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一把手”监督难分析

党政“一把手”监督难分析

一、对党政“一把手”监督难问题的透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杨阳[1](2021)在《党内问责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晨[2](2020)在《乡镇纪检监察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X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是纪检监察系统最基层的组织,在保持政治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我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最前沿阵地,作为实现纪检监察机关有效治理的基础机构,有效发挥其职能,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等工作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出发,运用寻租理论以及有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大量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并对对应经验加以总结与参考,利用对山西省X县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的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硬件设施、信访及案件查办履职能力等方面内容研究,根据查阅资料、面对面访谈的方法,总结梳理出当地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错位”“越位”现象严重、干部队伍建设弱化、无序上访问题突出、线索发现及案件查办困难、工作缺乏主动性、人员思想素质不高等问题,分析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双重领导体制的制约、选人用人及考核机制不健全、培训力度弱化、缺乏激励机制、宣传教育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的。针对以上对问题得出原因分析,本文提出对山西省X县各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工作的对策建议如下:一是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加强上级纪检监察组织对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线索发现处置、案件查办方面的领导权限来完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度,保障办公的硬件设备。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提高干部队伍的准入门槛、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干部考核制度等方式。三是强化培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制定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培训规划,实行以干代训、跟班学习、一对一帮助等方式,强化干部业务能力;建立协作区,弥补人员力量薄弱、监督困难等问题,集中力量办大事。四是改进信访、监督检查工作方式,利用科学力量反腐败,完善风险联控机制。五是用多种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陈晨[3](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利器,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式。制度是开展党内监督的有效载体,科学严密的制度是保证党内监督发挥实效必不可少的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总结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出台了一系列监督举措,创新了党内监督制度,提高了党内监督的科学化水平。全面分析和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成效及其经验,科学认识和把握党内监督制度建设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明确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大意义,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本文对党的十八大召开到2019年全国“两会”闭幕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进行了梳理归纳。在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相关概念、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研究,总结建设经验,提出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思考。以期对新时代下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有所帮助,从而推动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第一部分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科学内涵及其建设历程。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首先必须要了解其科学内涵,因此对“监督”“党内监督”、“党内监督制度”等概念的透析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史为鉴,方能与时俱进”在全面理解这些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历程进行了考察梳理,以期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下面章节的展开奠定研究的依据和思路。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成效及其基本经验。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具体来讲,首先研究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成效,按照“三管齐下”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逻辑,具体分析了在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制度、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制度及同级间的相互监督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对十八大以来的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如突出责任担当,把组织监督制度摆在首位;保障党员权利,发挥民主监督制度优势;强化权力制约,提升同级监督制度成效等。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基本原则及其思考。党内监督制度建设过程是一个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因此,在全面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本着优化党的领导这一原则,尝试对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进行了思考,以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

