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山地是地球表面具有显著起伏度和坡度的三维地貌体。由于自然要素及受其影响的人类活动随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变化而产生了梯变现象,形成了山地高梯度效应。即山地高梯度效应是表征山地随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变化而导致的自然—人文景观的梯次变化现象,是山地地域系统演变的综合集成效应。山地高梯度效应的内涵包括了能量(山地重力势能、热能、生物质能等)高梯度效应、降水高梯度效应、水热组合高梯度效应、气候地貌高梯度效应、植被-土壤自然带谱高梯度效应、人文垂直带(如人文社会经济等)的高梯度效应等。作为山地综合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山地高梯度效应对山区自然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山区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纵向岭谷区(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LRGR)是位于我国西南,与青藏高原隆升直接相关联的横断山及毗邻的南北走向山系河谷区,作为纵向岭谷区的重要典型山地,白马雪山是进行高梯度效应研究的代表区域。研究区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自然环境条件的水平和垂直变换剧烈,形成的生境类型多种多样,并且时空变化明显,生物种类在空间上具有极大的异质性。优异的自然环境条件造就丰富的生物资源的同时,也决定了生物资源的分布和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特征。通过对白马雪山东西坡各测点资料的收集,分别对能量、降水、水热组合、气候地貌、植被-土壤自然带谱以及人文垂直带进行定性与一定的定量分析,我们发现其各项指标均随着海拔、相对高度以及坡度坡向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充分体现出其山地的高梯度效应。根据高梯度效应强调自然-人文各要素综合集成的内涵以及各要素的分布特点,我们将白马雪山分为干热半干旱河谷农耕带、干温稀疏灌丛-旱作带、温凉林牧带和寒温农牧带四个高梯度综合效应带。同时,通过对高梯度效应的利弊分析,提出其在社会经济、区域生态安全、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建议,并且指出,在进行山区开发时,要有效利用山地高梯度效应的积极效用,尽量避免其消极效用,综合考虑山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自然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保证山区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山地高梯度效应论文; 自然人文综合效应论文;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论文; 高梯度综合效应带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