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离子鳌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淀粉样蛋白,金属螯合剂,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金属离子鳌合论文文献综述
杨悦[1](2015)在《新型抗阿尔茨海默症金属离子鳌合剂的设计与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世界超过65岁的人群中,每年有2400万人患阿尔茨海默症(AD), AD现己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的疾病。尽管AD被发现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如今仍然缺乏对AD有效的治疗药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方法。特别是“一药物多靶点”治疗方案的提出使得靶向药物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尽管AD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在目前的较多学说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学说认为AD与病人脑中相关蛋白的折迭和聚集,低水平的乙酰胆碱,氧化应激,金属离子稳态失衡和神经炎症等有关。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被认为是AD的主要标志,分别是由tau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B)的聚集引起。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证明,患者脑内不正常水平的Cu2+, Zn2+和Fe3+会引起蛋白质的沉积和氧化应激反应。因此,利用金属离子失衡来治疗AD是一个有吸引力和富有挑战的策略。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制多功能金属离子螯合剂。本论文首先从结构、性质、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人们对AD治疗药物的研究情况,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一分子多靶点”的药物设计原则,以去铁斯诺、他克林和8-羟基喹啉作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3个系列共7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都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和质谱的确定。论文中测试了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金属离子螫合能力以及抗氧化活性等。通过实验发现,TD系列衍生物具有较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TDa和TDc的抑制活性比阳性对照药他克林(TAC)高,化合物TD。具有最好的神经保护能力,同时具有最小的细胞毒性。另外,除DEF外的6个化合物对Fe3+和(或)Cu2+具有较好的螯合能力。本论文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化合物,发现高活性的金属离子螫合剂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5-05-01)
颉孝贤,王起山,陈振亮,马育芳,潘玉春[2](2013)在《酵母CUP1基因的结构及其蛋白质鳌合金属离子功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酵母CUP1编码的蛋白质属于金属硫蛋白,该蛋白质富含半胱氨酸,大小为6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为6165u。CUP1蛋白能够鳌合金属铜离子,使得酵母对铜离子产生耐受力。在铜等金属离子的诱导下,酵母CUP1基因的启动子与转录因子ACE1等结合力增强,从而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大大提高。作者对酵母CUP1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CUP1基因的结构、其蛋白质鳌合金属离子的作用、启动子相关的分析及CUP1基因特别是其启动子在转基因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CUP1基因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在转基因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转CUP1基因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3年03期)
金属离子鳌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酵母CUP1编码的蛋白质属于金属硫蛋白,该蛋白质富含半胱氨酸,大小为6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为6165u。CUP1蛋白能够鳌合金属铜离子,使得酵母对铜离子产生耐受力。在铜等金属离子的诱导下,酵母CUP1基因的启动子与转录因子ACE1等结合力增强,从而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大大提高。作者对酵母CUP1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CUP1基因的结构、其蛋白质鳌合金属离子的作用、启动子相关的分析及CUP1基因特别是其启动子在转基因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CUP1基因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在转基因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转CUP1基因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离子鳌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杨悦.新型抗阿尔茨海默症金属离子鳌合剂的设计与合成[D].东南大学.2015
[2].颉孝贤,王起山,陈振亮,马育芳,潘玉春.酵母CUP1基因的结构及其蛋白质鳌合金属离子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