冯志峰[4](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王卫兵[5](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指的是长期以来在党组织内部形成的且应该具备的关于廉洁的理论、作风、制度以及党员关于廉洁的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总和,归属于党内优秀政治文化,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廉洁风尚。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社会价值文化,更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它是对全体党员的道德要求、价值规范和政治约束,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引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基础性法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颁布实施,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廉洁价值的高度重视,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廉洁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一直以来是古今中外所探讨的社会命题。古希腊哲学家将廉洁看作是一种“善德”或者“正义”的价值理念,赋予其理性意义。古罗马思想家们从分权制衡的角度来确保掌权者的廉洁品行,并从“性恶论”“自私论”的人性假设出发,逐渐开辟出一条依靠法律、制度、分权制衡来约束人们腐败行为的文化路径。中国传统廉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两大源头。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中蕴含着“以德养廉”、“以法促廉”、“勤政为民”、“崇俭戒贪”等丰富的廉洁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基因”。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主要展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廉洁思想当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又一思想渊源。实现“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就是要以这两个源头为依据,不断挖掘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廉洁观念,以彰显传统廉洁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廉洁观的当代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于两个理论源头和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不断开拓出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形成了一些新的廉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思想理论内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重拳出击,惩治腐败,取得了显着效果,勾画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发展框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种种诱惑,一些党员、干部开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背弃了党的宗旨,逐渐沉浸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不能自拔,一步一步滑向贪污腐化的深渊,沦为党和国家的“蛀虫”和人民的公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迷失、宗旨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此,本文在直面问题的基础上,以铲除腐败为导向,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为目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一、导论;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状况;五、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七、结语。本文的导论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和国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是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探讨了廉洁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等概念的理论内涵,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与社会文化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和中国传统廉洁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直接理论来源。第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本质属性,即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第四,阐释了中国共产廉洁文化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包括人民性、民族性和先进性。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本章首先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根据政党文化结构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分为“三层次”“两类型”。“三层次”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物质层次、规范层次和精神层次,这是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经”。“两类型”指的是党员廉洁文化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文化,这是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纬”。经纬结合,构成了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基本轮廓。其次,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在党和国家治理中所发挥的功能,即教育引导、优化创新、批判矫正和调控维护。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状况。按照“经验总结-问题归纳-原因分析”的研究路径,本章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包括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正风肃纪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品质、重视制度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明确党委和纪委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责任。其次,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即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迷失、宗旨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第三,按照思想观念、反腐制度、权力运行和经济利益的分析视角,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问题所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选取世界上具有典型特征的政党、国家和地区,从正反两反面总结了这些地方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以揭示其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首先总结了中国国民党(反面典型)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及教训。其次阐释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香港地区(与中国大陆同属儒家文化圈)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分析了世界上最清廉国家丹麦、芬兰、瑞典(正面典型)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第五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围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发展目标,从教育、制度、监督、利益四个维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方略。本章第一部分提出要加强党员廉洁教育。包括加强廉洁教育主体建设;推进廉洁教育客体建设;丰富廉洁教育内容;创新廉洁教育方式;优化廉洁教育环境;实现廉洁教育的制度化。本章第二部分提出要加强廉洁法规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完备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本章第三部分提出要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包括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实行有力的执行机制;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本章第四部分提出要妥善处理党员干部正当权益与廉洁自律的关系。包括完善党员干部财产公示公开制度;健全党员干部合理利益保障与激励机制;打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况总结,归纳了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相关展望。

伍丽玲[6](2018)在《十八大后县委书记权力监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级政权凭借承上启下的关节点,赋予了县委书记权力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得县委书记群体逐渐沦为腐败的“重灾区”。十八大后,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党中央出台了巡视工作条例、问责工作条例、廉洁自律条例等,均从不同的侧面为县委书记权力监督提供了最基本的遵循。当前,关于县委书记权力监督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少。其一,上级监督常态化深度不够;其二,同级监督效力不显着;其三,下级监督操作性不够强;其四,社会监督经常缺位;其五,自我监督乏力。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县委书记权力过度集中引发监督困难;其次,信息不对称影响了上级监督的效力;再次,监督机制不配套导致监督缺乏操作,即党内监督制度与机制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和刚性、对县委书记问责机制不健全、缺乏公开透明的县委决策机制程序和全程监控机制、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发挥监督合力;最后,消极文化与环境因素的负效应影响监督效果,具体包括消极文化因素影响县委书记的思想观念、社会环境因素增强逐利意识、监督意识淡薄导致监督流于形式。为解决县委书记权力监督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首先,必须科学规范县委书记的选人用人权、决策权与自由裁量权。其次,从强化上级监督机制、健全同级纪委监督机制和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等角度出发,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格局。最后,不断提升其自律意识,以此构建全方位的县委书记权力监督体系。

董文婷[7](2017)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研究 ——以重庆市XX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审计署署长刘家义曾对“经济责任审计”给出这样的解释:“审计对象为由人及事,由事及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审计工作政策性强、触及范围广、要求高、责任大,是一项全新的任务,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考绩”,就其任职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依法依规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是为改进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审慎决策而提出的一项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审计模式,也是预防和惩治腐败分子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与基层政权稳定、农村综合改革密切联系,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社会主义事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凸显出重大意义。领导干部经济职责履行发挥不到位,难以划分其归属的责任,直接影响了审计评价的明确具体、客观公正,不利于科学运用审计成果;如何跳出“屡审屡犯”审计困境,提高审计质量、强化经济责任问责就集中体现在经济责任认定上。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掌握其任职期间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分析责任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以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认定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依据《党政主要领导人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结合理论论述与案例分析,首先对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概述,详细阐述了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容;其次从三个实务角度对经济责任进行分类,根据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两者工作职责明确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最后针对案例中发现责任认定存在审计范围限制、责任界限不明、审计手段局限、认定操作不一的主要问题,提出审计人员操作中应把握的六项基本原则及四条解决办法。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认定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价值。

