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期凝血—纤溶活性的异常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期凝血—纤溶活性的异常

论文摘要

目的: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认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了微血管栓塞或血流动力学异常造成的局部脑缺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远较我们预期的高,其7天内发生脑梗死的机率高达10%左右。并且对TIA发作后预防脑梗死的时间窗很短,故对其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评估成为其诊断和进一步治疗中的重要方面。目前对其危险因素的研究仅限于临床症状的综合评价,但是对其发展为脑梗死的具体机制的研究甚少。准确有效地治疗依赖于对其病因的正确认识,国外有研究报道TIA患者存在一定的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本研究:1.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纤溶异常在TIA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2.判断各分子标志物在对TI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血栓前状态中的诊断价值,以期将高风险向脑梗死的TIA患者区别出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发色底物法检测随机选取的30例正常对照和50例急性期(<3天)的TIA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肽A(F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及D-dimer的水平,探讨TIA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及部分TIA患者存在的凝血、纤溶异常,筛选出有助于判定病情变化的指标,尽早判断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05年9月~2006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就诊的50例急性期(≤3天)的TIA患者,综合其临床资料根据“6分—ABCD”评分标准将TIA患者分为:高危组(ABCD评分≧5分)18例;低危组(ABCD评分<5分)3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肽A(FPA),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活性,试剂由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D-dimer含量采用荧光免疫法由瑞士达全自动免疫分析测得,各项结果以(?)±s表示,与随机选取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t检验。并对两组的各个指标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1.TIA组血浆vWF、FPA、D-dimer水平、PAI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t-P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2.高危组TIA患者的血浆vWF、D-dimer含量和PAI活性亦高于低危组,差异有显著性,而FPA、t-PA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3.TIA患者各个指标相互关联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4.TIA患者的vWF与FPA、t-PA及D-dimer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1.TIA患者血浆vWF、FPA、t-PA、PAI、D-dimmer的异常表明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及微血栓的形成。2.vWF、D-dimer水平和PAI活性的测定有助于早期判断TIA患者的预后及病情转归,为临床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3.对TIA患者应常规进行血栓前状态的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临床进行“ABCD”评分,对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凝血—纤溶功能的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及有针对的治疗,减少致残和致死,改善患者的预后。4.TIA患者各个指标相互关联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表明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的激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存在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5.TIA患者的vWF与FPA、t-PA及D-dimer呈明显的正相关,说明内皮细胞的损伤参与疾病进展,在治疗中应该加强对其针对性的治疗。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综述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期凝血—纤溶活性的异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