组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3.1 引言3.2 材料与方法3.2.1 实验材料3.2.1.1 菌株3.2.1.2 初始发酵培养基:3.2.1.3 主要试剂:3.2.2 主要设备3.2.3 主要溶液3.2.3.1 中性甲醛溶液(18%)3.2.3.2 酚酞溶液(1%)3.2.3.3 甲基红溶液(0.1%)3.2.3.4 结晶紫染液3.2.3.5 DNS试剂3.2.4 还原糖和总糖测定3.2.5 氨基氮测定3.2.6 菌体干重测定3.2.7 普那霉素测定3.2.8 5L发酵罐发酵实验3.3 结果和讨论3.3.1 培养基成分的优化3.3.1.1 碳源对产物合成的影响3.3.1.2 氮源对产物合成的影响3.3.2 培养条件的优化3.3.2.1 种龄对产量的影响3.3.2.2 接种量对产量的影响3.3.2.3 发酵初始pH对产量的影响3.3.2.4 发酵温度的产量的影响3.3.3 发酵过程曲线3.3.4 发酵罐上优化效果的比较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始旋链霉菌基因组的多态性研究4.1 引言4.2 材料与方法4.2.1 菌株4.2.2 主要试剂:4.2.3 主要设备4.2.4 培养基4.2.5 缓冲液4.2.6 培养方法4.2.7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4.2.8 基因组DNA的检测4.2.9 基因组DNA的酶切4.2.10 酶切产物和接头的连接4.2.11 预扩增反应4.2.12 选择性扩增反应4.2.1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和银染显色4.3 结果和讨论4.3.1 DNA提取和双酶切效果检验4.3.2 预扩增4.3.3 选择性扩增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与普那霉素合成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丰度研究5.1 引言5.2.材料与方法5.2.1 实验菌株和培养方法5.2.2 主要试剂5.2.3 主要设备5.2.4 链霉菌菌株的培养5.2.5 链霉菌总RNA的提取5.2.6 粗提RNA样品的纯化5.2.7 总RNA的检测5.2.8 反转录反应(RT反应)5.2.9 PCR扩增产物电泳分析5.3 结果和分析5.3.1 总RNA粗提样品电泳分析5.3.2 纯化后RNA样品电泳分析5.3.3 RNA浓度的测定及分析5.3.4 高产菌株和原始菌株的不同发酵时间的基因表达丰度变化5.3.4.1 核糖体RNA(rRNA)基因表达丰度分析5.3.4.2 ptr抗性基因表达丰度分析5.3.4.3 spbR调控基因表达丰度分析5.3.4.4 结构基因表达丰度分析5.4 讨论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始旋链霉菌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6.1 引言6.2 实验材料6.2.1 菌株6.2.2 培养基6.2.3 主要材料与溶剂6.2.4 溶液配制6.2.5 主要设备和仪器6.3 实验方法6.3.1 培养方法6.3.2 细胞裂解方法6.3.3 蛋白质含量测定(Bradford法)6.3.4 单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6.3.5 双向凝胶电泳6.4 结果与讨论6.4.1 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6.4.2 细胞破碎方法的比较6.4.3 裂解液的选择6.4.4 原始菌株和高产菌株细胞内总蛋白质浓度的比较6.4.5 SDS-PAGE电泳6.4.6 出发菌株与诱变高产菌株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6.5 讨论6.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作者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始旋链霉菌论文; 普那霉素论文; 基因组重排论文; 原生质体融合论文; 发酵优化论文;
始旋链霉菌基因组重排育种、普那霉素发酵条件优化及高产机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