张建明[8](2016)在《减权、分权和治权:腐败治理的权力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人类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就是一部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的历史。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难度极大。之所以难,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力的特性所决定的。权力具有强制性、垄断性、扩张性、隐蔽性、利益性、腐蚀性等特点。正是因为权力的上述特性,使得公共权力的行使很容易出现异化状态。权力的异化是指本来是来自于人民权利让渡、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却被用来统治、奴役人民的现象。国家权力本质特性是导致异化的最重要内在因素。国家权力异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暴力、垄断和异化的三种为恶倾向,是导致权力被滥用和腐败滋生的根本原因。正因为权力有这样一些特性,导致规范和制约权力变得十分困难。从权力治理的视角讲,要遏制腐败,核心是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保持适度的公共权力。其中,减权、分权和治权是最重要的三种治理腐败的途径。通过权力路径治理腐败首要的是减权,它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公共权力对市场和资源配置的干预。在减权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分权,因为权力过于集中会形成“绝对的权力”,进而产生“绝对的腐败”。分权就是将公共权力分开行使,让各种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和相互制约的状态。分权并不完全等同于制衡,也不一定能杜绝腐败。但分权是形成权力相互制约的必要条件,是权力制衡的基础。当然,分权与集权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如何分权和集权应当结合具体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来进行。分权本身并不是目的,分权的目的是将各种权力之间保持相互制衡,保证权力的相互约束,防止权力的滥用。要防止权力的滥用,用分权解决过度集权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治理,这就是治权。在现代民主社会,权力的制约应该是制度化、合法化的,应该按照法律规范,通过法治的手段进行。在民主政治中,“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都是权力制约的有效手段。当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之间应该是互相补充的,现代民主社会需要这几种制约权力形式的共同存在和共同作用。就形式而言,前一种是后一种的基础,并且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并不存在前者对后者的否认,任何权力制约都应该是几种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阶段,通过减权、分权和治权的路径来遏制腐败,不仅要对“一把手”权力进行治理,更要以“零容忍”惩治腐败,有效防止权力越界。

杨根乔[9](2012)在《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加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是当前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和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干部监督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加强自我监督、优化权力配置、盯住监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创新监督制度、营造监督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破解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难题的对策建议。

杨根乔[10](2011)在《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文中认为如何加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是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的"热点",更是干部监督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同体监督太软、异体监督太虚,而究其深层原因主要凸现在权力分配、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破解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的难题,必须着力加强自我监督、优化权力配置、盯住监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创新监督制度、营造监督环境。

二、对党政“一把手”监督难问题的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党政“一把手”监督难问题的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2)乡镇纪检监察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1.1 乡镇纪检监察体制的探讨
        1.2.1.2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机制的研究
        1.2.1.3 乡镇纪检监察部门信访工作的研究
        1.2.1.4 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办案工作的研究
        1.2.1.5 乡镇纪检监察队伍研究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2.1 国外反腐败机构研究
        1.2.2.2 国外反腐败经验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纪检
        2.1.2 监察
        2.1.3 腐败
    2.2 理论依据
        2.2.1 寻租理论
        2.2.2 权变理论
第三章 X县乡镇纪检监察现状
    3.1 X县乡镇纪检监察对象情况
    3.2 X县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现状分析
        3.2.1 领导体制及机构设置
        3.2.2 队伍建设与办公设施
        3.2.2.1 队伍建设方面
        3.2.2.2 人员培训情况
        3.2.2.3 经费拨付
    3.3 监察案件情况
        3.3.1 信访及线索受理情况
        3.3.2 案件查办情况
        3.3.3 履职效果
第四章 X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4.1 X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错位”“越位”严重
        4.1.2 干部队伍建设不足
        4.1.3 线索、案件查办困难
        4.1.4 信访工作履职不力
        4.1.4.1 无序上访问题突出
        4.1.4.2 信访工作效率低
        4.1.5 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4.2 X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
        4.2.1.1 双重领导体制的制约
        4.2.1.2 选人用人机制与考核机制不健全
        4.2.2 缺乏整体培训规划
        4.2.3 宣传教育重视不足
第五章 X县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提升效能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体制机制
        5.1.1 完善双重领导体制
        5.1.2 建立专项资金使用机制
        5.1.3 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与考核制度
        5.1.4 强化部门协调,创新工作机制
    5.2 加强乡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5.2.1 优化干部队伍,加强人员管理
        5.2.2 制定整体规划,强化培训力度
    5.3 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方式方法
        5.3.1 改进信访工作方式
        5.3.2 改进监督检查工作方式
        5.3.3 利用科学力量,提高防腐能力
        5.3.4 完善风险联控机制
    5.4 转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5.4.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压实主体责任
        5.4.2 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正确观念
        5.4.3 发挥文化元素,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科学内涵及其建设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相关概念的内涵
        (一)监督的内涵
        (二)党内监督的内涵
        (三)党内监督制度的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科学内涵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建设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前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情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情况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十八大前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情况
        (四)十八大以来至今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情况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成效及其基本经验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成效
        (一)强化了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制度
        (二)完善了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制度
        (三)发展了同级间的相互监督制度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突出责任担当,把组织监督制度摆在首位
        (二)保障党员权利,发挥民主监督制度优势
        (三)强化权力制约,提升同级监督制度成效
第三章 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基本原则及其思考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权威性原则
        (二)平等性原则
        (三)公开性原则
        (四)群众性原则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思考
        (一)严格责任落实,健全党委内部监督机制
        (二)加强民主建设,探索同级党代会常任制
        (三)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党务信息公开机制
        (四)统筹党内与党外监督,形成监督整体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科研成果

