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报道的框架研究 ——以2006-2010年的报道为例

对《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报道的框架研究 ——以2006-2010年的报道为例

论文摘要

社会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我国的社会体育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很突出,表现在体育资源、管理体制、体育人口、区域平衡等各方面,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制约社会体育的发展进程。我国的大众媒介,担负着传播信息和舆论监督的责任,其对体育的传播存在严重偏向竞技体育的倾向,对社会体育的传播明显不足,甚至有些专业体育媒体根本未涉及社会体育。相较于其他媒体,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体育报》,作为主流媒体的专业体育报纸,对社会体育的传播一直很重视。本文主体论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分析,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2006年至2010年《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的报道进行了框架分析,从主题框架的设置、消息来源的选择和文本的框架建构三个方面,研究该报对社会体育的框架建构;第二部分是文本呈现,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现状,与该报所建构的社会体育进行对比,以展示该报在文本建构中的框架;第三部分追溯至新闻生产,通过分析媒介所受的外部社会控制,和遵循的内部新闻常规,而得出产生媒介新闻框架的原因。具体研究方法如下。第一部分样本分析。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节,为了方便分析各主题框架及其下属议题的消息来源,所以将主题框架与消息来源放在同一章节论述,通过对各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报的主题框架设置不平衡,消息来源有偏向:倾向于将社会体育建构为代表政府官方意志的“社会体育事业”;对“民众的社体生活”主题框架关注度低,且消息来源多为民众代表,而非普通民众;在“健身养生指导”主题框架下,过多关注并不属于社会体育范畴的养生,且此主题框架下的报道有相当一部分缺少消息来源。第二章节,是研究文本的框架建构,从时间、地域、政策法规、主题专栏四个维度,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版面、标题、图片、脚本结构等各方面的建构方式,得出其模式化的报道风格。第二部分文本呈现。基于第一部分对样本的分析,和前言中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的认识,得出该报对社会体育的报道,是其向受众建构出的“形式一片大好”,并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且其报道形式和内容逐渐模式僵化,导致其可读性差,这将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第三部分新闻生产。文本呈现只是表象,究其内部原因要上溯至新闻生产。影响新闻框架的因素,外部压力是社会控制,内部原因为新闻常规。该报所受外部压力主要是政治控制、市场压力和同伴压力,所遵循的内部新闻常规主要有“常规”路线、“常规”时间和“常规”报道方式。最后总结研究结果,指出该报面临的矛盾,并提出建议。研究结论如上所述。矛盾有两点: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二是突破新闻常规与记者不足的矛盾。建议有三:第一,肯定该报坚持传播社会体育,并建议保持传播的量,改善传播的质;第二,加强舆论监督功能,平衡主题框架和消息来源;第三,突破模式僵化的报道风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体育的重要性
  • 1.1.2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
  • 1.1.3 大众媒介对社会体育的传播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对社会体育的研究综述
  • 2.1.1 社会体育的概念
  • 2.1.2 与社会体育相关的概念辨析
  • 2.1.3 有关社会体育传播的已有研究
  • 2.2 对《中国体育报》的已有研究综述
  • 2.2.1 《中国体育报》在业界的地位
  • 2.2.2 有关《中国体育报》研究的文献整理
  • 2.2.3 《中国体育报》的社会体育报道概况
  • 2.3 对框架理论的研究综述
  • 2.3.1 框架理论的起源和内涵
  • 2.3.2 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 2.3.3 有关框架理论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个案的选取理由
  • 3.1.2 时间段的选取理由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
  • 3.2.2 个案研究
  • 3.2.2 抽样统计
  • 3.2.3 文本分析
  • 3.2.4 数理统计
  • 3.2.5 样本分析
  • 4 研究结果和分析
  • 4.1 样本分析
  • 4.1.1 主题框架的设置和消息来源的选择
  • 4.1.2 文本的框架建构
  • 4.2 呈现在文本中的框架——被框架建构的社会体育
  • 4.2.1 “形式一片大好”
  • 4.2.2 模式僵化的报道
  • 4.3 发源于新闻生产中的框架——产生新闻框架的原因
  • 4.3.1 外部压力——社会控制
  • 4.3.2 内部原因——新闻常规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1.1 样本分析
  • 5.1.2 文本呈现
  • 5.1.3 新闻生产
  • 5.2 建议——负责任的大众媒介
  • 5.2.1 对社会体育的传播不可或缺
  • 5.2.2 加强舆论监督功能
  • 5.2.3 突破模式僵化的报道风格
  • 5.2.4 该报需要解决的矛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对《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报道的框架研究 ——以2006-2010年的报道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