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策略的自调节无线网络安全模型

基于策略的自调节无线网络安全模型

论文摘要

十年前,或许没人知道,互联网可以移动起来,但现在各种各样的智能移动终端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在以后,虚拟现实、信息共享和消费电子等领域极有可能在移动终端平台酝酿出更多颠覆性的创新。移动终端对人们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它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随身的通讯工具。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显现出来的是高科技时代安全隐私的隐患。因无线网络不像有线,它是一种开放的架构,这样的特点在带给我们巨大的便利性的同时也在安全方面引入一个很大的课题。虽然现在对于有线网络安全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出于无线网络特有的性质,已有的安全保护机制在无线网络领域却不能很好地发挥其预期。本文主要调查了无线网络的相关背景知识,分析了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在安全方面的差异,研究了现有的动态网络安全模型,分析其利弊。并且在这些安全模型基础上,结合无线网络的特殊性,提出了一个针对无线网络的基于策略的闭环控制自调节无线网络安全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检测与响应、安全策略管理、备份与恢复。检测与响应模块主要检测无线网络中过往的流量并对威胁流量进行响应,安全策略管理模块负责整个模型的控制,备份与恢复模块是用于安全策略与配置、日志信息的备份以及恢复用,并且提供历史查询等功能。该模型注重无线网络更加快速的拓扑变化、移动终端的灵活性和移动性。摒弃了现有网络安全模型对于变化性更高的网络适应性差的缺点,并且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和检测部件实时反馈的信息的变化对网络检测部件实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核心模块自调节过滤器可以对经过自己的流量进行自我调节生成新的安全策略。此外,该模型不仅仅网络威胁检测模块可以自调节,策略管理部件也可以自调节,降低了人为干预造成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本文的最后用仿真软件SWARM对该模型的核心模块自调节过滤器进行仿真验证其可行性,并且与现有的PPDR模型进行仿真比较。以仿真结果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无线网络的相关标准
  • 2.1.1 802.11x
  • 2.1.2 蓝牙
  • 2.1.3 HomeRF
  • 2.1.4 WiMax
  • 2.2 无线网络安全综述
  • 2.2.1 物理层
  • 2.2.2 数据链路层
  • 2.2.3 网络层
  • 2.3 无线与有线网络之间在安全方面的差异
  • 2.4 现有安全机制特点及其缺陷
  • 2.4.1 简单的安全解决方法
  • 2.4.2 更先进的加密及认证
  • 2.5 现有动态网络安全模型
  • 2.5.1 PDR 模型
  • 2.5.2 PPDR 模型
  • 2.5.3 APPDRR 模型
  • 2.5.4 现有动态网络安全模型的不足
  • 2.6 无线网络安全市场现状
  • 2.7 未来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网络安全的需求分析
  • 3.1 需求描述
  • 3.2 安全基线(security baseline)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网络安全模型的设计
  • 4.1 安全体系结构
  • 4.1.1 检测与响应
  • 4.1.2 安全策略管理
  • 4.1.3 备份与恢复
  • 4.2 物理部署
  • 4.3 运行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仿真及评估
  • 5.1 模型仿真与评估
  • 5.1.1 仿真软件简介
  • 5.1.2 仿真环境与过程
  • 5.1.3 仿真结果与评估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参加项目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安全模型与零信任的实践探讨[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7)
    • [2].改进网络安全模型的设计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36)
    • [3].基于角色和信誉的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 计算机时代 2017(05)
    • [4].构建新型网络安全模型[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6(08)
    • [5].一种改进的网络安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 情报科学 2011(12)
    • [6].动态网络安全模型校园网应用研究[J]. 硅谷 2010(09)
    • [7].构建基于主动防御的动态校园网络安全模型[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8(11)
    • [8].基于云计算的农业信息整合安全模型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 2013(04)
    • [9].基于以太网的动态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0(09)
    • [10].一种网络安全模型的设计[J]. 硅谷 2009(13)
    • [11].网络安全模型在水利科研环境中的应用与研究[J]. 水利信息化 2013(01)
    • [12].基于终端防护的网络安全模型[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3].电力网络安全模型研究与风险分析[J]. 计算机安全 2012(12)
    • [14].网络安全模型相关技术研究[J]. 信息技术 2015(04)
    • [15].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安全模型[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6].零信任研究综述[J]. 信息安全研究 2020(07)
    • [17].《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标准的网络安全防护[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0)
    • [18].浅析防火墙融合入侵检测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应用[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7(07)
    • [19].试析基于入侵检测技术的校园网络安全模型[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01)
    • [20].基于综合联动机制的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13)
    • [21].IPSEC技术的网络安全模型分析设计[J]. 甘肃科技 2009(07)
    • [22].P2P网络安全模型的研究探讨[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01)
    • [23].基于GIS的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09(04)
    • [24].刍议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建模[J]. 电子世界 2014(08)
    • [25].P2P网络安全模型的研究探讨[J]. 信息系统工程 2014(12)
    • [26].学校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J]. 科技信息 2009(06)
    • [27].一种可信P2P网络安全模型[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8(09)
    • [28].基于PPDR的动态无线网络安全模型的改进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9].校园网动态网络安全模型研究[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9(04)
    • [30].基于数据挖掘系统网络安全模型预测分析[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9(06)

    标签:;  ;  ;  ;  

    基于策略的自调节无线网络安全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