(4)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概念解析
    一、廉洁文化
    二、廉洁文化“发展”与“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
    二、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观
    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本质属性
    一、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文化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鲜明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人民性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民族性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先进性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
    一、政党文化结构的理论分析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物质层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规范层
    四、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精神层
    五、党员廉洁文化和党员干部廉洁文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功能
    一、教育引导功能
    二、优化创新功能
    三、批判矫正功能
    四、调控维护功能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状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二、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
    三、正风肃纪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品质
    四、强调制度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五、明确党委和纪委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责任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信仰迷失
    三、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
    四、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
    五、部分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问题的成因
    一、落后观念消极影响
    二、反腐败制度不完善
    三、政治权力运行失调
    四、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 第四章 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教训
    一、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表现
    二、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教训
第二节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三节 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四节 最清廉国家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丹麦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芬兰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三、瑞典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四、最清廉国家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
第一节 强化廉洁教育
    一、加强廉洁教育主体建设
    二、推进廉洁教育客体建设
    三、丰富廉洁教育内容
    四、创新廉洁教育方式
    五、优化廉洁教育环境
    六、实现廉洁教育制度化
第二节 加强廉洁法规制度建设
    一、建立科学完备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二、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体系
    三、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
第三节 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
    一、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二、实行有力的执行机制
    三、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妥善处理党员干部正当权益与廉洁自律的关系
    一、完善党员干部财产公示公开制度
    二、健全党员干部合理利益保障与激励机制
    三、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6)十八大后县委书记权力监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县委书记权力监督的内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县委书记权力监督的内涵
        一、权力监督的涵义
        二、县委书记权力监督的定义
        三、县委书记权力监督的构成
    第二节 县委书记权力监督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公仆理论
        二、权力制约监督理论
        三、利益分析理论
第二章 十八大后县委书记权力监督存在问题的表现
    第一节 上级监督常态化深度不够
    第二节 同级监督效力不显着
    第三节 下级监督操作性不够强
    第四节 社会监督经常缺位
    第五节 自我监督乏力
第三章 十八大后县委书记权力监督问题的产生原因
    第一节 县委书记权力过度集中引发监督困难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影响了上级监督的效力
    第三节 监督机制不配套导致监督缺乏操作
        一、党内监督制度与机制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和刚性
        二、对县委书记的问责机制不健全
        三、缺乏公开透明的县委决策机制程序和全程监控机制
        四、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发挥监督合力
    第四节 消极文化与环境因素的负效应影响监督效果
        一、消极文化影响县委书记的思想观念
        二、社会环境因素导致逐利意识增强
        三、监督意识淡薄导致监督流于形式
第四章 进一步强化县委书记权力监督的对策
    第一节 规范县委书记权力配置
        一、规范县委书记的选人用人权
        二、规范县委书记的决策权
        三、限制县委书记的自由裁量权
    第二节 强化县委书记权力监督机制
        一、强化上级监督机制
        二、健全同级监督机制
        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第三节 提升县委书记的自律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研究 ——以重庆市XX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五)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一)理论基础
    (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
    (三)经济责任的分类
