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的迅猛发展,引发了“网络化”的浪潮。它促成了社会形态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变迁、甚至整个社会的变革,给传统的社会化环境和方式带来冲击。互联网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发展模式开辟了青少年社会化的新途径,这既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新的契机,也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社会化主体之一的互联网在青少年(社会化客体)心理发育、认知发展和行为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他们人格发展尚未完善,对互联网的消极影响缺乏足够的抵抗力,并由此引发社会失衡、人性异化、道德失范、网络孤独、网络沉溺,甚至网络成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青少年网络社会化已成为当代有关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一个十分丰富而又复杂的领域。本文侧重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影响问题研究。本文以人格发展为中心线索,以社会——认知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描述了互联网影响青少年的现状,通过互联网与传统社会化途径的比较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不同层面,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路径、性质、过程、特点和结果,揭示了网络条件下青少年社会化的发生机制,深入剖析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对完善青少年网络社会化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互联网影响青少年的现状。主要从青少年上网规模、网瘾青少年的规模及分布、青少年网民的特征这三个方面,说明互联网影响青少年的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互联网自身独特的特点,比较了互联网相对于传统社会化的优势和劣势,并利用社会——认知理论剖析了互联网影响青少年的路径和方式。第三部分,指出了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认为互联网能够促进青少年人格发展,但也会造成青少年认同危机、道德失范和行为偏差,甚至引发网络成瘾,并着重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促进积极影响和抑制消极影响的对策,应把从降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亲和力出发,注重青少年人格发展阶段的正确引导,把家庭、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实现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社会化顺利进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总之,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是有着正向和反向两方面,我们应倡导和发扬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规避和抑制其消极影响。各种社会化主体应使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地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社会价值,实现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社会化顺利进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研究方法主要使用了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笔者查阅了众多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建构了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后续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问题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的创新点是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出发,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构了“互联网中的社会化机制”这一结构认知图示,并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升了相关理论的解释力度;同时,其直观形式有助于提升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本文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系统探讨,将在一定程度丰富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为妥善处理和引导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依据,同时对其他相关的互联网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未来主义的网络社会理论
  • 1.2.2 社会学角度的网络社会理论
  • 1.2.3 心理学角度的网络心理研究
  • 1.3 相关主要概念及理论
  • 1.3.1 主要概念:互联网、社会化、人格
  • 1.3.2 社会——认知理论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
  • 1.4.2 比较研究
  • 1.5 研究创新及不足
  • 2 互联网影响青少年的现状
  • 2.1 青少年上网规模
  • 2.2 网瘾青少年规模及分布
  • 2.3 青少年网民的特征
  • 3 互联网与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相关性
  • 3.1 互联网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1 互联网对个体影响的生物学路径
  • 3.1.2 互联网中的社会化机制
  • 3.2 互联网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两面性
  • 3.2.1 互联网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
  • 3.2.2 互联网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 4 互联网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成因
  • 4.1 传统社会化的局限性
  • 4.1.1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忽视
  • 4.1.2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基本需要的忽视
  • 4.2 网络社会化的特点
  • 4.2.1 互联网与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特征
  • 4.2.2 与传统社会化相比互联网的优势
  • 4.2.3 与传统社会化相比互联网的劣势
  • 5 优化互联网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对策研究
  • 5.1 促进积极影响的对策研究
  • 5.1.1 提高青少年网络意识和能力
  • 5.1.2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监管
  • 5.1.3 促进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提升
  • 5.1.4 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 5.2 抑制消极影响的对策研究
  • 5.2.1 降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亲和力
  • 5.2.2 加强青少年人格发展阶段的正确引导
  • 5.2.3 引导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合理需要的实现
  • 5.2.4 强化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基本需要的实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价值、机制及影响[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0(04)
    • [2].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J]. 科技风 2019(30)
    • [3].迈进城镇新一代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J]. 青年探索 2019(06)
    • [4].略论青少年社会化不足及对策[J]. 现代交际 2017(05)
    • [5].农村青少年社会化环境的困扰和优化路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33)
    • [6].试论手机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对策[J]. 新闻传播 2016(21)
    • [7].试论电视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影响[J]. 记者摇篮 2017(03)
    • [8].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综述[J]. 中外企业家 2017(16)
    • [9].电子游戏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 2017(04)
    • [10].网络化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向[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1)
    • [11].媒介制造的农村青少年社会化新问题[J]. 青年记者 2016(15)
    • [12].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化关系的初探[J]. 山西农经 2016(09)
    • [13].掌上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影响[J]. 教书育人 2016(17)
    • [14].浅谈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环境因素[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0)
    • [15].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社会化问题[J]. 成才之路 2011(02)
    • [16].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与消解[J]. 知识文库 2016(15)
    • [17].教育学视角下的家庭体育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研究[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4(03)
    • [18].浅谈转型期青少年社会化资源及整合机制[J]. 青年与社会 2013(04)
    • [19].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解读机制研究——基于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二维度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7(07)
    • [20].“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与消解[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3)
    • [21].现代化视角下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及对策[J]. 山西青年 2019(01)
    • [22].谈学校体育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作用[J]. 成才之路 2008(04)
    • [23].家庭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 中华少年 2016(08)
    • [24].浅议网络传播与青少年社会化[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8)
    • [25].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家庭的特殊作用[J]. 新西部(理论版) 2014(10)
    • [26].虚拟社区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7].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3)
    • [28].浅析网络传媒下的青少年社会化问题[J]. 传播与版权 2013(04)
    • [29].青少年社会化问题[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2(04)
    • [30].信息技术下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化路径转型[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2(04)

    标签:;  ;  ;  ;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