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或外部不利环境的影响,出现暂时性的资金紧缺,难以按期偿还债务。(?)债务人破产还债,不仅法律程序复杂、会破坏债务人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可能会(?)债权人的债权受到更大的损失。为了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债务人的有效资源,也(?)债权人最大程度地收回债权,于是就有了另一种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方法,即债重组。债务重组准则的颁发,规范了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了会计(?)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于解决债务纠纷、避免企业破产、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起到了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使得债务重组事项循序进行。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健全,评估机构不够完善,公允价值的获得缺乏公公正性,使得一些公司(尤其上市公司)纷纷在年底进行债务重组,并依靠关联债(?)的慷慨豁免或以自身低值资产充抵巨额欠款等方式,将不菲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利润,达到上市、进行配股和保牌等目的。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债务重组的基本理论,考察之国债务重组的现状,分析了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实施债务重组准则的设想。论文创新性地提出明确界定“发生财务困难”和“让的标准、合理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引入综合收益概念、债务重组利得应(?)摊销、完善债务重组的信息披露与监管等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完善债务重组准则指导债务重组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论文提要Abstract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国外债务重组会计法律相关文献综述1.2.2 国内债务重组理论研究现状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3.1 研究方法1.3.2 研究内容2 债务重组的基本理论2.1 债务重组的概念和内容2.2 债务重组的法律依据2.3 债务重组的方式2.4 债务重组的程序2.4.1 非法定债务重组操作程序2.4.2 法定债务重组操作程序3 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与修订3.1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制订3.1.1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制订背景3.1.2 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2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3.2.1 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的背景3.2.2 2001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变化和特点3.3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3.3.1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背景3.3.2 2006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变化和特点4 我国企业债务重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4.1 我国企业债务重组的现状4.1.1 债务重组不再作为上市公司"摘帽"、"摘星"的手段4.1.2 有效遏制上市公司隐匿债务4.1.3 上市公司利润的透明度增加了4.1.4 加强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4.1.5 加大了利润分配决策的难度4.2 我国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4.2.1 我国现阶段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4.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 对完善和实施债务重组准则的设想5.1 明确界定"发生财务困难"和"让步"的标准5.1.1 明确界定"发生财务困难"标准5.1.2 明确界定"让步"的标准5.2 合理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5.2.1 可以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5.2.2 债务重组应具备的条件5.3 引入“综合收益”概念5.3.1 “综合收益”的概念和构成5.3.2 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露5.4 债务重组重组利得应予以摊销5.4.1 摊销债务重组利得的理论依据5.4.2 摊销债务重组利得的方法和效应5.5 加强债务重组的信息披露与监管5.5.1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债务重组信息5.5.2 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充实债务重组信息5.5.3 债务重组信息的监管6 研究结论与展望6.1 研究结论6.2 研究局限6.3 展望后记主要参考文献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债务重组准则论文; 盈余管理论文; 公允价值论文; 财务困难论文; 债务重组利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