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藻甾醇论文-刘春平,王韦,程卓,赵琳,黄雪

岩藻甾醇论文-刘春平,王韦,程卓,赵琳,黄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藻甾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羊栖菜,岩藻甾醇

岩藻甾醇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平,王韦,程卓,赵琳,黄雪[1](2017)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栖菜中岩藻甾醇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栖菜中岩藻甾醇的含量。羊栖菜试样(2.000 0g)经甲醇-二氯甲烷(1+1)混合液提取,所得提取液以YMC-Pack ODS-A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乙腈(3+7)混合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10nm处进行测定。岩藻甾醇的质量浓度在0.5~40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6mg·L~(-1)。在25,50,100mg·L~(-1)等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1.2%~96.8%之间。测定值的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1.1%~5.4%,2.8%~7.0%之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7年05期)

孙瑜,丁国芳,徐银峰[2](2017)在《海洋褐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中马尾藻甾醇、岩藻甾醇的分类纯化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评价海洋褐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中分离纯化的总甾醇、马尾藻甾醇(Saringosterol)和岩藻甾醇(Fucosterol)抗菌和抗氧化活性。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总甾醇含量在30、60和80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变形链球菌(S.mutans)具有抑制作用。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链球菌具有高活性,最小抑制浓度范围为4—32mg/m L。总甾醇还显示出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1924和1356的抗菌作用。而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在4—32mg/m L浓度范围内体外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对耐药性革兰氏阳性临床分离菌株具有显着的抑菌活性。另外,药理实验结果显示,总甾醇、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的抗氧化活性与它们清除DPPH、ABTS、超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7年03期)

宋冬雪[3](2012)在《岩藻甾醇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作用及死亡受体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研究了岩藻甾醇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它的作用机制和途径。MTT实验结果表明,岩藻甾醇对HL-60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各剂量组的OD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岩藻甾醇对HL-60细胞的IC50=34.40μmol-L-1。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岩藻甾醇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细胞界限清晰,细胞核呈现弥散均匀荧光;岩藻甾醇作用于HL-60细胞48h后,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状荧光,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出现凋亡小体并且逐渐增多。采用PI单染,在流式细胞仪下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岩藻甾醇作用于HL-60细胞24h后,细胞的凋亡率随着给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多,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浓度17.20μmol·L-1组凋亡率为15.64%,34.40μmol·L-1组凋亡率为16.80%,68.80μmol·L-1组凋亡率为17.15%,阳性药组凋亡率为22.04%。Go/G1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升高,并呈二定的剂量依赖性,表明岩藻甾醇使HL-60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在以上实验基础上,我们考察了岩藻甾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途径。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了岩藻甾醇作用24h后的HL-60细胞中Fas和FasL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岩藻甾醇作用24h后,Fas、FasL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所升高,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实验结果提示岩藻甾醇有可能通过死亡受体途径中的Fas/FasL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进一步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法检测了岩藻甾醇作用后HL-60细胞中死亡受体相关蛋白Fadd,Caspase-8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岩藻甾醇作用24h后,Fadd, Caspase-8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所升高,并呈一定的剂量关系。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还考察了与死亡受体途径相关的Caspase家族蛋白Caspase-8,Caspase-3的活性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凋亡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岩藻甾醇作用于HL-60细胞24h后,Caspase-8,Caspase-3的活性有显着变化,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活性不断增强,与阴性组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岩藻甾醇具有体外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加强HL-60细胞死亡受体蛋白Fas,FasL的表达及死亡受体相关蛋白Fadd以及Caspase-8的表达;死亡受体蛋白Fas与FasL结合,再与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结合,活化pro-Caspase-8,形成诱导死亡信号复合物,激活下游的效应Caspase-3,使细胞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凋亡。(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2-02-15)