    (四)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三、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认定问题的透析---以重庆市XX镇为例
    (一)重庆市XX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情况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认定存在的问题
    (三)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认定难点的原因分析
四、深化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认定工作的措施
    (一)经济责任认定应把握的原则
    (二)深化经济责任认定工作的办法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减权、分权和治权:腐败治理的权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缘起和研究主题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主题及路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腐败”定义的研究
        1.2.2 关于权力及其认识的研究
        1.2.3 关于制约权力以遏制腐败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以及研究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1.3.3 研究不足
第2章 减权
    2.1 确立有限政府理念,缩减政府权力边界
    2.2 改革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2.2.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2.2.2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2.3 严格控制政府规模和财政规模
    2.3 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
        2.3.1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2.3.2 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3.3 严格依法执政,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3.4 铲除“官本位”土壤,从源头上遏制特权
第3章 分权
    3.1 分权对于遏制腐败的主要功效
        3.1.1 以权力制约权力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途径
        3.1.2 权力过于集中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
    3.2 分权对于遏制腐败的局限性
    3.3 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分工体制
        3.3.1 通过党政分开规范党政关系的权力运行机制
        3.3.2 建立健全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3.3.3 纵向分权——规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4章 治权
    4.1 以监督制约权力
        4.1.1 以监督制约权力的特点及其作用路径
        4.1.2 监督懈怠及其治理
    4.2 以法治制约权力
        4.2.1 以法治制约权力的主要优势
        4.2.2 以法治制约权力的不足
        4.2.3 坚定不移走法治反腐道路
    4.3 以民主制约权力
        4.3.1 民主和制约权力、遏制腐败的关系
        4.3.2 民主对于制约权力、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4.3.3 民主制约权力、遏制腐败的作用方式和主要路径
        4.3.4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民主的腐败治理功能
    4.4 以社会制约权力
        4.4.1 以社会制约权力的主要优势
        4.4.2 建立健全以社会制约权力的保障机制
    4.5 以道德制约权力
        4.5.1 以道德制约权力的传统、方式和优势
        4.5.2 以道德制约权力的困难和挑战
        4.5.3 加强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的权力制约作用
第5章 减权分权治权的关键:“一把手”权力治理
    5.1 “一把手”权力滥用的根本原因
    5.2 “一把手”权力集中的体制原因
    5.3 防范“一把手”腐败和权力滥用的根本途径
        5.3.1 减权
        5.3.2 分权
        5.3.3 治权
第6章 “四张清单一张网”—浙江省减权分权治权的探索
    6.1 “四张清单一张网”的主要内容
    6.2 “四张清单一张网”是减权分权治权的有效途径
        6.2.1 减权是“四张清单一张网”的核心
        6.2.2 分权是“四张清单一张网”的重要内容
        6.2.3 治权是“四张清单一张网”的目标
    6.3 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把权力关进法治笼子
        6.3.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3.2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强化对行政裁量权的监管
第7章 以“零容忍”惩治腐败,实现权力越界的治理
    7.1 “零容忍”是防止权力越界、遏制腐败的前提和基础
    7.2 实施“零容忍”反腐败政策需要清除的思想障碍
    7.3 全面实施“零容忍”反腐败政策法律
        7.3.1 健全“严而不厉”的刑法反腐体系
        7.3.2 建立以情节为中心的贿赂犯罪评价体系
        7.3.3 合理增设腐败犯罪的罚金刑
        7.3.4 逐步取消贪污贿赂犯罪死刑
        7.3.5 进一步规范新型受贿犯罪的法律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后记

(9)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 同体监督方面的问题。
    (二) 异体监督方面的问题。
二、加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的对策建议

四、对党政“一把手”监督难问题的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党内问责制研究[D]. 胡杨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乡镇纪检监察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X县为例[D]. 王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研究[D]. 陈晨. 西南大学, 2019(12)
  • [4]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D]. 王卫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十八大后县委书记权力监督问题研究[D]. 伍丽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研究 ——以重庆市XX镇为例[D]. 董文婷. 西南政法大学, 2017(10)
  • [8]减权、分权和治权:腐败治理的权力路径研究[D]. 张建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9)
  • [9]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J]. 杨根乔. 理论建设, 2012(05)
  • [10]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A]. 杨根乔.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标签:;  ;  ;  ;  ;  

党政“一把手”监督难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