李盈,宋冬雪,汲晨锋,季宇彬[4](2011)在《岩藻甾醇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岩藻甾醇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测岩藻甾醇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Hoechst33258染液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的凋亡率;比色法检测caspase-9,caspase-3活性.岩藻甾醇能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MTT法测得岩藻甾醇的IC50为14.2μg/mL.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24 h的细胞生长密度逐渐变疏,细胞变小,表面起皱,高质量浓度组大部分细胞破碎.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用质量浓度为28.4、14.2、7.1μg/mL的岩藻甾醇作用24 h均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17.15%、16.42%、15.65%.比色法结果表明岩藻甾醇对HL-60细胞作用24 h后caspase-9、caspase-3的相对活性升高,质量浓度为7.1、14.2、28.4μg/mL的岩藻甾醇对HL-60细胞作用24 h后,caspase-9相对活性分别为135.10%、228.39%、467.74%,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caspase-3相对活性分别为131.06%、224.23%、534.64%,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岩藻甾醇可以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诱导HL-60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肖策[5](2008)在《海带中岩藻黄质、岩藻甾醇、甘露醇和褐藻糖胶的综合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带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目前,除了利用海带提取褐藻酸钠、碘及少量的甘露醇外,很少涉及褐藻糖胶、岩藻甾醇和岩藻黄质的利用,褐藻糖胶、岩藻甾醇和岩藻黄质往往作为废弃物被丢弃掉,所以开展对海带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我国海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海带的附加值,发展我国的海带加工业,我们对海带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开发了海带联产褐藻糖胶、岩藻甾醇和岩藻黄质的生产工艺。第一步,先用混合溶剂从海带中提取岩藻黄质和岩藻甾醇(以岩藻黄质的提取效果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影响岩藻黄质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溶剂配比>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其中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温度对提取率影响不明显。提取岩藻黄质最佳工艺为:在40℃下用40倍体积的4∶1∶1的无水乙醇、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溶剂提取两次,每次1h。提取的浸膏皂化后,用硅胶柱层析将岩藻黄质和岩藻甾醇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了岩藻黄质和岩藻甾醇的高纯度产品。第二步,从提取岩藻甾醇和岩藻黄质后所得的海带渣中提取甘露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条件,结合操作可行性,最终确定在海带粉中加入海带重10倍的85%乙醇,90℃浸提1h提取两次,效果较好。提取两次的总提取率可达9%-10%,用重结晶法对提取的甘露醇进行了纯化,纯化后的纯度是97.3%。第叁步,从提取甘露醇后所得的海带废渣中提取褐藻糖胶,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条件。结合操作可行性,最终确定在40目的海带粉中加入海带重10倍的提取溶剂,60℃浸提1.5h,效果较好。在最优条件下做重复试验,每100g海带粗提后可得褐藻糖胶粗品5.29g,其中褐藻糖胶纯度为26%;纯化后可得褐藻糖胶粗品3.29g,其中褐藻糖胶纯度为34%。褐藻糖胶去蛋白方法以酶解法效果较好;褐藻糖胶脱色方法综合考虑,采用Al_2O_3较好。按上述工艺路线进行实验,每100g海带可提取褐藻糖胶3.29g(纯度为34%)、甘露醇9.10g(纯度95%以上)、岩藻黄质0.06g(纯度为91.6%)、岩藻甾醇0.26g(纯度为92.1%)。(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8-06-30)

张锐,龚兴国,郭建军,王华祖[6](2006)在《羊栖菜中岩藻甾醇、马尾藻甾醇以及水溶性多糖的综合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羊栖菜为原料从中依次提取岩藻甾醇,马尾藻甾醇及羊栖菜水溶性多糖,实现羊栖菜中甾醇和多糖的综合利用。采用硅胶柱层析、萃取以及重结晶等技术对上述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借助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鉴定。并对及羊栖菜水溶性多糖的几种脱蛋白、脱色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影响岩藻甾醇提取率的4个因素(时间、温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着,其次为乙醇浓度。提取岩藻甾醇最佳工艺为:时间4 h,温度60℃,90%乙醇浓度,料液比1∶20。羊栖菜多糖去蛋白方法以酶解与Sevag法结合效果较好;羊栖菜多糖脱色方法各方面综合考虑,大孔树脂较好。(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岩藻甾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评价海洋褐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中分离纯化的总甾醇、马尾藻甾醇(Saringosterol)和岩藻甾醇(Fucosterol)抗菌和抗氧化活性。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总甾醇含量在30、60和80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变形链球菌(S.mutans)具有抑制作用。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链球菌具有高活性,最小抑制浓度范围为4—32mg/m L。总甾醇还显示出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1924和1356的抗菌作用。而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在4—32mg/m L浓度范围内体外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对耐药性革兰氏阳性临床分离菌株具有显着的抑菌活性。另外,药理实验结果显示,总甾醇、马尾藻甾醇和岩藻甾醇的抗氧化活性与它们清除DPPH、ABTS、超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藻甾醇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春平,王韦,程卓,赵琳,黄雪.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栖菜中岩藻甾醇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

[2].孙瑜,丁国芳,徐银峰.海洋褐藻羊栖菜(Sargassumfusiforme)中马尾藻甾醇、岩藻甾醇的分类纯化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7

[3].宋冬雪.岩藻甾醇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作用及死亡受体途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

[4].李盈,宋冬雪,汲晨锋,季宇彬.岩藻甾醇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肖策.海带中岩藻黄质、岩藻甾醇、甘露醇和褐藻糖胶的综合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08

[6].张锐,龚兴国,郭建军,王华祖.羊栖菜中岩藻甾醇、马尾藻甾醇以及水溶性多糖的综合提取工艺[J].农业工程学报.2006

标签:;  ;  ;  

岩藻甾醇论文-刘春平,王韦,程卓,赵琳,黄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